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医病理学的特色 1
二、中医病理学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2
三、中医病理学的主要内容 3
四、中医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8
五、中医病理学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 11
六、中医病理学研究的远期目标 11
第二章 中医病因学研究 13
第一节 中医病因学概论 13
一、六淫 15
二、时行疫疠之气 17
三、七情 17
四、饮食不节 19
五、劳损 20
六、胎传 21
七、误治 21
八、体质因素 22
九、水土不服 22
十、外因性损伤与中毒 22
十一、中医学的多病因学说 23
一、《内经》的有关论述 24
第二节 气象病理学探讨 24
二、现代医学临床观察资料举例 30
三、讨论与探索 32
四、小结 38
第三节 心神病机论 38
一、病案报告一例 39
二、中医学中关于“心”与“神”论述 41
三、情志与疾病关系的现代医学研究 44
四、哲学上两种观点的斗争在理论医学中的反映 54
五、小结 55
一、体质病理学概述 57
第四节 体质病理学研究 57
二、体质之形成及其物质基础 59
三、体质的改变 63
四、体质与病因 64
五、体质与发病 65
六、体质的分型及其临床特征 70
七、体质与治疗 74
八、小结 77
第五节 体质要素理论 78
一、体质要素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80
二、体质要素的特性 82
三、体质要素的维度 85
四、体质要素的测定与评价 87
第六节 论气象病理与体质病理 96
一、对六淫为病的认识 96
二、对体质病理学的认识 101
三、“同气相求”的病机探讨 102
四、病理体质类型与对六淫的易感性 104
五、小结 105
一、概述 106
二、方法 106
第七节 从五官科门诊病人观察中医体质类型之舌象 106
三、结果 107
四、讨论 116
第八节 关于“体质学Constitutionology”研究的若干问题 120
一、关于体质、体质人类学、体质病理学与体质学的概念 120
二、关于“质”、“证”与“质化”的概念 122
三、关于体质分型与命名 124
四、关于体质(Constitution)与气质(Temperament)的关系 125
五、关于进行体质普查时宜注意的几个问题 126
六、结语 127
第一节 中医发病学与病机学概说 129
一、发病学概说 129
第三章 中医发病学与病机学研究 129
二、病机学概说 131
三、中医学的多病机学说 145
第二节 “八纲”病理解剖学基础的初步探讨 146
一、临床病理资料举例分析 146
二、“塞”、“热”之病理解剖学基础探讨 161
三、“虚”、“实”之病理解部学基础探讨 163
四、“表”、“里”之病理解剖学基础探讨 167
五、“阴”、“阳”之病理解剖学基础探讨 168
六、小结 169
一、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71
第三节 虚损之病机探讨 171
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172
三、讨论 176
四、小结 181
第四节 “急病及肾”与“久病及肾”之病机探讨 183
一、概述 183
二、材料与方法 183
三、结果 186
四、讨论 190
五、小结 203
一、色欲房劳,首先伤精 206
第五节 色欲房劳伤之病机探讨 206
二、精伤气馁,神散精失 209
三、五脏受累,百病由生 212
四、色欲房劳伤与内生六气病机和体质形成机理 217
五、节欲护精,养生之要 220
六、结语 223
第六节 色欲房劳伤之现代科学研究动态 226
一、概说 226
二、人类性行为时的生理性反应 228
三、性行为与疾病的关系 232
四、性学研究的方法简介 234
五、动物实验资料举例 236
六、结语 238
第七节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病理学基础 241
一、病例报告 241
二、讨论 246
三、小结 248
第八节 从病理学观点探讨温病传变的规律性 249
一、概述 249
二、临床病理资料举例 250
三、讨论 256
四、小结 260
一、概述 263
第九节 舌象形成机理探讨 263
二、正常舌象之解剖学与组织学 264
三、病理舌象之一般临床意义及其形态学改变 267
四、舌象形成之机理探讨 278
五、舌象研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问题 284
六、小结 287
第十节 论病变的可逆性 290
一、病变可逆的方式及其机理 290
二、为病变可逆创造条件 301
一、辨证论治概述 304
二、关于“证”的概念 304
第四章 辨证论治原理探讨--整体制约论 304
第一节 辨证论治原理探讨 304
三、整体制约论 322
四、小结 325
第二节 论“证的演生” 326
一、概述 326
二、经典理论举例 328
三、论“势” 329
四、“证的演生”之物质基础探讨 336
五、截断“证的演生” 338
六、结语 339
第三节 整体制约论的病理形态学基础探讨 341
一、临床病理资料举例分析 341
二、讨论 350
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360
第五章 中医病理学研究之思路与方法学探讨 363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途径的探讨 363
一、中西医病理学基础的初步分析 363
二、中西医结合途径之探索 365
第二节 中医病因病机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学探讨 369
一、对临床病人的直觉观察及实验室测试 371
二、实验动物的病理模型研究 376
三、引进新的科学方法与方法论 384
四、小结 385
第三节 中医理论研究与病理解剖学 387
一、中医亦有病理解剖学 387
二、病理解剖学是研究中医理论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 390
三、倡议尽快地建立“中医病理解剖学” 391
四、运用现代病理解剖学技术研究中医理论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394
五、结语 396
第四节 多学科、多途径、多指标、同步测试、相关分析 397
一、关于多学科研究的探讨 398
二、关于多途径研究的探讨 402
三、关于多指标研究的探讨 404
四、关于同步测试的探讨 406
五、关于相关分析的探讨 407
六、结语 408
第五节 新实践、新概念与新学派 408
一、关于“新实践” 409
二、对“新概念”的认识 410
三、创立“新学派” 414
一、概述 415
第一节 “人体新系”设想 415
第六章 人体新系猜想 415
二、建立人体新系的根据 416
三、新系雏议 421
四、小结 424
第二节 “人体新系”猜想 426
一、进一步引用的论据 427
二、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434
三、建立人体新系的几个原则性步骤 436
四、建立“人体新系”的意义 436
五、展望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