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15007774
  • 页数:962 页
图书介绍: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毛泽东 1

序言 3

总类 3

第一卷 总述 3

凡例 4

第二卷 大事记 13

第三卷 地理 63

第一章 位置 环境 63

第一节 位置 区域 63

第二节 地理环境 63

第二章 城区 街道 64

第一节 城区沿革 64

第二节 城区布局 67

第三节 街道 68

附 街巷录 71

第三章 建置 区划 77

第一节 建置 77

第二节 区划 79

第四章 地质 82

第一节 地貌 82

第二节 地层岩性 83

第三节 地质构造 85

第四节 岩土工程地质特性 87

第五节 独山与独山玉 89

第五章 气候 90

第一节 气候特征 90

第二节 光能 91

第三节 热量 94

第四节 降水 99

第五节 湿度与蒸发 102

第六节 气压和风 103

第七节 灾害性天气 104

第六章 水文 110

第一节 河流 110

第二节 地下水 112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 113

第七章 土壤 114

第一节 类型分布 114

第二节 养分 酸碱度 代换量 116

第三节 等级 117

第八章 植物 动物 118

第一节 植物 118

第二节 动物 122

第四卷 人口 125

第一章 总人口及分布 125

第二节 自然变动 126

第二章 人口变动 126

第一节 机械变动 126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28

第一节 性别 128

第二节 年龄 129

第三节 文化 132

第四节 职业 133

第四章 民族 135

第一节 民族分布 135

第二节 兄弟民族 135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37

第一节 计划生育管理 137

第二节 计划生育成果 138

第三节 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 139

第一节 早期姓氏 140

第二节 现有姓氏 140

第六章 姓氏 140

城市建设 147

第五卷 市政建设 147

第一章 城市规划 148

第一节 总体规划 148

第二节 专业规划 150

第三节 地形测绘 152

第四节 规划管理 153

第二章 市政工程 153

第一节 道路 153

第二节 桥梁 155

第三节 排水 156

第四节 防洪 156

第五节 设备 158

第一节 城市交通 159

第二节 城市供水 159

第三章 公用事业 159

第六节 市政机构 159

第三节 环境监测 160

第三节 城市供气 161

第四节 城市照明 162

第四章 环境卫生 163

第一节 清扫保洁 163

第二节 垃圾处理 163

第三节 设施 164

第四节 机构 164

第五章 环境保护 165

第一节 污染源 165

第二节 环境质量 166

第四节 保护与治理 171

第一节 公共绿化 172

第六章 园林绿化 172

第五节 机构 172

第二节 园林 173

第三节 苗圃花圃 174

第四节 庭院绿化 175

第七章 乡村建设 176

第一节 建设规划 176

第二节 村庄建设 176

第三节 建设管理 177

第八章 建筑业 177

第一节 建筑安装企业 178

第二节 建筑设计 181

第三节 施工技术 181

第四节 建筑市场 185

第九章 城市建设管理 186

第一节 基本建设管理 186

第四节 公用设施管理 187

第二节 建筑设计管理 187

第三节 建筑施工管理 187

第五节 管理机构 188

第六卷 城市住房 189

第一章 房地产占有 189

第一节 公房 189

第二节 私房 190

第二章 公房管理 193

第一节 租赁 193

第二节 维修 196

第三节 统管 196

第三章 私房管理 197

第一节 私房政策 197

第二节 买卖 租赁 197

第一节 土地征用 198

第三节 产权 产籍 198

第四章 土地管理 198

第二节 土地租金 199

第三节 拆迁管理 200

第五章 房屋建设 200

第一节 公用房屋 200

第二节 新建住宅 201

第三节 居民村建设 201

第四节 商品住宅 204

第五节 建筑风格 204

第六章 房地产机构 20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7

第二节 专业机构 208

第一节 传教士的活动 211

第一章 反洋教斗争 211

第七卷 重大政治活动述略 211

政治 军事 211

第二节 围攻靳岗教堂 213

第二章 同盟会与奋勇军活动 214

第一节 同盟会的活动 214

第二节 奋勇军进军南阳 214

第三章 学生反帝爱国运动 215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 215

第二节 宛中学潮 216

第三节 声援农民的斗争 216

第四节 捣毁国民党县党部 217

第四章 抗日救亡运动 217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的斗争 217

第二节 “七·七”事变后的斗争 218

第五章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 219

第一节 建立人民政权 219

第二节 土地改革 220

第四节 镇压和肃清反革命 221

第三节 抗美援朝 221

第五节 城市民主改革 222

第六节 “三反”、“五反”运动 223

第七节 平抑物价与粮食统购统销 223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造 224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 224

第二节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24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25

第七章 反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225

第一节 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225

第二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和经济调整 226

第三节 “反右倾”和民主补课 227

第四节 “四清”运动 228

第二节 “一·二七”夺权 229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 229

第一节 “红卫兵”运动 229

第三节 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 230

第四节 批林批孔 230

第五节 粉碎“四人帮” 230

第九章 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 231

第一节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31

第二节 平反冤假错案及落实政策 231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 232

第八卷 党派团体 23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233

第一节 早期组织 233

第二节 中共南阳市委员会 234

第三节 党员 238

第四节 党员代表大会 241

第五节 宣传教育 242

第六节 纪律检查 244

第七节 统一战线 246

第八节 党的领导和中心工作 248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250

第一节 组织演变 250

第二节 主要活动 250

第三章 群众团体 251

第一节 工会 251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 254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255

第四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258

第五节 少年先锋队 262

附:民国时期的工会、妇女会、三青团 263

第一章 历代政权 265

第一节 古代官署 265

第九卷 政权 政协 265

附 古代藩封 266

第二节 民国政权 269

附 日伪南阳复兴委员会 270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271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71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272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75

第四节 公民选举 277

第三章 人民政府 278

第一节 市人民政府 278

第二节 基层人民政府 283

第三节 政务 284

第四节 干部 286

第五节 人民来信来访 288

第一节 历届政协组成 289

第四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89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议 29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292

第十卷 公安 检察 司法 295

第一章 旧警察 旧司法 29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95

第二节 司法状况 296

第二章 人民公安 296

第一节 机构 296

第二节 肃清反动势力 297

第三节 改造社会弊端 299

第四节 社会治安管理 300

第五节 消防 301

第六节 爱民活动 302

第二节 检察 303

第一节 机构 303

第三章 人民检察 303

第三节 办案 304

第四章 人民法院 305

第一节 机构 305

第二节 审判 305

第三节 人民陪审 306

第四节 案件复查 307

第五章 司法行政 307

第一节 机构 307

第二节 民事调解 307

第三节 律师 308

第四节 公证 309

第五节 法制宣传 310

第二节 军事地形 311

第一节 战略地位 311

第十一卷 军事 311

第一章 军事地理 311

第三节 气象 水文条件 312

第二章 兵事 313

第一节 农民起义军活动 313

第二节 历代重大战事 315

第三节 解放南阳 318

第二章 军事机构及驻军 319

第一节 封建王朝时期 319

第二节 民国时期 320

附 日伪时期 322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 323

第四章 地方武装 324

第二节 民兵组织 325

第一节 领导机构 325

第五章 民兵 325

第三节 军事训练 326

第四节 政治工作 326

第五节 先进民兵连 327

第六章 兵役 328

第一节 募兵制 328

第二节 征兵制 328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329

第四节 义务兵投制 329

第七章 人民防空 330

第一节 防空工程 330

第二节 平战结合 331

第三节 防空警报 332

第四节 人防机构 333

第一节 旧军队风纪 334

第八章 军风纪 334

第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风貌 335

经济建设 339

第十二卷 工业 339

工业经济概述 339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 341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 341

第二节 私营工业 341

第三节 国营工业 341

第四节 集体工业 342

第二章 工业经济结构 343

第一节 产业结构 343

第二节 技术结构 343

第三章 工业生产 345

第一节 工业机构 345

第三节 工业分布 345

第二节 生产经营 346

第三节 工业管理 347

第四节 经济效益 349

第四章 机械工业 350

第一节 汽车 351

第二节 拖拉机内燃机配件 352

第三节 力车配件 352

第四节 原动机 353

第五节 机床 模具 354

第六节 农业机械 354

第七节 电机 355

第八节 金属品制造 355

第五章 电力工业 356

第一节 工厂自办电 357

第二节 火力发电 357

第三节 鸭河口水库左右岸电站 358

第四节 鸭南输变电工程 359

第五节 城市高压输电网 359

第六节 城市配电网络 362

第七节 供用电 364

第六章 电子仪表工业 365

第一节 整机 366

第二节 元器件 366

第三节 仪器、仪表 367

第七章 建筑材料工业 367

第一节 砖瓦 368

第二节 水泥 369

第三节 预制构件 369

第八章 食品工业 369

第一节 卷烟 370

第二节 酿造 371

第三节 肉类加工 372

第四节 糖果糕点 372

第五节 粮油加工 373

第六节 蔬菜加工 374

第九章 纺织工业 375

第一节 丝织 375

第二节 棉纺织 377

第三节 针织复制 378

第四节 化纤纺织 379

第十章 化学工业 379

第一节 制蛋 380

第二节 塑料 380

第三节 石油化工 380

第四节 化肥 381

第七节 树脂 382

第五节 橡胶 382

第六节 栲胶 382

第八节 日用化工 383

第九节 西施兰夏露 383

第十一章 医药工业 384

第一节 中药制造 384

第二节 西药制造 385

第十二章 轻工制造 385

第一节 造纸 印刷 385

第二节 皮革 387

第三节 服装 鞋帽 387

第四节 日用家具 389

第五节 电池 灯泡 390

第十三章 传统工艺 391

第一节 玉雕 391

第六节 衡器 391

第二节 烙花 393

第三节 刺绣 394

第十四章 手工业 395

第一节 匠作 395

第二节 修配 396

第三节 刻字 白铁 制笔 397

工业企业名录 399

第十三卷 农业 407

农业经济概述 407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 408

第一节 封建所有制 408

第二节 农民所有制 410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410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410

第一节 产业结构 411

第二章 农业经济结构 411

第二节 区域结构 412

第三章 种植业 413

第一节 主要农作物 413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417

第三节 土壤、肥料 419

第四节 良种推广繁育 420

第四章 蔬菜生产 423

第一节 品种资源 424

第二节 栽培 426

第三节 种子 427

第四节 食用菌 427

第五节 蔬菜特产 428

第五章 林业 429

第一节 资源 429

第三节 育苗 431

第二节 种子 431

第四节 植树造林 432

第五节 果林 432

第六节 林木保护 433

第七节 国营园艺场 434

第六章 畜牧 水产 434

第一节 南阳黄牛 434

第二节 其它家畜 435

第三节 家禽及经济动物 436

第四节 畜牧管理 437

第五节 水产 438

第七章 乡村企业 439

第一节 工业 440

第二节 运输 建筑业 441

第五节 经营管理 442

第三节 商业 服务业 442

第四节 蚕业 442

第八章 农业机械 443

第一节 农机具 443

第二节 农机管理 445

第三节 农机供应 446

第九章 农田水利 446

第一节 水利建设 446

第二节 农田灌溉 448

第十章 农业管理 448

第一节 农业机构 448

第二节 经营管理 450

第三节 收益分配 451

第一章 公路 453

第一节 公路建设 453

第十四卷 交通运输 453

第二节 公路运输 459

第三节 民间运输 461

第四节 交通管理 463

第二章 铁路 466

第一节 国有铁路 466

第二节 地方铁路 469

第三章 航空 471

第一节 机场 471

第二节 机构 472

第三节 设施 472

第四节 运输 472

第四章 水路 473

第一节 河道 473

第二节 运输 473

第三节 码头 475

第一章 邮电机构 47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77

第十五卷 邮电 477

第二节 局所分布 478

第二章 邮政 479

第一节 邮路 479

第二节 邮务 480

第三节 设备 482

第三章 电信 483

第一节 电报 483

第二节 电话 484

第三节 设备 485

第一节 邮政管理 487

第二节 电信管理 487

第四章 邮电管理 487

第十六卷 商业 489

商业经济概述 489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 490

第一节 私营商业 490

第二节 公私合营和集体商业 491

第三节 国营商业 493

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 493

第二章 商业经营 494

第一节 商业机构 494

第二节 商品购销 498

第三节 商品储运 500

第四节 商业管理 501

第五节 商风商貌 503

第三章 日用工业品 504

第一节 百货 504

第二节 纺织品 505

第三节 文化用品 506

第四节 五金交电化工 506

第五节 主要商场 508

第四章 药品 509

第一节 中药 509

第二节 西药 510

第五章 食品 副食品 511

第一节 肉食品 511

第二节 糖烟酒 513

第三节 食盐 514

第六章 蔬菜 515

第一节 经营体制 515

第二节 购销经营 516

第三节 贮存 518

第一节 棉麻 519

第七章 农副土特产品 杂品 519

第二节 土产 果品 日用杂品 520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 521

第四节 废旧物资 524

第五节 地产品加工 524

第六节 代购代销 526

第八章 粮食 526

第一节 粮食市场 526

第二节 粮食征购 528

第三节 粮食供应 529

第四节 粮食储运 531

第九章 物资 533

第一节 木材 533

第二节 金属建材 534

第三节 机电 生产资料 536

第四节 煤炭 536

第五节 石油 537

第一节 古庙会 物资交流会 540

第二节 集贸市场 540

第十章 集市贸易 540

第十一章 商人团体 541

第一节 行帮 会馆 541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543

第十七卷 服务 545

第一章 饮食业 545

第一节 饭店 菜庄 545

第二节 风味小吃 546

第三节 茶馆 冷饮 548

第二章 服务业 548

第一节 旅栈 548

第二节 理发 549

第四节 照相 550

第三节 浴池 550

第五节 信息 551

第六节 寄卖 洗染 551

第三章 旅游 552

第一节 旅游资源 552

第二节 旅游设施 553

第四章 服务机构 554

第一节 专业公司 554

第二节 名店 554

第十八卷 对外经济贸易 557

第一章 外贸企业 557

第一节 私营商号 557

第二节 国营企业 558

第二章 出口商品 558

第一节 纺织品 558

第二节 轻化工品 560

第三节 五金机械 561

第四节 畜产品 562

第五节 土产品 563

第三章 出口商品生产 565

第一节 采购 加工 565

第二节 生产扶植 566

第三节 发展新产品 567

第四章 进口商品 568

第一节 工业品 568

第二节 设备 569

第五章 对外经济往来 569

第一节 劳务合作 569

第二节 技术交流 570

第三节 外商活动 571

第一节 经营管理 572

第六章 外贸管理 572

第二节 包装 储运 573

经济管理 577

第十九卷 财政 税务 577

第一章 财政 577

第一节 财政体制 577

第二节 财政收支 578

第三节 预算管理 585

第四节 财务管理 587

第五节 监督检查 588

第二章 税务 589

第一节 税务体制 589

第二节 税务征收 592

第三节 税务管理 597

第四节 利润监交 599

第一节 当铺 钱庄 601

第一章 金融企业 601

第二十卷 金融 601

第二节 信用合作 602

第三节 银行 603

第四节 保险公司 604

第二章 货币 604

第一节 通用货币 604

第二节 货币管理 606

第三章 信贷 608

第一节 工商信贷 608

第二节 农村信货 610

第三节 基建与中短期设备货款 612

第四章 信托 613

第一节 信托存放款 613

第二节 租赁与委托放款 613

第二节 联行业务 614

第五章 结算 614

第一节 帐户 614

第三节 结算方式 615

第六章 储蓄 615

第一节 储蓄网点 616

第二节 储蓄种类 616

第三节 宣传与协储代办 617

第七章 拨款监督 618

第一节 农业拨款监督 618

第二节 基本建设拨款监督 619

第八章 保险 619

第一节 保险种类 619

第二节 防灾 防损 理赔 620

第一节 公债 国库券 621

第二节 其它奖券 债券 621

第九章 债券 621

第二十一卷 计划 统计 623

第一章 计划管理 623

第一节 计划机构 623

第二节 计划体制 623

第三节 经济计划 624

第二章 统计 625

第一节 统计机构 625

第二节 统计制度 626

第三节 统计调查 626

第二十二卷 工商 物价 627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6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27

第二节 市场管理 627

第三节 工商企业管理 629

第四节 商标 广告管理 631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632

第二章 物价 632

第一节 物价机构 632

第二节 物价水平 633

第三节 物价管理 633

第二十三卷 审计 计量 647

第一章 审计 647

第一节 审计机构 647

第二节 审计监督 647

第二章 计量 648

第一节 计量制度 648

第二节 计量管理 649

第三节 计量革新与科研 649

文化建设 653

第二十四卷 教育 653

第二节 书院 654

第一章 儒学 书院 书塾 654

第一节 儒学 654

第三节 书塾 656

第二章 普通教育 656

第一节 幼儿教育 656

第二节 小学教育 658

第三节 中学教育 662

第三章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 669

第一节 专业教育 669

第二节 职业教育 671

第三节 技工教育 672

第四章 高等教育 672

第一节 专科学校 672

第五章 成人教育 673

第一节 扫除文盲 673

第二节 国医大学 673

第二节 职工教育 674

第三节 农民教育 675

第六章 特种教育 676

第一节 盲聋哑学校 676

第二节 工读学校 676

第七章 教师 676

第一节 教师队伍 676

第二节 师资培训 679

第三节 教师地位 679

第八章 教育行政 680

第一节 机构 680

第二节 管理 681

第三节 经费 682

第一节 科技机构 683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683

第二十五卷 科学技术 683

第二节 科技队伍 685

第二章 科研与经费 686

第一节 科研活动 686

第二节 科研经费 687

第三章 科技成果 687

第一节 成果项目 687

第二节 主要成果 691

第三节 推广应用 693

第四章 情报与咨询 696

第一节 科技情报 696

第二节 科技咨询 697

第一节 科技教育 698

第二节 学术交流 698

第五章 科学普及 698

第三节 青少年科技 699

第四节 新能源 新技术 699

第六章 地震测报 700

第一节 地震地质 700

第二节 地震观测 701

第三节 地震记载 701

第二十六卷 文化 705

第一章 文学艺术 705

第一节 文学创作 705

第二节 音乐 舞蹈 706

第三节 绘画 书法 摄影 708

第二章 戏曲 709

第一节 戏剧 709

第二节 曲艺 713

第三节 剧场 714

第一节 电影放映 716

第三章 电影 716

第二节 电影发行 717

第四章 图书 档案 718

第一节 图书发行 718

第二节 图书馆 719

第三节 档案 720

第五章 新闻 出版 721

第一节 报刊 出版 721

第二节 广播 电视 723

第六章 群众文化 724

第一节 文化园地 724

第二节 基层文化设施 725

第七章 文化事业管理 726

第一节 机构 726

第二节 管理 726

第三节 经费 727

第二十七卷 文物 729

第一章 古代文化遗址 729

第一节 十里庙遗址 729

第二节 古城遗址 729

第三节 汉代冶铁遗址 730

第二章 古代建筑 730

第一节 诸葛庐 730

第二节 医圣祠 732

第三节 文庙大成殿 732

第四节 玄妙观 733

第五节 南阳府署 733

第六节 王府山 733

第七节 其它建筑 734

第二节 汉墓 735

第一节 春秋墓 735

第三章 古代墓葬 735

附 湮没古建筑 735

第三节 晋墓 737

附 湮没墓葬 738

第四章 古代石刻 738

第一节 碑刻 738

第二节 天禄 辟邪 741

附 湮没石刻 742

第五章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 743

第一节 汉画馆 743

第二节 代表性画像石 744

第六章 重要文物藏品 745

第一节 春秋青铜器 745

第二节 汉代铜镜 746

第三节 其它重要藏品 746

第一节 遗址 747

第七章 近现代文物 747

第二节 革命文物 748

第八章 考古与文物保护 749

第一节 博物馆 749

第二节 考古发掘 749

第三节 文物保护 750

第二十八卷 著述 751

第一章 古代著作书目 751

第二章 近现代著作书目 754

第二十九卷 体育 759

第一章 体育机构 759

第一节 行政机构 759

第二节 事业机构 759

第三节 体育团体 760

第一节 武术类别 761

第二章 武术 761

第二节 拳种风格 762

第三节 武术活动 763

第三章 竞技体育 765

第一节 田径 765

第二节 球类 766

第三节 游泳 举重 自行车 769

第四节 射箭 摔跤 柔道 769

第五节 棋类 770

第六节 体操 770

第七节 体育交流 771

第四章 群众体育 772

第一节 学校体育 772

第三节 农村体育 773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773

第二节 职工体育 773

第五节 乡土体育 774

第五章 国防体育 774

第一节 项目 774

第二节 训练 774

第六章 体育场地 775

第七章 体育培训 776

第一节 业余体校 776

第二节 专业体育班 776

第三节 历年输送运动员 776

社会保障 779

第三十卷 劳动 779

第一章 劳动就业 779

第一节 失业救济 779

第二节 就业安置 779

第三节 用工制度 781

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782

第一节 劳保制度与管理 783

第二章 劳动保护 783

第二节 安全生产 784

第三节 劳动卫生 787

第四节 女工 未成年工保护 788

第三章 保险福利 788

第一节 劳动保险 788

第二节 职工退休退职 790

第三节 职工福利 791

第四章 劳动管理 7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91

第二节 劳动计划 792

第三节 劳动调配 793

第四节 职工培训 794

第一节 生产自救 795

第三十一卷 社会福利 795

第一章 社会救济 795

第二节 生活救济 796

第三节 收容遣送 797

第二章 救灾抗灾 798

第一节 救灾 798

第二节 抗灾 800

第三章 福利事业 800

第一节 历史上的“慈善”事业 800

第二节 社会福利院 801

第三节 社会福利工厂 802

第四节 假肢修配站 按摩医院 803

第五节 盲聋哑人协会 803

第四章 优抚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804

第一节 革命烈士褒扬 抚恤 804

第二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806

第三节 军队退(离)休干部安置 807

第四节 拥军优属 807

第三十二卷 卫生医疗保健 809

第一章 地方病 传染病 809

第一节 地方病 809

第二节 传染病 810

第二章 公共卫生 814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814

第二节 食品卫生监督 816

第三节 学校卫生监督 817

第四节 劳动卫生监督与职业病防治 818

第五节 放射线卫生防护 819

第六节 卫生防疫机构 819

第三章 卫生保健 820

第一节 妇幼保健 820

第二节 公费医疗 干部保健 821

第三节 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 822

第四节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823

第四章 中医 823

第一节 中医临床 823

第二节 中医院 824

第三节 医史文献研究 824

第五章 西医 825

第一节 西医传入 825

第二节 医疗专业 825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829

第四节 医疗机构 829

第六章 医政 药政管理 832

第一节 医政管理 832

第二节 药政管理 833

第一节 工资制度 835

第三十三卷 工资与人民生活 835

第一章 工资 835

第二节 工资调整 836

第三节 工资形式 837

第四节 工资待遇 840

第二章 人民生活 842

第一节 职工生活水平 842

第二节 农民生活水平 845

社会风貌 849

第三十四卷 信仰道德 849

第一章 共产主义理想 849

第二章 道德风尚 850

第一节 公益道德 850

第二节 职业道德 851

第三节 文明礼貌活动 851

第三章 宗教信仰 852

第一节 道教 853

第二节 佛教 854

第三节 伊斯兰教 855

第四节 基督教 855

第五节 天主教 856

第三十五卷 风土民情 861

第一章 家庭 婚姻 861

第一节 家庭 861

第二节 婚姻 862

第二章 民俗 864

第一节 婚俗 864

第二节 丧葬 865

第三节 礼俗 866

第四节 节日 867

第五节 服饰 869

第六节 饮食起居 871

第七节 积弊陋习 872

第三章 方言 874

第一节 系属 874

第二节 特点 874

第三节 语音 875

第四节 词汇 语法 878

第五节 推广普通话 882

人物 887

第三十六卷 人物传 887

百里奚 887

范蠡 887

任延 888

赵熹 888

吴汉 888

李通 888

卓茂 888

张衡 889

朱穆 890

宗资 890

张曼成 890

何进 890

张仲景 890

诸葛亮 891

何晏 892

文聘 892

鲁褒 892

赵文深 892

张巡 892

畅师文 893

韩拙 893

张建封 893

樊宗师 893

韩翃 893

王鸿儒 894

方九功 894

水应龙(附 子子立) 894

芦大官 895

张嘉谋 896

陈怀三 898

杨鹤汀 899

吴资玉 900

郭梓生 900

马文德 901

任白涛 902

赵长儒 904

史明民 904

郭宝钧 905

张金生 906

张子和 906

董作宾 907

乔才茂 黄振邦 909

李定候 909

杨廷宝 910

樊宛农 912

孔庆琳 912

杨士颖 912

顾百泉 913

林子扬 914

徐永福 914

葛季武 915

戴季豪 915

张鸿宾 张鸿池 916

曹云阁 曹铭 916

邓玉岱 917

张士范 阎耀东 917

熊华浩 918

颜天喜 919

孙冠军 920

鲁文选 920

杨树臻 922

王世英 922

高念祖 922

王春和 923

孙承选 923

张瑞峰 924

羊和平 924

附录 925

一、旧志序言 目录 925

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总序 925

清康熙《南阳县志》目录 925

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目录 926

二、诗文选辑 926

诗 926

南阳送客(唐) 李白 926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唐) 李白 926

南阳北阻雪(唐) 孟浩然 927

南阳(唐) 胡曾 927

过南阳(唐) 韩退之 927

南阳道中作(唐) 张九龄 927

南都行(唐) 李白 927

忆崔宗之游南阳感旧(唐) 李白 927

游南阳清冷泉(唐) 李白 927

过南阳(唐) 皮日休 927

十日登丰山(金) 元遗山 928

南阳雨馆书怀(明) 邢旭 928

明代名士游南阳诸葛庐杂咏十三首 928

丰山怀石(金) 元遗山 928

过百里大夫冢(宋) 黄庭坚 928

赋 929

南都赋 张衡 929

文 931

元妙观西北园记 于荫霖 931

留影自记 宋绮云 932

鲁迅关于南阳汉画的三封通信 932

略论“南阳”地名的由来 孙重恩 934

跃马挥戈解放南阳 韩宪良 938

陆军第六十八军一四三师四二九团保卫南阳战役阵亡官兵纪念碑碑文 938

忆解放南阳之战 李吉泰 939

三、修志文件辑录 940

中共南阳市委员会关于成立南阳市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 940

中共南阳市委员会关于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组成的通知 940

南阳市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征集南阳市历史文献资料的通告 941

市长亓名超在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942

市长孙兰卿在南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第六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946

副市长张清波在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948

邵文杰同志在河南省城市志稿评议会上的致词 952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孔令士在河南省城市志稿评议会上的讲话 953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南阳市地方史志编委办公室《关于当前修志工作有关问题的报告》的通知 954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报审《南阳市志》的报告 955

河南省南阳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同意《南阳市志》出版的批复 955

四、杂记 956

《南阳市志》编纂始末 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