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国际贸易的产生 1
1.2 国际价值理论 7
1.3 国际贸易课程的对象 11
第一篇 国际贸易理论 19
2 李嘉图模型 19
2.1 从绝对优势论到比较优势论 19
2.2 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 20
2.3 多产品下的比较优势 31
2.4 对李嘉图模型的检验 36
2.5 提供曲线和国际均衡:另一种方法 39
3 特定要素模型 45
3.1 要素不可移动模型 46
3.2 要素不可移动时的国际贸易 50
3.3 特定要素模型 56
3.4 非贸易商品 64
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72
4.1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 73
4.2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81
4.3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检验 86
5 技术差异模型 92
5.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的技术差异 93
5.2 对技术变动的调整 96
5.3 模仿差距贸易理论 99
5.4 产品周期贸易理论 101
5.5 递增的规模报酬 105
6 产业内贸易 109
6.1 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10
6.2 新张伯伦模型 112
6.3 兰卡斯特模型 116
6.4 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 125
6.5 相互倾销模型 129
6.6 垂直差异性模型 131
6.7 结论 134
7 要素的国际流动 137
7.1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138
7.2 国际借贷 142
7.3 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146
第二篇 国际贸易政策 155
8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155
8.1 关税措施 155
8.2 非关税壁垒 165
8.3 出口鼓励和出口管制措施 176
9 贸易政策的局部均衡分析 186
9.1 贸易的局部均衡模型 187
9.2 大国的关税政策分析 192
9.3 小国的贸易政策分析 197
9.4 关税与非关税、贸易与非贸易政策的比较 205
9.5 有效关税和国内资源成本 210
10 贸易政策的一般均衡分析 216
10.1 关税的小国和大国效应 216
10.2 提供曲线和最优关税 222
10.3 关税与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235
10.4 梅茨勒之谜 238
10.5 勒纳对称原理 240
11 有关贸易政策的不同观点 244
11.1 自由贸易和效率 244
11.2 贸易政策与国家福利 247
11.3 贸易政策与收入分配 253
11.4 国际谈判和贸易政策 257
12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263
12.1 贸易条件与贸易政策 264
12.2 工业发展与贸易政策 268
12.3 两元经济结构与贸易政策 275
13 发达国家的产业和贸易政策 283
13.1 有关产业政策的流行观点 284
13.2 外部性和不完全竞争 289
13.3 发达国家的实践 295
14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302
14.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发展 303
14.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多边谈判 307
14.3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16
14.4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322
15 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 337
15.1 战后国际商品贸易概述 337
第三篇 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337
15.2 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 343
15.3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349
15.4 经济互助委员会国家的对外贸易 352
16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357
16.1 服务贸易的定义和范围 357
16.2 战后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360
16.3 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364
16.4 国际技术贸易 368
17.1 经济一体化的涵义、形式和理论 380
17 地区经济一体化 380
17.2 欧洲经济共同体 384
17.3 其他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 390
18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问题 398
18.1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与世界贸易体系 398
18.2 普遍优惠制 399
18.3 国际商品价格问题 405
18.4 国际商品协定 414
19 贸易改革与经济发展 424
19.1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424
19.2 贸易改革的条件 430
19.3 中国的贸易改革与经济发展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