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第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明性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711700231X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 1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1

三、新药开发与研究 2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4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4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4

二、治疗效果 4

三、不良反应 4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5

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 8

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 9

一、受体动力学 9

二、受体类型 14

三、第二信使 16

四、受体的调节 18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19

第一节 药物体内过程 19

一、吸收 19

二、分布 20

三、生物转化 21

第二节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24

四、排泄 24

一、零级消除动力学 26

第三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26

二、一级消除动力学 27

三、连续恒速给药 29

四、一级药动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31

五、房室模型 32

一、药物剂型 35

二、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35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35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35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36

一、年龄 36

二、性别 37

三、遗传异常 37

四、病理情况 37

五、心理因素 37

六、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 38

第三节 合理用药原则 38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40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及受体 41

二、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 45

四、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46

三、传出神经系统效应产生的生化过程 46

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48

六、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49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50

第一节 M、N胆碱受体激动药 50

第二节 M胆碱受体激动药 51

第三节 N胆碱受体激动药 53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54

第一节 胆碱酯酶 54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55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 55

二、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56

第三节 胆碱酯酶复活药 58

第四节 有机磷酸酪类中毒的防治 59

第八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Ⅰ)—M胆碱受体阻断药 61

第一节 阿托品和阿托品类生物碱 61

一、合成扩瞳药 61

第二节 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64

二、合成解痉药 65

一、除极化型肌松药 66

第二节 N2胆碱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弛药 66

第一节 N1胆碱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 66

第九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Ⅱ)—N胆碱受体阻断药 66

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 67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69

第一节 化学、构效关系及分类 69

一、化学 69

二、构效关系 70

三、分类 70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 70

一、α1、α2受体激动药 70

第三节 α,β受体激动药 73

二、α1受体激动药 73

第四节 β受体激动药 76

一、β1,β2受体激动药 76

二、β1受体激动药 77

第十一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79

第一节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79

一、α1,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79

二、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81

三、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81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81

第十二章 局部麻醉药 86

第一节 吸入性麻醉药 90

第十三章 全身麻醉药 90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91

第三节 复合麻醉 92

第十四章 镇静催眠药 94

第一节 苯二氮?类 94

第二节 巴比妥类 96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97

第十五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99

第一节 抗癫痫药 99

一、苯妥英钠 99

四、乙琥胺 101

三、苯巴比妥和扑米酮 101

二、卡马西平 101

五、丙戊酸钠 102

六、苯二氮?类 102

第二节 抗惊厥药 103

第十六章 抗帕金森病药 105

第一节 拟多巴胺类药 105

第二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 107

第十七章 抗精神失常药 109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109

一、吩噻嗪类 109

三、丁酰苯类 112

二、硫杂蒽类 112

四、其他类 113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 113

一、抗抑郁症药 113

二、抗躁狂症药 115

第三节 抗焦虑药 115

第十八章 镇痛药 117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117

第二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122

第三节 其他镇痛药 124

第四节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与纳曲酮 125

[附] 癌痛的镇痛治疗 126

第十九章 中枢兴奋药 127

第一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127

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 128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130

第一节 水杨酸类 131

第二节 苯胺类 133

第三节 吡唑酮类 134

第四节 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135

第五节 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 137

[附] 抗痛风药 137

二、钙通道的类型与分子结构 140

一、钙离子的生理意义 140

第二十一章 钙拮抗药 140

第一节 钙、钙通道与钙拮抗药的分类 140

三、钙拮抗药的分类 141

第二节 钙拮抗药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142

一、药理作用 142

二、作用方式 144

三、药物体内过程 145

四、临床应用 145

第三节 常用钙拮抗药 147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150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150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150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151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 152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152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152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53

一、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153

二、Ⅱ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57

三、Ⅲ类药——延长APD的药物 158

四、Ⅳ类药——钙拮抗药 159

第四节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 160

[附] 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161

第一节 强心甙 163

第二十三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63

第二节 非强心甙类的正性肌力作用药 170

第三节 血管扩张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 171

一、应用根据 171

二、常用药物 171

三、药物选用 171

二、心室肥厚与构形重建 172

三、血管紧张素Ⅱ的促生长作用 172

一、ACEI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172

第四节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 172

四、原癌基因与构形重建 173

第二十四章 抗心绞痛药 174

一、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 174

二、肾上腺素β受体阻断药 177

三、钙拮抗药 178

四、其他抗心绞痛药 179

第二十五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80

第一节 调血脂药 180

第二节 抗氧化剂 183

第四节 保护动脉内皮药 184

第三节 多烯脂肪酸类 184

第二十六章 抗高血压药 186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186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186

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 186

二、β受体阻断药 187

三、钙拮抗药 187

四、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的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 188

五、交感神经抑制药 190

六、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 192

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194

第二十七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197

第一节 利尿药 197

一、肾脏泌尿生理及利尿药作用部位 197

二、常用的利尿药 200

三、利尿药的临床应用 204

第二节 脱水药 205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208

第一节 抗凝血药 208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210

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211

第五节 抗贫血药 212

第四节 促凝血药 212

第六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215

第七节 血容量扩充剂 216

第二十九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218

第一节 H1受体阻断药 218

第二节 H2受体阻断药 219

第三十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222

第一节 平喘药 222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22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 223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223

二、茶碱 223

五、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224

第二节 镇咳药 224

第三节 祛痰药 225

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227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227

一、抗酸药 227

二、H2受体阻断药 227

二、M胆碱受体阻断药 227

四、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227

五、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228

七、抗幽门螺旋菌药 229

六、粘膜保护药 229

第二节 助消化药 230

第三节 止吐药 230

第四节 泻药 231

一、容积性泻药 231

二、接触性泻药 232

三、滑润性泻药 232

第五节 止泻药 232

第六节 利胆药 233

第三十二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235

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235

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239

第一节 雌激素类药及抗雌激素类药 242

一、雌激素类药 242

二、抗雌激素类药 243

第三十三章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244

第二节 孕激素类药 244

第三节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 245

一、雄激素类药 245

二、同化激素类药 246

第四节 避孕药 247

一、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药 247

三、男性避孕药 249

二、抗着床避孕药 249

第三十四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51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252

第二节 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257

一、促皮质素 257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258

第三节 盐皮质激素 258

第三十五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260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260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261

一、硫脲类 261

二、碘及碘化物 262

三、放射性碘 263

第三十六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265

第一节 胰岛素 265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267

一、磺酰脲类 267

二、双胍类 268

三、α-葡萄糖甙酶抑制药 268

第三十七章 抗菌药物概论 270

第一节 常用术语 270

三、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271

二、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271

一、抗叶酸代谢 271

第二节 抗菌药作用机制 271

四、抑制蛋白质合成 272

五、抑制核酸代谢 272

第三节 细菌的的耐药性 272

一、耐药性产生机制 272

二、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273

第四节 抗菌药的合理使用 273

一、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273

二、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273

三、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的应用 275

第三十八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76

一、抗菌机制、影响抗菌作用因素及细菌耐药性 276

二、青霉素类 279

三、头孢菌素类 283

四、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85

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289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89

二、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 290

三、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 291

第一节 氨基甙类抗生素 292

一、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共性 292

第四十章 氨基甙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292

二、各种氨基甙类抗生素药理特点及应用 295

三、药物相互作用 297

第二节 多粘菌素类 297

第四十一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299

第一节 四环素类 299

第二节 氯霉素 301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303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303

一、喹诺酮类药物概述 303

二、各种喹诺酮类药特点 305

第二节 磺胺类药 306

三、应用注意事项 306

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 308

一、甲氧苄啶 308

二、硝基呋喃类药 309

第四十三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311

第一节 抗真菌药 311

一、灰黄霉素 311

二、两性霉素B 311

三、制霉菌素 312

四、咪唑类抗真菌药 312

三、阿昔洛韦 313

二、碘苷 313

五、氟胞嘧啶 313

一、金刚烷胺 313

四、阿糖腺苷 314

五、利巴韦林 314

第四十四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316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316

一、各类抗结核病药 316

二、抗结核药的治疗原则 318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318

二、其他药物 319

一、砜类 319

第四十五章 抗疟药 321

第一节 概述 321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和抗疟药的作用环节 321

二、疟原虫的耐药性 322

第二节 常用抗疟药 322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322

第二节 抗病毒药 323

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324

三、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325

第一节 抗阿米巴病药 327

第四十六章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327

第二节 抗滴虫病药 329

第四十七章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330

第一节 抗血吸虫病药 330

第二节 抗丝虫病药 331

第四十八章 抗肠蠕虫药 332

第四十九章 抗恶性肿瘤药 336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及分类 336

一、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及药物分类 336

二、对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 337

一、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338

第二节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 338

二、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的药物 341

三、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345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346

五、激素类 347

第二节 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的原则 348

第五十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351

第一节 免疫抑制药 352

第二节 免疫增强药 353

附录 某些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 355

药名外文索引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