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前奏篇 8
第一章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辩证法 8
第一节 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产品所共有的两种存在形式 8
第二节 第一层次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12
第三节 第二层次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14
第二章 西方的“第三产业”论和马克思的服务论 24
第一节 “第三产业”的“百货”橱窗 25
第二节 “产业”、“企业(行业)”、“事业”问题 26
第三节 马克思的服务理论以及划分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的原理 31
第四节 小结 35
第三章 商业劳动的非生产性质 38
第一节 商业费用和商业利润不是靠额外加价来平衡 41
第二节 对商业劳动的非生产性的进一层论证 48
第三节 结束语 56
第二篇 关于物质生产领域内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62
第四章 物质生产劳动一般的规定性 62
第五章 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的进一层的区分 66
第一节 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第一种定义的评论以及三个有关问题 67
第二节 马克思对斯密的第二种定义的评论 79
第三节 斯密从第一种正确的定义退到第二种不正确的定义的原因 86
第六章 对刘国光同志关于亚当·斯密第二定义的新看法的疑议 96
第一节 马克思后来又承认斯密第二定义吗 100
第二节 斯密第二定义是马克思的一般生产劳动概念的“渊源”吗 114
第三篇 精神生产领域内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137
第七章 精神生产劳动一般的规定性和它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一层的特殊规定性 137
第一节 要注意划清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界限 140
第二节 精神劳动产品及其复制劳动问题 143
第三节 马克思论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的基础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49
第八章 关于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几点总分析 155
第一节 五种不同经济关系的劳动和产品 155
第二节 物质生产劳动并非就是形成价值和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劳动 精神生产劳动并非都是不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劳动 158
第三节 小结——一个图解和两项说明 163
第九章 商品流通费用的分析 170
第四篇 商业资本和商业费用的非生产性质 170
第一节 商品的纯粹流通费用 171
第二节 商品的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 180
第十章 商业利润来源和纯粹流通费用补偿问题 191
第一节 买卖商品的商业资本的利润来源问题 192
第二节 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和马克思的充分平均利润理论 196
第三节 商业资本家所垫付的可变资本的特殊增殖作用问题 205
第五篇 马克思的服务理论 213
第十一章 服务一词的涵义以及生产性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的区分 213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服务 213
第二节 两种雇佣劳动者的服务 220
第三节 独立生产劳动者的服务 235
第四节 三种经济关系的服务和两种价格规定性 241
第十二章 关于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的划分理论 248
第一节 马克思论运输服务业 248
第二节 关于马克思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的分类法的扩大应用问题 261
第十三章 关于个人服务的社会化及其归类问题 266
第一节 马克思论个人服务 266
第二节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人服务的企业化问题 270
第三节 生活服务业的统计核算和归类问题 273
第十四章 马克思论军政服务的非生产性质 285
第一节 军政劳动必然全部都是非生产劳动的特点 285
第二节 两个应注意分清的问题 288
第三节 马克思一段反驳文章的本意和我国经济学界的争论 293
第六篇 当代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MPS 和 SNA)和我国统计制度改革问题 304
第十五章 三层不同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304
第一节 第一层次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304
第二节 第二层次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306
第三节 第三层次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311
第四节 小结 313
第十六章 评社会(物质)生产统计制度(MPS)中的主要症结问题 315
第一节 与马克思《资本论》分析对象的关系 316
第二节 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国民收入的创造和再分配关系 317
第三节 MPS 统计指标中的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的区分 319
第四节 两种不同涵义的生产性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的区分 332
第十七章 评国民生产统计制度(SNA)中的症结问题 338
第一节 概述 338
第二节 从一张表中的一个问题说起 343
第三节 关于政府服务、为居民的私人非营利服务和家庭服务的生产性问题 348
第四节 小结——《体系》中的主要症结问题 361
第十八章 我国1985年统计制度改革所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 365
第一节 关于第三产业的划分及其产值问题 365
第二节 关于四项增加值的划分问题 376
一、“资本商品”价值的“五个构成因素”的实际 377
(一)对资本雇佣劳动新创价值的三点剖释 378
(二)固定资本消耗和流动资本消耗都只起着“转移价值”的作用 385
(三)关于“营业盈余”和“间接税”的实际 388
二、评“SNA”所立的四项“增加值”观点中的错误 391
(一)关于“中间投入” 392
(二)关于四项“最初投入”和“增加值” 395
第三节 恩格斯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回收的两种利用形式的分析 401
一、将折旧回收用作存款所得的利息来自什么“增加值”? 402
二、以折旧回收扩大纱锭数量的“多赚”来自什么“增加值”? 404
(一)以折旧回收添购和扩大纱锭数量,是产生不出丝毫“增加值”的 407
(二)以折旧回收立即扩大纱锭数量和厂主“多赚”的真正来源 414
结束语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