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1704070X
  • 页数:552 页
图书介绍:《7年制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生理学》在学术内容上体现出“新、深、精”,写作思路上要求有启发性,在表达形式上要便于学生自学。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教材比较,本书注意了在基础理论方面适当加深,将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新知识也加进了教材。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书中介绍了有些知识的获得和理论的确立过程;对于有些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希望学生不仅知道某些知识和结论,而且知道这些英语知识和结论是怎样得来的,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想和工作。另外,本书增加了英语专业词汇的数量,并尝试用英语词汇来编辑索引。

第一章 结论 1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二、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1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 3

第三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4

一、神经调节 4

二、体液调节 4

三、自身调节 5

第四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5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 5

二、反馈控制系统 6

三、前馈控制 7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8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8

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8

二、物质的跨膜转运 11

一、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2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22

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7

三、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 30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30

一、细胞的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31

二、动作电位的发生机制 34

三、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 46

一、横纹肌 49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49

二、平滑肌 62

第三章 血液 66

第一节 概述 66

一、血液与内环境稳态 66

二、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66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成 69

一、血细胞生成部位的迁移 69

三、造血过程和造血干细胞 70

二、造血微环境 70

第三节 红细胞的生理 72

一、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72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73

三、红细胞的生成及其调节 75

四、红细胞的寿命与破坏 78

第四节 白细胞的生理 78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 78

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79

三、白细胞的生成及其调节 80

四、白细胞的破坏 81

第五节 血小板的生理 81

一、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81

二、血小板的生成及其调节 82

三、血小板的寿命与破坏 83

第六节 生理性止血 83

一、血管内皮细胞的止血功能 83

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84

三、血液凝固与抗凝系统 87

四、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92

第七节 血型与输血 94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94

二、血型抗原和血型抗体 94

三、红细胞血型 95

四、血量和输血的原则 99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102

第四章 血液循环 102

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103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110

三、心脏生物电活动的检测 118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121

一、心肌收缩的特点 121

二、心脏的泵血机制 122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126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30

一、各类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136

第三节 血管生量 136

五、心音 136

二、血流动力学 138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143

四、微循环 148

五、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151

六、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153

七、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154

一、神经调节 156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56

二、体液调节 166

三、自身调节 170

四、肌肉运动时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71

第五节 血量的调节 172

一、神经性体液对血量的调节 172

二、急性失血时的生理反应 172

第六节 器官循环 173

一、冠脉循环 173

二、肺循环 175

三、脑循环 177

第五章 呼吸 180

第一节 肺通气 180

一、肺通气的功能结构 180

二、呼吸阻力 184

三、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194

第二节 呼吸气体交换 197

一、肺换气 198

二、组织换气 202

第三节 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03

一、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203

二、氧的运输 203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208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209

一、节律性呼吸运动的起源 210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211

三、异常呼吸 215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217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217

第一节 概述 217

二、消化的神经调节 219

三、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222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222

第二节 口腔内的消化 224

一、唾液及其生理作用 225

二、咀嚼 226

一、胃液的分泌 227

第三节 胃内消化 227

三、吞咽 227

二、胃的运动 234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236

一、胰液的分泌 236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240

三、小肠液的分泌 242

四、小肠的运动 243

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246

一、大肠液及其作用 246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246

三、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247

四、大肠活动的调节 248

第六节 吸收 249

一、吸收过程概述 249

二、小肠的吸收 249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56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256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256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257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61

四、基础代谢 263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264

一、人体的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 264

二、产热与散热 266

三、体温调节 271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 275

一、肾单位 275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275

二、集合管 278

三、近球小体 278

四、肾的血管分布 279

五、肾的神经支配 279

第二节 肾脏功能的研究方法 280

一、肾清除率的测定 280

二、微穿刺和微灌流技术 283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 284

第三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84

三、细胞内微电极记录 284

四、膜片钳 284

一、决定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85

二、肾血流量和肾小滤过率的自身调节 287

三、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过率的神经体液调节 289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290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291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转运 293

第五节 尿液的稀释和浓缩 300

一、髓袢对小管液中水和溶质的重吸收 301

二、尿液的稀释 301

三、尿液的浓缩 301

第六节 尿生成的调节 304

一、肾内自身调节 304

二、神经调节 305

三、体液调节 307

二、膀胱的排空 312

第七节 尿的排放 312

一、膀胱的充盈 312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316

第一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一般生理 316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316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317

第二节 视觉器官 320

一、眼的折光功能 321

二、视网膜的感光功能 325

三、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331

四、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333

第三节 听觉器官 334

一、人耳的听阈和听域 334

二、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335

三、内耳的功能 336

第四节 前庭器官 339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339

四、听神经动作电位 339

二、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341

第五节 嗅觉和味觉感觉器 342

一、嗅觉感觉器和嗅觉的一般性质 342

二、味觉感觉器和味觉的一般性质 343

第六节 皮肤感受器 344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346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346

一、神经元 346

二、神经胶质细胞 352

第二节 突触和接头传递 353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354

二、电突触传递 361

三、接头传递 361

四、神经递质和受体 362

第三节 神经反射 376

一、反射与反射弧 376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377

三、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 378

四、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 379

五、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379

六、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 381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382

一、感觉传导通路 382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385

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 389

四、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 393

一、皮层诱发电位 397

第五节 脑的电活动与觉醒、睡眠机制 397

二、脑电图 398

三、觉醒与睡眠的产生机制 400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402

一、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 402

二、运动调节系统的功能 406

三、姿势调节系统的功能 409

四、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413

五、小脑的功能 415

第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418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418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420

第八节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 424

一、与本能行为和情绪有关的神经解剖结构 424

二、本能行为的神经基础 425

三、情绪活动的神经基础 427

四、激发行为的动机和成瘾 429

一、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的调节 430

第九节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和免疫的调节 430

二、神经系统对免疫的调节 432

三、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影响 435

第十节 脑的高级功能 435

一、学习与记忆 435

二、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 440

三、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440

四、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441

第一节 概述 444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444

一、激素的化学分类 445

二、激素作用的特征 447

三、激素信息的传递方式 449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 450

五、激素分泌的调节 454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455

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456

二、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456

四、下丘脑激素分泌的调节 459

三、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459

第三节 垂体的内分泌 460

一、腺垂体激素 460

二、神经垂体激素 466

第四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 468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469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472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475

一、甲状旁腺的内分泌 478

第五节 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内分泌及维生素D3 478

二、甲状腺C细胞的内分泌 480

三、维生素D3 480

第六节 胰腺的内分泌 482

一、胰岛素 482

二、胰高血糖素 485

三、生长抑素和胰多肽 486

第七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487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487

二、肾上腺髓质的内分泌 493

第八节 其他器官的内分泌功能和激素 494

一、松果腺的内分泌 494

二、胸腺的内分泌 495

三、前列腺素 495

四、心房钠尿肽 497

五、胃肠道激素 498

六、瘦素 498

一、睾丸和功能 500

第一节 男性生殖 500

第十二章 生殖 500

二、睾丸功能的调节 504

三、阴茎勃起和射精 506

第二节 女性生殖 507

一、卵巢的生卵功能 507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512

三、子宫周期 514

四、妊娠 515

索引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