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的基石 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虞昊,黄延复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309026489
  • 页数:590 页
图书介绍:这是一本以叶企孙的成长历程、治学经验测业经过和半世坎坷为主线,以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为主要活动舞台,贯穿着吴有训、周培源、梅贻琦、翁文灏。顾毓*、赵忠尧、萨本栋、李书华、竺可桢、饶毓泰、吴大酞、黄子卿、熊庆来、杨武之、严济慈等一批留学回国的元老,培养杨振宁、李政道、赵九章、钱学森、王淦昌、王竹溪、钱三强、程开甲、彭桓武、朱光亚、王大珩、钱伟长、秦馨菱、戴振铎等一大批杰出院士和两弹一星大功臣及现代利学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的全过程。本书用翔实史料证明,没有这个科学家群体,我国的综合国力将难以想象。这些人有些已不在人世,有些已到了耄耄之年,他们的教育思想、成材经验都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本书还就因为受到“熊大缜冤案”的牵连而使叶企孙蒙受不白之冤的历史事实作了澄清,此外还涉及到严复、蔡元培、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吴宓、陈岱孙、王国维、肖蘧、张子高、胡适、冯友兰、潘光旦、蒋梦麟等文人雅士的历史事迹。抚今追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是泱泱大国中每一位莘莘学子的职责。本书是广大学生和青年读者修身、立志的重要参考读物。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的科教兴国梦 34

第一节 叶氏敬业缘 40

一、家世略传 40

二、从启蒙到敬业 42

第二节 清华五年 46

一、“国耻纪念碑” 46

二、东西文化,荟萃一堂 48

三、影响叶企孙早年成长的校园环境 51

四、修身进德——情趣、素养、抱负 53

五、求知、益智——广读、深思、博察 59

六、科学家的灵性 64

七、学者气质 70

八、儒士风范 77

九、“哲士”思维——人生观、世界观初步 86

十、科学精神 91

第二章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92

第一节 1925年以前的经历及取得的成就 92

第二节 “少壮派”教授进入行政机构 112

第三节 创建清华物理系 130

一、概况 130

二、教学目的和课程设置 131

三、实验 132

四、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 133

五、学风 134

六、实验设备及图书 134

七、学生的淘汰率 135

八、科学研究 136

第四节 组建清华理学院 137

一、概况 137

二、国际学术交流 141

三、科教人才的培育 144

第三章 从特种研究所到国防现代化事业 165

第一节 抗战期中之清华研究事业 165

一、概述 165

二、清华研究院 169

第二节 抗战期中的清华特种研究事业 170

一、概述 170

二、前期状况 171

三、中期成果 172

四、后期进展及其成果 174

第三节 招考留美公费生事业 178

第四节 叶企孙与中国的航空事业 180

第五节 航天科技和国防现代化 198

第六节 中国兵工弹道事业的倡导者 218

第七节 在国防现代化里程上受到的支持 227

第八节 信息科学与国防现代化 234

第四章 中国现代科技的主要奠基人 251

第一节 叶企孙与中国的地震事业和地球物理探矿 251

一、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 251

二、中国地球物理探矿事业的发展 271

第二节 叶企孙与中国现代声学 285

第三节 我国磁学的奠基人 298

第四节 叶企孙和中国的科学史研究 308

第五章 叶企孙的教育思想 322

第一节 尊师重教 328

一、叶企孙的尊师重教 329

二、中国办大学历史上的一场争论 334

三、小结 343

第二节 素质教育 344

一、教师的职责是授人以科学精神 344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358

三、怎样进行素质教育 370

第三节 务实作风 378

一、理论与实验结合,特别注重实验 379

二、崇尚基础,重质不重量 385

三、淘汰率和师生人数比 388

四、无为而治 391

五、不随大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396

第四节 因材施教 399

一、教育工作是门艺术 399

二、兴趣与改行 405

第五节 爱护学生与青年 408

第六章 抗战期间——西南联大 421

第一节 天津清华临时办事处 421

一、留平校产保管委员会 421

二、财务问题 425

三、其他 427

第二节 继续参与领导清华 428

第三节 出任中研院总干事前后 433

第四节 叶企孙与西南联大 437

一、所任课程 437

二、出任联大理学院院长和常务委员 437

第五节 “一二·一”学潮中的叶企孙 438

一、“一一·二五”事件 438

二、“一二·一”惨案 440

第六节 筹备复校 442

第七章 复员、过渡时期的20年(1946—1967) 444

第一节 复员后之清华 444

一、概况 444

二、复员后之清华物理系和理学院 446

第二节 弥足珍贵的1947—1948年 451

一、教学与学术活动 451

二、密切关注国内外局势发展 456

第三节 解放前后 468

一、换了人间——第三次主理校务 468

二、《改造中之清华》和《一年来的清华》 469

三、《日记》上所见 475

四、“三大运动”期间的叶企孙 480

五、情况分析 493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中的叶企孙——拖着 495

尾巴过关 495

第五节 北京大学任教时期 499

第六节 “覆灭”前的日常生活 501

第八章 叶企孙的政治态度 505

第一节 不空谈政治而密切关心政治 505

第二节 上马击贼 511

第三节 下马论势 537

一、撤离途中 537

二、乍闻噩耗 539

三、纵论冀中抗日大势 541

四、潜祸 543

第九章 “狂衅覆灭,岂复可言” 544

第一节 潜祸乍起,精神一度错乱 544

第二节 身陷囹圄,八次提审 548

第三节 “内查外调” 569

一、翁文灏的“揭发” 570

二、冯友兰的“揭发” 572

三、戴世光的“揭发” 572

四、×××(一位中层行政干部)的“揭发交代” 574

五、交接时的难题 577

第四节 余事 578

一、平反 578

二、立像 583

三、其他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