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细胞病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正中等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4920302
  • 页数:897 页
图书介绍:本套书分为文字部分和照片部分两册。在介绍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分类、形态、对损伤等反应以及分子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呼吸系、消化系、生殖系、泌尿系的脱落细胞学,渗出液、脑脊液及乳头溢液的细胞学,针吸细胞学,手术中细胞学,循环中的癌细胞检查及艾滋病细胞学检查等。

第一篇 细胞病理学总论 3

第一章 概论 3

第一节 什么叫细胞病理学 3

第二节 细胞病理学的应用范围及其局限性 4

第三节 细胞病理学的质量控制 5

第四节 细胞病理学诊断工作中的几个环节 6

第二章 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9

第一节 观察细胞常用的显微镜技术 9

一、光学显微镜 9

二、透射电子显微镜 9

三、扫描电子显微镜 10

四、其他技术 10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 11

一、细胞膜及其特化物 11

二、细胞质 13

第三节 细胞核 19

一、核被膜 20

二、核仁 21

三、染色质 22

四、核内包涵物 23

第三章 分子生物学概述 25

第一节 细胞工厂 25

第二节 DNA 27

一、概述 27

二、结构和复制 27

三、转录 30

第三节 遗传密码 31

第四节 蛋白质合成的基本原理 32

第五节 基因 33

一、基因的定义 33

二、基因转录的调节 34

三、外显子和内含子 35

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序列 36

四、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调节 36

六、逆转录酶和互补DNA 37

七、基因的识别 37

八、DNA的体外克隆 38

九、基因的分析和识别方法 39

十、多聚酶链反应(PCR) 41

第六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胞学诊断上的应用 42

一、概述 42

二、癌症的分子遗传学 43

第四章 人体细胞的分类及其形态 48

第一节 上皮细胞 48

一、复层鳞状上皮细胞 48

二、柱状上皮细胞 49

三、移行上皮细胞 51

四、间皮细胞 51

一、淋巴细胞 52

第二节 非上皮细胞 52

二、巨噬细胞 53

三、中性白细胞 54

四、嗜酸性白细胞 54

五、嗜碱性白细胞 54

第三节 细胞分类在细胞学诊断中的意义 54

第一节 细胞损伤的基本变化 56

一、细胞损伤时细胞各种成分的基本变化 56

第五章 细胞的损伤和反应 56

二、细胞变性 57

第二节 细胞的死亡 58

一、细胞坏死 58

二、细胞凋亡 59

第三节 其他形式的细胞损伤 60

一、细胞胞浆的溶解 60

二、细胞连接的病变 60

第四节 细胞的再生和化生 61

三、细胞吞噬细胞 61

第一节 引言 63

第二节 病因学及临床表现 63

一、致病因子 63

第六章 炎症过程及其细胞病理学 63

二、临床表现 64

三、炎症的病程分类 64

第三节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64

一、以变质为主的炎症 64

二、以渗出为主的炎症 65

三、以增生为主的炎症 65

第四节 炎症的细胞学 66

一、以变质为主炎症的细胞学 66

二、以渗出为主炎症的细胞学 67

三、以增生为主炎症的细胞学 70

第二节 瘤样病变和良性肿瘤 75

一、癌前躯病变 75

第一节 前言 75

第七章 肿瘤性增生的病理学与细胞学 75

二、瘤样病变 76

三、良性肿瘤 76

第三节 恶性肿瘤 77

一、恶性肿瘤的特征 77

二、恶性肿瘤的分类和分级 78

三、恶性肿瘤的分期 79

第四节 恶性瘤细胞的形态特点 80

一、细胞大小 81

二、细胞的外形和结构 81

三、细胞浆功能的形态表现 82

四、细胞核 82

五、核仁 85

六、细胞黏着性 86

七、细胞膜 87

八、细胞周期 89

九、细胞群的改变 92

第八章 人类疾病的细胞遗传学变化 95

第一节 细胞周期和染色体 95

一、细胞周期 95

二、正常人类染色质和染色体 97

第二节 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 98

一、染色体畸变的病因及分类 98

二、常染色体畸变及常染色体病 99

三、性染色体畸变及性染色体病 100

第三节 人类肿瘤性疾病的染色体异常 101

一、人类肿瘤染色体异常的表现方式 102

二、人类常见肿瘤的染色体异常 102

第一节 上呼吸道解剖学、组织学与正常细胞学 111

一、解剖学 111

第九章 上呼吸道 111

第二篇 脱落细胞病理学 111

二、组织学 112

三、细胞学 113

第二节 上呼吸道瘤样病变及特异性感染的组织学与细胞学 114

一、囊肿 114

二、息肉 114

四、霉菌病 115

三、结核 115

第三节 上呼吸道良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与细胞学 117

一、乳头状瘤 117

二、鼻咽纤维血管瘤 118

第四节 上呼吸道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与细胞学 118

一、鼻腔副鼻窦恶性肿瘤的病理组织学与细胞学 119

二、鼻咽部恶性肿瘤的病理组织学与细胞学 123

三、喉部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与细胞学 131

第十章 气管、支气管和肺 139

第一节 气管、支气管和肺的解剖学 139

第二节 气管、支气管和肺的组织学 141

一、痰 142

第三节 细胞学标本的采集和来源 142

二、支气管刷片 143

三、支气管冲洗液或吸出物 143

四、肺泡灌流液 144

第四节 痰的细胞病理学 144

第五节 支气管刷片的细胞病理学 145

第六节 呼吸道良性病变的细胞学变化 146

一、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146

二、基底细胞增生 146

三、鳞状细胞化生 147

四、不典型鳞状细胞化生 147

二、慢性呼吸道非特殊性炎症的细胞学 148

四、肺真菌感染的细胞学 148

三、下呼吸道病毒感染时的细胞学 148

第七节 非肿瘤性疾病的细胞学 148

一、急性呼吸道非特殊性炎症的细胞学 148

五、肺结核病的细胞学 149

第八节 气管、支气管和肺肿瘤的病理学 149

第九节 肺癌的细胞病理学 151

一、鳞状细胞癌 151

二、肺腺癌 153

三、未分化小细胞癌 154

第十节 隐性肺癌的细胞学诊断 155

四、未分化大细胞癌 155

五、腺鳞癌 155

第十一节 肺转移癌的细胞学 156

第十二节 肺部其他肿瘤的细胞学 157

第十三节 肺癌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157

第十四节 痰细胞学检查的假阴性 158

第十五节 痰细胞学检查的假阳性 159

第十七节 痰、支气管刷片和肺细针吸取细胞学的关系 160

第十六节 肺癌细胞学分型诊断的可靠性 160

第十一章 食管 163

第一节 概述 163

第二节 食管细胞学采取的工具和方法 164

一、食管细胞采取器双腔管带网气囊 164

二、食管吞网细胞学检查常规 164

三、纤维胃镜刷片(略) 164

第三节 食管癌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164

第四节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学诊断 166

一、食管拉网涂片中鳞癌细胞的形态特征 166

二、食管晚期鳞癌细胞的分型 166

三、食管早期鳞癌细胞涂片的特点 167

第五节 早期食管癌的手术前病变定位 167

第六节 食管原发性腺癌的细胞学诊断 168

一、食管黏膜腺正常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168

二、食管固有腺腺上皮组织增生 168

三、食管腺腺管上皮脱落细胞形态 169

四、早期食管腺癌 170

第七节 慢性食管炎 170

一、食管炎的细胞学诊断 170

二、食管炎组织病变的分级——内镜活检组织的初步分析 171

第八节 食管鳞状上皮癌前增生的细胞学诊断 171

一、食管上皮增生的细胞学分级方法简介 171

二、食管上皮增生细胞学分级方法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172

三、食管上皮增生细胞学分级标准的划分 172

四、食管上皮增生细胞学分级的应用及阅片方法 174

五、食管上皮增生的细胞学分级对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 174

第九节 食管上皮增生的上皮病变综合征 175

第十节 食管拉网细胞学在高发区现场的应用 177

第十一节 早期贲门腺癌的细胞学诊断 180

三、正常细胞学 185

一、解剖学与组织学 185

二、细胞采集方法 185

第十二章 口腔及胃肠道 185

第一节 口腔 185

四、良性疾病细胞学 186

五、良性肿瘤细胞学 186

六、恶性肿瘤细胞学 186

第二节 胃 188

一、胃解剖学 188

二、组织学 188

三、细胞采集方法 189

四、胃液的正常细胞学 193

五、胃良性疾病细胞学 194

六、胃癌 195

七、早期胃癌 198

八、胃淋巴瘤 200

十、胃转移性肿瘤 203

十一、脱落细胞诊断的误诊问题 203

九、胃平滑肌肉瘤 203

第三节 结肠、直肠 204

一、解剖学 204

二、组织学 204

三、细胞采集方法 205

四、正常细胞学 206

五、良性疾病细胞学 207

七、非上皮性恶性肿瘤细胞学 208

六、结肠、直肠癌细胞学 208

八、发现和监测癌的发生 209

第四节 十二指肠、胆、胰 209

一、解剖学与组织学 209

二、病理学 210

三、细胞采集方法 210

四、正常细胞学 212

五、癌细胞学 213

六、胆囊上皮早期癌变 214

七、胰腺囊性病变细胞学 215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 218

第一节 泌尿系统及泌尿系统非癌病变 218

一、尿路的解剖学与组织学 218

二、正常尿液细胞学 219

三、下尿路炎症 221

四、尿石症 222

五、膀胱黏膜白斑病 222

六、膀胱软斑病 223

七、来自回肠膀胱的尿液 223

八、治疗对膀胱上皮细胞的影响 223

九、肾移植患者尿细胞 223

第二节 泌尿系统上皮肿瘤 223

一、膀胱移行上皮肿瘤 223

二、膀胱其他上皮肿瘤 224

一、肾细胞癌 225

第三节 肾实质恶性肿瘤 225

四、尿道癌 225

三、肾盂和输尿管癌 225

二、其他 226

第四节 前列腺和精囊疾病 226

一、前列腺按摩液细胞学 226

二、雌激素治疗的影响 227

第十四章 浆膜腔积液 229

一、浆膜腔积液的形成 230

第一节 浆膜腔积液组织学与细胞学 230

二、积液中的主要细胞成分 231

三、反应性(增生性或异型的)间皮细胞 233

四、退化性改变的间皮细胞 233

五、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特点 233

第二节 良性病变的积液 234

一、结核性积液 234

二、肝硬变积液 234

七、其他 235

六、嗜酸性胸水 235

八、特殊性积液 235

三、类风湿性胸膜炎 235

四、播散型红斑狼疮 235

五、病毒感染 235

第三节 原发性肿瘤积液 236

一、间皮瘤的组织学分类和细胞学类型 236

二、间皮瘤的细胞学诊断和形态表现 237

三、恶性间皮瘤与转移癌鉴别的辅助技术 237

第四节 转移性肿瘤引起的积液 241

一、诊断积液中转移癌的难题 241

二、积液中转移性肿瘤细胞的形态 241

三、常见转移癌的形态特征 242

第五节 对积液中发现形态相似细胞的思考 244

一、多核细胞 244

二、单个散在的小细胞 244

三、小细胞团 244

七、印地安线 245

八、细胞浆中色素颗粒 245

四、彩球样细胞团 245

六、乳头状排列细胞团 245

五、单个大细胞 245

九、砂粒体 246

十、胞浆具空泡的细胞 246

第六节 浆膜腔积液中容易引起细胞学误诊的形态假象 246

一、假菊形团 246

二、假梅花状排列 247

三、假纤维状细胞 247

四、假柱状细胞 247

第七节 治疗对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形态的影响 248

一、积液中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改变 248

二、积液中非上皮来源细胞成分的改变 248

第八节 恶性肿瘤浆膜腔转移率 249

第九节 对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结果的评估 250

一、对细胞学诊断结果的评估 250

二、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250

三、假阳性和假阴性原因探讨 252

第十节 体腔冲洗液细胞学 253

一、腹腔冲洗取材方法 253

二、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的应用及价值 254

三、冲洗液的细胞学诊断 255

第十五章 脑脊液 259

第一节 脑脊液的解剖生理 259

第二节 正常脑脊液细胞 259

第三节 脑脊液中良性细胞改变 260

第四节 非恶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 261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 263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 264

第七节 脑脊液对治疗反应的评估 266

第十六章 乳头溢液 268

第一节 发生率 268

第二节 乳头溢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269

第三节 乳头溢液的危险因素 270

第四节 溢液性状及其意义 270

一、乳头溢液的性状 270

二、乳头溢液性状与病变类型 270

第五节 标本采集方法 271

第六节 细胞学特点 272

第七节 良性涂片常见细胞 272

一、良性导管上皮细胞 272

二、大汗腺样细胞 272

第八节 恶性细胞特点 273

六、钙化物质 273

一、一般形态特点 273

二、几种特殊的细胞团及其意义 273

四、鳞状上皮细胞 273

三、泡沫细胞 273

五、各种炎症细胞 273

三、单个细胞的特殊形态 274

第九节 乳腺常见疾病细胞学 276

第一节 女性生殖道的解剖学 281

一、阴道 281

第十七章 女性生殖道正常结构及细胞学 281

第三篇 妇科脱落细胞学 281

二、子宫 282

三、输卵管 283

四、卵巢 283

第二节 女性生殖道的胚胎发生 283

第三节 女性生殖道的组织学与细胞学 284

一、阴道 284

五、卵巢 285

四、输卵管 285

三、子宫体 285

二、子宫颈 285

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改变 287

第四节 生育年龄女性生殖道上皮 288

一、正常子宫颈及阴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结构 288

二、正常子宫颈及阴道鳞状上皮的细胞学 289

三、女性生殖道正常涂片中上皮以外的细胞 292

第十八章 生理性激素周期性改变的细胞学 294

第一节 生育期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的阴道涂片细胞学 294

第二节 闭经期的细胞学 296

一、早期闭经 296

二、中间型(“密集型”)闭经 297

三、萎缩型闭经 297

第三节 青春前期细胞学表现 297

第四节 妊娠与流产细胞学表现及其生理、病理组织学基础 297

一、妊娠时子宫颈、阴道上皮的细胞学表现 298

五、流产的细胞学改变 299

四、产褥期的细胞学表现 299

二、足月妊娠的细胞学表现 299

三、胎膜破裂的细胞学表现 299

第五节 女性激素水平、功能状态的细胞学评价 300

一、概述 300

二、细胞学评价激素状态的条件 301

三、评价激素状态的鳞状细胞表现指标 302

四、阴道细胞学确定排卵日期 304

五、月经失常的细胞学评价 304

附 细胞学标本采集及涂片制作方法 307

第十九章 子宫颈良性病变的细胞学改变 312

第一节 炎症 312

一、炎症的发生机制 312

二、微生物的侵入门户及途径 312

三、急性阴道炎、宫颈炎的组织学细胞学改变 313

四、慢性炎症的组织学细胞学改变 314

五、子宫颈阴道的微生物感染 317

二、宫颈白斑 324

第二节 其他良性病变 324

一、宫颈“糜烂”或外翻 324

三、叶酸缺乏所致鳞状上皮异常 325

四、宫颈内膜腺微小腺体增生 325

五、子宫内避孕器对宫颈细胞学的影响 325

六、宫颈阴道涂片中的异物 326

七、宫颈内膜息肉 326

第二十章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329

第一节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329

第二节 宫颈癌的发病因素 330

一、疱疹病毒Ⅱ型 330

二、人乳头瘤病毒 331

第三节 宫颈癌癌前病变认识的历史及现状 335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认识 335

二、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的认识 335

三、20世纪60年代的认识 336

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的认识 337

一、宫颈癌发生过程中最早期改变 338

第四节 宫颈癌的形态发生过程 338

二、早期改变的发展方式及起源部位 339

三、癌前病变向浸润癌进展的可能机制 341

第五节 宫颈癌癌前病变定义、命名、分类及标准 343

一、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若干重要事实 343

二、癌前病变研究重点及命名、分类分歧,当前认识 343

三、癌前驱病变的定义 347

第六节 原位癌及宫颈有关病变自然史 350

一、原位癌的回顾性研究 350

二、原位癌的前瞻性研究 351

三、癌前病变“消失”的问题 352

四、原位癌及交界性病变的生物学意义 353

五、妊娠时原位癌的诊断问题 353

六、20岁以下年轻女性宫颈原位癌及有关病变 353

一、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355

第七节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355

二、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363

第八节 宫颈鳞状细胞癌 365

一、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366

二、几种少见类型的宫颈鳞状细胞癌 368

第九节 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临床调查和实验室研究 369

一、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临床调查 369

二、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实验室研究 371

第十节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鳞状细胞癌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及阳性患者的处理 373

第十一节 宫颈腺癌概论 375

一、宫颈腺癌概述 375

二、宫颈腺癌发生的相关因素 376

第十二节 宫颈腺癌癌前病变 376

一、宫颈腺上皮细胞不典型性改变 376

二、原位腺癌 378

二、浸润性腺癌 381

一、微小浸润腺癌 381

第十三节 宫颈腺癌 381

第十四节 宫颈腺癌细胞学图像鉴别诊断 384

一、宫颈腺癌与不成熟化生细胞的鉴别 384

二、宫颈腺癌与储备细胞增生的鉴别 384

三、宫颈腺癌与修复细胞的鉴别 385

四、宫颈腺癌与组织细胞的鉴别 385

五、宫颈腺癌与萎缩细胞的鉴别 386

第二十一章 子宫内膜细胞诊断学 393

第一节 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形态学 393

一、子宫内膜的组织学 393

二、涂片中子宫内膜细胞的正常形态 395

三、宫颈或阴道穹隆涂片 397

四、涂片中的非子宫内膜细胞成分 397

第二节 炎症时子宫内膜细胞的改变 398

一、急性子宫内膜炎 398

四、放线菌性子宫内膜炎 399

二、慢性非特异性子宫内膜炎 399

三、结核性子宫内膜炎 399

五、其他罕见的子宫内膜炎 400

第三节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细胞学 400

一、病理组织学特点 400

二、细胞学特点 401

第四节 子宫恶性肿瘤的细胞学 402

一、子宫内膜癌 402

二、子宫肉瘤 409

三、子宫内膜转移癌 410

第五节 绝经后出血的子宫内膜细胞学 410

一、萎缩性内膜的绝经后出血 412

二、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的绝经后出血 413

三、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引起的绝经后出血 414

第六节 卵巢肿瘤的子宫内膜细胞学 414

第七节 子宫内膜细胞的医源性改变 415

二、细胞学特点 415

一、病理学特点 415

一、避孕药的影响 416

二、子宫内节育器的影响 416

三、男性激素的影响 417

四、雌激素的影响 417

五、黄体类激素的影响 417

六、子宫内膜创伤的影响 417

第八节 子宫内膜细胞学诊断标准及诊断结果的处理 418

一、诊断标准 418

二、诊断结果的处理 420

第九节 取材、制片、阅片 422

一、取材 422

二、制片 423

三、阅片 423

一、卵巢功能性肿瘤 426

第一节 卵巢肿瘤 426

第二十二章 卵巢、输卵管肿瘤和阴道、外阴疾病 426

二、卵巢原发性癌 427

第二节 输卵管癌 431

第三节 阴道疾病 432

一、阴道的良性病变 432

二、阴道的恶性肿瘤 434

三、巴氏腺肿瘤 437

第四节 外阴疾病 438

一、外阴组织学特点 438

二、正常涂片 438

三、感染性疾病 438

四、良性肿瘤 438

五、恶性肿瘤 439

第二十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不常见的恶性肿瘤 443

第一节 平滑肌肉瘤 443

第三节 间质细胞肉瘤 444

第二节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444

第四节 恶性淋巴瘤 445

第五节 葡萄状肉瘤 445

第六节 恶性黑色素瘤 445

第七节 绒毛膜上皮癌 446

第二十四章 各种治疗对女性生殖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448

第一节 女性生殖道上皮细胞的放射反应 448

一、良性上皮细胞的放射急性反应 448

二、良性上皮细胞的放射后长期性反应 450

三、恶性上皮细胞的放射反应 450

第二节 放射治疗时间与癌细胞反应的关系 451

第三节 放射反应的放射生物学 451

第四节 细胞放射反应和敏感反应的实用价值 452

一、细胞放射反应的观察和应用 452

第五节 其他治疗时上皮细胞的反应 453

一、子宫颈上皮细胞对烷化剂的反应 453

二、细胞敏感反应的发现和应用 453

二、免疫抑制 454

三、口服避孕剂 454

简介宫颈/阴道细胞学诊断的报告方式 456

新的宫颈/阴道细胞病理学诊断回报(或称报告)方式建议 465

第四篇 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 471

第二十五章 细针吸取细胞学总论 471

第一节 针吸细胞学的兴起与发展 471

二、针吸细胞学检查最适合的情况 472

第二节 细针吸取细胞学的应用范围 472

一、针吸细胞检查部位 472

三、常用针吸细胞学检查项目 473

第三节 针吸技术 474

一、器械 474

二、针吸操作 475

三、影响针吸操作成败的因素 476

一、涂片 477

二、固定与染色 477

四、几种特殊肿物的针吸 477

第四节 涂片制备 477

三、吸出组织碎片的处理 478

四、其他特殊检查法 478

五、微量细胞标本制备方法简介 479

第五节 针吸细胞学诊断的优缺点及新进展 479

第六节 细胞学诊断及注意事项 480

一、几种常见细胞形态学特点 480

二、针吸细胞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481

三、细胞学需与病理组织学相结合 481

第七节 诊断准确性及其实用价值 482

一、准确性 482

二、细胞学诊断准确性统计方法 483

三、正确对待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假阴性及假阳性 483

四、关于细胞学诊断分级问题 483

二、合并症 484

第八节 禁忌证与合并症 484

一、禁忌证 484

第九节 针吸是否会引起肿瘤扩散的问题 485

第二十六章 乳腺 490

第一节 乳腺的局部解剖及组织学提要 490

第二节 乳腺常见病变种类 491

第三节 针吸细胞学检查的适应证及适用范围 492

第四节 有关乳腺针吸操作的几点体会 492

第五节 针吸细胞学形态 493

一、乳腺针吸涂片常见正常细胞 493

二、乳腺炎症性疾病细胞学 494

三、乳腺增生症细胞学 495

四、乳腺良性肿瘤细胞学 497

第六节 乳腺癌 499

一、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 499

二、乳腺癌细胞一般形态特点 499

三、几种常见乳腺癌类型的细胞形态 501

四、X线摄影立体定位针吸细胞学发现微小癌 502

五、乳腺癌针吸细胞学分级推测患者预后 503

第七节 乳腺其他恶性肿瘤 504

第八节 免疫组化在乳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504

第九节 乳腺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505

一、准确性评价 505

二、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几点措施 507

三、乳腺针吸细胞诊断注意事项 508

四、针吸细胞学诊断误诊原因分析 508

第二十七章 唾液腺及颈部囊肿 515

第一节 唾液腺组织和病理分类 515

一、唾液腺的解剖组织学 515

二、唾液腺肿瘤的组织病理分类 516

二、舍格伦综合征 517

三、肉芽肿性疾患 517

第二节 非肿瘤性唾液腺肿块 517

一、涎腺炎 517

四、腮腺良性肥大 518

第三节 唾液腺上皮性肿瘤 518

一、唾液腺肿瘤一般细胞学特点 518

二、唾液腺上皮性肿瘤的细胞学诊断 519

一、涎腺囊肿 523

二、淋巴上皮囊肿 523

第四节 面颈部囊肿 523

三、甲状舌管囊肿 524

第五节 唾液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524

第二十八章 甲状腺 526

第一节 甲状腺的解剖学与组织学概述 526

第二节 甲状腺针吸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27

第三节 甲状腺针吸细胞学的报告方法 527

第四节 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检查 527

一、甲状腺的外观检查 527

二、甲状腺触诊 527

第五节 常见甲状腺疾病的分类 528

一、滤泡细胞 529

二、嗜酸性细胞 529

三、C细胞 529

第六节 甲状腺正常细胞形态学 529

第七节 甲状腺非肿瘤性疾病 530

一、甲状腺发育异常 530

二、甲状腺肿 531

三、甲状腺炎 532

第八节 甲状腺良性肿瘤 534

一、滤泡性腺瘤 534

二、嗜酸细胞腺瘤 534

三、乳头状腺瘤 534

四、不典型性腺瘤 535

第九节 甲状腺癌 535

一、乳头状癌 535

三、髓样癌 536

二、滤泡性癌(透明细胞癌、嗜酸细胞癌) 536

四、未分化癌(小细胞癌、梭形细胞巨细胞癌) 537

五、鳞状细胞癌 537

第十节 甲状腺转移癌 537

第十一节 甲状腺恶性淋巴瘤 538

第十二节 甲状腺非上皮性肿瘤 538

第十三节 甲状腺针吸细胞学的准确性 538

第十四节 甲状腺针吸细胞学的误诊或漏诊原因 539

第十五节 甲状腺针吸检查的局限性 539

第二十九章 淋巴结 543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与染色 544

一、标本的吸取 544

二、染色 544

第二节 淋巴结穿刺涂片的基本形态学特征 545

第三节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淋巴细胞转化形态特征 546

二、弓形体病 547

一、结核病 547

第四节 淋巴结肉芽肿性病变 547

三、猫爪病 548

第五节 淋巴结原发性肿瘤 548

一、霍奇金病 548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549

三、真性组织细胞性淋巴瘤 552

第六节 淋巴结转移癌 552

小结 553

第三十章 软组织及皮肤 555

第一节 软组织 555

一、概述 555

二、纤维组织肿瘤 562

三、纤维组织细胞肿瘤 564

四、脂肪组织肿瘤 565

五、平滑肌组织肿瘤 566

六、横纹肌组织肿瘤 568

七、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肿瘤 569

八、血管周细胞肿瘤 570

九、滑膜组织肿瘤 571

十、间皮组织肿瘤 571

十一、神经组织肿瘤 572

十二、副神经节肿瘤 574

十三、其他肿瘤 575

第二节 皮肤 576

一、概述 576

二、上皮性肿瘤 577

三、黑色素源系统肿瘤 578

四、皮肤转移性肿瘤 578

第三十一章 胸腔器官 582

第一节 概况 582

一、概述 582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583

三、针吸方法 583

四、并发症 584

五、价值 585

第二节 肺脏针吸细胞学 586

一、解剖组织学概述 586

二、肺部常见病变分类 587

三、正常细胞 587

四、炎症及非肿瘤性疾病 588

五、肺部恶性肿瘤 589

第三节 纵隔疾病 590

一、胸腺瘤 591

二、恶性淋巴瘤 591

三、生殖细胞性肿瘤 591

第四节 胸膜和胸壁病变 592

一、间皮瘤 592

二、转移性肿瘤 592

四、胸骨下甲状腺肿 592

五、神经源性肿瘤 592

第三十二章 腹腔器官 595

第一节 概述 595

一、腹部脏器检查影像技术 595

二、穿刺针的选择 596

三、针吸操作 596

四、适应证 597

六、细针吸取细胞学与细针吸取组织学检查对比 598

五、合并症 598

第二节 肝脏 599

一、解剖及组织学复习概要 599

二、肝脏常见病变种类 600

三、针吸适应证 600

四、肝脏良性病变及良性细胞 601

五、肝癌 602

六、转移性肿瘤 604

七、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 604

八、细胞学与组织学对比研究 605

一、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必要性及优越性 608

二、胰腺的正常结构及主要病变 608

第三节 胰腺 608

三、细胞学 609

四、准确性及临床意义 610

第四节 腹膜后肿物 611

第三十三章 前列腺、肾、肾上腺 615

第一节 前列腺针吸细胞学 615

一、前列腺的解剖、组织学简介 615

二、前列腺病变种类 615

三、适应证、禁忌证及合并症 615

四、前列腺针吸活检的特殊器械及操作 616

五、正常前列腺常见细胞 618

六、前列腺良性病变 618

七、前列腺恶性病变 618

九、前列腺癌治疗后的细胞学改变 620

八、前列腺针吸细胞涂片中的非前列腺细胞 620

第二节 肾针吸细胞学 621

一、正常肾细胞学 621

二、良性病变 621

三、恶性病变 622

四、肾肿瘤针吸活检的合并症 623

第三节 肾上腺针吸细胞学 624

一、皮质腺瘤 624

二、皮质腺癌 624

三、嗜铬细胞瘤 624

四、神经母细胞瘤 624

五、肾上腺转移癌 624

第三十四章 卵巢、子宫 628

第一节 卵巢局部解剖学与组织学 628

第二节 卵巢疾病的细胞学诊断 628

二、定性诊断 629

三、技术方法 629

一、早期发现 629

四、卵巢炎性疾病 630

五、卵巢瘤样病变 630

第三节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631

第四节 卵巢良性肿瘤细胞学 634

一、浆液性囊腺瘤 634

二、黏液性囊腺瘤 634

三、良性畸胎瘤 635

四、良性勃勒纳瘤 635

五、卵巢良性子宫内膜样瘤 635

六、卵泡膜细胞瘤 635

七、纤维瘤 635

第五节 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学 636

一、卵巢恶性肿瘤早期细胞形态特征 636

二、涂片背景 636

三、几种卵巢癌细胞学形态 636

四、几种特殊恶性肿瘤细胞学 638

第六节 子宫解剖组织学概述 639

第七节 子宫内膜瘤样病变 640

一、子宫肌腺病 640

二、子宫内膜息肉 640

第八节 子宫肿瘤针吸抽取常见细胞及形态 640

一、常见的良性细胞形态 641

二、常见的恶性细胞形态 641

第九节 子宫内膜癌 642

一、腺癌 642

二、鳞状细胞癌 642

三、腺鳞癌 642

第十节 子宫间叶组织源性肿瘤 643

一、子宫平滑肌瘤 643

二、子宫平滑肌肉瘤 643

三、子宫间质肉瘤 643

四、子宫癌肉瘤 643

第十一节 卵巢、子宫恶性肿瘤放疗和化疗细胞形态学变化 644

第十二节 针吸细胞学诊断妇科肿瘤临床评价 645

第三十五章 骨、软骨及关节 648

第一节 概论 648

一、骨的解剖组织学 648

二、骨病损的诊断方法 649

三、骨病损穿刺技术 650

四、骨病损针吸涂片常见细胞特点 651

第二节 骨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653

一、WHO肿瘤分类(1993) 653

二、笔者对骨病损FNA诊断的分类 655

第三节 骨炎性病变及瘤样病变 656

一、骨炎性病变 656

二、骨瘤样病变 657

二、骨软骨瘤 659

四、软骨母细胞瘤 659

三、软骨瘤 659

一、骨母细胞瘤 659

第四节 骨良性及临界性肿瘤 659

五、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660

六、骨纤维性肿瘤 660

七、骨巨细胞瘤 661

八、腱鞘巨细胞瘤 662

第五节 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662

一、成骨肉瘤 662

二、皮质旁骨肉瘤 663

三、软骨肉瘤 664

四、骨髓源性肿瘤 665

第六节 骨、关节之软组织源性肿瘤 666

第七节 骨转移性恶性肿瘤 666

第三十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 670

第一节 中枢神经胚胎发生和组织学 670

四、垂体腺细胞 671

三、小脑颗粒细胞 671

一、神经细胞 671

二、胶质细胞 671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细胞 671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细胞学 672

一、针吸组织细胞方法 672

二、制片及快速染色 672

三、中枢神经细胞学诊断准确率 673

四、脑肿瘤病理分类 674

五、常见肿瘤细胞学 679

第四节 非肿瘤性病变 686

第三十七章 眼眶及眼球 691

第一节 眼肿物的针吸技术 691

一、针吸方法 691

二、细胞学的报告方法 691

第二节 眼眶 693

一、眼眶解剖组织学 693

二、眼眶肿瘤 694

第三节 眼球 698

一、眼球的解剖组织学 698

二、恶性肿瘤 699

第四节 针吸细胞学的阳性率和误差因素 700

一、阳性率 700

二、造成假阴性和假性的主要原因 701

第五篇 其他细胞学 705

第三十八章 手术中细胞学诊断 705

第一节 概况 705

第二节 术中细胞学诊断的优点和局限性 707

一、细胞的细微结构清晰 707

二、适合于难以取活检和小活检的组织 707

三、适合于难以切片的组织 707

四、适合于传染性疾病的诊断 707

五、适合于基层医院 707

一、外科标本细胞学制片的制备方法 708

第三节 细胞学制片方法 708

六、制片速度快 708

七、手术中细胞学诊断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708

二、固定 709

三、染色 709

第四节 主要系统的术中细胞学检查 710

一、乳腺 710

二、甲状腺 712

三、胰腺、胆道以及乏特壶腹部 713

四、骨 713

五、中枢神经系统 714

六、淋巴结 715

第三十九章 循环血液中的癌细胞检查 718

第一节 历史回顾 718

一、溶解红细胞的方法 719

二、清除吞噬细胞的方法 719

第二节 检查血中癌细胞的技术 719

三、离心沉淀法 720

四、微孔薄膜滤过法 720

第三节 血中癌细胞的识别及出现频度 720

一、报告差异的原因 720

二、癌细胞与其他细胞鉴别 720

第四节 检查血中癌细胞的意义 721

一、血中癌细胞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721

二、癌细胞入血及形成转移的机制 722

第五节 血液循环中的巨核细胞 722

第六节 骨髓中癌细胞检查及其意义 723

一、骨髓中癌细胞的存在 723

二、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细胞 723

三、乳腺癌细胞在骨髓中出现的频度 723

四、骨髓中癌细胞的意义 723

第七节 创伤性冲洗液中癌细胞的意义 724

第八节 胸导管淋巴液中癌细胞的意义 724

五、小结 724

第四十章 骨髓、外周血细胞学 726

第一节 概述 726

一、血细胞的生成与造血干细胞及血细胞发育体系 726

二、骨髓、外周血细胞学检查 727

第二节 血细胞形态发育规律及识别细胞原则 728

一、血细胞形态发育规律 728

二、识别细胞形态的原则 728

第三节 血细胞形态特点 729

一、红系细胞形态特点 729

二、巨幼红系细胞形态特点 730

三、病理性成熟红细胞及核残余物形态特点 730

四、粒系细胞形态特点 732

五、单核系细胞形态特点 733

六、巨核系细胞形态特点 734

七、淋巴系细胞形态特点 735

八、浆系细胞形态特点 736

九、骨髓支架非造血细胞形态特点 737

第四节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739

一、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适应证及禁忌证 739

二、骨髓穿刺标本的采集 739

三、骨髓穿刺取材成功的指标 740

四、骨髓液检查项目 740

五、骨髓活检 740

六、正常骨髓象 741

七、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度 741

八、粒/红及其他比例 741

第五节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步骤及注意事项和检查报告书写内容 743

一、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步骤 743

第六节 贫血细胞形态诊断学 748

一、增生性贫血 748

二、缺铁性贫血 748

四、巨幼细胞性贫血 749

三、溶血性贫血 749

五、再生障碍性贫血 750

第七节 白血病种类与分型 751

一、白血病传统种类与分型 751

二、白血病FAB分型 751

三、AL-MIC分型 751

四、当前国内外急性、慢性白血病主要分类(型) 751

第八节 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诊断 753

一、临床表现 753

二、血液学检查 753

三、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诊断 754

四、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细胞形态学诊断 757

五、鉴别诊断与诊断依据(要求) 757

第九节 慢性白血病细胞形态诊断 758

一、慢性白血病的特点 758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758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762

第十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765

一、MDS-FAB分型 765

二、病态造血形态异常 76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767

第十一节 多发性骨髓瘤 767

一、血象 768

二、骨髓象 768

三、鉴别诊断 768

第十二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 768

一、血象 768

二、骨髓象 768

第十三节 戈谢病 769

第十四节 尼曼-匹克病 769

第十五节 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 770

第十六节 骨髓转移瘤(癌) 770

二、血象 771

三、骨髓象 771

一、临床表现 771

附 英文缩写和简写词表 772

第四十一章 艾滋病细胞学涂片检查 780

第一节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简介 780

第二节 病理变化提要 781

一、淋巴结 781

二、其他脏器 781

三、机会性感染 781

四、机会性肿瘤 781

第三节 AIDS的诊断标准 782

第四节 各种感染的涂片检查 782

第五节 肿瘤性病变的细胞学检查 784

第六篇 诊断细胞病理学技术 789

第四十二章 细胞学实验室管理 789

第一节 细胞学实验室设备 789

第二节 细胞学实验室工作人员 790

第三节 细胞学的回报 791

第四节 阅片和归档 792

第五节 细胞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792

一、标本的质量控制 792

二、诊断质量的控制 793

第四十三章 细胞病理学常规技术 795

第一节 固定 795

一、固定目的 795

二、固定方法 795

三、固定注意事项 796

四、几种特殊固定液的配制 797

第二节 染色 797

一、核染色 797

二、分化和碱化 798

三、胞浆染色 798

四、透明 800

五、染色步骤 800

六、染色的注意事项 803

七、封固涂片 804

八、褪色 804

九、几种特殊染色方法 805

第三节 标本制备 811

一、Bales方法 812

二、微孔滤膜涂片制备方法 813

三、细胞蜡块的制备方法 814

第四节 阅片 815

第四十四章 免疫细胞化学在诊断细胞学中的应用 818

第一节 免疫细胞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818

一、抗原与抗体 818

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821

三、免疫细胞化学显色系统 823

四、定量免疫细胞化学 823

五、标记结果的正确判断 824

七、提高免疫细胞化学可靠性的措施 825

六、常见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原因 825

第二节 肿瘤细胞学诊断的免疫细胞化学 826

一、标记物的选择 826

二、中间微丝抗体 829

三、不分化肿瘤表型标记物 830

四、肿瘤特异性相关抗原 831

五、胸腹水(渗出物) 832

六、增殖细胞标记物 833

附一 免疫细胞化学常用抗体及中英文名称对照 834

七、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标记 834

附二 肿瘤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常用基因蛋白抗体 836

附三 免疫细胞化学常用内分泌激素抗体 837

第四十五章 电子显微镜在细胞学中的应用 841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的类型及特点 841

一、透射电镜 841

二、扫描电镜 841

一、悬液及游离细胞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 842

第二节 临床细胞学电镜样品的简便制作方法 842

三、分析电镜 842

四、超高压电镜 842

二、少量游离细胞样品的制备方法 843

三、用光镜和电镜结合观察细胞涂片上同一细胞的简单方法 843

第三节 电子显微镜在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 845

一、电镜诊断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基础 846

二、细胞学超微结构的特殊性 850

三、常见肿瘤细胞学超微诊断 851

第四十六章 流式细胞仪及图像分析在细胞学中的应用 859

第一节 流式细胞仪 859

一、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859

二、样品的制备 860

三、流式细胞仪实验资料的分析 862

四、流式细胞仪在临床病理细胞诊断学中的应用 864

一、DNA定量分析的细胞遗传学基础 866

第二节 DNA图像分析 866

二、DNA定量分析的方法 867

三、适用于DNA图像分析的材料 867

四、DNA图像分析的技术要求 867

五、对DNA图像测量结果的分析 868

六、DNA图像分析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869

第四十七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细胞学中的应用 872

第一节 目前常用的几种肿瘤基因诊断 872

一、ras原癌基因及其蛋白产物P21 873

二、C-erbB-2基因 873

三、C-myc基因 873

四、P53基因 873

五、bcl-2基因 874

六、nm-23基因 874

第二节 细胞生长因子 874

三、Ki-67抗体 875

四、核仁组成区 875

二、增殖细胞核抗原 875

一、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875

第三节 性激素受体检测 877

第四节 诊断细胞学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 877

一、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878

二、原位杂交技术 878

三、聚合酶链反应 878

四、原位PCR 878

五、原位PCR操作步骤(间接法) 879

第四十八章 PCR技术在临床细胞学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882

第一节 基因诊断的概念和原理 882

第二节 基因诊断方法 883

第三节 DNA合成和PCR原理 883

第四节 DNA的提取 884

一、细针吸取新鲜组织DNA的提取 884

二、体液 885

三、刮片 886

第五节 DNA的PCR扩增 887

一、PCR反应体系的组成 887

二、PCR循环 887

第六节 DNA凝胶电泳 888

一、琼脂糖凝胶电泳 888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889

第七节 PCR技术在检测病原体中的应用 891

二、巨细胞病毒的检测 892

一、肝炎病毒的检测 892

三、结核杆菌PCR检测 893

四、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检测 893

第八节 PCR技术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的应用 893

一、淋巴瘤TCR及IgH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 893

二、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中的应用 893

第九节 送检标本的要求 894

附一 基因诊断项目 895

附二 常用试剂的母液配方 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