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言 1
1.1 微生物的概念 1
1.2 微生物学与中药学的关系 1
1.3 微生物的分类 2
1.4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2
2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5
2.1 细菌的形态和构造 5
2.1.1 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5
2.1.2 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 6
2.1.3 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 9
2.1.4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11
2.2 细菌的生理 12
2.2.1 细菌的营养 12
2.2.2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3
2.2.3 细菌的新陈代谢 14
2.2.4 细菌的繁殖及生长曲线 17
2.2.5 细菌的人工培养 18
2.3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9
2.3.1 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 19
2.3.2 遗传性变异发生的机理 20
2.3.3 微生物变异的实例 21
2.2.4 菌种选育 22
2.3.5 菌种保藏 23
3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和药物变质的关系 24
3.1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 24
3.2 微生物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24
3.3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的关系 26
4 消毒与灭菌 28
4.1 物理灭菌法 28
4.2 化学消毒法 30
4.3 中草药在消毒灭菌中的应用 33
5 细菌的致病作用 34
5.1 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 34
5.2 细菌入侵途径和传染类型 35
6 免疫学基础 37
6.1 免疫概述 37
6.2 抗原 37
6.2.1 抗原必需具备的条件 37
6.2.2 抗原的种类 38
6.2.3 医学上重要抗原 39
6.2.4 佐剂 40
6.3 机体天然防御功能 40
6.3.1 生理屏障作用 40
6.3.2 吞噬细胞和吞噬作用 40
6.3.3 正常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 41
6.4 免疫应答 44
6.4.1 机体的免疫系统 44
6.4.2 免疫应答形成过程 48
6.4.3 体液免疫 48
6.4.4 细胞免疫 52
6.5 变态反应 53
6.5.1 第Ⅰ型变态反应 53
6.5.2 第Ⅱ型变态反应 55
6.5.3 第Ⅲ型变态反应 56
6.5.4 第Ⅳ型变态反应 58
6.6 免疫学的应用 59
6.6.1 人工免疫 59
6.6.2 免疫学诊断 61
6.7.1 正气与免疫 66
6.7.2 肾、脾、肺与免疫 66
6.7 中医药与免疫 66
6.7.3 中草药与免疫 67
7 病原性细菌 70
7.1 化脓性球菌 70
7.1.1 葡萄球菌 70
7.1.2 链球菌 73
7.2 肠道杆菌 74
7.2.1 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 75
7.2.2 痢疾杆菌 77
7.2.3 大肠杆菌 78
7.2.4 绿脓杆菌 79
7.3 厌氧性细菌 80
7.3.1 厌氧培养法 80
7.3.2 破伤风杆菌 81
7.4 结核杆菌 82
7.5 其他病原性细菌 84
8 病毒 87
8.1 病毒的基本特性 87
8.1.1 病毒的生物学性质 87
8.1.2 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93
8.1.3 病毒感染的防治 96
8.2 常见的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 97
8.2.1 流行性感冒病毒 97
8.2.2 麻疹病毒 99
8.2.3 脊髓灰质炎病毒 99
8.2.4 甲型肝炎病毒 100
8.2.5 乙型肝炎病毒 101
8.2.6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02
8.2.7 其他致病性病毒 103
8.3 噬菌体 104
9.2 立克次体 107
9 其他病原微生物 107
9.1 衣原体 107
9.3 支原体 108
9.4 螺旋体 108
9.5 放线菌 109
10 真菌 112
10.1 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112
10.2 真菌与医药的关系 116
10.2.1 真菌与药物生产的关系 116
10.2.2 真菌与药物霉变的关系 119
10.3 使人致病的真菌 121
11 中草药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123
11.1 中草药注射剂的无菌检查 123
11.2 口服及外用中成药的微生物检查 124
12.1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128
12 药物的抗菌试验 128
12.2 药物的体内抗菌试验 131
〔附录〕微生物学实验 133
1.微生物学实验室规则和实验须知 133
2.细菌形态的观察 133
3.细菌的人工培养 135
4.细菌的分布 138
5.消毒与灭菌 139
6.免疫学实验 142
8.病毒及其他微生物 144
9.真菌 146
10.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 146
7.病原性细菌 148
11.药物敏感性试验 152
12.常用的培养基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