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治疗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烧伤防治研究协作组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7
  • ISBN:14048·3517
  • 页数:50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与分类 1

第一节 烧伤面积的估计 2

一、中国九分法 2

二、十分法 4

三、手掌法 5

四、估计烧伤面积时注意事项 6

第二节 烧伤深度的估计 6

一、三度四分法的组织学划分 6

二、三度四分法的临床表现 7

三、烧仿深度的鉴别诊断与注意事项 7

第三节 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9

第一节 烧伤创面的病理改变 12

一、烧伤皮肤创面的基本组织学改变 12

第二章 烧伤病理形态学改变 12

二、烧伤的分度及各度形态改变 13

三、烧伤创面威染 18

(一)绿脓杆菌性创面脓毒症 19

(二)葡萄球菌性创面感染 20

(三)真菌性感染病变 20

(四)病毒性感染病变 20

第二节 烧伤的全身性感染及炎性反应 20

一、烧伤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20

二、烧伤血行播散性真菌威染 21

三、烧伤的炎性反应 26

第三节 烧伤的内脏病理改变 31

一、呼吸系统的病理改变 31

(一)呼吸道病变 31

(二)肺部病变 32

(一)心脏的病理改变 34

二、心血管病理变化 34

(二)血管的病理改变 35

三、消化系统的病理改变 36

(一)消化道的病理改变 36

(二)肝脏的病理改变 38

(三)胰腺的病理改变 41

四、肾脏的病理改变 41

(一)肾脏的形态改变 41

(二)肾脏形态改变与肾功能障碍的联系 44

五、内分泌系统的病理改变 45

(一)肾上腺的形态改变 45

(二)脑下垂体的形态改变 47

六、造血系统的病理改变 47

(一)脾脏的形态改变 47

七、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 49

(二)骨髓的形态改变 49

第三章 烧伤的临床过程和病理生理 51

第一节 烧伤的临床发展过程 51

一、体液渗出期 51

二、急性感染期 52

三、创面修复期 52

四、康复期 52

第二节 烧伤后局部和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 53

一、热对局部组织的影响 53

二、烧伤皮肤的局部及其附近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 53

三、烧伤早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54

四、烧伤后体液的变化与重新分布 57

五、严重烧伤后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59

(一)水平衡的失调 59

(二)钠平衡的失调 60

(四)镁平衡的失调 61

(三)钾平衡的失调 61

(五)钙离子的变化 62

六、酸硷平衡的紊乱 62

(一)代谢性酸中毒 62

(二)呼吸性酸中毒 63

(三)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63

七、烧伤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 64

八、烧伤后化学介质(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 65

九、烧伤后血液和造血系统以及凝血机理的变化 66

(一)红细胞的变化 66

(二)白细胞的变化 67

(三)血小板的变化 68

(四)凝血机理的变化 68

第三节 烧伤对各主要脏器的功能影响 69

一、烧伤对肺功能的影响 69

二、烧伤对肾功能的影响 71

三、烧伤对肝功能的影响 72

四、烧伤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73

五、烧伤对心功能的影响 74

第四节 烧伤后代谢的变化 74

第四章 烧伤的中医治疗 77

第一节 中医对烧伤的认识与一般治疗法则 77

一、初期(厥逆期) 77

二、中期(正盛邪实期) 78

三、晚期(正虚邪实期) 78

四、恢复期(正虚邪退期) 79

第二节 烧伤败血症的中医辨证施治 80

一、单纯型 80

二、火炽型 80

三、厥脱型 80

第三节 中医舌诊在烧伤防治中的应用 81

四、阴虚型 81

五、阴损及阳型 81

第四节 烧伤的中医外治法 82

附方 84

第五章 烧伤的急救与后送 90

第一节 急救 90

一、“灭火” 90

二、“灭火”后的急救处理 91

三、急救注意事项 91

第二节 后送 92

一、就地治疗 92

二、后送 94

(一)后送时机 94

(二)后送前的处理 95

(三)后运途中注意事项 96

第三节 入院烧伤伤员早期处理程序 98

第四节 平时成批烧伤伤员的收容与处理 99

一、成批烧伤的特点 99

二、成批收容的组织工作 99

三、成批收容的分类工作 100

第五节 战时烧伤伤员的早期处理 101

一、分类与后送 101

二、各级医疗单位的治疗范围的商榷 101

三、分段输液 102

第六章 烧伤休克 104

第一节 烧伤休克的特点与发病原因 104

第二节 烧伤休克的临床病象与早期诊断 105

第三节 烧伤休克的防治 107

一、补液治疗 107

(一)补液治疗的计划 108

(二)烧伤抗休克治疗的临床指标 109

(三)液体的选择 111

(四)补液问题的讨论与注意事项 112

二、纠正酸中毒 115

三、镇痛、镇静 115

(一)针刺 115

(二)药物 116

(三)注意事项 116

四、维持呼吸道通畅 117

五、其他药物治疗 117

(一)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117

(二)强心药物的应用 118

(四)抗凝血剂的应用 119

(五)抗菌素的应用 119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119

第七章 烧伤创面处理 120

第一节 创面早期处理 120

一、早期清创 120

(一)清创时机的选择 120

(二)清创方法的选择 120

(三)简单清创法 121

二、治疗法 122

第二节 包扎疗法与暴露疗法 122

一、包扎疗法 122

二、暴露疗法 123

三、包扎疗法与暴露疗法的选择 124

第三节 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124

一、浅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124

(一)深度创面的转归 125

(二)深度烧伤的处理原则 125

二、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125

(三)早期切痂植皮 127

(四)痂皮削除——“削痂术” 131

(五)焦痂(痂皮)剥除术——“剥痂术” 134

(六)环状焦痂切开术 135

(七)蚕食脱痂 135

(八)深度大面积烧伤创面处理的经验与教训 137

第四节 感染创面及共处理 138

一、创面感染的处理原则 139

二、创面特殊感染 139

第五节 湿敷、半暴露疗法、浸浴疗法 141

一、湿敷 142

二、半暴露疗法 143

三、浸浴或浸泡疗法 143

第六节 创面用药 144

一、结痂的药物 145

二、喷膜疗法 146

三、促进肉芽及上皮生长的药物 146

四、促进脱痂的药物 146

五、以抗菌作用为主的药物 146

第八章 烧伤毒血症 149

第一节 概念 149

第二节 烧伤自家中毒 150

一、有关“烧伤毒素”的研究成果 150

二、烧伤康复血清的治疗作用 152

三、存在问题的讨论 153

第二节 烧伤败血症 153

第三节 细菌毒素毒血症 154

第九章 烧伤全身性感染 158

第一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类型 158

一、用药的时机和时限 168

第三节 烧伤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 168

二、抗菌药物的选择 169

三、抗菌药物的剂量 171

四、抗菌药物的副作用 171

(一)刺激性反应 171

(二)过敏性反应 172

(三)毒性作用 172

(四)菌群失调与菌交替症 174

第四节 全身性感染的特殊类型 176

一、绿脓杆菌全身性感染 176

二、血行播散性真菌病 179

三、厌气菌感染 182

第十章 烧伤内脏及其他并发症 183

一、肺水肿 184

第一节 肺部并发症 184

二、肺不张 187

三、肺部感染 187

(一)肺炎 187

(二)多发性肺脓肿 189

四、其他肺部并发症 189

五、烧伤肺部并发症的防治 190

第二节 泌尿系统常见并发症 191

一、肾功能不全 191

二、泌尿系感染 199

三、泌尿系结石 200

四、多尿 200

第三节 消化系统并发症 202

一、消化道溃疡 202

(一)急性消化道溃疡 202

二、急性胃扩张 206

(二)真菌性溃疡 206

三、黄疸 207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209

一、心律失常 209

二、心力衰竭 212

三、心瓣膜炎与心包膜炎 214

四、高血压症 214

五、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214

二、猩红热样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15

第五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 216

一、脑水肿 216

六、深静脉血栓形成 216

二、周边神经损伤及多发性周边神经炎 220

第六节 代谢紊乱 220

一、高血糖症 220

(一)暂时性高血糖症 220

(二)持续性严重高血糖症 221

二、低血糖症与自发性低血糖昏迷 223

三、低钾血症 224

四、低镁血症 226

第七节 骨、关节并发症 227

一、化脓性骨髓炎与关节炎 227

二、骨质疏松症 228

三、骨与关节溶解 228

四、骨胳生长发育畸形 229

五、关节周围异常钙化和骨化 229

六、软组织疤痕挛缩所引起的骨关节畸形 229

第八节 烧伤截肢 229

第十一章 特殊原因烧伤 231

第一节 电烧伤 231

一、电流对人体的损害 231

二、电烧伤的种类及共病理变化 232

四、电烧伤治疗的一般原则 233

三、电烧伤损害的特点 233

五、特殊部位电烧伤的特点和处理 235

第二节 化学烧伤 238

六、电烧伤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238

一、化学烧伤的致伤机理 238

二、化学烧伤的一般处理原则 239

三、常见化学烧伤 240

(一)酸烧伤 240

(二)硷烧伤 241

(三)磷烧伤 242

(四)镁烧伤 246

(五)芥子气烧伤 247

(六)铬酸的烧伤 249

第三节 凝固汽油烧伤 250

第四节 矿井内瓦斯爆炸烧伤 251

一、头皮烧伤 254

第一节 头面部烧伤 254

第十二章 特殊部位烧伤 254

二、面部烧伤 257

三、眼烧伤 258

(一)眼睑烧伤 258

(二)眼球烧伤 259

四、耳烧伤 260

(一)耳壳烧伤 260

(二)化脓性耳软骨炎 260

(三)外耳道烧伤 261

第二节 手烧伤 262

一、手部烧伤的特点 262

二、手烧伤的处理原则 262

三、浅度手背烧伤的处理 264

四、深度手背烧伤的处理 264

五、手背烧伤的早期切痂植皮手术 265

六、手掌深度烧伤的处理 267

第三节 骨关节烧伤 268

一、骨烧伤 268

二、关节烧伤 269

第四节 会阴部烧伤 269

第五节 呼吸道烧伤 270

一、呼吸道烧伤的致伤原因 270

二、呼吸道烧伤的病理变化 270

三、呼吸道烧伤的临床分型与病象 271

四、呼吸道烧伤的诊断 272

五、呼吸道烧伤的临床分期 273

六、呼吸道烧伤的预后 274

七、呼吸道烧伤的防治 275

第十三章 烧伤合并伤 279

第一节 烧伤合并伤处理的一般原则 279

第二节 烧伤合并软组织损伤 280

第三节 烧伤合并颅脑外伤 281

第四节 烧伤合并胸腹部及内脏伤 284

第五节 烧伤合并骨关节损伤 286

第十四章 放射性复合烧伤与放射性烧伤 290

第一节 放射性复合烧伤 290

一、复合烧伤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290

二、核武器形成的烧伤的病理形态变化特点 290

三、放射性复合烧伤的临床特点 292

四、防护、急救和治疗 295

第二节 放射性烧伤(局部放射性损伤) 298

第十五章 小儿烧伤 302

第一节 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302

第二节 小儿烧伤的发生率、致伤原因和预防 302

第三节 小儿烧伤面积估计法 304

第四节 小儿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305

第五节 小儿烧伤休克 306

第六节 创面处理 311

第七节 小儿烧伤败血症 311

第八节 常见并发症 314

一、消化不良 314

三、高烧 316

四、惊厥 317

五、脓皮病 319

第十六章 烧伤伤员的麻醉 320

第一节 烧伤伤员的麻醉特点与注意事项 320

第二节 常用麻醉药物和方法的选择 321

二、局部麻醉和椎管内麻醉 322

三、吸入麻醉 322

一、针刺麻醉 322

四、静脉麻醉 323

五、肌肉松驰剂 324

第三节 烧伤常用手术的麻醉处理 324

一、早期清创的麻醉 324

二、早期切痂的麻醉 324

第十七章 皮肤及其他各种组织的移植 326

第一节 概念 326

第二节 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 326

一、自体游离皮片的生长 326

二、自体游离皮片的种类 327

三、游离皮片的切取 328

(一)供皮区的选择 328

(二)供皮区术前准备 328

(三)皮片的切取方法 329

四、中厚皮片移植术 333

(四)供皮区的处理 333

六、肉芽创面植皮 337

五、全厚皮片移植术 337

(一)肉芽创面的准备 338

(二)肉芽创面的植皮法 338

(三)肉芽创面植皮的注意事项 345

第三节 同种异体植皮 345

一、概念 345

二、同种异体榷皮在临床上的应用 346

第四节 皮片的保存 348

第五节 异种皮及皮肤代用品 350

一、异种皮 350

二、人造皮 350

第六节 皮瓣植皮术 351

一、概述 351

四、其他生物膜 351

三、羊膜 351

(一)皮瓣的应用范围 352

(二)皮瓣的成形 352

二、局部皮瓣 355

(一)滑行皮瓣 355

(二)旋转皮瓣 356

(三)交错皮瓣 357

三、带蒂皮瓣 359

(一)旋转带蒂皮瓣 359

(二)直接带蒂皮瓣(或称自接皮瓣) 359

(三)直接携带皮瓣 361

(四)皮管形皮瓣 362

第七节 其他各种组织的移植 370

(六)动脉岛状皮瓣 370

(五)双蒂皮瓣 370

第十八章 烧伤后期整形 372

第一节 烧伤疤痕的病理类型 372

一、挛缩疤痕与畸形 372

二、增生性疤痕 373

三、萎缩性疤痕 374

四、疤痕疙瘩 375

五、烧伤疤痕的恶性变 377

第二节 疤痕挛缩畸形与早期治疗的关系 378

第三节 烧伤晚期疤痕挛缩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379

一、诊断问题 379

二、治疗计划 380

三、整形手术一般原则与基本操作 380

四、几项主要手术方法 383

(一)概念 384

一、颜面部疤痕挛缩畸形的概述 384

第四节 颜面部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384

(二)颜面部的分区与修复 386

(三)修复的方法 387

二、眼部疤痕畸形的修复 389

(一)眼睑外翻的修复 389

(二)眼睑缺损的修复 392

(一)鼻部烧伤后畸形的特点 393

(三)眼眦部疤痕畸形的修复 394

(四)眉缺损的修复 398

三、鼻部疤痕畸形的修复 398

(二)鼻部广泛性疤痕的修复 399

(三)鼻翼缺损的修复 400

(四)鼻下端缺损畸形的修复 402

(五)烧伤后鼻孔狭窄 406

(三)耳轮缺损的修复 407

(二)耳壳粘连的修复 407

四、耳壳疤痕畸形的修复 407

(一)常见烧伤后耳壳畸形 407

(四)耳壳部分缺损的修复 409

(五)耳垂缺损的修复 409

(六)耳大部或全部缺损的再造术 410

(七)菜花状耳壳畸形的修复 411

五、口腔周围疤痕畸形的修复 412

(一)常见口腔周围畸形及其修复原则 412

(二)上唇疤痕的修复 412

(三)下唇外翻的修复 413

(四)口角倾斜的修复 416

(五)小口畸形的修复 416

第五节 颈部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17

一、颈部疤痕挛缩畸形的分度 417

二、颈部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方法 420

(一)“Z”成形术 421

(二)中厚游离植皮 421

(三)颈部皮瓣 423

(四)颈肩部皮瓣 423

(五)皮管形皮瓣 423

第六节 上肢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24

一、手部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24

(一)手部疤痕挛缩畸形的病理改变 424

(二)手部疤痕挛缩畸形严重程度的分类 425

(三)手部疤痕挛缩畸形的治疗原则 428

(四)手部疤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方法与步骤 428

二、腋部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35

三、肘部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方法 439

一、下肢疤痕挛缩畸形的概述 441

第七节 下肢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41

三、臀部与大腿后侧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44

二、腹股沟部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44

四、腘部疤痕挛缩——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修复 445

五、小腿疤痕慢性溃癌与环状挛缩的治疗 445

六、烧伤后足部疤痕的修复 446

第八节 会阴部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47

一、概述 447

二、会阴部疤痕挛缩畸形的治疗原则与修复方法 448

三、烧伤后疤痕性肛门狭窄的修复 449

第九节 躯干疤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452

一、躯干部广泛疤痕及其影响 452

二、常用修复的方法 453

第十九章 烧伤护理 455

第一节 烧伤的一般护理 455

(一)静脉穿刺 457

第二节 烧伤常用护理技术 457

一、静脉输液及其护理 457

(二)静脉切开 458

(三)静脉炎的防治 458

二、肌肉注射及共护理 459

三、导尿管的护理 459

四、烧仿伤员的翻身及其护理 460

(一)翻身床翻身法 460

(二)担架翻身法 462

(三)被单翻身法 462

五、气管切开的护理 464

第三节 烧伤各时期的护理 465

一、体液渗出期的护理 465

二、急性感染期的护理 466

(二)暴露疗法的护理 467

三、创面的护理 467

(一)包扎疗法的护理 467

(三)褥疮的防治 471

第四节 烧伤的营养问题 471

一、烧伤伤员营养素的需要量 471

二、热卡分配、食谱制定与热量计算 472

三、补充途径 473

(一)口服法 473

(二)鼻饲法 474

(三)周边静脉补充法 475

(四)腔静脉补充法(静脉高价营养法) 476

附1 临床检验 482

附2 常用溶液的电解质含量 484

附3 常用镇静安眠药物的用法 485

附4 常用镇痛药物的用法 486

附5 常用利尿脱水药物的用法 487

附6 常用强心及治疗心律紊乱药的用法 488

附7 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 488

附8 抗菌素 489

附9 常用创面外用溶液 492

附11 常用中草药的化学成分 493

附12 一般食物主要营养素含量表 494

附13 常用消毒方法 495

附14 烧伤细菌检验 495

附15 烧伤尸解注意事项 499

附16 化学毒剂中毒的急救治疗 500

附17 烧伤入院记录 504

附18 体表烧伤分布图 506

附19 特别护理记录 507

附20 植皮手术记录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