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信号转导系统与疾病》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建,余应年等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3123840
  • 页数:67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卢建) 1

第一节 细胞信号的种类 4

一、化学信号 4

二、物理信号 5

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信号 5

第二节 细胞间通讯的方式和类型 6

一、细胞的直接接触和粘合 7

二、细胞的连接 7

三、细胞的间接联系 8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 8

一、信号的跨膜转导 9

二、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 10

三、信号转导通路对效应器的调节 12

四、细胞信号转导的终止 12

第四节 信号转导的一般规律 13

一、信号转导的速率 13

二、信号的放大、抑制和拮抗 13

三、信号转导的正负反馈 14

四、信号转导通路的通用性和特异性 14

第五节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网络概念 16

一、信号的发散 16

二、信号的会聚和整合 17

三、信号转导通路间的相互协同 17

四、信号转导通路间的拮抗作用 18

第二章 信号系统研究的简史、方法和意义(卢建) 19

第一节 受体及信号转导系统研究简史 19

一、受体的研究 19

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研究 19

第二节 信号转导系统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21

第三节 信号转导系统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22

一、信号转导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22

二、信号转导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24

三、对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 25

四、对人体组织信号转导蛋白基因突变的研究 27

五、新的信号转导分子和信号通路的研究 29

第四节 信号转导系统研究的意义 29

一、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生物学 29

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医学 29

三、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药学 30

四、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生物高技术产业 30

五、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31

第二篇 受体及信号转导系统 34

第三章 受体和配体的结合(徐仁宝) 34

第一节 受体和配体的概念 34

一、受体的概念和分类 34

二、配体的概念 38

第二节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征 39

一、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化学键 39

二、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异性 43

第三节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动力学 44

一、结合的饱和曲线 44

二、受体结合的两个基本参数 46

第四章 受体研究的基本方法(张幼怡 韩启德 徐仁宝) 48

第一节 药理学功能分析方法 48

一、受体功能分析中的基本概念 48

二、激动剂分析方法 49

三、拮抗剂分析方法 51

第二节 放射配体结合测定法 53

一、饱和实验与Scatchard分析 53

二、竞争抑制结合实验 56

三、一点分析法 58

第三节 免疫学方法 58

一、概述 58

二、抗体在受体的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58

三、抗体在受体的探测、定位、定量中的应用 60

四、抗体在受体分子克隆中的应用 62

五、抗体在粘附受体研究中的应用 62

第五章 膜受体概论(徐仁宝) 65

第一节 膜受体的一般结构特征 65

一、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65

二、膜受体的结构 70

第二节 膜受体的生物合成和组装 74

第三节 膜受体的分类 77

一、按功能分类 77

二、按细胞定位分类 78

第四节 膜受体的胞吞和再循环-受体介导性胞吞 78

一、概述 78

二、RME的典型经过 78

三、RME的非典型经过 82

四、生理意义 82

第五节 可溶性受体 83

一、定义和形成的机制 83

二、功能 85

三、临床意义 86

第六章 运货受体的导向信号受体(徐仁宝) 88

第一节 细胞表面的运货受体 88

一、运铁蛋白受体 88

二、摄取细胞外脂蛋白的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 90

三、清除化学修饰了的脂蛋白受体-清道夫受体家族 96

四、高级糖基化最终产物的受体 98

第二节 细胞内的导向信号受体 100

一、信号识别颗粒(SRP)受体 101

二、过氧化物酶体受体 102

三、M6P受体和SNAP受体 103

四、ER保留信号的受体 105

第七章 病原体受体和细菌毒素受体(徐仁宝) 109

第一节 病原体受体 109

一、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的粘附概述 109

二、细菌和宿主细胞粘附的分子机制 110

三、病毒受体 119

四、疟原虫受体 122

第二节 细菌毒素受体 123

一、细菌外毒素 123

二、细菌内毒素受体 128

第八章 部分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卢建) 131

第一节 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家族 131

一、PTK型受体的组成 132

二、PTK型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133

三、PTK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34

四、受体的失活及与疾病的关系 137

第二节 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 137

一、I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138

二、II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140

三、受体的寡聚化与激活 141

四、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机制 141

五、受体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45

第三节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和抑制性受体 146

一、淋巴细胞抗原受体 146

二、抑制性细胞表面受体 147

第四节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家族 148

一、受体超家族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149

二、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 149

三、TGFβ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的部分作用 152

第五节 TNF受体家族介导的信号转导 153

一、TNF受体家族概述 153

二、参与TNF受体家族信号转导的接头蛋白 156

三、几种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和功能 157

四、TNF家族受体的负调节机制 159

第六节 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60

一、尿钠肽受体的配体 160

二、钠尿肽受体的分类与结构 160

第九章 G蛋白及其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卢建) 164

第一节 三聚体G蛋白及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64

一、G蛋白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165

二、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功能和它们的配体 166

三、G蛋白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168

四、G蛋白的效应器 169

五、G蛋白信号转导的特点 172

第二节 小G蛋白超家族介导的信号通路 174

一、小G蛋白超家族概述 174

二、Ras家族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175

三、Rho家族介导的信号途径 179

四、Rab家族介导的信号途径 182

第三节 其他G蛋白 183

一、动力蛋白 183

二、Gh蛋白 184

第四节 G蛋白的研究及检测方法 185

一、检测G蛋白功能的试剂和方法 185

二、G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187

三、在完整细胞中确定参与既定信号通路中的G蛋白 188

第十章 信号转导蛋白的特征与信号通路的连接(卢建) 190

第一节 信号转导蛋白的信号结构域 190

一、信号域的概念 190

二、主要信号域的结构与功能 191

第二节 参与信号转导的接头蛋白 196

一、在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中的接头蛋白 196

二、其他信号通路中的接头蛋白 198

第三节 信号转导蛋白的脂化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198

一、脂肪酸酰化 199

二、异戊二烯化 199

三、豆蔻酰化和棕榈酰化双重修饰 200

第四节 参与信号转导的酶与底物接近的机制 200

第十一章 磷脂酶和磷脂酰肌醇激酶的信号转导通路(卢建) 202

第一节 磷脂酶 203

一、磷脂酶A2 203

二、磷脂酶C 204

三、磷脂酶D 206

四、鞘磷脂酶 207

五、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的磷脂酶 209

第二节 磷脂酰肌醇-3激酶家族 209

一、PI-3K家族的组成 210

二、PI-3K上游成分 212

三、PI-3K下游的蛋白激酶B 212

第十二章 胞内信使及其信号转导(陈明 李爱媛) 216

第一节 Ca2+与Ca2+结合蛋白 217

一、Ca2+稳态与Ca2+信号 217

二、Ca2+结合蛋白 219

三、Ca2+-钙调节依赖性蛋白激酶与磷酸酶 222

四、Ca2+结合蛋白的生理功能 225

第二节 环化核苷酸 227

一、环化腺苷酸 227

二、环化鸟苷酸 230

三、环化腺苷二磷酸核糖 233

第三节 脂质信使 234

一、肌醇三磷酸与二酰甘油 234

二、磷脂酸 238

三、花生四烯酸 239

四、神经酰胺 241

第四节 新型气体性信使 243

一、一氧化氮 243

二、一氧化碳 245

第十三章 MAPK家族的信号转导通路(卢建) 249

第一节 MAPK家族信号转导通路概述 249

一、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及特点 249

二、MAPK家族信号通路的激活信号 250

第二节 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 251

一、Raf激活机制 251

二、MKK/MEK1.2和MAPK的激活 252

三、MAPK/ERK介导的生物效应 252

四、MAPK/ERK通路的调节 253

第三节 应激及炎症活化的蛋白激酶途径 253

一、SAPK/JNK通路 253

二、p38MAPK通路 255

第四节 活性氧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 256

一、活性氧的种类和生成 256

二、活性氧对细胞信号转导成分的调节作用 257

第五节 MAPK家族信号转导通路的效应 259

一、产生非特异性的防御反应 259

二、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 260

三、产生特异性的防御反应 260

四、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261

第十四章 跨膜离子输送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罗建红) 263

第一节 离子通道 263

一、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266

二、配基门控离子通道 275

三、机械力敏感性离子通道 290

第二节 离子交换体系 292

一、参与细胞内pH调节的离子交换体 293

二、Na?/CA2?交换体 293

第三节 离子泵 294

第四节 细胞内钙的稳态调节 295

一、Ca2+进入胞浆的途径 296

二、Ca2+离开胞浆的途径 297

三、细胞内钙库 298

第五节 离子通道异常与疾病 299

一、LQT综合征 299

二、肌强直和周期性麻痹 300

三、囊性纤维化 301

第十五章 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信号转导和作用(卢建) 304

第一节 细胞粘附分子概述 304

一、细胞粘附分子的分类、一般结构和配体 304

二、细胞粘附分子与细胞骨架的联系及信号转导 306

第二节 几类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308

一、钙信赖性粘附素家族 308

二、整合素家族 310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316

四、选择素家族 317

五、CD44家族 320

第三节 细胞粘附分子的调节 320

一、快速数量调节 321

二、慢速数量调节 321

三、亲和力和活性的调节 321

第四节 细胞粘附分子的生理和病理学作用 322

一、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322

二、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 323

三、在感染、炎症、凝血和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325

四、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326

五、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328

第十六章 细胞对机械信号的感受及转导(刘明耀 潘真) 329

第一节 机械力的分类和研究机械信号伟导的方法 329

第二节 机械刺激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330

一、机械刺激对细胞骨架蛋白和形态的影响 331

二、机械刺激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331

三、机械刺激与细胞功能 332

四、机械刺激对细胞作用的机制 333

第三节 细胞对机械刺激的感受和信号转导 335

一、机械刺激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335

二、细胞对机械信号感受和转导的可能机制 337

第四节 机械力引起的信号与其他生物刺激引起的信号间的相互关系 339

第五节 机械刺激的病理生理 339

第十七章 蛋白质可逆的磷酸化与信号转导(卢建 王红阳) 342

第一节 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概述 343

一、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的概述 343

二、可逆磷酸化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344

三、可逆磷酸化调节的细胞功能 345

第二节 蛋白激酶 346

一、蛋白激酶的结构 346

二、蛋白激酶的分类 347

三、蛋白激酶的调节 352

第三节 蛋白磷酸酶 354

一、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 355

二、酪氨酸蛋白磷酸酶 358

三、双重专一性的蛋白磷酸酶 362

第四节 蛋白激酶和磷酸酸的底物专一性 363

一、酶底物的结构特征 363

二、酶与底物接近的分子机制 364

第十八章 核受体超家族(宋亮年) 368

第一节 概述 369

一、核受体的发现 369

二、核受体的分子克隆与核受体超家族概念的形成 369

三、核受体超家族的共同结构特点 369

四、核受体超家族的分类 370

第二节 甾体激素受体家族 370

一、甾体激素受体的结合特性和理化性质 370

二、甾体激素受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372

三、甾体激素受体促进基因表达的机制 375

四、甾体激素受体抑制基因表达的机制 377

五、甾体激素受体拮抗剂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380

六、甾体激素作用的非基因机制 381

第三节 非甾体激素受体与孤儿受体 381

一、非甾体激素受体与孤儿受体的作用机制 381

二、RXR异二聚体的结构与功能 383

三、孤儿受体 384

第四节 核受体与辅助因子 386

一、核受体与基础转录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387

二、共激活因子 387

三、共抑制因子 390

四、共整合因子 390

五、染色质与核受体转录活性 391

第五节 核受体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392

一、核受体的生理功能 392

二、核受体异常与疾病 395

第十九章 细胞外信号控制的基因表达(宋亮年) 398

第一节 信号对基因转录的调节 398

一、磷酸化对基因转录的调节 399

二、核受体对基因转录的调节 404

三、核受体与膜受体信号转导间的交互应答 405

四、信号对转录调节的专一性 406

第二节 磷酸化对翻译水平的高节 408

一、超始因子 409

二、延伸因子 409

三、核糖体蛋白 410

第二十章 受体和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徐仁宝) 412

第一节 概述 412

第二节 受体的调节 413

一、受体的生理性变动 413

二、激素对受体的调节 414

第三节 其他信号转导分子的调节 418

第四节 脱敏 419

一、脱敏的分类 419

二、脱敏的机制 420

第三篇 细胞信号转导的生理和病理 429

第二十一章 与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有关的信号转导(余应年) 429

第一节 细胞周期及其控制的信号转导 429

一、细胞周期进展的自身调节 430

二、控制细胞周期校正点的信号转导途径 434

第二节 细胞分化调控及其障碍 440

一、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征 440

二、细胞分化的机制 441

三、细胞分化的调控 443

四、细胞分化调控紊乱 444

第三节 细胞凋亡及其诱发的信号转导 446

一、作为细胞凋亡执行器的蛋白酶及其级联反应 446

二、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449

三、细胞凋亡的调控 451

四、细胞凋亡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455

第二十二章 神经元信号转导的生理和病理(罗建红) 459

第一节 神经元结构和基本功能 461

一、神经元及其组织 461

二、神经元膜与突触 461

第二节 神经元的电信号传导 462

一、神经元膜的电学特征 462

二、静息电位 463

三、动作电位 463

四、突触电位 464

第三节 中枢神经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 465

一、中枢神经递质与调质 465

二、突触的快速信号传递 467

三、突触的缓慢信号传导 468

四、递质共存现象及神经肽的作用 472

五、作为特殊化学信使的一氧化氮 472

第四节 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调节 473

一、递质的合成与储存 473

二、递质的释放及调控 474

第五节 神经元信号传导异常与疾病 477

一、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 477

二、巴金森病发病的递质基础 480

三、老年性痴呆 481

第二十三章 免疫细胞信号转导的生理和病理(孙为民) 485

第一节 参与淋巴细胞信号转导的信号成分 486

一、淋巴细胞受体及其配体 487

二、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分子 491

三、淋巴细胞的信号转导途径 494

四、受体信号调节的转录因子 496

第二节 淋巴细胞活化与信号转导 498

一、B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 498

二、T细胞活化与信号转导 501

三、粘附分子的功能和淋巴细胞再循环 503

第三节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503

一、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503

二、原B或原T细胞内的转录启动信号 505

三、前B或前T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和检查点1 506

四、未成熟B或未成熟T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和检查点2 507

第四节 信号转导与淋巴细胞凋亡 507

一、淋巴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凋亡 507

二、免疫应答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508

三、细胞毒T淋巴细胞诱导靶细胞的凋亡 508

第五节 淋巴细胞信号转导与免疫性疾病 508

一、信号转导与免疫缺陷病 509

二、信号转导与自身免疫病 510

第二十四章 肌细胞信号转导的生理与病理(陈明 李爱媛) 512

第一节 肌细胞结构概述 514

一、肌细胞的结构 514

二、肌细胞的收缩装置 515

第二节 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调节 518

一、肌细胞膜Ca2+通道 519

二、肌浆网Ca2+释放通道 520

三、Na2+/Ca2+交换体 521

四、钙泵 522

第三节 横纹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 523

一、肌钙蛋白C及其构象变化 523

二、TnC与TnI的相互作用 524

三、原肌球蛋白的调节功能 524

四、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 524

第四节 平滑肌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 526

一、肌球蛋白调节轻链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在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 527

二、钙调蛋白结合蛋白与类肌钙蛋白及其磷酸化/去磷酸化 532

三、蛋白激酶C在平滑肌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534

第五节 肌细胞信号转导异常 535

一、肌无力综合征与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 535

二、Ryanodine受体突变与恶性高热 537

三、收缩蛋白质的基因突变与家族性肥大性心肌病 538

四、肌营养不良与肌营养不良 539

第二十五章 血小板内信号转导的生理和病理(吴其夏) 544

第一节 血小板的结构、功能和活化 544

第二节 介导血小板粘附聚集与信号转导的细胞粘附分子 545

一、介导未激活血板与内皮细胞粘附的粘附分子 546

二、介导激活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作用的粘附分子 548

第三节 血小板活化的信号转导 549

一、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活化与血小板变形和聚集 549

二、酪氨酸蛋白激酶活化与血小板变形和聚集 550

三、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血小板活化 552

四、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与血小板活化 552

第四节 蛋白质去磷酸化在血小板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553

一、丝/苏氨酸去磷酸化与血小板活化 553

二、酪氨酸去磷酸化防止血小板活化 554

第五节 血小板活化的放大和去敏感反应中的信号转导 555

一、血小板活化的放大 555

二、血小板活化的去敏感 556

第二十六章 炎细胞的信号转导与炎症反应(卢建) 558

第一节 启动炎症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 558

一、炎细胞的组成与功能 558

二、炎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与炎症的启动 559

第二节 炎症介质的信号转导及对炎症的放大 560

一、活性氧 561

二、促炎细胞因子 562

三、脂质炎症介质 563

四、其他介质 564

第三节 激活的炎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564

一、粘附分子介导的炎细胞的粘附作用 565

二、趋化因子调节的吞噬细胞的趋化性 567

三、吞噬细胞的吞噬杀菌作用 568

第四节 机体对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 570

一、全身的抗炎机制 570

二、局部的抗炎机制 570

三、细胞水平的抗炎机制 572

第四篇 信号转导异常与医学的关系 577

第二十七章 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卢建 郑仲承) 577

第一节 受体信号转导的病理学概述 577

一、病因 578

二、发病机制 578

三、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结果 583

第二节 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障碍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584

一、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作用 584

二、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的原因及机制 587

第三节 G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与疾病 589

一、肾性尿崩症 590

二、甲状旁腺机能低下或亢进 592

三、青春期提前 593

四、色素性视网膜炎及其他视力障碍 594

五、遗传性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594

六、变异Gsa与内分泌肿瘤 595

第二十八章 信号转导异常与肿瘤(余应年) 597

第一节 理化性致癌物诱发的细胞恶性转化与信号转导 598

一、理化性致癌因子诱发细胞癌变/突变的信号转导模型 598

二、理化性致癌物引发的信号转导 599

三、理化性致癌因子诱导的基因表达 603

第二节 肿瘤细胞增殖调控异常 608

一、肿瘤细胞细胞周期(G1/S转折起始校正点的控制异常 608

二、跨膜信号转导通路中信号蛋白功能的异常 610

三、发育性跨膜信号转导通路的功能异常 614

第三节 肿瘤细胞的凋亡调控异常 614

一、肿瘤细胞凋亡的调控异常 617

二、肿瘤细胞端粒酶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的永生化 617

第三节 肿瘤转移与细胞粘附分子 618

第二十九章 信号转导异常与心血管病(潘真) 624

第一节 调节心血管细胞功能的信号 624

一、信号的种类 625

二、信号导致的效应 625

第二节 心血管细胞的受体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 626

一、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626

二、鸟苷酸环化酶介导的信号转导 631

三、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 632

四、内皮细胞超极化因子的作用机制 633

五、其他受体 633

第三节 信号转导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634

一、高血压左心肌肥厚 634

二、心力衰竭 636

三、活性氧介导的信号转导与心血管病 637

四、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与心血管病 639

第三十章 以纠正信号转导异常为目的的疾病治疗(郑仲承) 642

第一节 针对配基和受体的治疗方法 642

一、针对配基的治疗方法 642

二、针对受体的治疗方法 644

第二节 针对激酶的治疗方法 645

一、针对蛋白激酶C活性的疾病治疗 645

二、针对蛋白激酶A的疾病治疗 646

三、针对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疾病治疗 646

第三节 针对钙通道的治疗方法 649

第四节 以其他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的治疗方法 649

第五节 其他类型的药物 650

第六节 通过调节信号转导过程治疗疾病 650

一、调控信号途径,促使细胞死亡 650

二、调控信号途径,阻止细胞死亡 651

附录 本书所用名词术语的中英文对照 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