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论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1
1 结构与性能 1
第一章 绪论 1
2 反应历程 2
二 近年的发展 3
1 研究手段由宏观观测向微观观测发展 3
2 由静态向动态立体化学发展 3
5 向其它学科的渗透和互相促进 4
三 理论有机化学的推广应用 4
4 新理论的建立和充实 4
3 从头计算 4
参考文献 6
第二章 简单分子轨道理论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9
一 分子轨道理论 11
二 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 15
1 变分方程的导出 15
2 休克尔方法 19
3 某些简化观察 27
三 微扰分子轨道法 29
1 奇交替烃的分子间结合 30
2 交替烃的分子内结合 34
参考文献 35
第三章 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 37
一 概述 37
二 诱导效应 37
1 静态诱导效应 37
2 诱导效应的强度及其比较次序 39
3 关于烷基吸引电子的诱导效应问题 43
4 动态诱导效应 44
5 诱导效应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5
6 诱导效应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6
2 静态共轭效应 47
1 共轭体系的涵义 47
三 共轭效应 47
3 动态共轭效应 50
四 超共轭效应 51
1 超共轭效应的提出 51
2 超共轭效应的物理方法证明 52
3 超共轭效应的实例 54
4 存在问题 56
参考文献 57
第四章 构象分析 58
一 乙烷体系 58
二 正丁烷体系 59
三 不饱和体系 60
四 环己烷 62
五 取代环己烷 64
六 不饱和六员环及六员杂环 67
七 非六员脂肪族环状化合物 68
八 构象的确定方法 69
九 构象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72
参考文献 74
第五章 有机化学中的活泼中间体 76
一 碳正离子 76
1 概述 76
2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79
3 碳正离子的形成 80
4 碳正离子的反应 80
二 碳负离子 81
1 概述 81
2 影响碳负离子稳定性的因素 82
3 碳负离子的形成 84
4 碳负离子的反应 84
三 鎓内盐 87
1 概述 87
2 鎓内盐的形成 87
4 鎓内盐的反应 88
3 鎓内盐的结构 88
四 游离基 89
1 概述 89
2 三苯甲基游离基 89
3 游离基的结构 90
4 含氧游离基 91
5 含氮游离基 92
6 脂肪族游离基 93
7 游离基的相对稳定性 95
8 游离基的典型反应 96
2 离子基的形成 97
1 概述 97
五 离子游离基(离子基) 97
3 离子基的性质 98
六 卡宾 99
1 卡宾的电子结构 99
2 卡宾的形成 100
2 卡宾的反应 101
七 亚氮(乃春) 103
1 亚氮的形成 103
2 亚氮的反应 104
八 苯炔(芳炔) 106
1 概述 106
2 芳炔的形成 107
3 芳炔的反应 108
参考文献 109
第六章 酸与碱 112
一 酸碱概念 112
1 酸碱的质子论 112
2 酸碱的电子论(刘易斯理论) 112
二 硬软酸碱原理(HSAB原理) 114
1 酸碱的分类 114
2 硬软酸碱原理 116
三 超酸 116
1 几种超酸体系 117
2 在超酸体系中的反应 120
四 羧酸 121
1 羧基的结构 121
2 结构对于羧酸离解常数的影响 121
3 溶剂效应 126
五 醇类及酚类的酸性 127
1 醇类的酸性 127
2 酚类的酸性 128
六 烃类的酸碱性 130
第七章 有机反应历程的一般概念 130
七 胺类的碱性与结构的关系 131
1 脂肪族胺的碱性 131
2 芳香胺的碱性 132
参考文献 133
一 概述 135
二 有机反应的分类 135
1 均裂反应(游离基反应)历程 135
2 异裂反应历程(或离子历程) 136
3 分子反应历程 136
三 试剂的分类 137
四 活化络合物理论 140
五 确定有机反应历程的方法 141
2 中间产物存在的测定 142
1 产品的鉴定 142
3 催化剂的研究 143
4 同位素标记 144
5 立体化学证据 144
6 动力学证据 145
参考文献 148
第八章 脂肪族取代反应 149
一 取代反应的分类 149
二 亲核取代反应 149
1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的因素 150
3 瓦尔登反转 156
2 进攻试剂和被作用物的硬软性与亲核取代反应 156
4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158
5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159
6 保持原有构型的问题 161
三 亲电取代反应 163
1 双分子亲电取代反应 163
2 单分子亲电取代反应 165
3 影响亲电取代反应历程的因素 168
4 亲电取代反应实例 168
四 游离基取代反应 171
1 概述 171
2 游离基反应的规律性及特点 172
参考文献 174
第九章 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 176
一 概述 176
二 芳香性及休克尔规则 176
三 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 181
1 反应历程 181
2 取代定位法则 185
3 取代定位法则的理论解释 186
4 在苯环中有一个以上取代基时的定位效应 188
5 定位效应的相对强度 189
6 影响邻位和对位比例的因素 190
7 个别亲电取代反应 192
四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 199
1 中间体络合物历程 200
2 SNl历程 201
3 苯炔历程 201
4 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的反应活性 203
五 芳香族游离基取代反应 205
1 芳基化作用 206
2 烷基化作用 207
3 羟基化作用 207
1 亲电游离基的芳香族取代反应、利用N-氯代胺类进行游离基氨基化作用 208
六 芳香族游离基取代反应的最新进展 208
2 亲核碳游离基与杂环芳香碱的取代作用 210
参考文献 211
第十章 消除反应 215
一 概述 215
二 反应历程 216
1 双分子消除反应历程 216
2 单分子消除反应历程 221
3 ElcB历程 222
三 消除反应的定向 223
1 发生消除作用的化合物的结构 227
2 进攻试剂的影响 227
四 影响消除反应的各种因素 227
3 离去原子团的影响 228
4 溶剂的影响 229
5 温度的影响 229
五 热解消除反应 229
1 热解消除反应历程 229
2 热解消除反应的定向 232
参考文献 234
一 亲电加成反应 236
1 反应历程 236
第十一章 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 236
2 亲电加成反应的动力学 239
3 亲电加成的立体化学 239
4 取代基的性质对烯烃加成反应的影响 242
5 卤化氢的亲电加成反应 242
6 共轭烯烃的加成反应 244
二 亲核加成反应 246
三 游离基加成反应 249
1 卤素和烯烃的游离基加成反应 250
2 溴化氢和烯烃的游离基加成反应 251
四 环加成反应 252
1 环历程 252
2 环加成反应的分类 253
参考文献 260
第十二章 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 262
一 羰基和亲核试剂加成的反应历程 262
二 和羰基相连的原子团对羰基反应性能的影响 263
三 羰基加成反应的定向问题 266
四 氧亲核反应 267
1 与水的加成 267
2 与醇的加成作用 268
五 氮亲核反应 268
1 与氨衍生物的加成反应 268
2 曼尼赫反应 269
2 醇醛缩合作用 270
六 碳的亲核反应 270
1 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270
3 酯和醛或酮的缩合作用(克莱森缩合) 271
4 柯诺瓦诺格反应 272
5 珀金反应 272
6 安息香缩合 273
7 维蒂希反应 274
参考文献 274
第十三章 酯化与水解 277
一 概述 277
1 碱催化双分子酰氧分裂(BAC2) 278
二 酯的碱催化水解 278
2 碱催化单分子烃氧分裂(BALI) 281
3 碱催化双分子烃氧分裂(BAL2) 282
三 酯的酸催化水解 282
1 酸催化双分子酰氧分裂(AAc2) 283
2 酸催化单分子酰氧分裂(AAcl) 284
3 酸催化单分子烃氧分裂(AALI) 284
四 亲核试剂及一般碱催化的酯水解 285
1 咪唑催化酯水解 287
2 金属催化酯水解 288
五 酯化作用的空间效应 288
参考文献 290
第十四章 氧化作用与还原作用 292
一 概述 292
二 几种反应历程 292
1 电子直接转移历程 292
2 氢负离子转移历程 293
3 氢原子转移历程 294
4 形成酯的中间体历程 294
5 置换反应历程 298
6 加成-消除反应历程 298
三 氧化作用 299
1 醇类的氧化作用 299
2 烃类的氧化作用 300
四 还原作用 301
3 羟基化作用和α-二醇裂解 302
4 烯类的臭氧化作用 302
1 催化氢化作用 304
2 用氢化物还原 308
参考文献 312
第十五章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315
一 前言 315
二 电环反应 317
1 前线轨道方法 317
2 朗格特-希金斯能级相关图处理方法 320
三 σ移变重排 325
四 双分子反应 328
1 烯烃的加成反应 329
2 环加成反应 329
五 ?移变反应 331
六 简易伍德沃德-霍夫曼通则 337
七 周环反应的选择规律——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新发展 339
参考文献 342
第十六章 分子重排 344
一 概述 344
1 负离子移变重排 345
二 重排反应历程 345
2 游离基重排反应 351
3 正离子移变重排作用 354
三 重排反应实例 354
1 1,2重排 354
2 非1,2重排 366
参考文献 372
第十七章 互变异构与双重反应性能 379
一 概述 379
二 互变异构转变历程和类型 379
三 酮-烯醇互变异构 381
1 分子结构对烯醇式含量的影响 382
2 溶剂对烯醇式含量的影响 383
3 烯醇形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的比较 384
4 酮-烯醇互变异构反应历程 386
四 与酮-烯醇互变异构有关的互变异构的类型 387
1 三碳系互变异构 388
2 亚硝基-异亚硝基互变异构 388
3 酰胺-亚胺醇互变异构 389
五 负离子移变 390
1 负离子移变单分子历程 390
2 负离子移变双分子历程 391
3 分子内负离子移变 391
六 双重反应性能 392
参考文献 394
第十八章 有机反应中的定量理论 396
一 哈梅特方程式 396
二 塔夫特方程式 398
三 诱导效应指数 398
1 计算方法 399
2 诱导效应指数的主要用途 401
四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能间的定量关系——分子轨道能级与相关性能的同系线性规律 405
1 同系线性规律的提出 405
2 同系线性规律的普遍性 412
3 同系线性规律的精确性 414
4 同系线性规律的专一性 415
5 同系线性规律的主要用途 418
参考文献 420
第十九章 有机光化学 422
一 激发作用与激发态 422
1 电磁辐射对物质的作用 422
2 激发作用 423
3 激发态 425
4 激发作用能量的转移 427
二 烯烃分子内反应 431
1 几何异构作用 431
2 共轭烯类的环化作用 433
3 σ移变反应 438
三 羰基分手内反应 439
1 饱和非环及侧链羰基化合物 440
2 饱和环状羰基化合物 443
3 β,γ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445
4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446
5 环己二烯酮类 447
四 分子间环加成反应 449
1 环加成反应 449
2 烯类的[2+2]环加成反应 449
3 [4+2]环加成反应 453
4 羰基化合物和烯类的[2+2]环加成反应 454
五 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取代和消除作用 454
1 分子氧的结合作用 454
2 还原作用 456
3 取代反应 457
4 伴随着消除作用和取代作用的分子重排 459
参考文献 461
第二十章 有机电化学 463
一 有机电化学反应的分类 463
1 纯电子转移 463
3 取代作用 464
2 官能团的转变 464
4 加成作用 465
5 消除作用 466
6 偶联反应 466
7 裂解反应 467
8 其它反应 467
二 双电层学说 468
三 电流密度的变化率的影响 469
四 反应顺序 470
五 由电极表面引起的定位效应 472
六 电子转移过程 473
1 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475
七 官能团的还原反应 475
2 硝基的还原 476
3 碳-卤键的还原 479
4 不饱和化合物的电还原 483
5 碳-氮原子团的还原 485
八 官能团的氧化反应 486
1 科尔贝反应 486
2 不饱和化合物的氧化作用 488
3 阳极卤化作用 491
参考文献 492
索引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