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1
原因 1
原贼邪 2
原风湿 3
原荣卫 3
原易 4
伤寒温热诊治论 5
论河间说伤寒之误 6
原瘴 7
原痧 8
原胎 9
成注《伤寒论》论 10
五志论 11
阴阳交并论 12
虫论 14
温疫总论 15
疟论 16
虚劳论 17
尸疰疳蒸四大证论 17
传尸劳论 18
肺萎论 19
正水风水诊法论 20
女劳疸黑疸同治论 21
吐血衄血便血溺血呕吐汗出下利消利八证异形同诊论 22
思虑致遗论 22
病无纯虚论 23
用药论一 24
用药论二 25
汤液论 26
制药论 27
药验论 28
古方用法论 28
泻心汤类诸方总论 29
承气汤类诸方总论 31
古方权量有定论论 32
卷二 34
学医说 34
诊诀说 35
《内经》热病说 36
七传辨误说 37
伤寒伤暑说 38
疹斑互譌说 39
古方癥虫混称说 40
扁鹊见垣一方人说 40
诊虚须知劳极说 41
温疫说 42
温疟说 44
温疟有三说 45
黄瘅黑瘅说 46
劳疸女劳疽二证说 48
三消说 48
痱与瘖俳不同说 49
癫说 50
藏色单见说一 51
藏色单见说二 52
脾脈说 53
古汤液丸散同方异法说 54
是动所生病说 54
杂病治法折衷说 55
释证名 56
释露 57
释痓 58
释喘 59
释癫 60
释淋 61
释疝 61
释膈 62
释痰 63
释散 64
释毛 65
释代一 65
释代二 67
释鈎毛弦石溜五脈 68
释? 69
释解? 69
释服 70
伏?解 72
卷三 72
中风伤寒解 73
秋伤於湿解 74
《伤寒论》六经解一 74
《伤寒论》六经解二 76
《伤寒论》六经解三 76
《伤寒论》六经解四 77
阳明病胃家实解 78
肠覃解 79
蛊怚解 80
邪解 81
邪哭解 82
痠削解 83
下利解 84
病遇节发解 84
阴脈阳脈解 85
晚发解 86
鼠瘘解 88
衄有太阳阳明证解 89
隐指解 90
女劳疸日晡恶寒解 90
阴阳附解 91
温病脈法解 92
耎弱有石解 93
玉屏风散方义解 94
磁石治周痺解 95
人参解 96
桑根白皮解 96
百合病用百合解 97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解 99
仲景用桂枝例解 99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解 100
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越婢汤解 101
小青龙汤解 102
当归四逆汤证解 103
侯氏黑散解 104
天雄散解 105
理中四逆方义解 105
《素问·平人气象》阙文辨 107
卷四 107
仲景法非北学辨 108
《金匮》非论杂病书辨 109
两湿温不可合一辨 110
温疟辨 111
辨柔痉不恶寒之误 111
蛟龙病辨误 112
黄瘅辨 113
阴黄辨 114
内风辨 115
人迎气口辨 116
《千金》辨证 117
君火相火辨 118
龙雷之火辨 119
甘草粉蜜汤方白粉辨 120
《金匮》水莨菪辨 121
常蜀截疟辨 122
瘪螺?辨 123
驳元阴 124
驳吴喻二家说温疫之非 125
驳《临证指南》二条 126
十三科考 126
《金匮》马刀考 127
命门考 128
胞门龙门玉门考 129
白虎病考 130
羊胫骨考 131
四十难义疏 132
订正《素问·通评虚实论》经文并补注 133
校正《灵枢·经脈篇》经文 136
读经脈篇书后 147
读仲景书书后 148
《伤寒论》跋 149
《伤寒论·例》跋 150
《伤寒论·痓湿晹篇》跋 151
《伤寒论·太阳篇》跋 152
读《金匮》书后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