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的循环和放射性废物 1
放射性废物的种类和分类 1
目录 1
本书中“处理”、“贮存”和“处置”等词的意义 2
处置的基本方法 4
铀的冶炼废渣和极低水平的放射性废物 6
如何实现放射性废物处置 7
(一)放射性废物 8
(二)中、低放废物 8
一 概论 8
第一章 中、低放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8
(三)放射性废物的主要发生源 10
(四)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10
二 气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11
(一)发电反应堆 11
(二)后处理设施 24
三 液体废物与固体废物的处理 38
(一)减容、稳定化的方法 38
(二)各种固化方法及其特点 41
(三)超铀(TRU)废物的处理 99
(四)固化体、固体废物贮存及设施安全评价的设想 114
(五)核设施的中、低放废物处理情况 127
(六)海洋处置 182
(七)陆地处置 201
第二章 高放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235
一 总论 235
(一)高放废物 235
(二)高放废液的固化和固化体的贮存 236
(三)高放废物处置及其方法 237
(四)高放废物的地下处置 239
(五)日本高放废物处理和处置的研究开发 246
(六)有关地下处置的最新课题 247
(七)地下处置安全性的旁证现象及其考察 250
(一)高放废物的固化 253
二 高放废物的处理 253
(二)包壳等的处理 285
(三)固化体的完整性 290
(四)群分离 316
三 固化体的贮存与运输 330
(一)贮存设施概况 330
(二)AVM的固化体贮存设施 332
(三)运输容器作为固化体贮存设施 335
(四)其它的固化体贮存设施 336
(五)固化体的运输容器 339
(六)固化体的运输 342
(二)高放废物 343
(一)前言 343
四 高放玻璃固化体的管理系统 343
(三)运输与管理 347
(四)管理系统 347
(二)地下处置中的核素迁移与风险分析 347
(五)国外的管理设施计划 358
五 固化体及固化体废物的处置 361
(一)隔离与处置 361
(三)地下处置安全评价的研究开发 386
(四)海底处置 424
(一)美国和西欧诸国 435
六 地下处置的国外现状和今后动向 435
(二)国际吸附情报检索系统(ISIRS)研究计划 445
第三章 地下处置与日本的地层 453
一 总论 453
(一)前言 453
(二)地下处置选择何种岩石与岩体 454
(三)地下处置与地质条件 455
(四)日本的地质与地下处置 463
(五)地质学与地下处置的研究开发 468
二 日本的地质与水理 469
(一)与地下处置有关的基岩性质 469
(二)基岩中的地下水 474
(三)与地下水流有关的日本的基岩的特性 480
(四)日本的基岩与地下处置的各种条件 484
第四章 各国的法规和标准化的动向 490
一 美国 490
(一)关于在产生辐照核燃料以外的地方集中贮存〔所谓远离反应堆贮存(AFR)〕 491
(二)关于高放废物处置场 491
(三)超铀废物 492
(四)州等的干预 492
(五)费用负担 492
二 法国 493
三 比利时 494
四 英国 495
五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496
六 瑞士 497
七 瑞典 498
八 国际机构 499
(一)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499
(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原子能机构(OECD-NEA) 500
(三)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 501
本书使用的主要术语说明 502
附录1 关于放射性废物对策 505
附录2 关于高放废物处理、处置研究开发的进展 508
附录3 关于低放废物的对策 524
附录4 节录原子能开发利用长期计划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