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发展道路 1
第一节 新中国法制的萌芽 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 5
一、政权建设方面的法制 6
二、重大社会改革方面的法制 7
三、经济建设方面的法制 9
四、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 10
六、法律教育和研究 11
五、正式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制的稳步发展 13
一、进行全国范围的普选 14
二、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5
四、立法制度的改革 16
五、国家行政机关法制机构的建立 17
六、完善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17
七、“一化三改”的有关立法 19
第四节 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21
一、法制建设的进展情况 21
二、法制建设所经受的巨大冲击 23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对法制的破坏 26
第六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法制建设 29
一、立法工作 30
二、司法工作 34
三、行政执法 38
四、开展依法治国活动 40
五、法制教育、研究和宣传 42
第七节 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基本历史经验 43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51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立宪活动和宪法性文件 51
第二章 宪法制度 51
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53
三、《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54
四、《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55
第二节 新中国宪政的初步发展 56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57
二、《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 59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59
四、政务院及政府机关组织通则 61
五、地方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 62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普选 6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确立 6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起草 66
三、第一部宪法的基本内容 67
第四节 宪法制度曲折发展的时期 76
一、我国宪政建设的曲折历程 77
二、1975年宪法 79
三、1978年宪法 84
四、选举制度的完善化 90
五、国家机构职权及运作的规范化、法制化 95
一、1982年宪法的诞生 99
第五节 现行宪法的制定与完善 99
二、对1982年宪法的两次修改 101
三、现行宪法对前三部宪法的发展 106
四、国家机构的健全及其职权和运作的进一步规范化 127
五、选举制度和选举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141
第三章 行政法律制度 151
第一节 新中国行政法律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 151
第二节 行政法律制度的创立 154
一、行政法的制定 155
二、行政组织 159
三、行政活动 163
一、行政法律制度的奠基 172
第三节 行政法律制度的曲折发展 172
二、行政法律制度的破坏 189
三、行政法律制度的恢复 192
第四节 行政法律制度的全面发展 196
一、行政法的制定 197
二、行政组织的发展 199
三、行政活动 202
四、行政程序 211
五、行政赔偿 212
六、行政补偿 214
七、行政活动的监督 215
一、土地改革法 221
第四章 民事、经济法律制度 221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民法、经济法 221
二、没收官僚资本及其他清除封建关系的法规 225
三、财政金融法规 226
四、企业法规与合同法规 229
五、建国初期民事、经济立法的特点 230
六、法律的实施 2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民法、经济法 235
一、合作社立法 236
二、公私合营企业立法 240
三、第一个民法草案 242
四、这一时期民事、经济立法的特点 243
五、法律的实施 244
第三节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法、经济法 246
一、农业立法 246
二、工商业立法 248
三、计划与财税立法 251
四、第二个民法草案 253
五、法律的实施 254
第四节 新的历史时期的民法、经济法 255
一、立法概述 255
二、市场主体法 260
三、经济宏观调控和监督立法 264
四、市场运行立法 268
五、民法典的第三次起草 270
六、法律的实施 271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78
一、民法通则的制定 278
二、民法通则的内容与特色 279
第五章 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28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284
一、苏区工农民主政权下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285
二、抗日民主政权下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287
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290
第二节 新中国1980年以前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292
一、法律渊源 292
二、婚姻法律制度 294
三、继承收养法律制度 301
第三节 1980年以后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304
一、婚姻法律制度 304
二、收养法律制度 311
三、继承法律制度 315
第一节 新中国刑事法律制度的渊源 319
第六章 刑事法律制度 319
第二节 1949~1976年间的刑事法律制度 327
一、刑事立法概述 328
二、刑事法制建设的基本经验 334
第三节 新的历史时期的刑法制度建设 33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诞生 33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338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基本内容 341
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补充和修改 344
第四节 刑事法律的实施 350
一、刑事法律实施的原则 351
二、刑事法律的实施概况 352
三、发布司法解释,指导刑事执法活动 355
四、强化法律监督,促进严格执法 358
第七章 诉讼法律制度 360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36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刑事诉讼制度 360
二、建国初期的刑事诉讼制度 36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365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36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事诉讼制度 367
二、建国初期的民事诉讼制度 369
三、1982—1991年试行的民事诉讼法 372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373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378
一、以信访为主要途径解决行政争议时期 378
二、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起始阶段 379
三、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确立 380
第八章 劳动法律制度 387
第一节 中国工人的劳动立法运动与劳动法的产生 387
第二节 新中国前27年的劳动法规 394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劳动法 395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劳动法 398
三、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劳动法 401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劳动法 404
第三节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劳动法 405
一、劳动就业立法 407
二、劳动合同立法 409
三、劳动报酬立法 410
四、劳动保护立法 411
五、有关职业培训和工人考核的立法 416
六、劳动纪律立法 419
七、社会保险立法 420
八、新工会法与民主管理立法 421
九、劳动争议立法 423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 425
第五节 对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人的劳动特殊保护 431
一、女职工特殊保护立法 431
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立法 435
三、残疾人特殊保护立法 436
第六节 劳动法的实施 438
第九章 教育和文化法律制度 442
第一节 教育法制的初步建立 442
一、教育法制的产生 442
二、教育法规、规章的基本内容 449
三、教育法规、规章的实施 459
第二节 教育法制的曲折发展 466
一、教育立法的基本内容 466
二、教育法规、规章的实施 472
三、教育法制的破坏和恢复 474
第三节 新时期教育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476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和任务 476
二、幼儿教育立法 479
三、中小学教育立法 481
四、特殊教育立法 486
五、职业技术教育立法 489
六、成人教育立法 490
七、高等教育立法 496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499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00
十、教育投入立法 502
十一、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立法 503
第四节 文化法律制度 506
一、新中国文化法制的建立和发展 507
二、我国现行的文化法律制度 512
三、我国现行文化法制的实施 530
第十章 科技法律制度 532
一、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 533
第一节 1949年至1956年的科技法制建设 533
二、我国政府制定的有关科技的法令法规 534
三、中国科学院制定的有关科技的规范性文件 537
四、中共中央制定的有关科技的其他方针政策 538
第二节 1957年至1976年的科技法制建设 540
第三节 1977年以来的科技法制建设 544
一、新的历史时期科技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544
二、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立法 545
三、科学技术基本法律制度的形成 553
四、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555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558
第四节 几部重要的科技法律 55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56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563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 566
第五节 科技法律的实施 568
第十一章 军事法律制度 571
第一节 新型军事法的产生 571
一、最先产生的新型军事法——人民军队的纪律 571
二、适应革命战争需要的根据地军事法实践 573
三、新中国军事法律制度的创立 579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事法的特征 581
第二节 军队正规化建设推动军事法的发展 582
一、军队进入正规化建设的新时期 582
二、军队正规化建设起步阶段的军事法 583
三、军队正规化建设全面推进中的军事法 587
四、军队正规化建设与军事法的密切关系 594
第三节 依法治军的新纪元 594
一、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军队建设法制化的轨道 596
二、军事立法的迅速发展及立法体制的形成 598
三、恢复司法机关,健全法制机构 604
五、军事法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608
四、在全军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 608
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军事法的制定与实施 610
一、兵役法的制定、修改与实施 610
二、军事设施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 618
三、军事刑法的制定与实施 623
第十二章 民族法律制度 631
第一节 新中国民族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631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和实施 633
第三节 散杂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保障制度 640
一、权利保障的法律原则 640
二、权利保障立法及其基本内容 640
三、权利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与完善 643
第四节 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法律制度 644
一、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指导原则 644
二、有关法律的制定及其基本内容 645
三、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完善 647
第五节 民族经济法律制度 648
一、加强民族经济法制建设的原则 648
二、民族经济立法及其基本内容 649
三、民族经济法律、法规的实施与完善 652
第六节 民族教育法律制度 653
一、加强民族教育法制建设的原则 653
二、民族教育立法及其基本内容 654
三、民族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与完善 657
第七节 民族文化法律制度 658
一、加强民族文化法制建设的原则 658
二、民族文化立法及其基本内容 658
三、民族文化法律、法规的实施与完善 660
第八节 民族风俗习惯法律制度 661
第十三章 涉外法律制度 664
第一节 宪法关于我国外交政策的规定 664
第二节 涉外刑事法律制度 669
二、惩治走私、泄露国家秘密等犯罪的法律规定 670
一、刑法的涉外规定 670
三、涉外刑事诉讼制度 673
第三节 涉外民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675
一、民法通则的涉外规定 675
二、涉外婚姻登记办法 676
三、继承法的涉外规定 677
四、涉外收养关系的成立 677
五、涉外民事诉讼制度 678
第四节 涉外经济法律制度 678
一、涉外企业法 684
二、涉外经济和技术引进合同法 687
三、对外贸易法 689
四、海关法 691
五、涉外税收制度 693
六、涉外金融和外汇管理制度 698
七、涉外保险制度 702
八、引进外资和借用外债的管理制度 704
九、涉外劳动管理制度 707
十、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 709
十一、海商法 711
十二、涉外环境保护制度 713
十三、涉外旅游管理制度 714
第五节 国籍管理、出入境管理和卫生检疫制度 717
一、外国人和中国公民出入境的管理制度 717
二、国境卫生检疫制度 719
三、国籍管理制度 720
第六节 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722
第七节 涉外仲裁制度 724
一、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制度 724
二、海事仲裁制度 725
三、外商投资仲裁制度 726
四、涉外技术合作仲裁制度 727
五、涉外劳动仲裁制度 728
六、其他涉外仲裁制度 729
七、涉外仲裁制度的基本法律 729
第八节 侨务管理制度 730
第九节 外交事务管理制度 735
第十节 国际公约和多边或双边条约及协定 741
一、加入国际公约 742
二、签订多边或双边条约及协定 744
第十四章 司法制度 74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司法制度 746
一、苏区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 746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 752
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 756
第二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司法制度 759
一、建国初期的司法制度 759
二、1954年宪法公布后的人民司法制度 766
三、劳改工作的创立和发展 773
四、人民调解制度 774
五、仲裁制度 775
六、律师制度 776
七、公证制度 776
一、社会背景与法律思想的变化 777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司法制度 777
二、司法工作的曲折发展 779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对司法制度的严重破坏 784
一、“砸烂公检法”这一反动口号的提出 784
二、非法司法和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785
三、国家检察制度被正式取消 785
第五节 中国司法制度恢复和发展的新时期 787
一、法制的恢复和司法机关的重建 787
二、审判制度和检察制度 791
三、侦查制度 799
四、律师、公证和仲裁制度 802
五、劳改劳教制度 808
六、调解制度 811
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812
第十五章 地方法制建设 816
第一节 新型地方法制的历史追溯 816
第二节 建国后地方法制的沿革 822
一、地方法制的创建 822
二、地方立法的低潮 828
三、地方法制的重建与发展 832
第三节 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限、内容、类别和形式 834
一、地方立法权与地方性法规 834
二、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原则、范围、内容和类别 838
三、地方性法规的形式 844
第四节 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程序和法律效力 848
一、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 848
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范围 852
第五节 地方法制建设的成就 854
第六节 经济特区的法制建设 861
一、经济特区立法的发展概况 861
二、特区法规的性质、地位和内容 863
三、特区法规的实施 867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大事年表 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