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一、引言 1
二、发病学 2
第二章 细胞动力学与化学治疗 6
一、细胞动力学研究历史 6
二、细胞周期 7
三、肿瘤的形成 10
四、肿瘤治疗的概念 11
五、化学治疗的战略 13
六、细胞动力学与化学治疗 14
第三章 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 18
一、形态学分型 18
二、免疫分型 20
三、细胞遗传学分型 24
第四章 细胞遗传学与急性白血病预后的关系 28
一、染色体的研究历史 28
二、染色体的显带和异常 29
三、白血病发病与染色体的关系 30
四、染色体异常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关系 31
五、染色体异常与急性髓性白血病预后的关系 33
六、其他类型白血病染色体异常的发现和预后的关系 33
第五章 微量残留白血病 36
一、微量残留白血病的定义 36
二、微量残留白血病的检测方法 37
三、残留白血病细胞动力学 42
四、残留白血病细胞与白血病复发 43
五、残留白血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44
第六章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48
一、临床表现 48
二、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 52
三、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 53
第七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学治疗 55
一、概述 55
二、诱导缓解治疗 58
三、巩固强化治疗 61
四、髓外白血病的预防性治疗 63
五、维持治疗 65
六、国外协作组治疗经验 66
七、复发ALL的治疗 69
第八章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化学治疗 72
一、概述 72
二、诱导缓解治疗 74
三、巩固强化治疗 78
四、髓外白血病的预防性治疗 79
五、维持治疗 79
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80
七、国外协作组治疗经验 82
八、复发与难治AML的治疗 84
九、骨髓移植的现状与进展 85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91
一、发病概况 91
二、病理表现 92
三、病理生理改变 93
四、临床表现 94
五、诊断标准 94
六、CNSL的预防 96
七、CNSL的治疗 103
八、CNSL各种防治方案的毒副作用 105
第十章 恶性淋巴瘤 108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108
二、何杰金病 108
三、非何杰金病(NHL) 111
第十一章 常用化疗药物的作用与毒副反应 118
一、环磷酰胺 118
二、长春新碱 119
三、阿糖胞苷 121
四、氨甲蝶呤 124
五、6巯基嘌呤 129
六、6硫鸟嘌呤 130
七、柔红霉素 130
八、4—去甲氧基柔红霉素 132
九、米托蒽醌 133
十、鬼臼乙叉甙、鬼臼噻吩甙 133
十一、左旋门冬酰胺酶 134
十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136
第十二章 造血调节因子 139
一、概述 139
二、集落刺激因子(CSFs) 142
三、白细胞介素(ILs) 147
四、造血负调节因子 149
第十三章 输血、成分输血及输血反应 151
一、血液制品应用的指征 151
二、输血反应 154
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 156
四、输血后肝炎及其预防 157
五、输血与艾滋病(AIDS) 159
第十四章 白血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160
一、概述 160
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160
三、感染的治疗 162
本书缩略语表 165
参考文献 170
附表 人类CD抗原研究进展一览表 176
附图 人类造血细胞发育示意图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