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永祥主编;和静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28032136
  • 页数:834 页
图书介绍: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11

卷一 建置 区划 56

第一章 位置境域 56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56

第二节 境域变迁 56

第二章 建置沿革 57

第三章 行政区划 59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区划 59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区划 60

第四章 镇区乡 61

第一节 和静镇 61

第二节 巴音布鲁克区 63

第三节 乃门莫敦乡 66

第四节 协比乃尔布呼乡 67

第五节 克尔古提乡 68

第六节 哈尔莫敦乡 68

第七节 巴润哈尔莫敦乡 69

第八节 巴仑台镇 70

第九节 阿拉沟乡 71

第一节 地质生成 76

卷二 自然环境 76

第一章 地质 76

第二节 地层 77

第三节 大地构造 77

第二章 地貌 78

第一节 山间盆地 78

第二节 山地峡谷 81

第三节 山前平原 82

第三章 气候 83

第一节 四季气候 83

第二节 温度 86

第三节 降水 89

第四节 风 92

第五节 湿度 93

第六节 日照和蒸发 93

第七节 重要天气现象 94

第八节 气象谚语 96

附:国家气象局设气象站 97

第四章 水文 98

第一节 河流 98

第三节 湖泊 101

第二节 冰川 101

第四节 泉 102

第五节 地下水 105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106

第一节 土壤类型 106

第二节 土壤养分 108

第三节 植被 109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09

第一节 动物资源 109

第二节 植物资源 110

第三节 蘑菇资源 111

第四节 矿藏 112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17

第一节 山洪 117

第二节 大风 118

第三节 雪害 118

第四节 冰雹 霜冻 119

第五节 干旱 120

第六节 蝗害 120

第七节 狼害 鼠害 121

第八节 地震 121

第二节 建置沿革 126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126

卷三 巴音布鲁克草原 126

第一章 区域 建置 126

第二章 自然环境 128

第一节 草原 沼泽 128

第二节 水系 129

第三节 山 达坂 山沟 130

第四节 草原气候 131

第三章 草原资源 133

第一节 牧草资源 133

第二节 牲畜资源 134

第三节 森林资源 135

第四节 药材资源 135

第五节 矿藏资源 136

第六节 野生动物资源 136

第七节 其他资源 143

第四章 草原景观 144

第一节 天鹅湖 144

第二节 阿尔先温泉 144

第五节 幽谷绝境“一线天” 145

第四节 浩特萨拉瀑布 145

第三节 奎克乌苏石林 145

第六节 浑加勒根郭勒 146

卷四 畜牧业 148

第一章 牧业生产关系变革 148

第一节 私有制 148

第二节 牧业社会主义改造 148

第三节 牧业体制改革 149

第二章 草场 150

第一节 草场资源 150

第二节 草场类型 151

第三节 草场利用 154

第四节 蝗害鼠害及防治 155

第五节 草场及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建设 156

第三章 牲畜品种及改良 157

第一节 牲畜品种 157

第二节 畜种改良 162

第四章 商品畜与畜产品 163

第五章 牲畜疫病 166

第一节 疫病种类 166

第二节 疫病防治 168

第二节 巴音塔勒牧场 169

第一节 阿木尔郭勒牧场 169

第六章 牧场 169

第三节 包尔艾尔温牧场 170

第四节 奎克乌苏牧场 170

第五节 巴音布鲁克牧场 170

第六节 德尔比勒金牧场 171

第七节 陶斯图牧场 171

第八节 那热德牧场 171

第九节 古尔温图勒尕牧场 172

第十节 伊克扎尕斯台牧场 172

第十一节 巩乃斯郭勒牧场 172

第十四节 哈尔诺尔牧场 173

第十二节 乌拉斯台牧场 173

第十三节 乌拉斯台查汗牧场 173

第十五节 古尔温苏门肉牛场 174

卷五 农业 176

第一章 机构 17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76

第二节 事业单位 176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和体制改革 179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 179

第三节 互助合作 180

第二节 减租反霸 180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81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181

第三章 种植业 182

第一节 耕地 182

第二节 农作物种类 183

第三节 耕作制度与栽培技术 186

第四节 种植业分区 189

第一节 栽培面积 191

第二节 果菜分布 191

第四章 园艺 191

第三节 果树品种 192

第四节 西瓜 甜瓜 198

第五节 蔬菜 199

第五章 经营管理 200

第一节 农业经济服务 200

第二节 农村收益分配 201

第三节 农业劳动生产率 202

第四节 农业总收入、总费用 203

第一章 兵团屯垦团场 208

第一节 二十一团场 208

卷六 屯垦 208

第二节 二十二团场 210

第三节 二十三团场 213

第四节 二二三团场 215

附:跃进钢铁厂副业大队 216

第二章 自治州和部队农场 217

第一节 巴州乌拉斯台农场 217

第二节 部队农场 219

第二节 基层管理机构 22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22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222

卷七 林业 222

第三节 育林机构 223

第二章 天然林 225

第一节 林木资源 225

第二节 天然林分区 225

第三章 人工林 226

第一节 主要树种及育苗 226

第二节 造林 227

第四章 经营管理 232

第一节 山区天然林管理 232

第二节 人工林管理 232

第一节 护林 防火 234

第五章 林木保护 234

第二节 林木病虫害防治 235

附:野生动物保护 236

卷八 水利 水电 240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240

第一节 机构 240

第二节 队伍 240

第二章 水利工程 241

第一节 引水工程 241

附:1987年防洪斗争 244

第二节 防洪工程 244

第三节 提水工程 245

第四节 排水工程 245

第三章 水利管理 246

第一节 工程管理 246

第二节 灌溉管理 247

第三节 水费征收 247

第四节 投资与效益 248

第四章 水力发电 249

第一节 县办小水电站 249

第三节 电网 251

第二节 大山口水电站 251

第四节 供用电 252

第五节 供电机构 253

卷九 农牧机具 256

第一章 传统农具 256

第一节 手工农具 256

第二节 畜力农机具 257

第二章 农牧业机械 258

第一节 耕作机械 258

第三节 排灌、收获和脱粒机械 259

第二节 播种、田管和植保机械 259

第四节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 260

第五节 畜牧机械 260

第三章 机械化水平 260

第一节 万亩耕地机械拥有水平 260

第二节 农业机械作业水平 260

第三节 农机经营水平 261

第四章 农牧业机械推广应用 261

第一节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 261

第二节 牧业机械推广应用 262

第二节 修理水平 263

第一节 修理网点 263

第五章 农机具修理 263

第六章 监理 264

第一节 农机监理 264

第二节 安全监理 264

第七章 机构队伍 265

第一节 农机机构 265

第二节 农机队伍 26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68

第二节 县办国营企业 268

第一章 工业 268

卷十 工业 交通 268

第三节 二轻工业 269

第四节 乡、镇企业 273

第五节 其他集体工业 274

第六节 商办工业 274

第七节 驻县工业企业 277

第二章 交通 281

第一节 交通管理机构 281

第二节 公路 281

第三节 铁路 286

第四节 运输 286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机构 290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机构 290

卷十一 邮电 290

第一章 邮电机构 290

第二章 邮政 293

第一节 邮政设备 293

第二节 邮政业务 293

第三节 邮路和投递路线 295

第三章 电信 297

第一节 电信设备 297

第二节 电报 297

第三节 电话 298

第一节 城郭的起源与形成 302

卷十二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302

第一章 县城建设 302

第二节 街道 桥梁 304

第三节 公共建筑 305

第四节 住宅建设 306

第五节 县城绿化 307

第六节 县城供电、供水 308

第二章 集镇建设 309

第一节 山外农业区集镇建设 309

第二节 山区集镇建设 3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13

第二节 县城规划 313

第三章 城乡建设管理 313

第三节 城乡建筑管理 315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316

第五节 城乡测绘 317

第六节 城市建设管理 319

第四章 建筑 建材 320

第一节 建筑施工队伍 320

第二节 建筑材料生产企业 321

第一节 植被现状 322

第五章 环境保护 322

第二节 城镇“三废”及其治理 323

第六章 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 324

卷十三 财税 328

第一章 财政 328

第一节 机构 328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28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30

第四节 财政管理 332

第二节 税收制度 333

第一节 机构 333

第二章 税务 333

第三节 收入与管理 336

卷十四 金融 340

第一章 金融机构 340

第一节 人民银行和静县支行 340

第二节 工商银行和静县支行 341

第三节 建设银行和静县支行 341

第四节 农业银行和静县支行 342

第五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343

第一节 货币流通 344

第二章 货币 344

第二节 货币管理 345

第三章 储存 346

第一节 储蓄网点 346

第二节 存款 346

第三节 储蓄 346

第四章 信贷 348

第一节 工业贷款 348

第二节 商业贷款 348

第三节 农村信贷 349

第二节 保险业务 351

第一节 机构 351

第五章 保险 351

第六章 债券 352

第一节 公债 352

第二节 国库券 353

卷十五 商业 356

第一章 管理机构 356

第二章 商业体制 357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57

第二节 乡镇办集体商业与合作商业 358

第三节 供镇合作商业 359

第四节 国营商业 362

第三章 集市贸易 368

第一节 市场 368

第二节 成交额 369

第四章 商品购销 371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371

第二节 土特产品购销 372

第三节 农副产品购销 372

第四节 工业品购销 374

第五节 日杂废旧物资购销 374

第二节 基层粮油机构 378

第一节 县粮油机构 378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378

卷十六 粮油 378

第二章 粮油购入 380

第一节 粮食征购 380

第二节 油料收购 382

第三章 粮油销售 382

第一节 民国时期销售 38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销售 382

第四章 粮油储运 384

第一节 储藏 384

第二节 调运 385

第五章 粮油加工 386

卷十七 综合经济管理 388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体制 388

第二节 生产计划管理 388

第三节 流通计划管理 390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391

第五节 人口、劳动力计划管理 392

第二章 审计 392

第一节 机构 392

第二节 审计工作 393

第一节 机构 394

第二节 管理体制 394

第三章 物价管理 394

第三节 物价调整 395

第四节 物价监督与检查 397

第四章 计量管理 39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98

第二节 计量器具的管理与检定 399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399

第二节 统计监督 400

第五章 统计管理 40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0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4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1

第二节 企业登记 401

第三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 404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409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410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和静县地方组织 412

第一节 组织建设 412

卷十八 政党 群众团体 412

第二节 历届党代会 420

第三节 党的工作 423

第二章 国民党和靖县组织 429

第一节 国民党和靖县党部 429

第二节 基层组织 430

第三章 民主党派 群众团体 43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和静县支部 430

第二节 工会组织 431

第三节 农会组织 431

第四节 妇女组织 432

第五节 共青团组织 433

第六节 归侨侨眷组织 434

第七节 科学技术组织 434

第八节 文化组织 436

附:红帮 436

第四章 重大政事 436

第一节 抗美援朝 437

第二节 “三反”、“五反”运动 437

第三节 肃反 审干 438

第四节 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438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 439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 439

第七节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440

第八节 农业学大寨 441

第九节 体制改革 442

卷十九 政权 政协 446

第一章 权力机构 446

第一节 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46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447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50

第一节 盟旗制度 451

第二章 行政机构 451

第二节 县政府 452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453

第四节 析置政权机构演变 458

第三章 人民政协 459

附:民国时期参议会 460

卷二十 乌讷恩素珠克图南路旧土尔扈特盟 463

第一章 东归前的土尔扈特部 463

第一节 土尔扈特部族源 463

第二节 土尔扈特部的西迁 466

第三节 土尔扈特汗国的兴衰和瓦解 467

第四节 土尔扈特部与祖国的联系 472

第二章 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祖国 475

第一节 东返故土的酝酿与准备 475

第二节 武装起义的爆发 478

第三节 艰苦悲壮的东归征程 479

第四节 清政府对土尔扈特部的安置 483

第三章 参加反侵略反叛乱斗争和支援兄弟民族要事纪略 487

第一节 反侵略反叛乱斗争 487

第二节 支援兄弟民族发展生产 489

第四章 南路各旗扎萨克世系及其所辖苏木 490

第一节 南路各旗扎萨克世系 490

第二节 南路各旗扎萨克所辖苏木 492

第五章 盟旗组织 493

第一节 旗扎萨克 493

第二节 盟长公署 494

第三节 民国时期盟长公署的变迁 495

第六章 南路旧土尔扈特部诸汗 498

第一节 渥巴锡 498

第二节 策凌讷木扎勒 499

第三节 霍绍齐 499

第四节 丹津旺济尔 499

第六节 策登多尔济 500

第七节 那木扎勒珠尔默特策林 500

第五节 那木扎勒多尔济 500

第八节 玛哈巴扎尔 501

第九节 喇特那巴扎尔(布彦乌勒哲依图) 501

第十节 布彦绰克图 501

第十一节 布彦蒙库 502

第十二节 满楚克扎布 502

第十三节 满·恭本特吉特(满光强) 503

附:土尔扈特部在伏尔加河流域时期诸汗(首领)传略 504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510

第一节 清代部落武装 510

第一章 地方武装 510

卷二十一 军事 510

第三节 人民武装 511

第二章 驻军 511

第一节 民国时期驻军 51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驻军 512

第三章 兵役 民兵 513

第一节 县人民武装部 513

第二节 兵役 513

第三节 民兵 515

第四章 人民防空 517

第一节 巴音布鲁克起义 518

第五章 重要兵事 518

第二节 1950年平叛、剿匪 519

第三节 军事演习 520

卷二十二 民政 522

第一章 机构 522

第二章 社会救济 522

第一节 灾害救济 522

第二节 贫困救济 524

第三章 拥军优属 528

第一节 拥军 528

第二节 优待补助 529

第四节 烈士褒扬 531

第三节 伤残抚恤 531

第四章 社会福利 533

第一节 福利事业 533

第二节 福利企业 533

第五章 安置 534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534

第二节 支边青壮年安置 534

第三节 城镇精简下放职工安置 535

第四节 自流人员遣送与安置 535

第二节 婚姻登记 536

第六章 婚姻 536

第一节 宣传《婚姻法》 536

卷二十三 劳动 人事 540

第一章 劳动管理 540

第一节 职工队伍 540

第二节 劳动就业 541

第二章 干部 543

第一节 干部队伍 543

第二节 干部管理 544

第二节 专业技术职务评定 545

第二节 工资调整 546

第三章 劳动工资 546

第一节 工资制度 546

第三节 津贴 补贴 奖金 547

第四章 劳保福利 549

第一节 劳动保护 549

第二节 安全监察 549

第三节 离休退休待遇 549

第四节 职工福利 550

第五章 编制管理 550

第一节 行政事业编制 550

第二节 企业定编定员 551

第一章 公安 55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54

卷二十四 公安 司法 554

第二节 治安管理 555

第三节 户口管理 560

第四节 交通管理 561

第五节 拘役 看守 562

第六节 消防 562

第一节 检察机构 564

第二节 检察工作 564

第二章 检察 564

第三章 审判 572

第一节 审判机构 572

第二节 审判制度 574

第三节 审判活动 575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79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构 579

第二节 法制宣传 579

第三节 法律顾问 580

第四节 公证 581

第五节 调解 581

第六节 基层司法组织 582

卷二十五 教育 584

第一章 幼儿教育 584

第一节 发展概况 584

第二节 课程设置及教学工作 585

第二章 小学教育 58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586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设置 588

第三节 部分小学简介 589

第三章 中学教育 594

第一节 普通中学 594

第二节 农业中学和“五·七”大学 598

第三节 部分中学简介 599

附:驻县单位学校 601

第四章 成人教育 603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成人教育 60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成人教育 604

第五章 勤工俭学 608

第六章 机构 队伍 609

第一节 教育机构 609

第二节 教师队伍概况 609

第三节 教师地位及待遇 611

第四节 教师培养及进修 613

第一节 财政拨款 614

第七章 教育经费 614

第二节 捐资助教 615

卷二十六 文化 618

第一章 文化艺术 618

第一节 文化机构 618

第二节 文艺演出 620

第三节 民间文艺活动 622

第四节 文学创作 623

第五节 蒙古族民歌和谚语 624

第七节 电影发行放映 630

第六节 书法 摄影 美术 630

第二章 英雄史诗《江格尔》 631

第一节 《江格尔》的产生和传播 631

第二节 《江格尔》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632

第三节 《江格尔》的艺术特色 633

第四节 《江格尔》艺人的演唱活动 633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635

第一节 机构 设备 635

第二节 广播、电视宣传 636

第一节 档案 639

第四章 档案 图书 639

第二节 图书 640

第五章 文物 胜地 641

第一节 墓葬 641

第二节 遗址 643

第三节 石人 644

第四节 岩画 644

第五节 风景名胜 645

第二节 乡(镇)科学技术委员 648

第一节 科学技术委员会 648

第一章 科技机构 648

卷二十七 科技 648

第三节 协会、学会及专业研究会 649

第四节 科技服务网络 653

第二章 科技队伍 658

第一节 科技人员分布 658

第二节 技术职务评定 658

第三章 科技成果 659

第一节 重点科技成果简介 659

第二节 科技论文 66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68

第一章 卫生机构 668

卷二十八 卫生 668

第二节 医疗机构 669

第二章 卫生保健 673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673

第二节 食品卫生 674

第三节 妇幼保健 675

第三章 疫病防治 678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678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680

第一节 蒙古医 蒙古药 682

第四章 医疗 医药 682

第二节 中医 中药 683

第三节 医疗设备 684

第四节 医疗制度 685

第五节 巡回医疗 686

卷二十九 体育 690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690

第二章 民族传统体育 690

第一节 赛马 690

第二节 摔跤 691

第四节 刁羊 692

第三节 赛骆驼 692

第五节 射箭 693

第六节 其他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活动 693

第三章 学校体育和职工体育 694

第一节 学校体育 694

第二节 职工体育 695

第四章 体育比赛 697

第一节 田径 697

第二节 足球 698

第三节 排球 698

第六节 棋类 699

第四节 篮球 699

第五节 乒乓球 699

卷三十 民族 宗教 702

第一章 民族 702

第一节 蒙古族 702

第二节 维吾尔族 706

第三节 汉族 708

第四节 哈萨克族 709

第五节 藏族 711

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作组、西藏自治区工作组关于定居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藏胞要求迁回西藏问题的商谈情况纪要 713

第六节 回族 715

第二章 宗教 718

第一节 喇嘛教 718

第二节 伊斯兰教 723

第三节 宗教管理 723

卷三十一 人口 726

第一章 人口总数与分布 726

第一节 人口总数 726

第二节 人口分布 728

第三节 人口密度 729

第一节 民族构成 730

第二章 人口构成 730

第二节 年龄构成 731

第三节 性别构成 731

第四节 文化构成 732

第五节 职业构成 732

第三章 人口变动 732

第一节 人口自然变动 732

第二节 人口机械变动 734

第四章 人口管理 735

第一节 人口普查 735

第二节 流动人口管理 736

第三节 节育措施 737

第二节 宣传教育 737

第五章 计划生育 737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737

卷三十二 精神文明建设 742

第一章 组织领导 74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742

第二节 部署检查 742

第二章 传统教育 743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 743

第二节 学习毛主席著作 744

第三节 学雷锋 学英雄人物 744

第一节 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 745

第三章 创建文明单位 745

第二节 开展“三优一学”活动 746

第三节 清理“精神污染”和“扫黄”斗争 748

第四节 文明单位建设 748

第四章 民族团结与军民团结 749

第一节 创建“双模范县”活动 749

第二节 军民共建文明单位 750

第三节 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好人好事 751

卷三十三 人物 754

第一章 人物传 754

第一节 烈士英名表 768

第二章 人物表 768

第二节 先进模范人物表 772

第三节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表 779

第四节 离休干部表 780

卷三十四 杂志 786

一、敕书 786

附:敕书寻还记 788

二、碑文 790

三、诗歌选 792

四、文史资料选 798

五、轶事 传说 814

卷三十五 续篇 818

1990年概况 818

1991年概况 820

1992年概况 821

1993年概况 823

1994年概况 824

《和静县志》编审机构及编纂人员 827

《和静县志》各专志初稿撰(组)稿人表 829

编后记 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