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政治篇 1
第一章 基本理论 1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 1
二 毛泽东思想 2
三 邓小平理论 5
四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8
五 三个代表 9
第二章 基本常识 10
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
二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1
三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1
四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12
五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3
六 正确处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 14
七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5
八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6
九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7
十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7
十一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
十二 国有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18
十三 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9
十四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 20
十五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0
十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21
十七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21
十八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 22
十九 社会保障 23
二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3
二十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25
二十二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6
二十三 宏观调控 26
二十四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7
二十五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29
二十六 经济特区 29
二十七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30
二十八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1
二十九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2
三十 政治体制改革 34
三十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35
三十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38
三十三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39
三十四 “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 40
三十五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体 40
三十六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
三十七 当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43
三十八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44
三十九 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45
四十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46
四十一 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的保卫者和重要建设力量 47
四十二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9
四十三 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49
四十四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保证 51
第二编 政策篇 52
第三章 农村工作 52
一 农村工作的中心 52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52
三 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十条方针 53
四 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 54
五 进一步完善集体统一经营环节 55
六 农业产业化 56
七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57
八 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 58
九 农业科技 59
第四章 计划生育工作 60
一 计划生育的核心内容 60
二 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60
三 计划生育政策的特点 60
四 调节妇女生育率政策 61
五 调整婚龄、育龄和生育间隔政策 61
六 提倡优生政策 62
七 奖励政策 62
八 处分与处罚政策 62
第五章 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64
一 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指导思想 64
二 国家的农业税收政策稳定不变 64
三 村提留乡统筹费不超过上年农民纯收入的5% 64
四 农民承担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制度稳定不变 65
五 严禁一切要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活动 65
六 严禁在农村非法集资 65
七 严禁对农民的一切乱收费、乱涨价、乱罚款 66
八 禁止各种摊派行为 66
九 严禁动用专政工具和手段向农民收取钱物 67
十 减免贫困户的税费负担 67
十一 减轻乡镇企业负担 68
十二 减少乡镇机构和人员 68
十三 实行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68
十四 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 69
第三编 组织篇 70
第六章 党的知识 70
一 党的性质 70
二 党的最终目标 71
三 党的指导思想 71
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72
五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73
六 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 73
七 党的宗旨 74
八 党性 75
九 党风 75
十 党的三大作风 75
十一 党纪 76
十二 中国共产党党员 76
十三 党员义务 76
十四 党员权利 77
十五 发展党员 78
十六 入党誓词 78
十七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78
十八 党的基层组织的任期 79
十九 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 80
二十 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 81
二十一 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职责 82
二十二 组织委员的职责 83
二十三 宣传委员的职责 83
二十四 纪律检查委员的职责 84
二十五 青年委员的职责 85
二十六 统战委员的职责 85
二十七 保密委员的职责 86
二十八 党支部委员会内部关系 86
二十九 农村党支部的特点 86
三十 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标准 88
三十一 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要求 89
三十二 党员教育的基本目标 90
三十三 党员教育的基本方法 90
三十四 党员交纳党费的数额标准及有关规定 91
三十五 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 93
三十六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93
三十七 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 94
三十八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94
三十九 党小组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95
四十 实施党的纪律处分的原则 96
四十一 党的纪律处分的种类 96
四十二 党旗党徽 97
第七章 村民自治知识 98
一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98
二 村民自治的内容 99
三 民主选举 100
四 民主决策 100
五 民主管理 101
六 民主监督 101
七 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人民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102
八 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102
九 村民委员会的任务 102
十 村民委员会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职能 103
十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权 103
十二 村民的权利 104
十三 村民委员会设立的根据和原则 105
十四 村民委员会的人员组成 106
十五 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补贴 108
十六 村民小组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 108
十七 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机构 109
十八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和工作原则 110
十九 治安保卫委员会的任务 111
二十 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任务 111
二十一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产生 112
二十二 村民委员会的任期 113
二十三 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14
二十四 村民委员会实行差额选举 115
二十五 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 116
二十六 投票选举的程序 116
二十七 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罢免 117
二十八 村民会议的性质和作用 118
二十九 村务会议的职权 119
三十 村务公开的内容 120
三十一 村规民约 121
第八章 共青团工作知识 124
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诞生 124
二 共青团的性质 124
三 共青团的奋斗目标 125
四 共青团的基本任务 125
五 团的建设的基本要求 125
六 团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 126
七 团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 126
八 团的基层组织的设置 126
九 团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127
十 团干部的素质要求 128
十一 团旗 128
十二 团徽 128
十三 团的组织原则 129
十四 团员条件 129
十五 团员义务 130
十六 团员权利 130
十七 接收团员手续 131
十八 入团誓词 131
十九 团的处分 131
二十 团同少年先锋队的关系 131
第九章 妇女工作知识 133
一 妇女工作的地位 133
二 妇女工作的指导思想 133
三 妇女工作的总方针 133
四 妇女工作的总任务 134
五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产生 135
六 妇联的性质 135
七 妇联的职能 136
八 农村基层妇代会的性质 136
九 农村基层妇代会的任务 136
十 农村基层妇代会的建制 137
十一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的条件 137
十二 农村基层妇女代表的产生 137
十三 农村基层妇代会成员人数 138
十四 “四自”教育 138
十五 “双学双比”竞赛活动 138
十六 “五好家庭”活动 138
第十章 民兵工作知识 139
一 新时期民兵工作的地位 139
二 民兵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的作用 139
三 新时期民兵工作的基本原则 140
四 新时期民兵工作的指导思想 140
五 民兵工作的基本方针 141
六 民兵的“三大任务” 141
七 民兵工作的“三大任务” 141
八 民兵工作“三落实” 142
九 乡(镇)人武部的工作职责 142
十 民兵连长的职责 142
十一 民兵指导员的职责 143
十二 民兵的分类与条件 144
十三 对民兵的优抚规定 145
第四编 经济篇 146
第十一章 农村经济基本知识 146
一 农村经济的概念 146
二 农村经济的特点 146
三 农村经济结构 147
四 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148
五 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48
六 农村商品生产 149
七 农业现代化 149
八 农业产业化 149
九 农业集约化 150
十 农业生产社会化 150
十一 农业区域化生产 150
十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 150
十三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51
十四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51
十五 大农业 151
十六 农业结构调整 152
十七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152
十八 订单农业 152
十九 农业生态系统 153
第十二章 农业 154
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 154
二 农作物种植业 154
三 林业 157
四 畜牧业 159
五 水产业 160
第十三章 乡镇企业 162
一 乡镇企业的由来及重要作用 162
二 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 164
三 乡镇企业的内部结构 167
四 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68
五 加快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171
第十四章 庭院经济 174
一 庭院经济的重要作用 174
二 庭院经济的基本种类 175
三 保护和促进庭院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180
第十五章 农村商业贸易 182
一 农村商业贸易的重要作用 182
二 农村商业贸易组织 183
三 农村集贸市场 184
四 农村商业贸易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84
第十六章 小集镇建设 186
一 小集镇的基本涵义 186
二 小集镇的特征和经济类型 186
三 搞好小集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187
四 加强小集镇建设的对策 188
第十七章 农村财税金融 190
一 乡镇财政 190
二 农村税收 192
三 农村金融 193
第十八章 乡村财务管理 198
一 乡村财务管理的涵义 198
二 乡镇财务支出的基本内容及管理要求 198
三 村级财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199
四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几项措施 200
第十九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 202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涵义和实质 202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2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向和途径 203
第五编 科技篇 205
第二十章 现代科技常识 205
一 科学 205
二 技术 206
三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06
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7
五 科教兴国战略 208
六 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 208
七 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战略 208
八 我国科技工作的战略布局 208
九 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 209
十 生物技术 209
十一 信息技术 210
十二 航天技术 210
十三 新材料技术 211
十四 新能源技术 211
十五 海洋技术 211
十六 绿色革命 211
十七 人工创造动植物新品种 213
十八 农业工厂化 216
十九 粮油加工多样化、专用化 218
二十 畜产品加工分割化和资源利用综合化 219
二十一 水产品加工精细化和保鲜冷链化 219
二十二 果蔬加工增值化 220
第二十一章 农业科学技术 221
一 农业气象 221
二 土壤肥料 229
三 农田水利 241
四 植物保护 245
五 种子 250
六 田间试验 252
七 小麦 255
八 玉米 257
九 水稻 258
十 地瓜 260
十一 谷子 261
十二 高粱 263
十三 大豆 264
十四 花生 266
十五 油菜 267
十六 棉花 268
十七 烟草 270
十八 蔬菜 271
十九 蔬菜保护地栽培类型及应用 284
二十 甜菜 290
二十一 麻 291
二十二 药材 293
第二十二章 林业科学技术 299
一 优良树种 299
二 造林树种的选择 300
三 播种育苗 301
四 苗圃地轮作 302
五 混交林 303
六 农田防护林 303
七 盐碱地造林 304
八 果树嫁接 304
九 果树整形 305
第二十三章 畜牧业科学技术 307
一 家畜家禽良种 307
二 饲料中所含的营养物质 320
三 家畜的防疫 322
四 养蚕养蜂 323
第二十四章 水产养殖技术 328
一 养殖鱼类 328
二 名特优水产品养殖 332
第六编 法律篇 342
第二十五章 基本知识 342
一 法律 342
二 社会主义法律 342
三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342
四 法律的种类 343
五 法制 344
六 社会主义法制 345
七 违法行为 345
八 法律责任 345
九 法律制裁 346
十 法律效力 346
第二十六章 宪法知识 347
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47
二 国体 347
三 政体 348
四 人民代表大会制 348
五 公民 349
六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349
七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349
第二十七章 刑法知识 351
一 犯罪 351
二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351
三 刑事责任能力 351
四 刑事责任年龄 352
五 正当防卫 352
六 紧急避险 353
七 犯罪中止 353
八 刑罚的种类 353
九 时效 354
十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354
十一 交通肇事罪 354
十二 偷税罪 355
十三 故意杀人罪 355
十四 故意伤害罪 355
十五 强奸罪 356
十六 非法拘禁罪 356
十七 拐卖妇女、儿童罪 356
十八 诬告陷害罪 357
十九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357
二十 破坏选举罪 357
二十一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358
二十二 破坏军婚罪 358
二十三 抢劫罪 358
二十四 重婚罪 358
二十五 虐待罪 359
二十六 遗弃罪 359
二十七 盗窃罪 359
二十八 故意毁坏财物罪 360
二十九 破坏生产经营罪 360
三十 妨害公务罪 360
三十一 聚众斗殴罪 361
三十二 赌博罪 361
三十三 伪证罪 361
第二十八章 婚姻法知识 362
一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362
二 结婚的法定条件 363
三 结婚的禁止条件 364
四 结婚登记程序 364
五 无效婚姻和撤销婚姻 364
六 离婚的规定 365
七 离婚的特别规定 365
八 家庭关系 366
九 损害赔偿 368
第二十九章 继承法知识 370
一 财产继承权 370
二 继承权的丧失 370
三 遗产及其范围 371
四 法定继承及其适用 371
五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 372
六 代位继承 373
七 转继承 374
八 遗嘱继承 374
九 遗嘱的形式与内容 376
十 遗嘱的变更、执行和撤销 377
第三十章 收养法知识 379
一 收养法遵循的原则 379
二 被收养人的条件 379
三 收养人的条件 379
四 送养人的条件 380
五 收养的程序 380
六 收养的效力 381
第三十一章 著作权法知识 382
一 著作权的主体 382
二 著作权的客体 383
三 著作权的内容 383
四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385
第三十二章 商标法知识 386
一 申请商标注册的程序 386
二 商标权人的权利 387
三 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 388
第三十三章 专利法知识 389
一 申请专利权的程序 389
二 专利权人的权利 390
三 专利权的保护 390
第三十四章 《民法通则》知识 392
一 公民的民事权利 392
二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393
三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393
四 监护 394
五 宣告失踪 396
六 宣告死亡 397
七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权利 397
八 法人 398
九 民事法律行为 399
十 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 399
十一 财产所有权 400
十二 民法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方式 401
第三十五章 经济法知识 403
一 怎样签订经济合同 403
二 违反经济合同的责任 408
三 常见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 409
四 个体工商户的开业与注销 411
五 个体工商户的权利和义务 414
六 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法律特征 416
七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订立的原则 418
八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的主要内容 418
九 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419
十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420
十一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的转让和转包 420
十二 违反农村承包经营合同的责任 421
十三 农村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 421
十四 农村承包合同的管理 424
十五 私营企业的概念和种类 424
十六 什么人可以申办私营企业 425
十七 申办私营企业的条件和程序 425
十八 私营企业的经营范围 426
十九 私营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426
二十 私营企业的注销 428
二十一 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程序 428
二十二 中外合营企业项目建议书的制作 429
二十三 中外合营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准备 430
二十四 中外合营企业的出资方式 430
二十五 以土地使用权出资的要求 431
二十六 中外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比例 432
二十七 中外合营企业的利润分配 432
二十八 中外合营企业的解散 433
二十九 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434
三十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程序 435
三十一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应载明的事项 436
三十二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 436
三十三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具备的条件 437
三十四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程序 438
三十五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缴纳出资的规定 439
三十六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享有的权利 440
第三十六章 农业法律知识 442
一 国家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政策 442
二 国家依靠什么振兴农业 443
三 发展水利事业和农用工业 443
四 各级政府、部门在农业工作中的职责 444
五 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的形式 444
六 农民应尽的义务 445
七 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财产 446
八 怎样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447
九 集资应当遵循的原则 447
十 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 448
十一 如何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 448
十二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原则 449
十三 发展节水型农业的措施 449
十四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规定 450
十五 做好农业的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451
十六 做好扶持贫困地区农业的工作 451
十七 农业保险 452
十八 动植物检疫的目的 452
十九 国家对农产品购销活动的宏观调控 453
二十 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制度和风险基金 453
二十一 市场主体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454
二十二 发展农业科技和教育的主要措施 454
二十三 鼓励农民采用先进技术的措施 455
二十四 农业资源区划的作用 456
二十五 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规定 456
二十六 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457
二十七 适用《渔业法》的渔业生产活动范围 457
二十八 渔业生产应遵循的方针和原则 458
二十九 我国渔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 458
三十 国家关于渔业中的养殖业政策 458
三十一 国家关于捕捞业的方针 458
三十二 从事内水近海捕捞业应遵循的制度 459
三十三 禁渔区、禁渔期及捕捞方法的规定 459
三十四 珍贵水生动物的保护 459
三十五 违反《渔业法》应承担的责任 460
三十六 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 460
三十七 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则 460
三十八 村农技推广组织和农技人员 461
三十九 应用农业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462
四十 乡镇企业的概念 462
四十一 乡镇企业的主要任务 462
四十二 发展乡镇企业的原则 463
四十三 国家对乡镇企业管理的原则 464
四十四 对乡镇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464
四十五 乡镇企业运作的原则 465
四十六 乡镇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 466
四十七 乡镇企业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 466
四十八 乡镇企业怎样使用商标 467
四十九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 467
五十 对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指导政策 468
五十一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设立的条件 469
五十二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审批、登记 469
五十三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所有者的权利 470
五十四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经营者的确定 471
五十五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权利 471
五十六 国家禁止向企业的摊派 472
五十七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义务 472
五十八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财税管理 473
五十九 《土地法》的立法宗旨 474
六十 我国的土地所有制 474
六十一 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474
六十二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规定 475
六十三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476
六十四 禁止乱占耕地的行为 477
六十五 建设用地的申请批准 478
六十六 村民建住宅用地的规定 478
六十七 《水法》的立法宗旨 479
六十八 水资源的概念 479
六十九 《水法》对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规定 480
七十 水事纠纷的解决 480
七十一 违反《水法》规定应承担的责任 481
七十二 《森林法》的立法宗旨 481
七十三 我国森林的分类 481
七十四 林业建设的方针 482
七十五 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性措施 482
七十六 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的转让 483
七十七 林木、林地纠纷的解决 483
七十八 植树造林的权属 483
七十九 采伐森林和林木的规定 484
八十 毁坏森林和林木的法律责任 484
八十一 关于矿产资源权属的规定 485
八十二 采矿权和矿产资源开采许可制度 485
八十三 申办采矿许可证的步骤 485
八十四 国家对乡镇集体个体采矿的方针 486
八十五 违反《矿产资源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486
八十六 违反《矿产资源法》构成犯罪的刑事责任 487
八十七 草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488
八十八 保护草原资源的主要措施 488
八十九 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受到侵害的处理 489
九十 违反《草原法》应承担的责任 489
九十一 环境保护的对象 489
九十二 环境污染的概念 490
九十三 公民在环保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490
九十四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491
九十五 目前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491
九十六 单位和个人对水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492
九十七 生活饮用水源的保护措施 492
九十八 关于防止地下水污染的规定 493
九十九 国家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 493
一00 水土流失造成危害的民事责任 493
第三十七章 税费知识 495
一 税收制度 495
二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范围 496
三 房地产税 500
四 增值税 502
五 消费税 502
六 营业税 503
七 车船使用税 503
八 印花税 504
九 契税 504
十 农业税的征收对象和范围 505
十一 农业税地方附加 505
十二 农业税税额的计算 506
十三 农业特产税的课税对象和征收范围 507
十四 农业特产税的税率 507
十五 农业特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508
十六 农民承担的合法费用和劳务 508
十七 村提留、乡统筹费的标准和使用范围 509
十八 农民承担的劳务标准和使用范围 510
十九 村提留、乡统筹费的提取 510
二十 其它名目收费的规定 511
二十一 违反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规定的行为 511
二十二 国家取消的关于农民负担的部分收费项目 513
第三十八章 行政诉讼法律知识 515
一 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515
二 具体行政行为 515
三 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 516
四 起诉的条件、程序、期限和方式 517
五 行政诉讼的受理 518
六 人民法院可对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的处理 518
七 行政赔偿 519
第三十九章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知识 520
一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520
二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认定标准 520
三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类 521
四 治安管理处罚的性质和种类 523
五 责任追究的几种特殊情况 524
第四十章 会计法知识 525
一 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525
二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责任 525
三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525
四 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526
五 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 526
六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 526
七 财政部门实施监督的内容 527
八 法律责任 527
第七编 文教卫生篇 529
第四十一章 农村教育 529
一 教育方针 529
二 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任务 529
三 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529
四 学校教育制度 530
五 九年制义务教育 531
六 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规定 532
七 积极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 533
八 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措施 534
九 农村教育附加税的征收和使用 535
十 农村集资办学问题 535
十一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536
第四十二章 农村文化 537
一 农村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537
二 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 537
三 积极开拓、培育农村文化市场 537
四 强化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538
五 积极发现、培养人才 538
六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538
七 积极探索新路子 539
八 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539
第四十三章 农村医疗卫生 540
一 农村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 540
二 农村卫生防疫工作的任务 540
三 预防疾病的措施 541
四 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541
第八编 领导方法艺术篇 542
第四十四章 领导方法 542
一 领导方法的涵义 542
二 领导方法的作用 543
三 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法 543
四 实事求是法 544
五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法 544
六 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法 545
七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法 545
八 抓重点带动一般法 546
九 典型引导法 546
十 信息论方法 547
十一 系统论方法 548
十二 控制论方法 549
第四十五章 领导艺术 552
一 领导的涵义 552
二 领导者 552
三 领导艺术的涵义 552
四 领导艺术的特点 553
五 领导艺术的作用 554
六 决策的艺术 554
七 用人的艺术 559
八 用权的艺术 563
九 授权的艺术 565
十 用时的艺术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