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植物与环境 5
第一章 生态因子概述 5
第一节 关于环境的概念 5
一、生物圈的环境 5
目录 5
二、有关植物环境的几个概念 6
二、土壤因子 8
三、生物因子 8
一、气候因子 8
第二节 生态因子的分类 8
四、地形因子 9
五、人为因子 9
第三节 研究生态因子的基本观点 9
一、生态因子的综合性 9
二、生态因子中的主导因子 9
三、生态因子的可调剂性和不可代替性 9
四、直接因子和间接因子 10
五、生态因子的阶段性 10
二、光照强度及其变化 11
一、光的性质 11
辐射及其变化 11
第一节 植物的能量来源——太阳 11
第二章 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1
三、光质及其变化 15
四、日照长度及其变化 19
第二节 光强的生态作用 19
一、光强对植物生长的生态作用 19
二、光强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20
三、C3、C4和CAM植物的分类、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 21
一、光质对植物生长的生态作用 24
第三节 光质的生态作用 24
二、光质与光合作用 28
第四节 光能的信息作用 28
一、光周期现象和地理分布 28
二、光周期反应的实质 30
三、光周期在生产中的应用 32
第五节 植物对光适应的生态类型 34
一、阳性植物 34
二、阴性植物 34
三、耐阴植物 35
一、热能的来源与平衡 36
第三章 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36
第一节 地球表面的热量平衡与变化规律 36
二、气温的变化 39
三、气温的地理分布 40
四、土壤温度及其变化 42
五、植物温度与环境温度 44
第二节 温度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45
一、温度对植物生长的生态作用 45
二、温度对植物发育的生态作用 45
一、温周期现象与植物 46
第三节 周期性变温的生态作用 46
二、季节变温与物候 49
第四节 绝端温度的生态作用 54
一、低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54
二、高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57
第四章 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60
第一节 不同状态的水及其生态作用 61
一、降水及其生态作用 61
二、大气湿度及其生态作用 64
三、土壤水分及其生态作用 66
一、根的吸水与外界因素的关系 67
第二节 植物体的水分平衡 67
二、外界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69
三、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72
第三节 干旱与水涝对植物的影响 73
一、干旱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抗旱性 73
二、水涝对植物的影响 76
第四节 以水分关系为基础的植物生态类型 78
一、水生植物 79
二、陆生植物 80
第五节 水体污染对植物的危害与植物的净化效应 83
一、水体污染与植物富集 84
二、植物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和积累——植物的净化作用 84
第五章 大气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92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92
一、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 92
二、氧的生态作用 95
三、氮的生态作用 95
第二节 大气污染与植物的关系 96
一、大气中有毒物质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97
二、植物监测 102
三、植物净化 103
第三节 空气流动对植物的作用 104
一、风的形成 105
二、风的类型 105
三、风的生态作用 107
四、防风林的生态效应 107
第六章 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110
第一节 土壤质地和结构与植物的关系 110
一、土壤质地 110
二、土壤结构 112
第二节 土壤化学性与植物生态 113
一、土壤酸度与植物 113
二、土壤有机质与植物 115
三、土壤矿质元素与植物 116
四、植物的盐害和抗盐性 117
第三节 土壤生物与植物生态 119
一、土壤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119
二、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生态的关系 120
第四节 植物对土壤适应的生态类型 123
一、植物对土壤的pH适应的生态类型 123
二、植物对钙的需要和适应的生态关系 124
三、盐化生境中的植物生态类型 125
第五节 土壤污染与植物的关系 127
一、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 127
二、土壤净化和土壤污染 127
三、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128
第一节 种群生态学概述 133
一、种群的概念 133
二、种群生态学的历史 133
第七章 种群生态学和种群的基本特征 133
第二篇 种群生态学 133
三、研究种群生态学的意义 134
四、种群生态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135
第二节 种群的基本特征 136
一、种群的空间格局 136
二、种群的密度 137
三、繁殖力 138
四、年龄结构 139
五、生命表 141
六、存活曲线 143
第一节 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 147
第八章 种群的增长 147
第二节 种群的指数增长 149
一、在种群世代不重叠的情况下的模式 149
二、在种群世代数有重叠的情况下的模式 150
三、关于指数模型的意义 151
第三节 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 152
一、逻辑斯蒂增长模式 152
二、植物种群的逻辑斯蒂性 154
第四节 种群数量的变动与调节 158
一、种群数量的变动与调节 158
二、植物种群的繁殖与对策 160
第九章 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162
第一节 互利共生 162
一、互利共生现象 162
二、互利共生模型 163
第二节 寄生与食虫植物 164
一、寄生 164
二、食虫植物 165
第三节 种间竞争 166
一、种间竞争的原理和竞争模型 166
二、竞争对植物分布、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168
三、竞争对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170
第四节 次生物质对种间组合的影响 171
一、植物与植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 171
二、植物与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172
第十章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174
第一节 自然种群的遗传变异 174
一、表现型变异 174
二、种群的遗传生态分化 176
一、生态变式 179
第二节 遗传生态的分类 179
二、生态型 180
三、生态种 181
四、生态型族 181
第三节 隔离与物种形成 181
一、生态地理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181
二、生态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182
三、季节隔离 182
四、生物隔离 183
第一节 种类组成 185
第十一章 植物群落的结构 185
第三篇 群落生态学 185
第二节 种类成分的数量特征 187
一、多度 188
二、密度 188
三、盖度 190
四、群聚度 190
五、频度 191
六、高度 192
七、重量 192
一、存在度和恒有度 193
二、确限度 193
八、体积 193
第三节 群落的综合特征 193
三、优势度 194
四、重要值 194
五、群落系数 195
第四节 生活型与生活型谱 195
一、生活型 195
二、生活型谱 197
一、成层性 198
第五节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198
二、层片 199
第六节 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200
一、小群落 200
二、镶嵌性 200
第七节 时间上的成层现象——周期性 200
第十二章 植物群落的演替 203
第一节 植物群落形成的基质 203
二、定居 204
一、繁殖体的传播 204
第二节 植物群落形成的过程——群落的发生 204
三、群聚 205
四、竞争 205
五、反映 205
六、稳定 205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演替 205
一、演替的概念 205
二、演替的阶段 206
三、演替的类型 206
四、演替系列 207
五、次生演替 210
六、演替顶极 212
第四节 研究演替的基本方法 214
一、定位观察 214
二、植被演替普查 214
三、演替的数量方法 214
四、历史植被的演替方法 216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分类原则 217
一、按群落外貌的分类 217
第十三章 植物群落的分类 217
二、按优势度的分类 218
三、按景观的分类 218
四、按动态的分类 219
五、按种类成分的分类 219
六、按森林的生态环境的分类 219
第二节 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群丛 219
一、群系 221
第四节 植物群落分类的高级单位 221
六、阶段 221
五、小群丛 221
三、群丛变型 221
四、群丛片断 221
二、群丛相 221
一、亚群丛 221
第三节 植物群落分类的小单位 221
二、植被型 222
第五节 群落的分类系统 222
一、英美学派的分类系统 222
二、法瑞学派的分类系统 223
四、苏联学派的分类系统 224
三、北欧学派的分类系统 224
五、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 225
第六节 植物群落的命名 226
第七节 中国植被的分类 227
第十四章 植物群落的梯度分析与排序 229
第一节 群落的梯度分析 230
第二节 排序 232
一、样地调查与资料正理 232
二、排序的方法和程序 233
第十五章 世界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概要 239
一、热带雨林 240
第一节 森林 240
二、红树林 242
三、常绿阔叶林 242
四、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244
五、常绿硬叶林 245
六、竹林 245
七、夏绿林 246
八、针阔叶混交林 247
第二节 草原 248
九、针叶林 248
一、草甸草原 250
二、干草原 250
三、荒漠草原 250
四、高寒草原 250
第三节 荒漠 251
第四节 冻原 253
第五节 草甸 254
第六节 沼泽 255
二、草本沼泽 256
三、苔藓沼泽 256
一、木本沼泽 256
第十六章 植物群落分布的规律性与区划 257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性 257
一、地带性植被 257
二、非地带性植被 264
三、泛域植物群落 264
四、群落复合体 264
第二节 植被区划 265
一、概念 265
二、植被区划的依据 266
四、命名 267
三、我国植被区划的单位 267
第四篇 生态系统 273
第十七章 生态系统及其结构 273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系统 273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类型 275
第三节 生物圈 276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278
第十八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82
第一节 能量的来源和能量平衡 282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流” 283
一、食物链 284
第三节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 284
二、食物网 285
第四节 能量流动的过程 287
第五节 生态金字塔 289
第六节 能量流动的生态效率 293
第七节 能流语言 295
第八节 按能量来源划分生态系统的类型 297
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99
第一节 物质和能量的关系 299
第二节 物质流及其周转 300
第三节 水循环 301
第四节 营养物质循环 304
一、碳的循环 305
二、氮的循环 309
三、磷的循环 310
四、硫的循环 312
第五节 有毒物质的循环 314
第六节 按物质循环特点划分生态系统类型 317
第二十章 生物系统的生物生产 319
第一节 第一性生产 319
第二节 第一性生产量的地区分异 325
第三节 第二性生产 326
第二十一章 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328
第一节 什么叫生态平衡 328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329
第三节 生态阈限 330
第二十二章 生态系统的模型 332
第一节 生态模拟的原理 332
第二节 模型的类别 334
第三节 建立生态模型的过程 335
第四节 采用模型法研究生态系统的一般过程 341
第五节 生态模型的若干实例 345
第六节 生态模型的作用和展望 349
第二十三章 生态系统工程 351
一、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 352
二、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系统 353
三、“废物”再生的环境调节工程系统 353
四、多功能污水自净工程系统 353
五、多功能农工联合生产系统 354
附:高等院校本科生学习《植物生态学》 355
中文参考书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