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继承·创造——董秋芳散文集《我和笔杆》序 成志伟 1
“五四”运动在中国文学上的价值 1
我所知道的董秋芳先生——董秋芳散文集《我和笔杆》代序 刘金 4
春光社的过去和将来 6
批评文学与文学原理 9
我和笔杆——预序自己的一个集子 董秋芳 10
中国的女子 11
思想革命 13
读过《莽原》 16
一致反日 20
大屠杀以后 22
吊刘、杨二女烈士记 24
可怕与可杀 27
响应打狗 30
街头 34
陈源教授的报复 37
反说难 40
秋望 44
文艺与革命——致鲁迅的信、鲁迅的回信 49
可怕的夜 56
幻灭的爱 61
号声 74
回家 79
回家(续) 85
拾来的一封信——别父 94
灰城通信(第一封) 101
吃了西瓜以后 106
“法朗士死了” 111
悲剧与喜剧 114
题话 122
审美家与安琪儿 125
南湖纪游 128
读书偶志 130
谈“出了象牙之塔” 133
话剧在“此时此地”的中国 135
怀长之 137
偶然与必然 140
观潮 142
白兔的悲哀 146
“肉体文学”谈 148
辛克莱论“艺术与商人” 150
从自然科学的精神说到巴尔扎克 153
“自杀是出路么?” 157
序拜言的小诗 159
桐乡郑管秋先生五秩初度寿序 161
个人主义谈 163
从陈望斗的画说起 165
谈中庸主义 168
怀故友陶元庆 170
由尊孔想到 173
关于我自己 175
历下游踪——记和丁玲爬山 177
《雷雨》以外的话 179
提议改进悲剧 181
观《雷雨》 183
新爱国主义文学 185
旧事重提祝“双十” 187
作家们怎么办? 189
谈谈《雷雨》的意识 191
两次赏菊记 194
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 196
关于鲁迅的种种 202
危急中的故都 205
病 207
再入危城记 209
怀念我的书 211
论“为谁执笔” 213
津变之夜 215
冷 217
“白白送死”辨 219
表现——指导——斗争 221
我和故乡 223
文学与科学 225
谈“前卫文学” 227
到福州后 229
福州的蚊子 231
沪战前夕 234
划时代的国耻纪念日 239
日机轰炸无辜民众的一幕 241
怎样补偿鲁迅先生的遗恨 247
战地夜行报导 249
汉奸祖宗的故事 252
要靠自己 254
大祸临头的故乡 255
怎样宣传与宣传什么 257
抗战戏剧杂话 260
八哥和它的性格 264
福建省政府图书馆之今昔 268
文化斗争中的图书馆 275
作剧枝谈 281
战争,文学与战争文学 285
文学与社会建设 291
往访“听涛室 299
《新语》刊头语 307
东北必将归还我们 308
对于自然的态度 309
风雨话旧录 310
知道你自己 319
漫谈人生 321
太阳神赞 323
山水间 326
蜀犬吠日 333
大湖路上 334
告慈荪 335
冲进莱茵 340
救救孩子! 341
斗争 343
想起姜公伟先生 345
“记者节”祝记者 347
“雅利安人的使命”?——希特勒之毒舌 349
为作家向社会呼吁 351
旧文抄有序 353
走向新阶段 355
儿童公有 357
创造、模仿与做尾巴 359
寒夜散草 361
劫后诗画展览印象谈 363
向血的现实进军 365
杂感二事 368
屈原 371
屈原,中国的浪漫主义者 373
“三七”书感 376
想起王夫之 378
艺术底生活 380
进攻巴期底监狱的重演 382
夏 384
弹指一年——《新语》周年纪念辞 386
响应东南文艺运动 389
在细雨霏霏中 391
北大精神 394
文人 396
罗曼·罗兰眼中的高尔基 397
希望 402
纪念亡友陶元庆 403
格物集萃 405
展读《十日谈》——并论鲁迅的《药》 407
“沉默之美” 414
菊的悲哀 416
新世界观与新审美观 420
忆李大钊先生 429
[附录一]诗歌 431
次郁达夫先生原韵有序 431
小诗——夜 432
山中杂写 433
颂“五四” 435
哭声 436
寒夜 437
春天即将来临——祝今年“双十节” 438
[附录二]备考 440
未选入本集的文章篇名 440
[附录三)] 443
董秋芳生平事略 董菊芳 贾瑞元 443
后记 董菊仙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