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世界银行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00500548
  • 页数:285 页
图书介绍:

1.工业化与对外贸易:概论 1

前言页 1

1.1世界银行对工业化的支持 2

专栏 2

1.2约翰·斯图尔特·米尔论贸易的利益 3

从经济复苏和调整到长期增长 4

工业化:趋势和变革 5

正文附图 6

1.1 1890-1984年间若干年份内按部门划分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的长期趋势 6

贸易政策和工业化 7

政府的作用 7

贸易政策改革 8

工业发展的补充性政策 9

保护主义的威胁 10

走向更开放的贸易制度 10

2.从经济复苏和调整到长期增长 14

第二部分 世界经济调整和增长的障碍 14

2.1 1973-1986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 15

疲软的复苏和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15

正文附表 16

2.1 1965-1986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 16

2.2 1973-1986年间的通货膨胀 16

2.3 1950-1986年间非石油商品的实际价格 17

2.2 1980-1986年间的经常帐户差额 17

2.3 1975年和1980-1986年间政府和私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贷款 18

2.4 1980-1986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指标 18

2.4 1980-1986年间的利率 19

2.1债务重新安排的最近情况 20

短期政策 20

2.2债务与股权互换 22

2.5 1979-1986年间美元的汇率 24

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 24

2.3印度尼西亚:为适应石油价格下跌而进行调整 24

2.7 1965-1995年间发展中国家贸易额的变化 26

2.6 1965-1995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26

2.5 1965-1995年间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国的经济实绩 26

长期调整问题 27

2.8 1986和1995年发展中国家的经常帐户差额以及差额的弥补 28

2.4钢铁工业的结构改革——仍在进行之中的转变 30

2.5劳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就业:欧洲雇员和雇主的观点 32

2.9 1973-1995年间按资金流入类别划分的对外资金筹措 33

2.6世界银行在支持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 34

结论 35

3.工业化:趋势和变革 38

从历史角度看全球工业化 38

第二部分 工业化与对外贸易 38

3.1全球性制造业活动:供应福特·埃斯科特(欧洲)组件的网络 39

3.2 1720-1985年期间若干国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 4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工业化 43

3.3战后世界产值和出口增长情况 43

3.1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业化与贸易 44

3.4 1973-1985年间海外装配产品在美国来自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制成品进口总额中所占份额 45

工业化与结构变化 46

3.1 1965、1973和1985年间按国家组别划分的制成品在生产和进出口中所占的份额 47

3.2 1965 -1973、1973-1985年和1965-1985年间按国家组别划分的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增长 47

3.3 1970-1984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结构 47

3.2技术变化与相对优势:纺织品与服装的实例 48

3.5发展中国家(地区)工业实绩指标 49

3.6 1970-1984年间若干工业国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之间的历史性关系 50

3.7 1984年若干国家(地区)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制造业增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 51

3.3经济增长与工业化的统计研究 52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工业化经验中获得的教训 54

结论 56

3.4技术的获得和适应:日本和美国的经验 56

政府和工业化 58

4.政府的作用 58

4.1工业化和贫困 59

政府的直接作用:国家货物与公共服务 60

4.2英国和西班牙经济权的历史演变 61

4.1若干发展中国家(地区)劳动力的教育状况 63

4.1教育的经济收益率 64

4.2经济发展和工业基础设施 65

4.3经济发展和政府在运输及通讯部门的支出 66

4.4 1984年若干工业部门中的公有制 67

政府的间接作用:对市场的干预 68

4.3国有企业和放弃国家所有权 68

4.4制订工业指标:一场大辩论 71

政府政策和经营业务的高成本 72

4.5在巴西同官僚主义作斗争 73

4.6秘鲁的非正规方式 74

政府的重点 75

4.7寻求额外收益和寻求直接非生产性利润 76

5.贸易政策和工业化 78

可选择的贸易战略 78

5.1衡量贸易制度的中性:名义保护率和实际保护率 79

5.2贸易保护和出口税 80

5.1 1963-1973年和1973-1985年间41个发展中经济按贸易战略性质的分类 83

5.2按贸易战略性质划分的41个发展中经济的宏观经济执行情况 84

5.3按贸易战略性质划分的经济和工业执行情况 86

5.1按贸易战略性质划分的41个发展中经济工业化的特点 87

外向性政策为什么起作用 88

5.3贸易政策的倾向性和贸易保护结构 88

5.4衡量贸易保护的代价 90

贸易战略的前景 92

5.5在进口贸易保护下生产的低效能:一个工厂一级的事例 92

5.6另一种可选的外向性政策 93

5.2国内生产总值、投入及总和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93

6.贸易政策改革 95

6.1对贸易自由化过程的研究 96

6.2贸易自由化与经济稳定化 98

各国经验的多样性 98

6.11959-1983年南朝鲜的主要经济自由化政策 99

6.21958-1984年南朝鲜贸易鼓励措施的进展 100

6.3实际汇率 101

6.31972-1986年智利的主要经济自由化政策 102

6.41960-1986年智利的实际汇率、进口额和出口额 103

6.4斯里兰卡:1977年的贸易自由化 104

向更外向的政策过渡 106

6.5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贸易政策改革 106

贸易政策改革的构想 109

6.6各国政府是否可以减少贸易改革进程中的障碍? 111

贸易自由化的经验教训 112

政策选择 113

7.工业发展的补充性政策 113

7.1取消价格管制:加纳的教训 114

7.2印度的生产能力许可证 116

7.1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 117

7.1 1971-1985年的实际利率和部分增长指标 118

7.3“利率限制的铁律” 118

7.2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储蓄和实际存款率 119

7.3改革前后的名义存款利率 120

7.2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 120

7.4金融自由化的风险:智利的教训 120

7.3若干发展中国家(地区)公营部门在全部就业中所占的比例 124

生产要素价格 124

7.5埃及国营企业的实绩以及工资和就业政策 125

7.6秘鲁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合理现象 126

7.4若干发展中国家(地区)中政策对劳动力和资本成本的影响 126

7.5生产的劳动力系数可能的增加根源 127

竞争性环境 127

7.7葡萄牙的退出壁垒和工业调整 128

7.6大型和小型企业里的资本相对价格 129

7.8小总是美的吗? 130

经济政策与技术发展 131

结论 132

8.保护主义的威胁 133

8.1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选择:与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开展贸易 134

8.2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选择:发展中国家内部的贸易 135

8.1东京回合实行前后的平均关税和主要工业国关税变动比例 136

8.3国防纺织品贸易协议或多种纤维协定的历史 136

贸易自由化的兴衰 137

8.2东京回合前后12个加工环节的关税 138

8.4 30年代的“以邻为壑”政策 139

8.1 1984-1986年间各种出口限制协定对制成品的影响程度 140

保护主义措施的加强 140

8.5“普瓦蒂埃效用” 141

保护主义增长的根源 141

8.3 1981和1986年受非关税壁垒“核心手段”支配的工业国的进口 142

8.4 1981和1986年若干市场经济工业国实施的非关税壁垒分组的进口盈利与利息比率 142

8.2 1965-1985年间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从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口制成品的份额 143

8.5 1981至1986年若干市场经济工业国实施非关税壁垒分组的进口盈利与利息指数 143

8.6 1980年若干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成员国进口制成品所含劳动力对出口制成品所含劳动力的比率 143

8.6互惠和公平贸易 145

8.8国内消费品的份额:北大西洋工业国总和 146

8.7 1963、1973、1979年和1980-1985年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国(地区)制成品出口价值和目的港 146

保护主义阻碍了贸易发展吗? 147

8.3 1963年和1985年的世界制成品出口 147

8.9 1980和1985年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 148

工业国的贸易保护对发展中国家净成本的影响 148

8.10 1981-1983年香港从对服装的自动出口限制中的利得收益估计 149

8.11若干部门中的贸易保护给消费者造成的费用的大约估计 150

8.12若干部门中的贸易保护的福利成本的大约估计 151

工业国自我贸易保护的净成本 151

8.4 1983年部分行业中每保留一个职位给消费者造成的费用 152

结论 153

9.走向一个更开放的贸易制度 154

贸易制度的问题 155

9.1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由来及目标 156

非关税壁垒的吸引力 157

9.2洛美协定 158

9.3紧急保护法规的更改: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19条款 158

改革目标 160

9.4多种纤维协定与新的出口商:孟加拉国 160

9.1根据第19条款运用关税和配额的次数 161

9.5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关于反倾销、反补贴税以及补贴的规定 162

9.6反倾销诉讼:高尔夫车案例 164

9.7劳务贸易壁垒 164

乌拉圭回合中发展中国家的利害关系 166

10.工业化与世界经济:政策议程 168

工业国的政策议程 168

发展中国家的政策议程 169

贸易与金融的国际环境 169

A.2 1980年的人口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1965-1986年的增长率 171

统计附录附表 171

A.1 1965-1985年人口增长和对2000年的预测 171

统计附录 171

A.3 198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1965-1986年的增长率 172

A.4 1965-1986年期间若干年份内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172

A.5 1965-1986年期间若干年份内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结构 173

A.6 1965-1985年的部门增长率 173

A.7 1965-1986年期间若干年份内的消费、储蓄和投资指标 174

A.8 1965-1986年出口的增长 175

A.9 1965-1986年出口价格和贸易比价的变化 176

A.10 1970-1986年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债务的增长 176

A.11 1965-1985年的储蓄、投资和经常帐户差额 177

A.12 1970-1985年未偿还的债务的构成 178

参考文献说明 179

世界发展指标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