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 企业税务会计》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良渝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62310971
  • 页数:236 页
图书介绍:

第1章 税法概论 1

§1.1 税法及其相关概念 1

1.1.1 税法的概念 1

1.1.2 税收的特征 1

1.1.3 税法的构成要素 1

1.1.4 税法的分类 2

1.1.5 税法的法律级次 3

1.2.1 原税制存在的矛盾 4

§1.2 税制改革概述 4

1.2.2 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5

1.2.3 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

1.2.4 我国现行新税法体系 6

§1.3 税法的重要作用 7

1.3.1 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 7

1.3.2 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 7

1.3.3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 7

1.3.4 税法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7

1.3.5 税法是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保证 8

§2.1 制定《征管法》的重要意义 9

第2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9

§2.2 税务管理 10

2.2.1 税务登记 10

2.2.2 账簿、凭证管理 11

2.2.3 纳税申报 12

2.2.4 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12

2.3.2 退税和追征 14

2.3.3 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14

2.3.1 延期纳税 14

§2.3 税款征收 14

2.3.4 税款征收方式 15

2.3.5 关于核定税额 16

§2.4 税务检查 16

2.4.1 税务检查权 16

2.4.2 对有关当事人的要求 17

§2.5 法律责任 17

2.5.1 违反税务管理的法律责任 17

2.5.2 偷税抗税的法律责任 17

2.5.3 税务人员违法的法律责任 18

2.6.2 文书送达的签收和方式 19

2.6.1 文书送达的范围 19

2.6.3 文书送达的确认 19

2.5.4 擅自减免税的法律责任 19

§2.6 文书送达 19

§2.7 税务代理 20

2.7.1 推行税务代理的必要性 20

2.7.2 税务代理人及代理机构 20

2.7.3 税务代理业务范围 21

2.7.4 税务代理关系的确立和终止 21

2.7.5 税务代理的权利和义务 22

2.7.6 代理责任 22

2.8.1 税务行政复议 23

§2.8 税务行政复议和诉讼 23

2.8.2 税务行政诉讼 25

第3章 增值税 27

§3.1 征税范围和纳税义务人 27

3.1.1 我国增值税的发展概况 27

3.1.2 征税范围 28

3.1.3 纳税人 29

3.1.4 小规模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 30

3.2.2 低税率 31

3.2.3 特殊税率 31

3.2.1 基本税率 31

§3.2 应税项目及税率 31

3.2.4 免征增值税的项目 32

3.2.5 保税货物监管 32

3.2.6 增值税起征点(只限于个人) 32

§3.3应纳税额的计算 33

3.3.1 计税方法 33

3.3.2 销项税额 34

3.3.3 进项税额 37

3.3.4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38

3.3.5应纳税额 39

§3.4 出口货物退税 40

3.4.1 出口货物退(免)税的适用范围 41

3.4.2 出口货物退税率 42

3.4.3 出口退税的税额计算 43

3.4.4 出口货物退税管理 45

§3.5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的税收规定 49

3.5.1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货物的退、免税 49

3.5.2 1994年后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退税的办法 50

3.5.3 外商投资企业退税的管理 50

3.5.4 外商投资企业退税的政策解释 50

§3.6 纳税义务发生地点、时间及纳税期限 51

3.6.1纳税义务发生地点 51

3.6.3 纳税期限 52

3.6.2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52

3.7.1 专用发票领购使用范围 53

3.7.2 专用发票开具范围 53

§3.7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53

3.7.3 专用发票开具要求 54

3.7.4 专用发票的开具时限 54

3.7.5 专用发票联次及票样 54

3.7.6 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专用发票的要求 55

3.7.7 不符合规定的专用发票的处理 55

3.7.8 开具专用发票后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的处理 56

3.8.2 外商投资企业改征税种后增加税负的处理 57

§3.8 有关增值税的若干重要规定 57

3.8.1 新产品征税的规定 57

3.8.3 货物期货的征税规定 59

§3.9 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60

3.9.1 科目设置 60

3.9.2 账务处理 61

3.9.3 会计报表 63

3.9.4 综合应用示例 64

4.1.2 关税的作用 71

4.1.1 进出口关税的概念 71

§4.1 进出口关税的概念及作用 71

第4章 进出口关税 71

§4.2 征税对象及纳税义务人 72

4.2.1 征税对象 72

4.2.2 纳税义务人 72

§4.3 税则、税目和税率 72

4.3.1 税则 72

4.3.2 税目 73

4.3.3 税率 76

4.4.1 进口关税的完税价格 77

§4.4 关税的完税价格 77

4.4.2 出口关税的完税价格 78

§4.5 应纳税额的计算、征收和会计处理 78

4.5.1 应纳税额的计算 78

4.5.2 应纳税额的征收 79

4.5.3 会计处理 79

§4.6 减免税优惠 79

4.6.1 法定减免 80

4.6.2 特定减免 80

4.6.3 临时减免 80

5.1.1 征税范围的种类 81

§5.1 征税范围及纳税人 81

第5章 消费税 81

5.1.2 征税范围 82

5.1.3 纳税人 82

§5.2 应税项目和税率 82

5.2.1 应税项目 82

5.2.2 税率 83

§5.3 税额计算 85

5.3.1 从量定额计算法 85

5.3.2 从价定率计算法 86

5.3.3 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87

5.3.4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88

5.3.5 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91

5.3.6 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 91

5.3.7 含增值税销售额的换算 92

5.3.8 计算举例 92

§5.4 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93

5.4.1 退税税率的确定 94

5.4.2 应退消费税税款的计算 94

5.5.3 纳税地点 95

5.5.2 纳税期限 95

§5.5 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纳税期限及地点 95

5.5.1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95

§5.6 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96

5.6.1 科目设置 96

5.6.2 会计处理 96

5.6.3 免征消费税的出口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 97

5.6.4 会计处理应用 97

第6章 营业税暂行条例 98

§6.1 纳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98

6.1.1 纳税范围 98

6.1.3 扣缴义务人的确定 99

6.1.2 纳税义务人 99

§6.2 应税项目和税率 100

§6.3 应纳税额的计算 100

6.3.1 营业额的确定及价外费用 101

6.3.2 对几项主要业务营业额的确定 101

6.3.3 对价格明显偏低营业额的核定 102

6.3.4 计算举例 102

§6.4 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 103

6.4.1 兼有不同税目的应税行为 103

6.4.2 混合销售行为 103

6.5.1 一般减免税 104

6.4.3 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行为 104

§6.5 免税项目 104

6.5.2 科研技术转让减免税 105

§6.6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及地点 105

6.6.1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05

6.6.2 营业税的纳税期限 105

6.6.3 纳税地点 106

§6.7 营业税的会计处理 106

6.7.1 科目设置 106

6.7.2 会计处理 106

6.7.3 应用实例 107

第7章 资源税 108

§7.1 概述 108

7.1.1 征税原理 108

7.1.2 历史沿革 108

7.1.3 开征资源税的意义 109

§7.2 资源税的基本规定 109

7.2.1 纳税义务人 109

7.2.2 税目和税额 109

7.2.3 应纳税额的计算 110

§7.3 资源税的会计处理 111

7.2.6 纳税地点 111

7.2.4 减税免税 111

7.2.5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纳税期限 111

7.3.1 科目设置 112

7.3.2 销售应税资源产品 112

7.3.3 自产自用应税资源产品 112

7.3.4 企业收购未税矿产品 112

7.3.5 购进应税资源产品加工出售 113

§8.1 概论 114

8.1.1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的沿革 114

第8章 企业所得税法规暂行条例 114

8.1.2 企业所得税法规制度的改革 115

§8.2 纳税义务人 115

§8.3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15

8.3.1 收入总额的确定 116

8.3.2 准予扣除的项目 117

8.3.3 不得扣除的项目 120

8.3.4 亏损弥补 120

§8.4 税率 121

8.5.1 固定资产的计价 122

§8.5 资产的税务处理 122

8.5.2 固定资产的折旧 123

8.5.3 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 124

8.5.4 递延资产的摊销 124

8.5.5 会计核算方法与税法不同时的调整 124

§8.6 税额扣除 125

8.6.1 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 125

8.6.2 从国内其他企业分回利润已纳税额的调整 126

§8.7 企业所得税预缴及汇算清缴 127

§8.8 减免税优惠 128

8.8.2 第三产业的企业 129

8.8.1 高新技术企业 129

8.8.3 三废利用的企业 130

8.8.4 特殊地区的企业 130

8.8.5 技术服务所得 130

8.8.6 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的企业 130

8.8.7 新办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130

8.8.8 特定部门办的革些企业 131

§8.9 计算及会计处理 132

8.9.1 科目设备 132

8.9.3 应用实例 133

8.9.2 会计处理 133

第9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138

§9.1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历史沿革 138

§9.2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139

9.2.1 纳税人 139

9.2.2 征税对象 139

9.2.3 税率 140

§9.3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40

9.3.1 应纳税所得额的概念 140

9.3.2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141

9.3.3 准予列支的具体项目 142

9.3.4 不得列为成本、费用和损失的项目 143

§9.4 资产的税务处理 144

9.4.1 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 144

9.4.2 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 146

9.4.3 递延资产的摊销 146

9.4.4 存货的计价 146

§9.5 税收优惠 146

9.5.1 基本的减免税优惠措施 146

9.5.2 进一步的更优惠的减免税待遇 149

9.5.3 再投资退税 150

9.5.5 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 151

9.5.4 亏损弥补 151

§9.6 关联企业业务往来 152

§9.7 源泉扣缴 153

§9.8 所得税申报及缴纳 154

第10章 个人所得税法 157

§10.1 纳税义务人 157

§10.2 应税所得项目 158

10.2.1 所得来源的确定 158

10.2.2 应税所得项目 159

§10.3 税率 161

10.4.1 费用减除标准 163

§10.4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63

10.4.2 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 164

§10.5 应纳税额的计算 165

10.5.1 工资、薪金所得 165

10.5.2 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66

10.5.3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167

10.5.4 劳务报酬所得 168

10.5.5 稿酬所得 169

10.5.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69

10.5.10 偶然所得 170

10.5.9 财产转让所得 170

10.5.8 财产租赞所得 170

10.5.7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70

10.5.11 其他所得 171

§10.6 免税项目 173

§10.7 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 174

§10.8 纳税办法和纳税期限 176

§10.9 会计处理 177

11.1.1 印花税的概念 179

11.1.2 印花税的征税意义 179

§11.1 印花税的概念、征税意义及特点 179

第11章 印花税暂行条例 179

11.1.3 印花税的特点 180

§11.2 印花税的基本规定 180

11.2.1 纳税义务人 180

11.2.2 税目、税率 181

§11.3 应纳税额的计算及会计处理 182

11.3.1 对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的应纳税额计算 182

11.3.2 其他凭证的应纳税额计算 185

11.3.3 一些特殊凭证的应纳税额计算 186

11.3.4 印花税的会计处理 186

11.4.2 免税项目 187

§11.4 纳税办法、减免税及处罚规定 187

11.4.1 纳税办法 187

11.4.3 对违反税法规定行为的处罚 188

第12章 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189

§12.1 土地增值税的意义 189

§12.2 土地增值税的基本规定 190

12.2.1 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 190

12.2.2 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 190

12.2.3 计算增值额的扣除项目 190

12.2.4 增值额 191

12.2.6 应纳税额的计算 192

12.2.5 税率 192

12.2.7 减免税 193

§12.3 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94

12.3.1 科目设置 194

12.3.2 应用实例 194

第13章 其他税种 195

§13.1 城市维护建设税 195

13.1.1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及特点 195

13.1.2 征收范围和纳税人 195

13.1.5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管理及减、免税 196

13.1.4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方法 196

13.1.3 应税项目及税率 196

13.1.6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会计处理 197

13.1.7 现行城市维护建设税存在的问题 197

§13.2 教育费附加 197

13.2.1 教育费附加的概念 197

13.2.2 纳税人 197

13.2.3 应税项目及税率 197

13.3.1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概念及特点 198

§13.3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198

13.2.6 会计处理 198

13.2.5 免税 198

13.2.4 教育费附加的计算方法 198

13.3.2 纳税人及征税范围 199

13.3.3 应税项目及税率 200

13.3.4 计算方法 201

13.3.5 征税管理 202

13.3.6 免税 203

13.3.7 会计处理 203

习题与练习 204

参考文献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