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语言哲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宓庆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0108613
  • 页数:547 页
图书介绍: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又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在人类高奏和平发展的大乐章里,翻译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进军里,翻译必然是一支活跃的先头部队。本书是西方语言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珠联壁合的力作。作者倾数年心力,以语言哲学最新思想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是译学基础研究的杰作。

绪论 1

上篇 翻译理论研究方法论探索 19

第一章 本位与外位 19

1.1 本位观刍议 19

1.2 外位参照 36

1.3 本位观照,外位参照 41

1.4 结语 47

2.0 概述 52

第二章 主体与客体 52

2.1 翻译主体的科学定位 54

2.1.1 主体的主导性 54

2.1.2 主体的“权力”:范围和限度 58

2.1.3 主体的“无限可变性” 62

2.1.4 主体的能动性源自客体 67

2.1.5 结语 72

2.2 翻译客体的功能:拒斥主体的“凌驾权力” 73

2.2.2 文本的“权力”:拒斥僭释 76

2.2.1 翻译客体是一个三元复合体 76

2.2.3 文本的内在矛盾和不确定性 81

2.2.4 文本的非整体性 82

2.2.5 文本的期待性 83

2.2.6 文本的语义隐含 85

2.2.7 文本与作者:人文互证观 88

2.2.8 文本与读者:译者的取向参照系 92

2.3 结语 94

第三章 方法论余论三则 98

3.0 意义的人文性:基本依据 98

3.1 语言的人文性与科学方法论 103

3.2 继承与开拓 109

3.3 历史感与现实感 115

中篇 翻译理论的哲学视角 127

第四章 语言观与翻译理论问题 127

4.0 概述 127

4.1 语言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128

4.2 翻译语言学要求同质语言观和异质语言观的辩证统一 129

4.3 汉语的异质性与翻译理论问题 150

4.3.1 汉语的文字体系和声韵体系独树一帜 150

4.3.2 汉语的形式(形态)弱势与意念强势 159

4.3.3 汉语的意念主轴与英语的形态主轴 162

4.3.4 汉语语法的异质性表现 167

4.3.4A “意合对接”:语义功能的强化 167

4.3.4B “尽在不言之中”:语法范畴的虚化 171

4.3.4C “举纲意断”:句法结构的话题化 179

4.4 结语 181

第五章 翻译学的意义理论(上);现代语言哲学中的各种意义观 192

5.0 概述 192

5.1 翻译学视角中的语言哲学意义理论 196

5.1.1 指称论(Theory of Reference)意义观 197

5.1.2 观念论(Ideational Theory)意义观 219

5.1.3 语用论(Use Theory)意义观 236

5.1.4 指号论(Signs Theory)意义观 245

5.2 结语 262

第六章 翻译学的意义理论(下):中国翻译学意义理论架构 277

6.0 绪论:意义对译学的意义 277

6.1 翻译学意义理论的认识论 281

6.1.0 译学视角中意义的基本特征 282

6.1.1 意义的实体性 282

6.1.2 意义的疏略性 285

6.1.3 意义的不确定性 288

6.1.4 意义游移性 291

6.1.5 意义与思维的伴随性 293

6.1.6 意义逻辑性 296

6.1.7 结语:意义的定义问题 299

6.2 意义获得的途径 300

6.2.1 指号系统 300

6.2.1A 指号的容载功能:容载的无限性 300

6.2.1B 指号相对任意性和相对的意义提示性 305

6.2.1C 指号的驳杂性 307

6.2.1D 指号的误导性 310

6.2.2 指称系统和超指称系统 312

6.2.2A 指称的类别问题 313

6.2.2B 超指称的意义系统 314

6.2.2C 指称的定位问题 322

6.2.3 语境系统 325

6.2.3A 语境对意义的决定作用 329

6.2.4 结语:翻译学的“意义范式” 336

6.3 意义的表现论 337

6.3.1 翻译再现的层次 337

6.3.2 动态表现与非动态表现 342

6.3.3 结语 350

6.4 意义的对策论 352

6.4.1 必须将意义视为能动而非僵化的实体 352

6.4.2 必须通达权变,关键在把握意向 354

6.4.3 意义理论中的形式问题:形式受制于意向的调节 359

6.4.3A 把握体现意向的形式意义(meaning of the form) 359

6.4.3B 形式运筹的决定因素 363

6.4.3C 实现形式与意义意向的整合:形式的适度异化 366

6.5 结语 369

第七章 论翻译思维 375

7.0 概述 375

7.1 翻译思维的特征:三个平面 375

7.2 现代西方哲学与文论的“理解理论” 377

7.3 翻译学的“理解理论” 396

7.3.1 翻译中的理解障碍 397

7.3.1A 表层理解障碍 399

7.3.1B 浅层(中介层)理解障碍 400

7.3.1C 深层理解障碍 402

7.3.2 理解障碍的成因分析 409

7.3.3 翻译学的理解对策论 415

7.3.3A 对策一:辨识指称的精微性 417

7.3.3B 对策二:消解结构的确定性 418

7.3.3C 对策三:透察意义的意向性 422

7.3.3D 对策四:充分发挥主体的应变功能 425

7.3.3E 对策五:充分发挥文本的意指功能 427

7.4 结语 429

第八章 翻译中的语言逻辑问题 436

8.0 概述 436

8.1 翻译中的逻辑规约和校正 439

8.2 翻译的逻辑思维链 444

8.2.1 概念理解谬误 444

8.2.2 逻辑悖理谬误 450

8.2.3 语段混乱谬误 455

8.3 所谓语言真值问题 461

8.3.1 “意义即真值”论 462

8.3.2 冗余的“非真值”论 463

8.3.3 所谓“真值共享”论 464

8.4 结语 467

下篇 翻译的价值观论 473

第九章 新翻译观理论探索 473

9.0 概述 473

9.1.1 历程和条件 479

9.1 新世纪的翻译学:翻译理论的科学化 479

9.1.2 翻译理论科学化的具体任务 484

9.2 新翻译观刍议 492

9.2.1 将主体与客体合理定位 493

9.2.2 赋予译者充分的酌情权:“权力转移” 495

9.2.3 鼓励对文本的多样化阐释和再现 499

9.2.4 充分关注对形式的表现论研究 505

9.2.5 充分关注读者的接受 506

9.3 结语 509

第十章 翻译批评论纲 513

10.1 翻译批评总论 513

10.2 关于翻译批评的主体 514

10.3 关于批评的标准 517

10.4 关于翻译批评的对象 522

10.5 关于翻译批评的方法 528

中文参考书目 532

英文参考书目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