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探讨的问题 3
一、非农社会经济结构 3
第一篇 背景 3
二、社会资本与合作行动 5
一、行政与自治 (24 8
三、产权变革的社会过程 10
四、村庄变迁的型式 12
第二章 研究的方法和资料 19
一、个案研究 19
二、“进入”村庄和社区生活 23
三、资料 28
第三章 调查的村庄 31
一、调查村域的界定 31
二、区域背景和经济地理 34
三、村庄的概况 37
图1万丰村地理位置图 40
图表目录 40
图2万丰村图 41
四、村庄的人口和职业 42
五、村庄的代表性 45
表1沙井镇村庄的姓氏分布和特征 46
第二篇 村庄的再组织 53
第四章 从分散化到再合作 53
一、“集体制”的形成与解体 53
二、分散后的农民走向哪里 62
三、农民再组织的合作取向 66
一、土地为本 71
第五章 再合作的社区基础 71
二、“集体”运作 77
三、家族联带 83
四、“利、权、情”秩序与合作关系 88
第六章 工业进村 92
一、“请”工业进村 93
二、“三来一补”加工业 100
三、建厂和招工 102
四、工缴费和厂租 106
第七章 非农经济聚集区 112
、传统经济结构的终结 112
二、外向型依附性经济与自营经济 114
表2村内“三来一补”企业的行业及劳动力结构图 115
表3村办企事业单位一览表 119
三、保护性的经济及内部劳动力市场 128
第八章 “村集体”与股份合作制 137
第三篇 共有体制 137
一、融资中村集体的特殊作用 139
二、合作中集体经济的重整 141
三、法人资产的集体含义 144
四、不完全股份制和部分劳动合作制 146
一、集资团体 150
第九章 “缘”关系与股份合作体系 150
二、小村合作社 153
三、大村合作联社 158
四、“村集体”合作体系 161
图3村集体合作体系图 162
一、所有权的确认和归属 165
第十章 共同所有权 165
二、共同所有权结构 171
第十一章 分配、差别和“共同富裕” 178
一、三种分配形式 178
二、收入差别 183
表4家庭年收入构成与差别明细表 185
三、差别的平衡与“共同富裕” 187
一、有限责任和参与 192
第十二章 责任、参与和传播 192
图4村民参与模式图 193
二、村议传统和草根民主 199
三、传播网络与社会结构 204
第四篇 村庄内生结构的变迁 211
第十三章 亲缘集团 211
一、“家本位”与单系差序格局 212
二、母系联姻集团 221
表5一村和五村媳妇姓氏和娘家地点统计表 223
图5母系联姻集团 226
三、亲缘关系在事业上的扩展 228
第十四章 “拟亲缘”联带团体 232
一、“空挂户” 232
二、“团年会” 235
表6宴客单位名单 236
三、“春茗会” 242
四、公司的外聘班子 244
第十五章 村政府 248
图6村政府执行机构图 257
二、村财政 258
图7村财政资金活动图 264
三、仲裁与治安 265
表7诉松的民事纠纷案 270
第十六章 公司与社区 281
一、村庄的公司体制 282
二、公司与社区的边界分化 287
三、公司与社区的相对分离 298
一、地缘、村籍与社区身分 304
第十七章 社区身分和职业分化 304
二、资源分配和社会流动规则 310
三、身分群体的职业分化 319
表8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320
一、乡村人口与农业人口的分离 327
第十八章 从“农”村到“工”村的演化 327
二、村庄工业化与自然城镇化 329
三、工业化方式与村庄内生结构和秩序 337
一、村为边界的分化 341
第十九章 村社区关系的扩展 341
表9村总产值和人均收入比较表 343
二、村与周边城乡的关系 346
表10万丰村与所属镇经济指标比较 348
表11镇村企业和人数统计表 348
三、村为载体的大区域关系 355
结语 361
附录 367
参考书目 405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