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典型范畴与文艺学的建设 1
一 世界文学史与“熟悉的陌生人” 2
二 典型范畴与创作规律 5
三 典型范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9
四 探讨典型范畴史的方式和途径 13
上编 马克思以前典型学说在欧洲的发展 21
第一章 古希腊文艺的繁荣与典型理论的萌芽 21
一 苏格拉底的探索 23
二 从柏拉图到亚里斯多德 26
第二章 古典主义的类型说 40
一 贺拉斯的古典主义类型说 41
二 从普罗丁的新柏拉图主义到达·芬奇的“第二自然”说 47
三 《熙德》之争与布瓦洛的《诗的艺术》 54
第三章 启蒙运动时期典型学说的发展 66
一 狄德罗的文学典型观 67
二 莱辛对典型学说的贡献 79
三 维柯的《新科学》与典型理论的自觉 94
第四章 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典型理论 107
一 康德的“美的理想”与“审美意象”说 109
二 歌德关于“显出特征的整体”的理论 117
三 黑格尔的理想性格说 137
下编 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167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产生 167
一 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 168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理论的历史继承性与革命变革 170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学典型的基本观点 192
一 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 193
二 典型与个性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 211
三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35
四 艺术家个人的生命表现的物化形式 267
五 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共产主义新人 284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在俄国的发展和演变 303
一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现实主义典型观 304
二 列宁论社会典型与文学典型 321
三 高尔基的文学实践和典型理论 346
四 日丹诺夫、马林柯夫与《共产党人》杂志专论:《关于文学艺术中的典型问题》 377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建树 388
一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典型思想的表述和西方典型学说的介绍 388
二 关于阿Q形象的论争和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402
三 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鲁迅的典型观 417
四 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中的典型理论 429
第九章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典型理论的探索 442
一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典型范畴与布莱希特的诘难 442
二 葛兰西论“民族——人民”文学和现代人的特征 458
三 马尔库塞的《单面人》及其典型观 462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的历史命运 472
一 典型理论发展中出现的二律背反 472
二 典型范畴在现代主义和表现说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477
三 典型范畴在不同文艺理论体系中的横向比较 493
四 新的启示和展望 503
[附] 建国以来典型问题研究目录索引 513
后记 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