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被迫离家 走南闯北 3
第一章 少小时开封生活 3
一、幼时家境 3
(一)仕宦之家 3
(二)继母虐待 5
二、幼时所受教育 8
(一)父教 8
(二)入私塾 10
(三)上小学 12
三、接触民间文艺 13
(一)鼓儿词 13
(二)河南坠子 16
第二章 在辉县、百泉 18
一、就学时难忘的二三事 18
(一)辉县一小——终身难忘事 19
(二)百泉中学——最大的创伤 20
二、民间采风 22
(一)留心观察 22
(二)求知欲·好奇心·裨益 23
三、念百泉,思故乡 26
(一)百泉览胜 26
(二)盼望重游已陌生的故乡 27
第三章 离家出走后的非凡历程 29
一、战时工作干部 30
(一)入“军政班” 30
(二)保送“战干团” 30
二、直属分团部主任 34
(一)受训 34
(二)任职 35
三、大学生 37
(一)入兰大 37
(二)进东大 38
四、社长、副教授、教官 44
(一)去东北 45
(二)《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 46
(三)逃亡 48
第二编 驰骋文坛 浮世沉狱 53
第四章 五十年代——小说家柏杨 53
一、初到台湾 53
(一)当教师 54
(二)入基督教 54
(三)副组长、总干事 56
二、小说创作 59
(一)创作契机 59
(二)创作一般 60
(三)代表作 62
第五章 六十年代——杂文家柏杨 74
一、创作动机,“柏杨”笔名 74
(一)杂文——匕首、投枪 75
(二)古柏杨道 77
二、创作奇迹 79
(一)原由 79
(二)表现 80
三、创作总格局 81
(一)两基本 82
(二)三性 83
第六章 人生文学 97
一、人生文学思想 97
(一)创作应努力歌颂人生的真善美 98
(二)创作应努力做到“三统一” 100
二、人生理想文学 105
(一)歌颂强烈追求幸福的人 106
(二)赞扬人生道上有最大贡献的人 116
三、人生伦理文学 126
(一)歌颂真正爱情、美满婚姻 127
(二)宏扬新孝道 137
(三)赞美仁爱 147
第七章 七十年代——入狱、史学家柏杨 149
一、入狱 149
(一)早被列为第一个肃清对象 150
(二)翻译刊登“打击领导中心”的漫画 150
(三)刑讯逼供叛乱组织关系及叛乱活动——柏杨供称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接受共产党发的活动费 159
(四)以死刑起诉 162
二、在台北狱中和火烧岛狱中 162
(一)绝食 163
(二)作《冤气歌》 163
(三)备受折磨 165
(四)发愤著史 170
三、出狱 174
(一)孙观汉等人营救 174
(二)“人权外交”影响 177
附录一:柏杨:《孙观汉先生归去来》 180
附录二:张香华:《我爱的人在火烧岛上》 186
第三编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191
第八章 八十年代——声名鹊起的史学家柏杨 191
一、出狱初期 192
(一)宝刀未老 192
(二)与诗人张香华结合 195
(三)出访东南亚和欧美——发表《丑陋的中国人》讲辞 197
二、再沉浸于历史 198
(一)“柏杨读史札记” 199
(二)《柏杨版<资治通鉴>》——“十年通鉴” 200
第九章 镜鉴史学 205
一、镜鉴作用观 205
(一)《通鉴》的镜鉴作用观 205
(二)人民史观 208
二、治乱相迭的恶性循环论 214
(一)瓶颈危机论 215
(二)乱因的“官逼民反”说 218
三、多难的封建根源说 222
(一)“限制自由是传统政治最阴暗面” 222
(二)“专制政治就是一片血腥” 226
(三)“摇尾系统努力造神” 235
(四)“创造一个民主法治的世界” 237
第四编 广角聚焦 再识柏杨 243
第十章 中国心——爱中国、爱中国人 243
一、中国心的一般表现 243
(一)长期未兴移民念 243
(二)深深同情苦难同胞 245
(三)热情希望中国统一,坚决反对“台湾独立” 247
二、《丑陋的中国人》与中国心 250
(一)一本只谈缺点、略谈优点的有片面性的书 252
(二)“酱缸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 258
(三)“崇洋而不媚外”辨析 266
三、《中国人史纲》与中国心 270
(一)中国和中国人的立场 271
(二)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 273
(三)“国耻”是“耻” 277
第十一章 民主自由心——激烈针砭台湾缺民主自由时弊 282
一、《丑陋的中国人》中的民主自由心 283
(一)“我们的民主是‘你是民,我是主’” 283
(二)“民主不是形式,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284
(三)“民主政治的精义是‘我不例外’” 287
(四)“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288
(五)以做官为唯一价值取向的官场同自由民主不两立 289
二、《中国人史纲》中的民主自由心 293
(一)热情歌颂大黄金时代的自由民主 293
(二)强烈抨击儒家的“保守精神”和反自由民主 296
(三)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的民主变革 304
第十二章 人心——人道主义 308
一、人论 308
(一)“人就是人,不是物” 309
(二)“人权就是人性的尊严” 315
二、“封建制度摧残人性” 322
(一)封建等级制度 322
(二)封建特权制度 324
(三)口供主义、冤狱、酷刑峻法、滥杀无辜 328
三、“封建文化摧毁人性” 338
(一)大男人沙文主义——“女人不是人” 338
(二)排队打手心——人格上的凌辱 344
第十三章 写作癖及“柏杨笔” 349
一、以写作为真正生命之所在 349
(一)极强的写作韧性 349
(二)产量惊人,速度惊人 351
二、颇具特色的笔法 352
(一)文学史学结合 353
(二)敢爱敢恨的统一 356
(三)为文故作惊人语 360
(四)尖刻、新鲜、活泼的语言运用 363
柏杨八十年生平事略 368
后记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