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绪论 1
第一章 夏商时代人才思想的萌芽 1
第一节 人才思想萌芽的社会条件 1
第二节 夏商时代人才思想的萌芽 5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人才思想 9
第一节 西周人才思想发展的社会背景 9
第二节 西周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12
第三节 西周人才思想的特点 15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人才思想 20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20
第二节 举善思想的发展 22
第三节 尊贤思想的出现 26
第四节 对人的素质的认识 29
第五节 老子的人才思想 32
第六节 孔子的人才思想 34
第四章 战国时期的人才学说 41
第一节 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百家争鸣 41
第二节 墨家学派的尚贤主张 42
一 什么是贤者 42
二 尚贤是为政之本 43
三 众贤是统治者的主要任务 44
四 任人唯贤、不分亲疏贫富贵贱 45
第三节 孟轲的人才学说 46
一 对人才概念的阐述 47
二 论人性善 49
三 论尊贤使能 50
一 反对尚贤,主张任法 52
第四节 商鞅的人才主张 52
二 论人不以德才,授职任力尚功 54
第五节 庄子及其后学的理想人格 56
第六节 荀况的人才学说 59
一 对人才概念的解释 59
二 论人性恶 62
三 论理想人格 63
四 论尚贤使能 65
第七节 韩非的人才学说 67
一 重实用的人才标准 68
二 尚法术不尚贤智 69
三 论选才用人之术 71
第八节 《吕氏春秋》的人才思想 73
一 对人才概念的阐述 73
二 论人的素质 75
三 论人才的选用 78
第九节 《管子》的人才思想 81
一 论人才类别及素质 81
二 论“得人之道” 83
三 论用人之术 85
四 论以法择人量功 87
第十节 《战国策》的人才思想 88
一 尚贤贵士 88
二 轻德重功 90
第十一节 战国时期人才学说概说 93
第五章 秦汉时期的人才思想 96
第一节 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独尊儒术” 96
一 秦始皇的用人思想 97
第二节 秦始皇、汉高帝、武帝的用人思想 97
二 汉高帝的用人思想 99
三 汉武帝的用人思想 100
第三节 《新语》、《淮南子》的人才思想 101
一 陆贾《新语》的人才思想 102
二 《淮南子》的人才思想 103
第四节 董仲舒的人才思想 113
一 对人才概念的阐释 113
二 论性三品及善质 114
三 论人的素质 117
四 论任贤与考绩 120
第五节 盐铁会议上两种人才观的论争 123
一 什么是真正的人才 124
二 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126
三 任贤能还是任法势 127
第六节 刘向、杨雄、桓谭的人才思想 128
一 刘向的人才思想 129
二 杨雄的人才思想 133
三 桓谭的人才思想 139
第七节 王充的人才思想 142
一 论人才区分 143
二 论人性与修养 146
三 论人的素质 148
四 论人才的社会作用、机遇和命运 150
第八节 王符的人才思想 151
一 论人的素质 152
二 论人才任用 154
第九节 秦汉时期人才思想概说 158
第一节 分裂战乱、门阀政治与玄学的兴盛 162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思想 162
一 曹操的用人思想 164
第二节 曹操、诸葛亮的人才思想 164
二 诸葛亮的人才观 168
第三节 荀悦、徐干的人才思想 172
一 荀悦的人才思想 172
二 徐干的人才观念 178
第四节 刘劭《人物志》的人才学说 186
一 论人的性情、气质和心理 187
二 论人才区分 188
三 论人的素质 190
四 论人才鉴别 192
五 论人才任用 195
一 “才性同” 197
第五节 魏晋时期的“才性之辩” 197
二 “才性异” 198
三 “才性合” 199
四 “才性离” 200
第六节 傅玄的人才思想 202
一 论人性及人的素质 202
二 论人才鉴别 204
三 论人才任用 205
第七节 葛洪的人才思想 208
一 论理想人格 208
二 论人的素质 209
三 论人才命运与处世态度 213
四 论人才的识别品鉴 216
五 论人才任用 218
一 门品与人才之争辩 221
第八节 魏孝文帝的用人思想 221
二 论举贤用人与考绩 223
第九节 《刘子》的人才思想 225
一 对人才概念的阐释 225
二 论人的性情与形神 227
三 论人的素质 229
四 论人才命运与处世态度 232
五 论人才识别 234
六 论人才任用 236
第十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思想概说 238
第七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人才思想 243
第一节 士庶党争与儒佛道的斗争融合 243
一 论人才素质 245
第二节 颜子推的人才思想 245
二 论人才及其培养 247
三 论学习 249
第三节 唐太宗的用人思想 251
一 论人才素质及培养 251
二 论任人唯贤 253
三 论用人之道 258
第四节 刘知几的史学人才思想 260
一 论人才问题 261
二 论史学人才 263
第五节 韩愈的人才思想 266
一 对人才概念的阐释 266
二 论人性及人的素质 270
三 论人才命运与处世态度 273
四 论人才的识别、选拔和任用 275
第六节 柳宗元的人才思想 277
一 对人才的认识 278
二 论人的素质 280
三 论人才命运与处世态度 283
四 论人才的选拔任用 285
第七节 白居易的人才思想 288
一 论人才素质 288
二 论人才的社会作用、命运与处世态度 290
三 论人才的选举任用 291
第八节 隋唐五代时期人才思想概说 293
第八章 宋元时期的人才思想 298
第一节 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与理学的兴盛 298
一 论人的分类与人性 300
第二节 李觏的人才思想 300
二 论圣、贤、君子 302
三 论人的素质与教育 303
四 论人才举用 306
第三节 王安石的人才思想 309
一 论人的性情与人才 309
二 论人才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311
三 论人才培养 312
四 论人才选拔 314
五 论人才的使用与管理 316
第四节 张载的人才思想 318
一 论人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318
二 论人才的分类与命运 320
三 论人的素质 322
四 论人才培养 324
第五节 程颢程赜的人才思想 326
一 关于人才概念与分类 327
二 论人的素质与成才之路 329
三 论人才的培养与选用 333
第六节 金世宗的用人思想 334
一 论人的素质与用人标准 334
二 论贤才之选举使用 336
第七节 朱熹的人才思想 338
一 论人的心、性、情、才 338
二 论人才分类及素质 341
三 论人的培养、选拔和使用 344
第八节 陈亮的人才思想 345
一 论人才及其重要性 346
二 论人才的选拔任用 348
三 论南宋人才制度的弊害 350
第九节 许衡的人才思想 352
一 论人性与人才 352
二 论人的素质 355
三 论人才任用 358
第十节 宋元时期人才思想概说 360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人才思想 366
第一节 君主专制、理学独尊与启蒙思想的产生 366
第二节 明太祖的用人思想 368
一 致治之道在于任贤 368
二 人才以教导为先 370
三 论人才选拔举荐 370
四 论用才之道 372
一 心性合一论 376
第三节 王守仁的人才思想 376
二 致良知的德性修养方法 377
三 论人才分类、素质及培养 379
第四节 王廷相的人才思想 383
一 论人性 383
二 论人才分类 385
三 论人才素质 386
四 论学习 388
五 论人才选用 392
第五节 顾炎武的人才思想 394
一 论人性、社会政治与人才 394
二 对科举制度的批评 398
一 论人性即气质之性 402
第六节 颜元的人才思想 402
二 论人才的分类、素质与成才途径 404
三 论学习 408
四 论人才选拔 412
第七节 康熙皇帝的用人思想 414
一 论任用贤才的重要性 414
二 论人才素质 415
三 论人才选拔 417
四 论用人之道 419
第八节 明清时期人才思想概说 422
附录一 本书使用书目 427
附录二 本书参考论著目录 431
附录三 本书作者自撰人才思想、制度史论文目录 436
后记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