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词典 第4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育颐等编撰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4350524X
  • 页数:599 页
图书介绍:

词典正文 1

目录 1

《中国古代文学词典》跋 3

一人为刚,万夫为柔,以大便其有力强武,而胤孙乃不可长。 3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 3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3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4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4

一日而废一事,一月则可知也;一岁,则事之积者不可胜数也。故欲事之无繁,则必劳于始而逸于终。 4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4

一令蔓草难鉏,涓流泛酌,岂直疥痒轻疴,容为心腹重患。 5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5

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 5

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5

一目之人可使视准,五毒之石可使溃疡。 5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6

一仪不可以百发,一衣不可以出岁。 6

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6

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7

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 7

一事殊法,同罪异论。 7

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更有旁人。 7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8

一身都是胆。 8

一抑一扬者,轻鸿所以凌虚也;乍屈乍伸者,良才所以俟时也。 8

一言之善,贵于千金。 8

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 8

一国之政,万人之命。 9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9

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9

一彼此于胸臆,捐好恶于心想。 10

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10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

不遇?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10

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11

二画 15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15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15

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15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 15

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15

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 16

十指而掩日月之光,一口而没沧溟之水。 16

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岂其才巨小哉,所居要也。 16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弱,必强。 17

人才之难,自古而然,匪难其人,抑难其天。 17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17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自小,小也;自大,亦小也。 17

丁君十纸,不敌王君数字。 18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18

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18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18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8

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18

人之情,不蹶于山,而蹶于垤。 1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19

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19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9

人无志,非人也。 20

人无完行,士无廉声。 20

人无贵贱,道在者尊。 20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

人不尊己,则危辱及之矣。 20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1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21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21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21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21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哉。 22

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 22

人有有之而耻言之者,有有之而乐言之者,有无之而工言之者,有无之而不言似有之者。 22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22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3

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 23

人各有能有不能,有明有不明。若能为能,不能为不能,明为明,不明为不明,乃所谓明也。 23

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23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23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2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24

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 24

人贵量力,不贵必成;事贵相时,不贵必遂。 24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 25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25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25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25

人情同于怀士兮,岂穷达而异心。 26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26

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26

人欲自见其形,以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26

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26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 27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27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27

入泽随龟,不暇调足;深渊捕蛟,不暇定手。 27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 27

入鲍忘臭,效尤致祸。 28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8

九方皋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逸。 28

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所谓足,足乎道之谓也。 29

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29

力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 29

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29

刀锥之末,将尽争之。 29

力胜贫,慎胜祸。 30

三 画 33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33

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3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

三过其门而不入。 33

三岁学不如三岁择师。 34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34

三军一心,剑阁可以攻拔,四马齐足,孟门可以长驱。 3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4

干将之刃,人不推顿,苽瓠不能伤;筱簵之箭,机不动发,鲁缟不能穿。 35

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 35

三折肱知为良医。 35

三悔以没齿,不如不悔之无忧也。 35

士大夫众则国贫。 3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6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3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6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36

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37

士志于道,而耻恶农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7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7

士穷乃见节义。 37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38

下以言语为学,上以言语为治,世道之所以日降也。 38

下或谀我“过人之聪”,是入甘言,将欲相聋;下或夸我“秋毫必睹”,是人甘言,将欲相瞽。 38

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38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39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39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39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9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39

大义灭亲。 40

大凡荐举之道,古人之所谓难者,其难非苟一而已也。知之难,言之难,听信之难。 40

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 40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40

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41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41

大匠不斫,大庖不豆。 41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41

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 41

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42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下。 42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42

大制不割。 4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3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 43

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43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43

大器晚成,宝货难售。 44

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44

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 44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44

大器晚成。 44

万里长江,何能不千里而一曲? 45

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 45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45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45

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 46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46

与之语道理,辩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46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47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救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47

与狐议裘,无时焉可。 47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47

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退;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逐。 48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48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48

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真伪,无有故新。 48

上之所好,民必甚焉。 49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49

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绔。 49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49

才胆实由识而济,故天下唯识为难。 49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50

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50

辞。 50

上有无时之求,中有剥削曲巧之政,下有豺狼寇盗之害,民何所措其手足? 50

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 50

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51

上智不处危以侥幸,中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安于危以自 51

亡。 5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51

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51

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 51

口惠而实不至,怨甾及其身。 5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2

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52

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 52

山风飗飗,岭云峨峨。飞轩凭虚,洞壑在下。向背殊状,昏明易色。 53

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实漏卮。 53

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阱;忽见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 53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53

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舂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54

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54

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 54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54

千丈之隄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55

千包万箱,非一耕所得;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 55

山霤至弱,石为之穿;蝎虫至弱,木为之弊。 55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55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56

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 56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56

千岩竞秀,百壑争流。 56

千载之勋,一朝可立。 56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7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57

义宜死也,虽假之以百龄之寿不苟生也;义宜贱也,虽诱之以三公之爵不苟贵也。 57

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宜不能传也,文、理、义三者兼并,乃能独立于一时,而不泯于后代,能必传也。 58

义理不先尽,则多听而易惑;志意不先定,则守善而或移。 58

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 58

夕景欲沉,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 58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58

凡人之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蚩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 59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 59

凡工妄匠,执规秉矩,错准引绳,则巧同于倕也。 59

凡为文章,犹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策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 60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役民而已也。 60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社稷倾危,莫不由此。 60

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 60

凡自唐虞以来,编篇所存,大之为河海,高之为山岳,明之为日月,幽之为鬼神,纤之为珠玑华实,变之为雷霆风雨,奇辞奥旨,靡不通达。 61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61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61

凡居其位,思直其道,道苟直,虽死不可回也;如回之,莫若亟去其位。 62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62

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 62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难。 62

及王则无不仲宣,语刘则无不公干。 62

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 63

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 63

《广陵散》于今绝矣! 6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4

卫君谈道,平子三倒。 64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64

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 6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4

小人之过也必文。 65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65

小人之誉人,反为损。 65

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则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65

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65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66

小不忍,则乱大谋。 66

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66

小人得志,暂快一时。 66

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 66

小事胡涂,大事不胡涂。 67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67

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悬)绳之数也。 67

飞蝗自西北来,声乱浙江之涛,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 67

马不可极,民不可剧;马极则踬,民剧则败。 68

马、班、韩、柳,乃不能无本祖,顾如花在蜜,蘖在酒,始也不能不借二物以胎之。而脱弃陈骸,自标灵采,实者虚之,死者活之,臭腐者神奇之。 68

马伏皂而不用,则驽与良而为群;士齐僚而不职,则贤与愚而不分。 68

马肥,然后远能可致也。 68

子入太庙,每事问。 69

子不语怪,力,乱,神。 6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9

马效千里,不必骥騄;人期贤知,不必孔墨。 69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70

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皆具体而微。 70

乡愿,德之贼也。 70

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 73

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罗也。 73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 73

艺由已立,名自人成。 73

四 画 73

艺可学而行可力。 73

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 74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花,无待锦匠之奇。 74

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75

无友不如己者。 75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75

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 75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 76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 76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6

无足而至者,物之藉也;随踵而立者,人之薄也。 76

无伐善,无施劳。 76

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 77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77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7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77

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78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8

无善而好,不观其道;无悖而恶,不详其故。 78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78

无验而言谓之妄。 78

无舆马者不耻徒步,无鱼肉者不厌菜羹。 79

无德而禄,殃也。 79

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79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79

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80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 80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80

天下之事,患常生于忽微,而志亦戒于渐习。 80

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 81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 81

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81

天下之患,莫大于举朝无公论,空国无君子。 81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81

天下有不幸而诉其冤,如诉之于天;有不得已而谒其所欲,如谒之于鬼神。 82

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疆。 82

天下有道,则正人在上;天下无道,则正人在下。 82

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82

天下有道,则蔗人不议。 8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3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 83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 83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84

天下毁人者,自毁之。誉人者,自誉之。夫毁人者,人亦毁之,不曰自毁乎?誉人者,人亦誉之,不曰自誉乎? 84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84

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85

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 85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85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85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 86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86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86

天地长久,风俗无恒,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86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8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7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87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7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87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88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88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8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88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89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 89

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 89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9

天籁无假于宫商,贞筠不争于柯叶。 89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90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90

专己者孤,拒谏者塞。 90

专明无胆,则虽见不断;专胆无明,则违理失机。 90

开口见憎,举足蹈祸。 91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91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1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91

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9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2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92

不以一眚掩大德。 92

不为已甚者。 92

不可自暴、自弃、自屈。 93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93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93

不出户,知天下。 93

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 94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94

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 94

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 94

不迁怒,不二过。 95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5

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 95

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 95

不有臭秽,则苍蝇不飞。 95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治观者之耳目,不赂贵者之权势,不利传辟者之辞。 95

不因怒以诛,不因喜以赏。 96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96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96

不劳则逸,逸则不才。 96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97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97

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 97

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 97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7

不学诗,无以言。 98

不学面墙,莅事惟烦。 98

不知言之人,乌可与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传。 98

不学亡术,?于大理。 98

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 98

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所以为法者,与化推移者也。 99

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 99

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99

不思而立言,不知而定交,吾其惮也。 99

不食嗟来之食。 99

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而救火也。 100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100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00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100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100

不逆诈,不亿不信。 100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101

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谒,谒而必见省;使远方之贱吏,不识朝廷之高;而一介之小民,不识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 101

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101

不能辨菽麦。 101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0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102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102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知之不博。 102

不琢不错,不离砾石。 103

不期同时,不谋同辞。 103

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103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103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103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104

不惑于恒人之毁誉,故足以为君子。 10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105

不痴不狂,其名不彰;不狂不痴,不能成事。 105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05

木以绳直,金以淬刚。 105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106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06

瓦解冰泮,风飞电散,浑然千里,淄渑一乱。 106

王良登车,马无罢驽。 106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07

玉卮无当,其次虽美,弗适于用也。 107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07

王陵廷争,陈平从默。 107

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108

车挂?,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 108

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108

车肇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两 108

五谷养性而弃之于地,珠玉无用而宝之于身。 108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 109

丰荒异政,系乎时也;夷夏殊法,牵乎俗也。因时在乎善相,因俗在乎便安。 109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109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10

匹夫而忧天下,无位而论世事,时俗以为狂,而君子之所取也。 110

巨厦之崩,一木不能支;洪河已决,掬壤不能救。 110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110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1

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111

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111

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已之过。 111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112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112

见义不为,无勇也。 112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112

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112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11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3

见尔前,虑尔后。 113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13

见明珠始贱鱼目,知雅乐始贱郑声。 114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14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114

见弹而求鹗炙,见卵而求晨夜,见魔而求成布,虽其理哉,亦不病暮。 114

日月丽天,而瞽者莫睹其明;雷电震地,而聋者不闻其响。 115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115

日中必?,操刀必割。 115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15

日月挟虫鸟之瑕,不妨丽天之景。 116

日月韬光,山河改色。 116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16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17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117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117

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117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118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118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118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118

从善如不及,去恶如探汤。 118

从善如流。 118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18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118

气不可以不贯,不贯则虽有美词丽藻如编珠缀玉,不得为全璞之宝矣。 118

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118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 120

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所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美矣。 120

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 120

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120

今将以呼嘘为食,咀嚼为神,无事为闲,不死为生,则深山之木石,大泽之龟蛇,皆老而久,其于道何如也。 121

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 121

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解民之悬,清民之喝,未尝于胸中。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敺之以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 121

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 122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122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122

公生明,偏生闇;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122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122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123

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123

毛嫱西施,善毁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 123

长本非长,短形之则长矣。虎豹之形于犬羊,故不得不奇也。 124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124

牛蹄之涔,无尺之鲤。块阜之山,无丈之材。 124

牛刀割鸡,舒戟采葵,鈇钺裁箸,盆盎酌卮:大小失宜,善之者希。 124

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 125

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古,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 125

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125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25

片辞折狱,寸言挫众。 126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126

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126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126

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 127

勿多言,勿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127

勿恃己善不服人仁,勿矜己艺不敬人文。 127

丹可灭而不能使无赤,石可毁而不能使无坚。苟无丹石之性,必慎浸染之由。 127

风止雨霁,云无处所。 128

风马牛不相及。 128

风下松而含曲,泉潆石而生文。 128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28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128

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士囊之口。 129

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斯则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 129

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 129

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 129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129

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惚恍而来,不思而至。杼轴得之,澹而无味,琢刻藻绘,弥不足贵。 130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30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130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130

文之用,辞令褒贬,导物讽喻而已。 131

文之异,在气格之高下,思致之浅深,不在其磔裂章句,隳废声韵也。人之异,在风神之清浊,心志之通塞,不在于倒置眉目,反易冠带也。 131

文从字顺各识职。 131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131

文生于情,情生于衷乐,哀乐生于治乱。 131

文有余而质不足则流,才有余而雅不足则荡。流荡不返,使人有淫雨之心,此文之病也。 132

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 132

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132

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 132

文者,圣人假之以达其心,达则已,理穷则已,非故高之,下之,详之,略之也。 133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133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133

文学之于人也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 13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34

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 134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134

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 134

文者非他,言之华者也,其用在通理而已,固不务奇,然亦无伤于奇也。使文奇而理正,是尤难也。 135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135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135

方寸地,九折坂。 136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36

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136

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 136

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137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137

为一书,务富文采,不顾事实。而益之以诬怪,张之以阔诞,以炳然诱后生,而终之以僻,是犹用文锦复陷阱也。 137

火佚焚家,家不罪火;食过伤人,人不罪。 137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38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38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38

无为,则无不治。 138

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138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139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139

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 139

为文之士,亦多渔猎前作,戕贼文史,抉其意,抽其华,置齿牙间。遇事蜂起,金声玉耀,诳聋瞽之人,缴一时之声,虽终沦弃,而夺朱乱雅,为害之甚。 139

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未有主强盛而辅不飘逸者,兵卫不华赫而庄整者。 140

为吏者人役也,役于人而食其力,可无报耶? 140

为君者常病于察,为臣者又失之宽。 140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140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40

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141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141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141

为官长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141

为渊敺鱼者,獭也;为丛敺爵者,鹯也;为汤武敺民者,桀与纣也。 142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142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142

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 142

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143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43

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 143

心之忧危,若蹈虎尾。 143

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 143

心苟无暇,何恤乎无家。 144

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 144

心能知人者如明镜,善自知者如蚌镜。镜以曜明,故鉴人;蚌以含珠,故内照。 144

心散于博闻,技贫乎广畜。 144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144

以一介之微挫其锋于顷刻,是何异乎以唾灭火,以瓠捍刃也。 145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45

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145

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146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146

以子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146

以己之材为天下用,则用天下而不足;以天下之材为天下用,则用天下而有余。 146

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 147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47

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147

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47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148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48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148

以计待战,一当万。 148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148

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149

以材能任职,以兴义任俗。 149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149

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149

以约失之者鲜矣。 149

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 150

以其冠之不正也,舍之而去,则天下无乃无可与共处者耶?举天下而无可与共处,则是其势岂可以久也? 150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50

以苟容曲从为贤,以拱默尸禄为智。 150

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者,未有不得人者也。 151

以类行杂,以一行万,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舍是而天下以衰矣。 151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51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151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52

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 152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52

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 152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52

以善胜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以善养人者,未有不服人者也。 153

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153

以富贵有人易,以贫贱有人难。 153

以?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 153

水禽嬉戏,引吭伸翮;纷惊鸣而决起,舍綵翠于砂砾。 153

以德和民,不闻以乱。 154

以镜自照者见形容,以人自照者见吉凶。 154

以骥待马,则马皆骥也。 154

引而不发,跃如也。 154

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宣,金石谐和;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 154

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155

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 155

尺薪不能温镬水;寸冰不足寒庖厨。 155

办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155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155

水有猵獭而池鱼劳,国有强御而齐民消。故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156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56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旋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56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157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57

水浊者鱼睑,令苛者民乱。 157

水鸮翔而大风作,穴蚁徙而阴雨零。 157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58

书不千轴,不可以语化;文不百代,不可以知变。 158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158

书为晓者传,事为识者贵。 159

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163

功不使鬼必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 163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63

巧诈不如拙诚。 163

五 画 163

巧言令色,鲜矣仁。 163

功多有厚赏,不迪有显戮。 164

功者自功,祸者自祸。 164

功高而居之以让,势尊而守之以卑。 164

功遂身退,天之道。 164

节同时异,物是人非。 164

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天下之忧,当报国之日,则恇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瑕。 165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65

正言不发,万口如封,谄媚相与,千颜一容。 165

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165

正其本,万事理。 166

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 166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166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豨也,每下愈况。 166

玉屑满箧,不为有宝;诵诗书负笈,不为有道。 167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167

玉以洁润,丹紫莫能渝其质;松表岁寒,霜雪莫能凋其采。 16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67

玉璞不厌厚,角?不厌薄,漆不厌黑,粉不厌白。 168

古人有数寸之钥,持千钧之关,非有其才施,处势要也。 168

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 168

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168

古之圣人,虽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然至其成德,莫不由学。 169

古之名将,必出于奇,然后能胜。 169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169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 169

古之明天子,信其臣而不惑于多言,故有司执法而无所忌;古之良有司,忧其君而不恤于私计,故天下归怨而不敢辞。 170

古之所以言天者,盖以愚蚩蚩者耳,非为聪明睿智者设也。 170

由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乎亲疏远迩,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惟视其举黜之当否,不以亲疏远迩疑乎上之人。 170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70

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 171

古之道不苟誉毁于人。 171

古之善用兵者,用其翻然勃然于未悔之间。 171

古之隐也志在其中,今之隐也,爵在其申。 171

古之官人也,以天下为己累,故己忧之;今之官人也,以己为天下累,故人忧之。 171

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172

古有古之时,今有今之时,袭古人语言之迹而冒以为古,是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 172

去人滋久,思人滋深。 172

去好去恶,群臣见素。 172

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172

未知生,焉知死? 173

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 173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173

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而不敢对以末。 174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74

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174

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 174

无所不至矣。 174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75

大者得志而窃国。 175

者众,尽其类则众之致怨也深,小者复而用肆威, 175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75

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175

世未有小人不除而治者也,然去之为最难,斥其一则援之 175

世途昏险,拟步如漆,左低右昂,斗冒冲突。鬼神恐悸,圣智危栗。 176

甘心于履危,未必逢祸;纵意于处安,不必全福。 176

甘食鲜衣者日寝,则人争之;不足,则其敛于民也无时。 176

甘酒醴而不?饴蜜,未为能知味也。 176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177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77

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惟恐其似己也。 177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177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77

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178

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178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178

出处默语,勿疆相兼。 178

业有待于传人,无殊衒玉;道有需于仿古,终哂效颦。 179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179

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179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80

旦以为是,而暮已悔之;昔之所为,而今觉其非,日异而月不同,可也。 180

旦执机权,夜填坑谷;朔欢卓、郑,晦泣颜、原。 180

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 181

目有昧则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遂使谀臣乘隙以汇进,智士知微而出来。 181

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181

目能察黑白而不见其睫;心能识壮耄而不觉其形。 181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山之下。 182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82

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 182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82

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 183

四海苟备,虽有悬磬之窭,可以无羡乎铸山而煮海矣。 183

仕之为美,利乎人之谓也。 183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83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184

饥召兵,疾召兵,劳召兵,乱召兵。 184

外听易为察,而内听难为聪。 184

代马望北,狐死首丘 184

尔有善,朕弗敢蔽;罪当朕躬,弗敢自赦。 185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185

禾黍必刈其稂莠而后苗始茂,白粲必去其沙砾而后食可餐。 185

矢之于十步贯兕甲,于三百步不能入鲁缟。 185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86

失火之家,三日不食;走而踬者,终身不御马。 186

失众必败,得众必成。 186

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 186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86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187

生而不淑,孰谓其寿;死而不朽,孰谓之天。 187

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 187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87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188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 188

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188

生则有涯,死宜不泯。 188

白骨疑象,武夫类玉。 189

白露暧空,素月流天。 189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189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9

鸟无世凤凰,兽无种麒麟;人无祖圣贤,物无常嘉珍。 189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90

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190

所而容身。 190

鸟焚林而铩翮,鱼夺水而暴鳞。嗟宇宙之辽旷,愧无 190

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间,雕镂轩墀;石列笋虞,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 190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91

用人惟己,改过不吝。 191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91

用天下之目观而救之,夫岂无最远之见乎?用天下之心图而济之,夫岂无最长之策乎? 191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 191

记事之体,欲简而且详,疏而不漏。若烦则尽取,省则多捐,此乃忘折中之宜,失均平之理。 192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92

域也。 192

乐止夫物之内者,其乐浅;乐超乎物之表者,其乐深。 192

乐于用则豫章贵,厚其生则社栎贤。唯理所之,曾何胶于 192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193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93

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193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93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94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94

立言而朽,君子不由也。 194

立实以致声,则难在经始;由声以循实,则难在克终。 194

兰以芳自烧,膏以肥自炳,翠以羽殃身,蚌以珠破体。 194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195

兰薰而摧,玉缜则折。物忌坚芳,人讳明洁。 195

宁方为皂,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195

宁信度,无自信也。 196

其愚不可及也。 196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 196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 196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196

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 196

穴蚁不知飘风,巢鸟不知涌溜。 197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197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197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197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198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198

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 198

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 198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199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199

圣人无常师。 199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199

民之多幸,国之不幸。 199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00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200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0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 200

民不死畏,奈何以死惧之? 200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01

民各有心,勿壅惟口。 201

民枕倚于墙壁,路交横于豺虎。 201

民罔常怀,怀于有仁。 201

民荐饥而望岁。 202

民背如崩,势绝防断。 202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安存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202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202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202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203

如室斯构,而去其凿楔;如水斯积,而决其堤防;如火斯畜,而离其薪燎也。国之将亡,本必先颠。 203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03

发谋决策,从容指顾。 203

刑罚明则奸宄息,贤能用则功绩著,亲忠信则视听审,远谗佞则疑闻绝,黜陟行则贪叨改。 207

刑人之本,禁暴恶恶,且征其未也。 207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07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207

?烂 肉不为利刃,贯裸体不为良弓。 207

六 画 207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208

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208

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徐制其后,乃克有济。 208

地诚任,不患无财;人诚用,不畏强御。 208

权衡既悬,锱铢靡遁,厉驽习骥,终莫之近。 209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209

权济天下而君臣立、上下正,然后礼义生焉;力不能济子用,而君臣上下不正,虽抱空器奚何施设? 209

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 209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209

芒蝎宛转果核之内,则谓八极之界尽于兹也。 210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1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10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11

考其殿最,定其区域,摭六经百氏之英华,探屈、宋、卿、云之秘奥,其调也尚远,其旨也在深,其理也贵当,其辞也欲巧。 211

西子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美,而不知?之所以美。 211

西施有所恶而不能减其美者,美多也;嫫母有所善而不能救其丑者,丑笃也。 211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212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212

吏不与奸罔期,而奸罔自至;贾竖不与不仁期,而不仁自至。 212

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212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 213

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213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213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214

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214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214

有风雨之行,故能不远道里矣;有飞鸟之举, 214

故能不险山河矣。 214

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 214

有功蒙赏,有罪受诛,国之常典,不可暂废。 215

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 215

有死天下之心,而后能成天下之事;有成天下之心,而后能死天下之事。 215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15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216

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 216

有因则成,无因则败。 216

有志者事竟成。 216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216

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217

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 217

有国有家,不思所以捄之,智鄙相笼,强弱相陵,天下之乱何时而已乎? 217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17

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218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218

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 218

有诡文繁绣、弱緆罗纨,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 218

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218

有教无类。 219

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 219

有罪者优游获免,无罪者妄受其辜。是启奸邪之路, 219

长贪暴之心。 219

在下而多谤者,岂尽愚而狡也哉?在上而多誉者,岂尽仁而智也哉?其谤且誉者,岂尽明而善褒贬也哉? 219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 220

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220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体焉,游焉,肃焉,严焉。 220

达人苦富贵之桎梏,修士伤声名之顿撼。 220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20

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 221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221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221

百闻不如一见。 222

百锻成字,千炼成句。 222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22

百姓可以德胜,难以力服。 222

百官之众,四海之广,使其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 222

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 223

死灰独不复然乎? 223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 223

孰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