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今文经学的复兴 47
第一节 晚清儒学危机的出现 47
第二节 常州学派的今文经学 55
第三节 龚自珍的经世致用思想 61
第四节 魏源“以经术为治术”的思想 71
第二章 太平天国时期对儒学的第一次冲击 86
第一节 太平天国时期儒学的命运 86
第二节 洪秀全的反孔非儒 94
第三节 曾国藩的“卫道”与“扶持名教” 105
第三章 洋务派坚持的作为根本之“体”的儒学 119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西学东渐 119
第二节 早期改良派的“变器卫道”论 130
第三节 张之洞与“中体西用”论 139
第四章 维新派坚持的作为变法指导思想的儒学 151
第一节 维新变法思潮的产生及其特点 151
第二节 康有为与儒学 157
第三节 梁启超与儒学 170
第四节 谭嗣同的《仁学》与严复的中西文化观 182
第五章 辛亥革命对儒学的第二次冲击 193
第一节 民主革命思潮对儒学的冲击 193
第二节 “国粹”派的儒学观 201
第三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与儒学 207
第四节 章太炎与儒学 221
第六章 “五四”运动对儒学的第三次冲击 236
第一节 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文化变迁与帝制复辟 236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及其对儒学的批判 243
第三节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对“孔教”的批判 251
第四节 儒学独尊地位的终结 270
第七章 新儒学的兴起(上) 278
第一节 新儒学兴起的历史条件及其特征 278
第二节 梁漱溟的新儒学思想 287
第三节 熊十力的新儒学思想 301
第四节 马一浮的新儒学思想 316
第八章 新儒学的兴起(下) 329
第五节 张君劢的新儒学思想 329
第六节 冯友兰的新儒学思想 343
第七节 贺麟的新儒学思想 357
第八节 钱穆的新儒学思想 371
第一节 戴季陶的“孔孙道统论” 386
第九章 国民党统治的官方哲学与儒学 386
第二节 陈立夫的“唯生论” 398
第三节 蒋介石的“力行哲学” 408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者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422
第一节 郭沫若的儒学观 422
第二节 刘少奇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 436
第三节 毛泽东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447
第十一章 近代著名学者的儒学研究 463
第一节 孙诒让的儒学研究 463
第二节 廖平的儒学研究 474
第三节 王国维的儒学研究 486
第四节 胡适的儒学研究 498
第五节 顾颉刚的儒学研究 513
后记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