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1
罗燕改写中国影人在好莱坞的地位,电影《庭院里的女人》诠释半个世纪前赛珍珠眼里的中国 3
在我还有创造力的时候,为什么把这种权力交出去?任何的交换都是有代价的,蝴蝶因为自由才美丽,我要做一个用自己翅膀飞行的中国女人。 24
做演员只是在电影这样一盘大棋中的一个小棋子。在一个电影的制作过程当中,演员实在是很渺小。如果你是一个制片公司、制片人,如果你有资金,你就会请来好导演、好演员。而演员就很难做到。因为这个原因,我愿意站在一个主动的位置上,我可以做演员,也可以不 38
考试的时候,罗燕的心理状态特别好,自己有表演基础,对话剧表演已不陌生,并且,偷偷自学的文化课在这儿也派上了用场。 42
罗燕忽然产生了一种妄想式的使命感,那就是,要打破欧美制片人一统好莱坞的格局,自己跻身好莱坞制片的行列。 48
I DON T LIKE IT AT ALL! 54
我是做过工人的,去做女招待那会儿,我心里觉得很公平,因为是你自己要到这个地方来的,没人逼你非留在这儿不可,你如果觉得苦了,跌份儿了,可以立刻回家。 60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心换人心”。罗燕在同Richard Lovell一家的交往中,用自身的表现得到了他们的尊重,同时罗燕也更加尊重Richard Lovell家人。以至于到后来,就把Richard Lovell看成了自己的父亲。 65
罗燕成为第一个在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担任主制片及编剧的华人。美国人评价罗燕“更像一个艺术商人。” 72
“你现在生意做得不错,有经济基础,又对好莱坞特别熟悉,为什么不搞一部中美合拍的电影呢?”朋友的一句话,燃起了罗燕做好莱坞制片的梦 78
传奇的赛珍珠在中国不仅生活的时间长,而且有着许多独特的经历,对中国人民的民族心理,有着深层的了解。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她独特的经历和父亲对她的教育 81
赛珍珠的作品《Good Earth》(《大地》)在30年代就被拍成了电影,当时好莱坞投资2000多万美元(相当于今天2亿美元)来拍这部电影,并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拥有了历史上最多的观众,得了两项奥斯卡金奖。 104
罗燕就像70年代赛珠珍等待中国的签证那样,急切地等待着刘海平教授的回音 111
接到环球电影公司的通知之初,罗燕都有些懵了:她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就拿下了。回想那段日子的辛苦程度简直无以复加,罗燕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忙得在家里的时候都是一路小跑 120
由于过度的劳累,最难受的是眼球,肿胀得快要从眼眶里掉出来。只要稍有点时间,罗燕就想将眼睛闭上,本能地用双手捧住头,可又不敢使劲,仿佛那是一个充满了气的气球,只要再加上一点压力就会砰然碎裂。但罗燕必须咬牙经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做最后一搏。 123
天道酬勤,罗燕的不懈努力似乎打动了上苍,国际著名影星威廉·德福欣然接片。其实,威廉·德福的加盟,算是巧合,也是缘分。 126
好事成双。威廉·德福决定出演,能说双语的香港著名导演严浩也积极加盟 135
罗燕后来回忆说:“拍这部电影,简直就像是西天取经一样,一步一难。” 138
罗燕认为电影只是一种娱乐,而拍电影也只是众多商业机会中的一种。她说:“给别人打工的时候,你挣到的只是钱;而当你有钱了,你挣到的已不再是钱,而是商业机会。钱会主动找你的。现在钱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就是想要创造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 154
在别人眼里,罗燕是一个成功的女人,是一个坚强的女人。而罗燕的丈夫Hugo却对我说:“其实,她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女人——我指的是,在别人看来,她是个女强人,但我知道,她的内心也和其他女人一样,特别脆弱。遇到重大问题时,肯定就会不知所措。” 159
导演严浩眼里的罗燕和影片 175
“制作电影和做鞋子没什么两样。你都要了解市场,让买主放心他们的投资是会盈利的。” 193
现在哪有时间谈什么迷人、刺激,罗燕眼下的是想办法让拍摄现场马上开来一辆消防车,否则美国烟火道具组为防意外,拒绝点火。 197
“人生苦短,机会稍纵即逝,”罗燕说道, “所以我一定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再累也要让它变为现实。不少人以为我是工作狂,因为我没日没夜工作,也不知道休息。但跟我过去当女工的生活以及至今仍工作在那里的人们相比,我没有理由不努力。” 200
威廉·德福在中国谈人生和工作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