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及其内部的基本物理参数 3
1.1.1 地球在各类天体中的位置 3
1.1.2 一些最古老的岩石年龄 3
1.1.3 岩石密度ρ的实验室数据 3
1. 地球物理学 3
1.1.4 有关地球尺度的一般常数 4
1.1.6 地理纬度φ与地心纬度φ'之差和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之长 5
1.1.7 由重力、卫星和综合方法求得地球的形状 5
1.1.5 地球的质量 5
1.1.8 世界上最早的几次子午线测量 6
1.1.9 十九世纪进行的十二次著名的大地测量 6
1.1.10 二十世纪的各种各样椭球体 7
1.1.11 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椭球体 8
1.1.12 世界时、原子时与协调时之间的关系 9
1.1.13 中国与部分国外时号发播情况一览表 9
1.1.14 1972-1981年世界时UT1与协调时UT1差值表 10
1.1.15 世界一些城市时差对照表 12
1.1.16 Dziewonski等(1975)参量地球模型(PEM)的密度分布 13
1.1.17 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HB2模式(Bullen,K.E.et.al.) 14
1.1.18 地球的转动要素 15
1.1.19 地球转动轴参数表 15
1.1.20 地球转动惯量参数表 15
1.1.21 地带转动中心和转动率 16
1.1.22 地块间的分异运动 16
1.1.23 有关地震波动的公式表 16
1.1.24 几种主要岩石的弹性性质 16
1.1.25 地球的品质因素Q值SL8模型 17
1.1.26 地球的粘滞系数η 18
1.1.27 描述地球参考模型(PREM)的多项式系数 18
图1.1.1 PREM模型(深度0-1,000公里) 19
图1.1.2 PREM模型(深度0-6,371公里) 20
1.1.28 国际地球参考模型,对应于1秒周期地震波的各有关参数的取值 20
1.1.29 国际地球参考模型,对应于200秒周期地震波的各有关参数的取值 22
1.1.30 海洋和大陆平均热流值表 23
1.1.31 陆地和海洋各种地质构造单元热流平均值表 23
1.1.32 中国热流数据一览表 24
1.1.34 中国东部地区地壳表层的恒温层数据 26
1.1.35 中国部分地区的地温梯度 26
1.1.33 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q0,D值 26
1.1.36 地球内部的温度 27
图1.1.3 地球内部温度的推测图 27
1.1.37 各种岩石在室温下的热导率 27
1.1.38 岩石的比热和热容量 28
1.1.39 岩石和其它物质的热扩散率 28
1.1.40 中国某些地区一些岩石的热物性 28
1.1.41 各类岩石放射性元素含量及生热率 28
1.1.42 火成岩的生热率 29
1.1.43 花岗闪长质成分变质岩的生热率 29
1.1.44 沉积岩的生热率 29
1.1.45 火山的温度 30
1.1.46 各种大地能源的比较 30
1.1.48 中国褶皱山区某些温泉的温度及其水化学特征 31
1.1.49 中国某些热泉或热水井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31
1.1.47 中国近期火山和岩浆活动地区某些热水及其水化学特征 31
1.1.50 世界某些热田的热储温度 32
1.1.51 蒸汽热储的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量标志 32
1.1.52 地热能各种利用的温度(℃)要求 33
1.1.53 1980年与2000年(估计)的地热发电装机容量 33
1.1.54 1980年利用的低温地热能量 34
1.1.55 岩石电阻率表 34
1.1.59 常见半导体矿物的电阻率值 35
1.1.58 在地下水中分布最广的各种盐类溶液的电阻率表 35
1.1.57 自然条件下各种水的电阻率 35
1.1.56 高阻矿物的电阻率 35
1.1.60 几种常见岩层的非各向同性系数 36
1.1.61 几种常见矿物和岩石的介电常数ε 36
1.1.62 围压达1,000千克/厘米2时一些岩石的电阻率 36
1.1.63 中国华北、西北一些地区地壳和上地幔高导层埋深及部分电阻率表 36
参考文献 37
1.2 地球自转参数 38
1.2.1 公元1903-1978年ILS系统平极坐标(单位:0".001) 38
1.2.2 公元1900-1981年ILS系统地极坐标及其分量(单位:0".001) 39
2.7.1 公元1043-1977年中国祁连山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3) 46
1.2.3 公元1809.90-1979.00年ILS系统新坐标(单位:0".001) 56
1.2.4 公元1825-1897年瞬时地极坐标(单位:0".01) 64
1.2.5 公元1890-1905年Stoyko系统地极坐标(单位:0"001) 68
1.2.6 公元1820-1981年地球自转年均值(?T,?ω/ω0) 69
1.2.7 公元1955-1981年地球自转相对变化月平均值 (单位:10-10) 71
1.2.8 公元1967-1981年地球自转角速度(每五日值)(单位:10-5弧度/秒) 72
1.2.9 地球自转的古代综合数据 80
1.2.10 望远镜使用初期得到的地球自转数据 82
1.2.11 根据月掩星等资料推算的地球自转数据 83
参考文献 83
1.3 地球重力场与固体潮 84
1.3.1 几种均匀物体对外部单位质点的引力 84
1.3.2 几种物体的引力位 84
1.3.3 地球惯性离心力、重力、重力位及重力加速度 84
1.3.4 公元1901-1979年得出的几个地球椭球体参数 85
1.3.5 准确到扁率平方级的正常重力公式及相应年代的正常重力公式 85
1.3.6 按表1.3.5公式算出的几个正常重力值表及其差值 85
1.3.7 地球各层外表面的质量和重力 87
1.3.9 国际重力基准网(IGSN-71)中8个绝对重力值 88
1.3.10 IGSN-71中若干点的重力值 88
1.3.8 绝对重力测量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88
1.3.11 IGSN-71中若干点的重力值 89
1.3.12 重力观测的几项改正及其意义 90
1.3.13 由1979年正常重力公式算出的正常重力值(伽) 91
1.3.14 地球正常椭球体半径r及重力垂直梯度V22随纬度的变化 92
1.3.15 近区(方形域锥面地形及体方柱体地形的)重力地形改正值 93
图1.3.1 中国大陆1°×1°布格重力异常图 94
图1.3.2 中国大陆1°×1°空间重力异常图 94
图1.3.3 中国1°×1°均衡重力异常图 95
1.3.16 重力异常与地质构造 96
1.3.17 由深部重力异常(?g)计算地壳厚度(H)及其有关系数 97
图1.3.5 北京一天津及其邻近地区地壳厚度图 99
图1.3.4 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的关系 99
图1.3.6 由GEN10B系数算出的大地水准面高度 100
图1.3.7 由GEN10B系数计算的重力异常图 101
1.3.18 太阳和月亮的主要潮汐波 101
1.3.19 重力固体潮与地倾斜固体潮主要日波 102
1.3.20 重力固体潮与地倾斜固体潮主要半日波 103
1.3.21 重力固体潮与地倾斜固体潮五个主要日波的振幅 104
1.3.22 重力固体潮与地倾斜固体潮五个主要半日波的振幅 104
1.3.23 固体潮的理论值及有关数据 105
1.3.24 由固体潮资料确定勒甫数和潮汐因子 105
1.3.25 从实验的γ和δ因子的值导出的周日勒甫数 105
1.3.26 从西欧七个基本系列得到的半周日波(垂直分量)的结果 106
图1.3.8 重力固体潮潮汐波的理论振幅与纬度的关系 106
1.3.27 中国几个固体潮台观测得出的重力潮汐因子δ及相位滞后к 106
参考文献 107
1.4.1 佘山地磁台1947-1980年地磁要素年均值 108
1.4 地球的磁场 108
1.4.3 兰州地磁台1959-1980年地磁要素年均值 109
1.4.2 北京地磁台1957-1980年地磁要素年均值 109
1.4.4 世界各地磁台70年代地磁要素年均值 110
1.4.5 1980年国际地磁参考场的球谐系数 114
1.4.6 不同年代的地磁场偶极矩 116
1.4.7 公元1968-1978年地磁活动特性指数ΣΚр、Ap、AE、Dst 117
1.4.8 中国长春、北京、兰州、佘山、武汉、广州地磁台中、强烈磁暴目录((1979-1981年) 150
1.4.9 日本柿岗地磁中台、强烈磁暴目录(1948-1980年) 158
参考文献 161
1.5 地震学的基本参数 162
1.5.1 地震震相的术语 162
图1.5.1 各类地震震相简图 163
1.5.2 几种地震波震相及其特征 163
1.5.3 中国地震烈度表 164
1.5.6 震中烈度与位移、速度、加速度对照表 166
1.5.4 中国历史地震烈度鉴定表 166
1.5.5 几种地震烈度表的对比 166
1.5.8 各国地震最早记载时间表 167
1.5.7 震中烈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关系表 167
1.5.9 中国及邻近地区强震震源机制结果表 170
1.5.10 震级与震源断层长度公式表 174
图1.5.2 由震源机制得到的主应力轴水平投影图 175
1.5.11 震级与震源面积和错动幅度表 176
1.5.12 强烈地震造成的断层水平错距和垂直错距例表 177
1.5.13 全世界按b值划分地震区域 177
1.5.14 世界各大地震区ɑ0和b值表 177
1.5.15 爆破的震级 178
1.5.16 不同位置的爆炸相对于地面的地震耦合 178
1.5.17 美、苏部分特大规模的地下核爆炸序列(mb≥6.5) 179
1.5.18 世界水库地震简表 180
1.5.19 中亚强震地震矩及地面断裂关系表 183
1.5.20 公元前426年至公元1980年全球八级以上地震目录 184
1.5.21 全球中源和深源大地震目录(MB≥7.0,1904-1980年) 189
1.5.22 中国七级以上地震目录(公元前70年-1981年) 196
1.5.23 全球死亡千人以上的地震据表(公元前70年-1980年) 201
参考文献 208
图1.6.1 大气的区界 210
图1.6.2 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 210
1.6 大气与高空物理 210
图1.6.3 大气的综合分层图 211
1.6.1 T=273°K时各种气体的标高H 211
1.6.2 T=288°K时地面附近大气的成分和它的各种参数的数值 212
1.6.3 大气层温度、压力、密度与平均分子量的高度分布 212
1.6.5 中纬度臭氧模式 214
1.6.4 近地面对流层大气微量成分含量 214
图1.6.4 中纬度臭氧分子数密度分布 215
图1.6.5 中纬度臭氧混合比分布 216
1.6.6 大气的主要元素中性分量n的对数浓度logn厘米-3和平均分子量M0 216
1.6.7 D、E和F层内电离不均匀结构(风)的漂移速度V的特征 217
图1.6.6 地磁纬度30°-40°地区D、E、F(F1与F2)层在太阳黑子周的高、低年时电子浓度随高度的分布 217
图1.6.7 太阳活动高年和低年按地磁纬度分布的f0F2等值线图 218
1.6.8 上电离层内主要元素中性分量n的对数浓度logn厘米-3和平均分子量M0 219
图1.6.8 在不同季节中,E、F1层临界频率f0E(兆赫)和f0F2(兆赫)随地理纬度和昼夜变化的等值线世界分布图 219
1.6.9 上电离层中正离子浓度对带电粒子总浓度N的比值 220
1.6.10 上电离层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与中性粒子浓度的比值 220
1.6.11 主峰值NmF2以下电离层的各种参数 221
1.6.12 上电离层的各种参数 221
1.6.13 电离层各层电子浓度峰值Nm(厘米-3)以及太阳活动最小与最大时的电子浓度之比 222
1.6.14 在电离层各个区域内起作用的微观过程和它们的系数 222
1.6.15 气辉数据表 223
1.6.16 公元前2700年-公元1911年中国古代极光(包括夜天光)年表 224
1.6.17 磁层的近似几何尺度 231
图1.6.9磁层结构示意图 231
1.6.18 行星际介质数据表 232
1.6.19 地球内辐射带的中心位置和最大强度 235
1.6.20 地球外辐射带的中心位置和最大强度 235
1.6.21 银河宇宙线元素的相对丰度 236
1.6.22 太阳和陨石物质的原子丰度 236
参考文献 237
1.6 附1世界主要地球物理卫星简表 238
参考文献 249
2. 气象学 253
2.1 大气环流 253
2.1.1 亚洲地区逐月平均纬向环流指数I2 253
2.1.2 亚洲地区逐月平均经向环流指数Im 254
2.1.3 西太平洋500毫巴月平均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 255
2.1.4 西太平洋500毫巴月平均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 256
2.1.5 西太平洋500毫巴月平均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位置(经度E) 257
2.1.6 西太平洋500毫巴月平均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纬度N) 258
2.1.7 西太平洋500毫巴月平均副热带高压(588线)北界位置(纬度N) 259
2.1.8 500毫巴月平均东亚槽平均位置(经度E) 260
2.1.9 500毫巴月平均东亚槽强度 261
2.1.10 北半球500毫巴月平均极涡中心强度(位势什米) 262
2.1.11 北半球500毫巴月平均极涡中心位置 263
2.1.12 北半球500毫巴西风(55-70°N) 264
2.1.13 北半球500毫巴西风(35-55°N) 265
2.1.14 北半球500毫巴西风(20-35°N) 266
2.1.15 极地高压强度 267
2.1.16 西伯利亚高压强度 268
2.1.17 印度低压强度 269
2.1.18 阿留申低压强度 270
2.1.19 太平洋高压强度 271
2.1.20 北美高压强度 272
2.1.21 冰岛低压强度 273
2.1.22 大西洋高压强度 274
2.1.23 公元1871-1980年逐年一月大气活动中心位置 275
2.1.24 公元1871-1980年逐年四月大气活动中心位置 277
2.1.25 公元1871-1980年逐年七月大气活动中心位置 281
2.1.26 公元1871-1980年逐年十月大气活动中心位置 283
2.1.27 公元1871-1980年逐年一月全球地面西风指数 287
2.1.28 公元1871-1980年逐年四月全球地面西风指数 288
2.1.29 公元1871-1980年逐年七月全球地面西风指数 290
2.1.30 公元1871-1980年逐年十月全球地面西风指数 291
2.1.31 公元1871-1980年逐年七月南方涛动指数 293
2.1.32 公元1891-1980年逐年大西洋-欧洲环流型日数 294
图2.1.1 北半球各大气活动中心位置 297
2.2 中国大型天气过程近五百年序列 297
2.2.1 公元1470-1929年中国台风指数的逐年序列 297
2.2.2 公元1470-1929年中国受台风影响地区的逐年序列 299
2.2.3 公元1470-1929年中国台风记载条目的逐年序列 300
2.2.4 公元1470-1931年中国台风个数的逐年序列 301
2.2.5 公元1470-1975年中国梅雨指数的逐年序列 302
2.2.6 公元1885-1981年中国长江下游地区(上海、南京、芜湖、九江、汉口)梅雨序列 303
2.2.7 公元1470-1975年中国逐年寒冷强度序列 306
2.2.8 公元1470-1982年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温度等级的逐年序列 307
2.2.9 公元1470-1982年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冬季温度等级的逐年序列 308
参考文献 309
2.3 大气降水温度和透明系数 310
2.3.1 公元1470-1979年中国120个站逐年旱涝等级值 310
2.3.2 公元1953-1975年中国历次大暴雨中心的最大点雨量 370
图2.3.3 全球陆地温度和降水量极值图 373
2.3.3 公元1953-1975年中国不同量级暴雨出现次数 374
图2.3.1 全球年降水量总图(毫米) 375
图2.3.2 平均气温等值图(1月和7日) 377
2.3.4 世界最大的降水强度 380
2.3.5 全球100个台站气温、降水量统计表 381
2.3.6 北极区气温(℃)、降水量(mm)资料 385
2.3.7 南极洲气温(℃)、吹雪(%)、降水量(mm)、雪深(cm)资料 385
2.3.8 中国各地逐月大气透明系数 386
参考文献 388
2.4.1 公元前180年-公元1949年中国历史上重大气候灾害简表 389
2.4 气象灾害 389
2.4.2 公元1581-1947年中国受旱受涝县数 401
2.4.3 公元1884-1981年西北太平洋每年台风数及在中国登陆的台风个数 404
2.4.4 公元1949-1978年菲律宾的热带气旋和飓风 405
2.4.5 公元1893-1970年北半球和亚洲由飓风造成的死亡人数 407
2.4.6 历史上重要的热带旋和洪水灾害造成死亡人数的统计 407
2.4.7 公元1964-1978年受强烈热带气旋侵袭的国家或地区死亡人数统计 408
2.4.8 公元1964-1978年自然灾害死亡人数 408
2.4.9 公元前5世纪-公元18世纪欧洲地区河流洪水(包括雪融化洪水)和枯水年数 409
2.4.10 公元620-1899年尼罗河(开罗地区)每十年平均最高水位(单位:米) 410
2.4.11 公元620-1899年尼罗河(开罗地区)每十年平均最低水位(单位:米) 410
参考文献 410
2.5 气候的寒暧变化 411
2.5.1 中国长江流域河湖结冰的年代 411
2.5.2 中国近海面的热带地区降雪落霜的年份 412
2.5.3 中国各地最大冻土深度(厘米) 412
2.5.4 公元1444-1954年日本诹访湖(Lake Suwa)封冻日期 413
2.5.5 公元1632年以来日本东京落雪覆盖初日 415
2.5.6 公元1400-1659年英国的冷冬年 415
2.5.7 公元1659年以来英国的冷冬年 416
2.5.8 公元1659年以来英国的热夏年 417
2.5.9 公元1659年以来英国中部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和年平均气温 418
2.5.10 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冰川退缩百分数 424
参考文献 425
2.5.11 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冰川突起部分每十年平均位置的变化 425
2.6 气候的生物学指标 426
2.6.1 公元1950-1973年北京城内春季物候记录年表 426
2.6.2 公元1963-1974年中国各地主要动物物候观测记录表(1-8) 427
2.6.3 公元前639年-公元1945年中国植物秋、冬重花历史年表 443
2.6.4 公元1470-1949年中国黄河流域秋、冬重花历史记载条目数序列 458
2.6.5 公元1470-1949年中国长江流域秋、冬重花历史记载条目数序列 459
参考文献 460
2.7 年轮气候数据 460
2.7.2 公元1678-1979年中国新疆哈密西山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2) 461
2.7.3 公元1653-1979年中国新疆哈密西山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2) 461
2.7.4 公元1756-1979年中国新疆哈密沁城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2) 462
2.7.5 公元1456-1979年中国新疆伊吾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2) 462
2.7.6 公元1630-1979年中国新疆伊吾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2) 463
2.7.7 公元1814-1979年中国新疆巴里坤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2) 463
2.7.8 公元1710-1979年中国新疆巴里坤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2) 464
2.7.9 公元1463-1979年中国新疆巴里坤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2) 465
2.7.10 公元1760-1979年中国新疆巴里坤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2) 465
2.7.11 公元1511-1979年中国新疆巴里坤年轮指数年表(单位:10-2) 466
2.7.12 公元1443-1958年中国台湾太平山年轮宽度年表(单位:10-2mm) 466
2.7.13 公元865-1911年中国台湾阿里山台湾柏树年轮宽度年表(单位:10-2mm) 467
2.7.14 公元859-1900年中国台湾阿里山台湾柏树年轮逐年生长率(单位:10-2) 468
2.7.15 世界一些地区树木年轮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 469
参考文献 471
2.8 中国各地天气现象 472
2.8.1 中国各地年沙暴日数 472
2.8.2 中国各地年雹日数 473
2.8.3 中国各地年雾日数 474
2.8.4 中国各地年雷暴日数 476
2.8.5 中国各地年积雪日数 477
2.8.6 中国各地最大积雪深度(cm) 479
2.8.8 中国各地年雾淞日数 480
2.8.7 中国各地年雨淞日数 480
2.8.9 中国各地年大风日数(≥8级) 481
2.8.10 中国各地最大风速及其风向(风速为米/秒) 482
2.9 气候区划和农业气候区划 484
图2.9.1 世界气候类型的发生学分类 484
图2.9.2 世界气候类型的气候要素分类 484
图2.9.3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图 485
参考文献 485
2.10 海洋气象 486
2.10.1 近中国海各海区多年逐月平均气温值和极值 486
2.10.2 近中国海各海区多年逐月平均气压值和极值 487
2.10.3 近中国海各海区多年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值 489
2.10.4 太平洋重要海区和岛屿多年逐月平均气温值和极值 490
2.10.5 太平洋重要海区和岛屿多年逐月平均气压值和极值 492
2.10.6 太平洋重要海区和岛屿多年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值 495
2.10.7 大西洋重要海区和岛屿多年逐月平均气温值和极值 497
2.10.8 大西洋重要海区和岛屿多年逐月平均气压值和极值 498
2.10.9 大西洋重要海区和岛屿多年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值 500
2.10.10 印度洋重要海区和岛屿多年逐月平均气温值和极值 501
2.10.11 印度洋重要海区和岛屿多年逐月平均气压值和极值 502
2.10.12 印度洋重要海区和岛屿多年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值 503
参考文献 504
3. 地质学 507
3.1 地球、陨石与月岩 507
3.1.1 地球主要成分估算值(重量%) 507
3.1.2 地球整体的微量元素丰度(ppm) 507
3.1.3 地核成分估计值(相对于整个地球的百分比) 507
3.1.4 地幔成分的估计 507
3.1.5 地幔中微量元素的丰度(ppm) 508
3.1.6 上地幔总体成分估算值(重量%) 508
3.1.7 上地幔与过渡带可能出现的矿物组合与相变关系 509
3.1.8 陨石按成分的分类 509
3.1.9 陨石按分异程度的分类和陨落频率 510
3.1.11 三种铁陨石和陨石中陨硫铁的成分(ppm) 511
3.1.10 陨石中出现的主要矿物 511
3.1.12 铁陨石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512
3.1.13 中铁陨石的分类(依据硅酸盐部分) 512
3.1.14 中铁陨石中的碎屑类型(矿物》岩屑>金属) 512
3.1.15 几个中铁陨石的硅酸盐和金属两部分的总体成分 513
3.1.16 中铁陨石辉石一斜长石硅酸盐相的稀土元素和Sc的丰度(ppm) 514
3.1.17 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球粒陨石的分析数据 514
3.1.18 球粒陨石的稀土元素丰度 514
3.1.19 无球粒陨石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515
3.1.20 中国古代陨石陨落数目逐年统计表 515
3.1.21 近年来提出的几种月球总体成分模式 517
3.1.22 月球各部分总体成分与上幔岩的比较 517
3.1.23 月岩的矿物成分 518
3.1.25 阿波罗11号低钾玄武岩的成分 519
3.1.24 月球玄武岩的化学组成 519
3.1.26 阿波罗11号高钾玄武岩的成分 520
3.1.27 阿波罗11号高钾玄武岩实测矿物的成分 521
3.1.28 月球克里普玄武岩的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成分 522
3.1.29 月球高地斜长岩质橄长岩(72559,1)和苏长岩(78527,2)的成分 522
3.1.30 月球高地长石质麻粒岩角砾的实测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 523
3.1.31 月球月海玻璃和苏长质角砾的化学成分 524
3.1.32 月岩稀土元素平均含量(ppm) 524
3.1.33 月岩同位素年龄测定数据 525
参考文献 525
3.2 地壳及其组成 527
3.2.1 地壳的类型与厚度 527
3.2.2 地壳的大地构造分区及其特征 527
3.2.3 地壳元素丰度表 528
3.2.4 天然核素及其地壳丰度简表 530
3.3.8 矿物中主要组分的K值(格拉斯顿一代尔常数) 534
参考文献 538
3.3 矿物学 539
3.3.1 重要矿物的基本矿物学数据 539
3.3.2 中国发现的新矿物的主要数据 567
3.3附表2 英文矿物名称索引 574
3.3.3 晶体中离子半径表 574
3.3.4 阳离子的氧离子配位数 576
3.3.6 元素负电性表 577
3.3.5 配位数、配位多面体形态与阴阳离子半径比值的关系 577
3.3.7 矿物和无机化合物中的键长 578
3.3.9 各种离子的GDIR值(cm3) 586
3.3.10 常见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热力学数据 587
3.3附表1 中文矿物名称索引 592
3.3附表3 中国发现的新矿物中文名称索引 596
主要参考文献 597
3.4 岩石类型及其成分 599
3.4.1 地壳中主要岩石类型的百分比与质量数据 599
3.4.2 USGS标准岩石样品主要元素化学分析数据 599
3.4.3 UDGS标准岩石样品的微量元素平均丰度(ppm) 602
3.4.4 火成岩分类表 603
3.4.6 蛇绿岩中地幔方辉橄榄岩的化学成分与实测矿物成分 604
3.4.5 蛇绿岩中地幔纯橄榄岩的化学成分与实测矿物成分 604
3.4.7 蛇绿岩中地幔二辉橄榄岩的化学成分与实测矿物成分 605
3.4.8 造山带中超镁铁质岩石化学成分 606
3.4.9 各种地幔源岩包体的化学成分 606
3.4.10 橄榄岩质镁绿岩的化学成分 607
3.4.11 蛇绿岩中超镁铁质-镁铁质堆晶杂岩各类岩石的化学成分和CIPW标准分子 608
3.4.12 层状侵入体的辉长岩和花岗斑岩的化学组成和CIPW标准分子 609
3.4.13 中国的几个层状侵入岩体的各类岩石化学组成 610
3.4.15 哥伦比亚河高原的大陆拉斑玄武岩化学组成与CIPW标准分子 611
3.4.14 大洋中脊玄武岩的化学组成与CIPW标准分子 611
3.4.16 南非卡鲁盆地大陆拉班玄武岩系化学组成与CIPW标准分子 612
3.4.17 经过分异的大陆拉斑玄武岩质辉绿岩席状体中各类岩石的化学组成与CIPW标准分子 613
3.4.18 南极洲和北美东部的辉绿岩的化学组成与CIPW标准分子 613
3.4.19 新几内亚-新不列颠活火山岛弧的各类岩石的化学组成 614
3.4.20 新几内亚高地和巴布亚东南部岛弧火山岩的化学组成与CIPW标准分子 615
3.4.21 汤加-克马德克岛弧火山岩的化学组成与CIPW标准分子 615
3.4.22 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和角斑岩化学组成和CIPW标准分子 616
3.4.24 大陆内部含Hy标准分子的碱性火山岩的化学组成与CIPW标准分子 617
3.4.23 美国加利福尼亚花岗岩基的各类岩石的化学组成和CIPW标准分子 617
3.4.25 东非裂谷一些碱性系列岩石的化学成分与CIPW标准分子 618
3.4.26 大陆高钾镁铁质火山岩的化学组成 619
3.4.27 碳酸岩、金伯利岩和霓长岩的化学成分 619
3.4.28 中国主要火成岩类的化学成分 620
3.4.29 主要火成岩类的元素丰度(ppm) 621
3.4.30 橄榄岩中的稀土元素丰度 623
3.4.32 西藏南带和北带蛇绿岩各类岩石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4
3.4.31 蛇绿岩系各类岩石中稀土元素平均丰度 624
3.4.33 E型(富集型)蛇绿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5
3.4.34 大洋拉斑玄武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5
3.4.35 碱性玄武岩和大陆拉斑玄武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5
3.4.36 大洋岛火山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6
3.4.37 岛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6
3.4.38 花岗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7
3.4.39 分异侵入杂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7
3.4.41 黑曜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8
3.4.40 辉长岩和辉绿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8
3.4.42 碱性正长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9
3.4.43 岩浆碳酸岩及其组成矿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29
3.4.44 金伯利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30
3.4.45 沉积岩的结构单元分类 630
3.4.46 砂(和砂岩)的粒度的温特沃思分类 631
3.4.47 砂岩粒度参数计算法 631
3.4.48 石灰岩的分类 632
3.4.49 白云岩的结构成因分类 632
3.4.50 石灰岩与白云岩按CaO/MgO的分类 633
3.4.51 石英砂岩的化学成分 633
3.4.52 长石砂岩的化学成分 633
3.4.53 次杂砂岩的化学成分 634
3.4.54 杂砂岩的化学成分 634
3.4.55 杂砂岩的化学成分及其与其它地壳物质的比较 635
3.4.56 粉砂岩的(黄土)的化学成分 635
3.4.58 碳质页岩的化学成分 636
3.4.57 页岩、板岩和密西西比三角洲沉积物的平均化学成分 636
3.4.59 硅质页岩和富钾页岩的化学成分 637
3.4.60 冰川纹泥沉积物和残积粘土的化学成分 637
3.4.61 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 638
3.4.62 燧石及有关岩石的化学成分 638
3.4.63 磷酸盐沉积物和结核的化学成分 639
3.4.64 铁质岩的化学成分 639
3.4.65 主要沉积岩类的化学元素丰度 640
3.4.67 用Yb含量标准化的一些沉积岩与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相对丰度值 641
3.4.66 沉积物组合样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41
3.4.68 俄罗斯地台一些沉积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42
3.4.69 磷酸盐沉积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42
3.4.70 煤中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43
3.4.71 海洋样品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43
3.4.72 伊利谢耶夫(1959)的变质岩的分类(依变质深度分类) 644
3.4.73 石英、钠长石、云母和碳酸盐组成的低温变质岩的分类 645
3.4.74 钠长石、绿泥石、绿帘石和角闪石(阳起石、透闪石)组成的变质岩的分类 645
3.4.76 斜长石、辉石、普通角闪石和黝帘石(绿帘石)组成的高温变质岩的分类 646
3.4.75 石英、斜长石、云母和碳酸盐组成的高温变质岩的分类 646
3.4.77 麻粒岩的分类 647
3.4.78 碱性长石片麻岩的化学成分 647
3.4.79 斜长片麻岩的化学成分 648
3.4.80 角闪岩和榴辉岩的化学成分 648
3.4.81 钙镁质硅酸盐片岩化学成分 648
3.4.82 硬玉岩和蓝闪石片岩的化学成分 649
3.4.83 石英岩和石英片岩的化学成分 649
3.4.84 含矽线石、堇青石、红柱石、十字石或蓝晶石的片岩、片麻岩的化学成分 649
3.4.85 矾土质(刚玉粉质)岩石的化学成分 650
3.4.86 麻粒岩的化学成分 650
3.4.87 混合岩的化学成分 650
3.4.88 几种片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51
3.4.89 角闪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51
3.4.90 麻粒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51
3.4.93 混合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52
3.4.92 榴辉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52
3.4.91 片麻岩的稀土元素丰度(ppm) 652
3.4.94 各种组份体系的变质反应 653
参考文献 658
3.5 岩石的物理性质 659
3.5.1 火成岩的平均密度 659
3.5.2 沉积岩的平均密度 660
3.5.3 变质岩的平均密度 660
3.5.4 岩石的弹性常数 661
3.6.13 一些重要的地质物质中34S/32S的比值(δ21S相对于CDT陨硫铁) 667
3.5.5 岩石的单轴挤压强度 670
3.5.6 岩石的拉张强度(直接拉曳法) 671
3.5.7 由短时三轴挤压试验得到的岩石与矿物的应力-应变关系 672
3.5.8 室温下岩石的蠕变常数(使用方程ε=ε0+ɑlog.t) 679
3.5.9 室温下应力对岩石蠕变的效应 679
3.5.10 温度对热导的影响 680
3.5.13 含水岩石的电阻率范围(Ohm-m) 682
3.5.12 主要岩石类型的磁化率范围 682
3.5.11 铁磁性矿物的磁学性质 682
3.5.14 岩石的低频介电常数 683
参考文献 683
3.6 稳定同位素地质数据 684
3.6.1 δ值的定义和不同标准的δ值之间的换算公式 684
3.6.2 世界各国共同采用的氢、氧、碳、硫稳定同位素标准 684
3.6.3 各国实验室对标准水样的测定值 684
3.6.4 不同实验室对标准硅酸盐样品δ值的测定值 684
3.6.8 实验测得的溶解态重碳酸盐与CO2气体间的碳同位素分馏(用-0.109‰/℃的温度系数算出的20℃的值) 685
3.6.9 各种碳酸盐的同位素分馏系数 685
3.6.5 粘土矿物-水系统和氢氧化物-水系统的近似分馏系数 685
3.6.7 文献中常用的碳同位素标准 685
3.6.6 矿物-水同位素分馏平衡值 685
3.6.10 在氧同位素交换平衡时一些矿物富集18O的顺序 686
3.6.11 250℃时各种碳酸盐和水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 686
3.6.12 实验校准的矿物分馏值(以18O浓度减少的顺序列出) 686
3.6.16 各种碳质球粒陨石中不同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 687
3.6.15 Orgucil碳质球粒陨石中S同位素的组成及分布 687
3.6.14 主要硫化物矿物相对于H2S同位素平衡分馏因子 687
3.6.17 各种火成岩中矿物对氧同位素平衡温度 688
参考文献 688
3.7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与同位素地质 689
3.7.1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计算公式 689
3.7.2 各类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Rb-Sr等时线年龄和87Sr/86Sr的初始比 690
3.7.3 铁陨石的Rb-Sr等时线年龄和87Sr/86Sr初始比 691
3.7.4 月球玄武岩Rb-Sr等时线年龄和87Sr/86Sr初始比 691
3.7.5 玄武岩中包体橄榄岩的87Sr/86Sr比值 691
3.7.6 阿尔卑斯型橄榄岩的87Sr/86Sr比值和Rb、Sr含量 691
3.7.7 大型侵入杂岩中辉长岩-苏长岩-橄榄岩组合的87Sr/86Sr初始比值 692
3.7.8 现代大洋拉斑武岩的Sr同位素组成和87Rb/86Sr比值 692
3.7.9 蛇绿岩的Sr同位素和K、Rb、Sr元素丰度 693
3.7.10 大洋岛火山岩的Sr同位素成分 694
3.7.11 岛弧火山岩的锶同位素组成 694
3.7.14 花岗岩类初始87Sr/86Sr比值与年龄 695
3.7.13 大陆裂谷碱性岩Rb、Sr及87Sr/86Sr、Rb/Sr比值 695
3.7.12 大陆溢流玄武岩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 695
3.7.15 某些沉积物和沉积岩的锶同位素成分 696
3.7.16 某些陨石的铅同位素成分 697
3.7.17 月岩的铅同位素成分和U、Th、Pb丰度(ppm) 697
3.7.18 超基性岩的铅同位素成分 697
3.7.19 阿曼塞梅尔蛇绿岩套各类岩石及某些矿物的U、Th、Pb丰度(ppm)和铅同位素成分 698
3.7.20 大洋深海玄武岩的铅同位素成分 698
3.7.21 大洋岛火山岩的铅同位素成分 698
3.7.22 岛弧火山岩的铅同位素成分和U、Th、Pb丰度(ppm) 699
3.7.23 层状杂岩体的铅同位素成分 700
3.7.24 花岗岩的铅同位素成分 700
3.7.25 某些沉积物和沉积岩的铅同位素成分 700
3.7.26 某些变质岩的铅同位素成分 701
3.7.27 某些陨石的Nd同位素成分和147Sm/143Nd比值 701
3.7.28 某些月岩的Nd同位素成分 702
3.7.29 蛇绿岩套各种岩石Nd同位素成分 702
参考文献 703
3.7.30 造山带二辉橄榄岩的Nd同位素成分 703
3.7.31 某些大洋拉斑玄武岩的Nd同位素成分 703
3.7.32 大洋岛火山岩的Nd同位素成分 704
3.7.33 岛弧火山岩的Nd同位素成分 704
3.7.34 大陆火山岩的Nd同位素成分 705
3.7.35 斯蒂尔沃特层状侵入杂岩的各类岩石的Nd同位素成分 705
3.7.36 某些花岗岩基的Nd同位素组成 705
3.7.37 某些沉积物和沉积岩的Nd同位素成分 706
3.7.38 某些变质岩的Nd同位素成分 706
3.7.39 几种常用地质年表(年龄单位:百万年) 707
3.8 中国各纪地层对比表 709
3.8.1 中国前寒武系分层和综合特征简表 709
3.8.2 中国前寒武系对比表(1-12) 710
3.8.3 中国寒武纪地层对比简表 722
3.8.4 中国寒武系对比表(1-12) 723
3.8.5 中国奥陶系对比表(1-10) 735
3.8.6 中国志留系对比表(1-8) 745
3.8.7 中国泥盆系对比表、化石组合、带(1-2) 753
3.8.8 中国泥盆系对比表(3-9) 755
3.8.9 中国泥盆纪陆相地层对比表(1-5) 762
3.8.10 中国石炭系对比表(1-7) 767
3.8.11 中国陆相石炭系对比表(1-4) 774
3.8.12 中国二叠系对比表(1-10) 778
3.8.13 中国陆相二叠系对比表 北方(1-2) 788
3.8.14 中国陆相二叠系对比表 南方(3) 790
3.8.15 中国三叠系生物组合表 791
3.8.16 中国三叠系对比表(1-6) 792
3.8.17 中国北方区三叠系陆相地层对比简表 798
3.8.18 中国南方区及东北区三叠纪含植物化石地层对比简表 799
3.8.19 中国侏罗系对比表(1-9) 800
3.8.20 中国侏罗纪含植物化石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表(南方) 809
3.8.21 中国侏罗纪含植物化石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表(北方) 810
3.8.22 中国白垩系对比表(1-8) 811
3.8.23 中国白垩纪含植物化石地层对比简表(北方) 819
3.8.24 中国白垩纪含植物化石地层对比简表(南方) 820
3.8.25 中国新生代地层对比表(1)下第三系化石组合分布表 821
3.8.26 中国新生代地层对比表(2-19) 822
参考文献 840
3.9 能源 840
3.9.1 世界历年石油总产量 840
3.9.2 中国解放前的原油产量 840
3.9.3 中国解放后的原油产量 840
3.9.5 世界年产五千万吨以上的特大油田 841
3.9.4 世界各地区及主要产油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和产量(万吨) 841
3.9.6 世界特大气田 842
3.9.7 国外石油工业几项最高指标 842
3.9.8 各种类型燃料的发热量 842
3.9.9 石油和几中煤的主要元素含量 843
3.9.10 某些类型天然气的组成 843
3.9.11 石油的烃类化合物 843
3.9.12 石油的非烃类化合物 843
3.9.15 主要固体沥青的理化特征 844
3.9.13 石油的主要物理性质 844
3.9.14 比重量度的比较 844
3.9.16 干酪根类型及其性质 845
3.9.17 时间和温度对大量生油阶段界限的影响 845
3.9.18 油气生成的主要阶段及其成熟度指标 845
3.9.19 生油量计算方法一览表 846
3.9.20 碳酸岩沉积相带的岩性特征及含油气情况 847
3.9.21 碳酸岩与页岩生油性质的差别 848
3.9.22 石油与煤生成条件的比较 848
3.9.23 岩石的孔隙类别、孔隙度和渗透率 849
3.9.24 砂岩与硫酸盐岩储集性质的比较 849
3.9.25 油气藏的主要类型 850
3.9.26 定碳比与含油气性的一般关系 850
3.9.27 镜质组反射率及煤的含碳量与油气生成的关系 850
3.9.28 孢粉化石颜色与油气生成的关系 851
3.9.29 世界十二个大含油气盆地的情况简表 851
3.9.30 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煤储量(百万吨) 852
3.9.32 某些成煤植物的化学组成(%) 853
3.9.33 腐殖酸的元素组成 853
3.9.31 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煤产量(万吨) 853
3.9.34 已发表的腐殖酸分子量一览表 854
3.9.35 腐殖酸演化示意 855
3.9.36 植物、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855
3.9.37 泥炭的化学组成(%) 855
3.9.38 胡敏酸和富啡酸中的含氧官能团 856
3.9.39 干酪根、煤、沥青、矿物蜡的折射率和比重 856
3.9.40 煤含蜡量与原始组成物质的关系 856
3.9.41 煤岩微成分和各种变质阶段煤的化学组成 857
3.9.42 各变质阶段煤的镜下特性 858
3.9.43 不同变质阶段煤的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 858
3.9.44 煤的红外特征吸收带 859
3.9.45 煤灰中稀有分散元素的含量和富集程度 859
3.9.47 煤岩显微组分分类对比 860
3.9.46 褐煤-烟煤的岩石特征及物理-化学特性 860
3.9.48 中国煤分类(以炼焦煤为主)方案 861
3.9.49 中国含煤建造古地理类型及特征表 862
参考文献 863
4. 海洋学 867
4.1 海洋形态 867
4.1.1 世界不同深度的海洋和不同高度的陆地面积及百分比 867
4.1.2 世界每5°纬度间的海洋和陆地面积及百分比 867
4.1.3 世界大洋的面积、体积、平均深度和最大深度 868
4.1.4 世界大洋的附属海及其面积、体积、平均深度和最大深度 868
4.1.5 临近中国诸海的面积、体积、平均深度和最大深度 869
4.1.6 世界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的面积及百分比 870
4.1.7 世界各洲20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洋面积及百分比 870
4.1.8 世界主要海峡的宽度和深度 870
4.1.9 世界主要海沟和海槽的长度、宽度、面积、体积和最深点位置 871
4.1.10 世界主要岛屿的面积和地理位置 875
4.1.12 南极大陆的面积、体积和平均高度 879
4.1.11 临近中国诸海的主要岛屿面积及最大高度 879
参考文献 880
4.2 海水的化学成分 880
4.2.1 海水的化学组成(盐度35‰) 880
4.2.2 海洋中60种主要化学元素的平均浓度(毫克/升)和总含量 882
4.2.3 海水中7种主要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分配百分比 883
4.2.4 海洋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及其半衰期、平均浓度、同位素丰度和衰变次数 883
4.2.5 海洋中14种主要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强度 883
4.2.6 大洋中的铀、锕、钍系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衰变类型和浓度估算值 884
4.2.7 三大洋和红海、地中海的U234/U238的比值 884
4.2.8 三大洋和北海、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表层海水中5种来自降落灰尘的放射性元素的平均浓度 885
4.2.9 世界各大洋和部分附属海中7种主要化学元素的浓度与氯度的平均比值 885
4.2.10 太平洋6-3517米深度范围内5种惰性气体的浓度(厘米/升) 886
4.2.11 公元1960-1967年东太平洋70°N-70°S之间每10°纬度间Sr80的平均浓度(dpm/100升) 887
4.2.12 太平洋表层、近表层、中层、深层和近底层海水的盐度和氧含量 887
参考文献 889
4.2.14 大西洋和西北太平洋海水中汞的含量 889
4.2.13 东海和日本海表层海水中钍同位素的含量 889
4.3 海洋的温度、盐度和密度 890
4.3.1 世界大洋二月表层平均温度(℃) 890
4.3.2 世界大洋八月表层平均温度(℃) 891
4.3.3 世界三大洋每10°纬度区间的表层年平均温度 892
4.3.4 三大洋南北纬40度间的各深层平均温度 892
4.3.5 东中国海十个观测站30年(1941-1970)表层月平均水温(℃) 893
4.3.6 中国沿海历年逐月表层海水温度(℃) 893
4.3.7 世界大洋沿岸和岛屿近海的表层海水温度(℃) 895
4.3.8 世界大洋的盐度(S‰) 902
4.3.9 中国沿海历年逐月表层海水盐度(S‰) 903
4.3.10 世界大洋沿岸和岛屿近海的表层海水条件密度(σ15) 905
参考文献 911
4.4 海冰 911
4.4.1 世界大洋的多年月平均海冰面积(×106公里2) 911
4.4.2 南极周围海域逐月的海冰面积和外缘进退速度(+北进,-南退) 911
4.4.3 公元1600年以来爱尔兰沿岸每年浮冰周数 912
4.4.5 波罗的海平均每1,000平方公里海域海冰达到的最大面积(公里2) 913
4.4.4 丹麦海峡有冰的日数 913
4.4.6 波罗的海(芬兰沿岸)海冰的初终日期 914
4.4.7 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苏联沿岸)的海冰 914
4.4.8 公元1946-1965年日本北海道海冰的平均初终日期 915
4.4.9 公元1894-1979年日本根宝港海冰的初终日期 915
参考文献 916
4.5 海洋潮汐和平均海平面高度 916
4.5.1 世界海洋历年逐月平均海平面高度(毫米) 916
图4.5.1 世界海洋的潮汐特性和最大可能潮差示意图 940
参考文献 941
4.6 黑潮和大洋环流 941
4.6.1 黑潮在北纬17°、20°、23°、25°四个纬向断面上的海水运输量和逆流量 941
4.6.2 公元1955-1980年27°24′N,128°18′E至28°20′N,126°50′E断面上黑潮历年逐季流量(×106米8/秒) 942
4.6.3 公元1956-1975年27°24′N,128°28′E至29°36′N,125°09′E断面上黑潮表层最大流速的逐年平均值和多年月平均值(厘米/秒) 943
4.6.4 黑潮在27°40′N,128°E至29°N,126°E断面上的的流轴位置、宽度、厚度和流核位置、深度、流速及流量 944
4.6.5 黑潮在27°40′N,128°E至29°N,126°E断面上的表层最大流速、流向、流量和逆流的最大流速 944
4.6.6 黑潮在27-33°N,123-130°E海区的常流和潮流的流速、流向 945
4.6.8 公元1965-1970年黑潮在138°12′E和149°E经线上的的副热带逆流流量、核部流速和10厘米/秒流速的深度 946
4.6.7 公元1965-1974年138°12′E经线上的黑潮核部表层流速和20厘米/秒流速的表层宽度、深度、0-1000米的总流量 946
4.6.9 黑潮在138°12′E,138°15′E,145°00′E,152°00′经线断面上的海水运输量(×106米3/秒) 947
图4.6.1 黑潮流径 947
图4.6.2 世界大洋夏季(7、8、9月)环流 948
图4.6.3 世界大洋冬季(1、2、3月)环流 949
图4.6.4 北太平洋的海水运输 950
图4.6.5 北大西洋的海水运输 950
参考文献 951
图4.6.6 南极绕极流的海水运输 951
4.7 海浪 952
4.7.1 中国现行波级表 952
4.7.2 三大洋各级海浪的相对频率 952
4.7.3 公元1961-1972年西北太平洋的月平均波高(?,单位:米) 953
4.7.4 公元1963-1969年西北太平洋月平均大浪(>2?米)频率(f) 959
4.7.5 临近中国诸海不同周期的风浪多年平均波高(?,单位:米) 959
4.7.7 太平洋岛屿近海不同周期的风浪多年平均波高(?,单位:米) 960
4.7.6 日本海不同周期的风浪多年平均波高(?,单位:米) 960
4.7.9 大西洋北美洲近海不同周期的风浪多年平均波高(?,单位:米) 961
4.7.10 大西洋加勒比海不同周期的风浪多年平均波高(?,单位:米) 961
4.7.8 大西洋欧洲近海不同周期的风浪多年平均波高(?,单位:米) 961
4.7.11 大西洋南美洲近海不同周期的风浪多年平均波高(?,单位:米) 962
4.7.12 大西洋非洲近海不同周期风浪多年平均波高(?,单位:米) 962
4.7.13 印度洋亚洲近海不同周期的风浪多年平均波高(?,单位:米) 962
4.7.14 印度洋非洲近海不同周期的风浪多年平均波高(?,单位:米) 963
参考文献 963
4.8 海啸 965
4.8.1 地震海啸波级表 965
4.8.2 世界主要地震海啸灾害 965
4.8.3 公元1304-1970年世界主要气象海啸灾害 973
4.8.4 公元前48年-公元1981年中国海啸年表 974
参考文献 993
4.9.2 世界各大洋的悬浮物质含量 994
4.9.3 世界主要河流输向海洋的陆漂固体物质平均量 994
4.9.1 世界各大陆输向海洋的悬浮物质的年输出量 994
4.9 海洋沉积 994
4.9.4 中国现行的等比制粒级分类表 995
4.9.5 海洋沉积物的搬运途径与沉积速率 996
4.9.6 海洋沉积物的分布面积 997
4.9.7 三大洋碳酸钙沉积的临界深度(米) 997
4.9.8 主要类型远洋沉积物的化学组成(重量%) 997
4.9.9 东海及世界其它海区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含量 998
4.9.10 东海不同类型的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含量 998
4.9.11 东海不同水深的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含量 998
4.9.12 东海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陆源组分及自生组分 999
4.9.13 主要类型远洋沉积物的物理组成 1000
4.9.14 东海各矿物区的主要矿物含量(%) 1001
4.9.15 闽南-台湾浅滩大陆架各矿物区的主要矿物含量(%) 1001
4.9.16 三个天然放射系所属的放射性同位素在海洋沉积物表面的浓度 1002
4.9.17 各种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沉积速率 1003
4.9.19 世界各大洋铁-锰氧化物矿床的元素平均含量(重量%) 1004
4.9.18 太平洋各海盆海洋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毫米/1000年) 1004
4.9.20 公元1917-1979年世界近海一百大油田 1005
图4.9.1 海洋沉积物的分布 1007
图4.9.2 世界大洋锰结核的分布 1008
参考文献 1009
5. 自然地理学 1013
5.1 中国自然地理 1013
5.1.1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1013
5.1.2 中国自然区划二级区(温度带)基本特征 1014
5.1.3 中国地貌主要区域单位基本特征 1016
5.1.4 中国气候主要区域单位基本特征 1028
5.1.5 中国植被主要区域单位基本特征 1033
5.1.6 中国土壤主要区域单位基本特征 1035
5.1.7 中国动物地理主要区域单位基本特征 1046
5.1.8 中国水文地理主要区域单位基本特征 1047
5.1.9 中国河川流域面积 1049
5.1.12 中国各流域径流资源 1050
5.1.10 中国水量平衡 1050
5.1.11 中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 1050
5.1.13 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比较 1051
5.1.14 由中国沿岸直接注入各海域的水量 1051
5.1.15 中国主要大河年径流多年变化特征值 1052
5.1.16 中国主要河流的模比系数(Kp) 1052
5.1.17 中国长江汉口站年径流丰、枯水循环期 1052
5.1.18 中国长江干流水量的沿程变化 1052
5.1.19 中国长江干流水量四季分配 1053
5.1.20 中国长江干流年径流多年变化特征值 1053
5.1.21 中国黄河干流天然径流量沿程变化 1053
5.1.22 公元1920-1970年中国黄河干流年径流量多年变化特征值 1053
5.1.23 中国主要河流泥沙特征值 1054
5.1.24 中国代表性河流含沙量的年内分配 1054
5.1.25 中国代表性河流输沙量的年内分配 1055
5.1.26 中国代表性河流含沙量、输沙量的多年变化 1055
5.1.28 中国黄河流域泥沙情况 1056
5.1.27 中国长江、黄河干流泥沙情况 1056
5.1.29 公元前2297-公元1938年中国黄河灾害年表 1057
5.1.30 中国河流离子径流特征值 1072
5.1.31 中国主要湖泊特征表 1072
5.1.32 中国主要湖泊水化学成分表 1073
5.1.33 中国各类沼泽特征表 1074
参考文献 1074
5.2.1 世界主要山峰(以高度为序) 1075
5.2 世界自然地理 1075
5.2.2 历史时期有过喷发的火山的地理分布 1080
5.2.3 历史时期有过喷发的火山 1081
5.2.4 中国与火山喷发有关的自然异常史料 1119
5.2.5 世界主要高原 1128
5.2.6 世界主要平原 1129
5.2.7 世界主要三角洲 1131
5.2.8 世界主要低地 1132
5.2.9 世界主要潜洼地(湖底低于海平面的洼地) 1133
5.2.11 具有冲击变质特征的可能陨石冲击坑的基本特性 1134
5.2.10 已证实的世界陨石冲击坑的位置、直径和找到陨石数 1134
5.2.12 有可能是陨石冲击坑 1136
5.2.13 公元1800-1974年全球目睹陨落陨石(有保存标本)频数 1137
5.2.14 世界主要沙漠 1138
5.2.15 世界主要天然洞穴 1139
5.2.16 世界冰川及冰盖的面积 1140
5.2.17 世界主要冰川 1141
5.2.18 世界主要河流(以长度为序) 1146
5.2.19 世界主要瀑布(以落差为序) 1148
5.2.20 世界主要湖泊(以面积为序) 1151
参考文献 1153
6. 环境地学 1157
6.1 环境大气学 1157
6.1.1 地球大气圈重要污染物和一些痕量气体的特征 1157
6.1.2 近地面大气层痕迹气体的含量 1158
6.1.3 瑞士清洁空气中气溶胶的化学组成 1159
6.1.4 雨水和淡水湖湖水的组成 1159
6.1.7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160
6.1.6 雨雪中的离子含量(毫克/升) 1160
6.1.5 未污染地区大气溶胶与雨水中重金属含量(1971) 1160
6.1.8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161
6.1.9 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 1164
6.1.10 美国大气质量标准 1166
6.1.11 作业环境空气有害物质的允许浓度 1166
参考文献 1170
6.2 环境水文学 1170
6.2.1 世界水源分布 1170
6.2.2 世界河水的平均组成(ppm) 1171
6.2.3 日本雨水和河水和平均化学组成 1171
6.2.4 河流的微量元素组成 1171
6.2.5 河水的平均组成(微克/升) 1173
6.2.6 美国河水中微量元素含量 1174
6.2.7 河流悬浮物微量元素的组成 1174
6.2.8 湖成沉积物金属的平均浓度(ppm) 1174
6.2.11 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175
6.2.9 中国某些江河水质分析数据(毫克/升) 1175
6.2.10 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 1175
6.2.12 地面水水质分级标准 1176
6.2.13 渔业水质标准 1176
6.2.14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177
6.2.15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 1178
6.2.16 苏联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大允许浓度的规定 1179
6.2.17 日本环境水质标准(1971年12月28日) 1180
6.2.18 饮用水国际标准 1182
6.2.19 水的化学、物理、细菌学、水生物学和毒理学指标 1185
6.2.20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作为生活用水水质某些物质的含量极限、与美苏及EEC建议值的比较(单位:mg/1) 1185
6.2.21 国外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186
6.2.22 苏联水产用水水质标准 1187
6.2.23 日本水产用水水质标准 1188
6.2.24 日本的灌溉水质标准 1188
6.3 环境土壤学 1189
6.3.1 中国土壤质地分类 1189
参考文献 1189
6.3.2 根据机械组成的土壤分类 1190
6.3.3 中国主要土壤的颗粒组成(平均值) 1190
6.3.4 土壤颗粒粒级的某些性质 1191
6.3.5 中国土壤粘粒的性质 1191
6.3.6 阳离子的特点及其对土壤胶体的影响 1192
6.3.7 不同粘土矿物组成的土壤(底土)胶体(<1微米)的负电荷(pH7时) 1192
6.3.8 不同质地土壤的调萎湿度和有效水范围(%) 1192
6.3.11 自然植被下主要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0-20厘米) 1193
6.3.9 典型底土和土壤容重(克/厘米3) 1193
6.3.10 土壤--底土中各种孔隙度的变化范围 1193
6.3.12 中国不同地区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 1194
6.3.13 中国某些土壤耕作层的含磷量 1194
6.3.14 中国农业地区主要土类的钾素(表土层) 1195
6.3.15 中国自然植被下代表性土壤的腐殖质组成 1197
6.3.16 腐殖物质的元素组成(无灰干基) 1197
6.3.19 月球三个海中表土的成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1×10-6)) 1198
6.3.18 土壤表层中腐殖质含量和组成的特点 1198
6.3.17 腐殖质按其结合方式的分布概况(占0-20厘米土层腐殖质总量的百分数) 1198
6.3.20 元素在土壤中的丰度 1199
6.3.21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毫克/公斤) 1199
6.3.22 不同粒级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毫克/公斤) 1200
6.3.23 中国某些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毫克/公斤) 1201
6.3.24 苏联俄罗斯平原共轭土壤地球化学景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1201
6.3.25 中国某些土壤中若干元素背景值(毫克/公斤) 1202
6.3.26 中国海南岛热带土壤(表层)化学元素的丰度(ppm) 1205
6.3.27 美国荒地土壤和松散沉积物背景值 1206
6.3.28 应用土壤处理系统时污水中有害物质浓度 1207
6.3.29 用作农肥的污泥中重金属的允许含量(ppm) 1207
6.3.30 正常污泥和污染污泥中重金属含量(ppm,干重) 1207
6.3.31 各种农药在土壤中消失所需要的时间 1208
6.3.32 农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 1208
6.3.33 各国农药的允许残留量(ppm) 1209
6.3.34 各国规定的农药最后一次施用至收获前的间隔期(日) 1209
6.4.1 不同自然地带植被类型的生态特征 1210
参考文献 1210
6.4 环境生物学 1210
6.4.2 不同自然地带陆生动物的生态特征 1211
6.4.3 不同地带动植物的总生物量(干物重,公斤/公顷) 1212
6.4.4 不同景观的植被生产率(公担/公顷) 1212
6.4.5 陆地自然带土壤中贮于根系的植物量 1212
6.4.6 全部陆地生物物质总量 1212
6.4.7 能被植物进行生物学吸收的元素 1213
6.4.8 海水、野生动物、古代和现代人体中必需的痕量元素 1213
6.4.9 海水、野生动物、古代和现代人体中非必需的痕量元素 1213
6.4.10 人类机体的微量元素含量 1214
6.4.11 正常人脏器的元素含量(ppm) 1215
6.4.12 中国天然植物的化学成分(干物质的%) 1215
6.4.13 中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化学元素含量 1216
6.4.14 中国洋河流域植物的化学元素含量(ppm) 1216
6.4.15 中国三江平原沼泽几种优势植物及主要作物微量元素含量(ppm) 1216
6.4.18 美国植物中锌、汞、镉、硒、氟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1217
6.4.17 生长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同属植物中微量元素含量(ppm,风干样) 1217
6.4.16 中国三江平原沼泽优势植物不同器官的微量元素含量(ppm,风干样) 1217
6.4.19 美国大陆栽培作物中铬、铜、铅、锰、镍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1218
6.4.20 美国大陆天然植物中铬、铜、铅、锰、镍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1219
6.4.21 美国大陆栽培作物中(灰分)铝、钡、硼、钴、铁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1220
6.4.22 美国大陆天然植物中铝、钡、硼、钴、铁的地球化学背景值 1220
6.4.23 美国大陆某些植物及蔬菜的地球化学背景值(ppm) 1221
6.4.24 苏联木本植物灰分组成的一般特点 1221
6.4.25 苏联草本植被(地上部分)灰分组成的一般特点 1221
6.4.27 苏联植物的灰分组成(占灰分的%) 1222
6.4.26 苏联某些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占干重的百分数) 1222
6.4.28 人体对有毒物质的吸收系数 1223
6.4.29 检测大气污染物的敏感性动植物 1223
6.4.30 加拿大海洋生物中多氯联苯的浓集情况 1223
6.4.31 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极限有害浓度 1224
6.4.32 美国各种来源的磷的估算量 1224
6.4.33 某些重金属的允许摄取量 1224
6.4.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卫生标准 1225
6.4.34 若干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摄入量 1225
6.4.35 人体每日摄取农药限量的国际标准(微克) 1225
6.4.37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摘梯残留量标准 1226
6.4.38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中汞允许量标准 1226
6.4.39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制限量标准 1226
6.4.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 1227
6.4.41 国外食品中砷、铜、铁、铅的限量(毫克/公斤) 1227
6.4.42 果汁中重金属含量的国际规定(ppm) 1228
6.4.43 各国食品中锡、锌的限量(毫克/公斤) 1228
6.4.44 美国各种食品的含菌量标准(个数/克) 1228
6.4.45 苏联部分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ppm) 1228
6.4.46 波兰部分食品重金属含量标准(ppm) 1229
6.4.47 美国食品及饲料中多氯联苯限量标准 1229
6.4.48 各国鱼体内汞含量的规定(ppm) 1229
参考文献 1229
6.5.2 克山病心功能分级 1230
6.5.3 中国各地克山病病点、非病点饮水中腐殖酸(-OH)含量(毫克/升) 1230
6.5.1 克山病分型 1230
6.5 环境地方病 1230
6.5.4 中国各克山病病点、非病点饮水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微克/升) 1231
6.5.5 中国各克山病病点、非病点饮水中某些离子的含量(毫克/升) 1231
6.5.6 中国各克山病病点、非病点粮食中元素的含量(ppm) 1232
6.5.7 中国克山病不同地区各类粮食中元素的含量(ppm) 1233
6.5.8 中国山东、云南、川东地区克山病病点与非病点部分主食中元素的估算含量(ppm) 1233
6.5.9 中国山东、云南、川东地区克山病病点与非病点、对照点粮食和主食含Se量 1235
6.5.10 中国山东、云南、川东地区克山病病点与非病点粮食中Mo、Cu含量(ppm) 1236
6.5.11 中国各克山病病区1974-1976年调查区粮食和人发中的Se测定结果(ppm) 1236
6.5.12 中国山东不同自然环境的粮食和人发中Se含量(ppm) 1236
6.5.13 中国山东、云南、川东地区克山病病点、非病点粮食中Ca测定结果(ppm) 1236
6.6.14 中国山东、云南、川东克山病病点与非病点不同人群发样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毫克/公斤干重) 1237
6.5.15 中国山东、云南、川东克山病区与非病区不同人群发样中常量元素的含量(毫克/公斤干重) 1238
6.5.16 中国山东、云南、川东地区克山病病点与非病点不同人群发样中某些元素的比值 1238
6.5.17 中国各克山病病点人发化学成分测定结果总表(毫克/公斤) 1238
6.5.18 中国各克山病病点,相邻非病点据发病情况杨树年轮中微量元素(ppm) 1239
6.5.20 中国过渡带发硒g1、g2及其系数检验 1240
6.5.21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地带中发硒含量(ppm) 1240
6.5.22 中国各克山病病区、非病区粮食中Mo、Cu含量Cu/Mo 1240
6.5.19 中国过渡带发硒含量(ppm) 1240
6.5.23 中国各克山病病区、非病区农作物中NOˉ3、NOˉ2含量(ppm) 1241
6.5.24 中国各克山病病区、非病区人血中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微克%) 1241
6.5.25 中国各克山病病区、非病区粮食中部分微量元素含量(ppm) 1241
6.5.26 中国各地区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平均含量 1241
6.5.29 中国各地区大骨节病病点、非病点粮食中元素含量(ppm) 1242
6.5.27 大骨节病分期 1242
6.5.28 大骨节病病区分类方法 1242
6.5.30 中国山东大骨节病病点、非病点饮水中腐殖酸含量(ppm) 1243
6.5.31 中国各地区大骨节病病点、非病点粮食中元素比值 1243
6.5.32 中国各地区大骨节病病点与非病点以及国外一般人发样中八种矿质元素含量比较 1243
6.5.33 中国各地区大骨节病病点和非病点儿童发硒含量比较 1243
6.5.37 中国山东大骨节病病点、非病点人发中元素比值 1244
6.5.36 中国山东大骨节病病点、非病点人发中微量元素含量(毫克/公斤干重) 1244
6.5.35 中国山东大骨节病病点、非病点人发中常量元素含量(毫克/公斤干重) 1244
6.5.34 中国不同自然类型区的大骨节病病点和非病点的儿童发硒含量比较 1244
6.5.38 中国山东大骨节病病点、非病点饮水中Ba、Sr、Cu、Pb、Zn含量(ppm) 1245
6.5.39 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度标准 1245
6.5.40 地方性甲状腺种分型特点 1245
6.5.41 地方性甲状腺肿轻、重病区的划分 1245
6.5.42 地方性氟病:氟斑牙分型 1245
6.5.43 地方性氟病:氟斑牙分度 1246
6.5.44 地方性氟病:氟骨症分度 1246
6.5.45 地方性氟病分区 1246
6.5.46 中国干旱成因型主要地方性氟病病区饮水含氟量和发病率 1246
6.5.47 中国各区域干旱型地方性氟病病区与其相邻区域水分状况对比 1247
6.5.48 中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