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日祭俗的相似性比较 1
第一节 仪式的普遍性 1
第二节 相似性分析之一 3
事例1加利福尼亚的“鸟会” 3
事例2西伯利亚的“熊节 ” 4
第三节 相似性分析之二 9
事例3巴黎的“巨人节 ” 10
事例4古代埃及的杀羊祭礼 13
第四节 相似性分析之三 15
事例5山东荣城的“藤将军会” 15
第五节 相似性分析之四 24
事例6浙江余姚的“迎送礼拜” 24
事例7浙江金华的“城隍散粮” 26
第六节 宰职简考 29
第七节 本章 结论 33
第二章 图腾制研究的既往状况 38
第一节 图腾制文化的有关事实和主要见解 38
第二节 图腾崇拜现象的基本内容 51
第三节 导致西方学界图腾制研究出现学术倒退的 54
主要原因 54
第三章 图腾观的寻求 60
第一节 人与图腾的关系 60
第二节 “圣湖”、“永生”与“众生之父” 86
第四章 对我国古文化现象中图腾观念的初步探索 93
第一节 讨论前的简要说明 93
第二节 一组金文符号的释义 94
第三节 “子”字本义用法在《诗经》中的典型例证——对《江有汜》的释读 109
第四节 本章 小结 116
第五章 澳大利亚图腾制文化的断面分析 122
第一节 澳大利亚的图腾制文化概况 122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图腾祭礼及祭祀观念 128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成年礼及其文化功能 148
第四节 对比现象:印第安成年礼及我国周代士冠礼 158
第五节 原始祭祀中追求幻觉的现象 161
第六节 在“乌尔里亚拉”重复性再造过程的背后 164
第六章 澳大利亚图腾制文化的前前后后 169
第一节 群体聚合的文化叠压 169
第二节 聚合过程的多变性及其推动者们 186
第三节 智力型王者与鸟兽鱼虫 191
第四节 类别制与八卦结构的产生 193
第五节 原始时代的生存与文化 198
第六节 罗汉结构:诸神与主神 205
第七节 冥权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210
第七章 祭祀仪式与祭祀制度 219
第一节 分析前的简要说明 219
第二节 事例与分析之一(阿伊努人) 221
第三节 事例与分析之二(阿伊诺人) 222
第四节 事例与分析之三(阿伊努人) 230
第五节 事例与分析之四(奥罗奇人等) 234
第六节 事例与分析之五(阿伊诺人) 239
第七节 事例与分析之六(阿伊诺人) 242
第八节 仪式的基本内容 247
(一)对杀祭物的饲养 247
(二)仪式前的斋戒与集众 249
(三)圣物巡游以及载?巡游 249
(四)仪式中与圣物和神的礼辞交流 250
(五)圣物的杀与食 250
(六)仪式情境与仪式中的叫喊和歌舞 252
第九节 礼器与礼制 256
(一)礼器与礼制的发生机制 256
(二)与杀死圣物有关的礼器 260
(三)与切割圣物有关的礼器 261
(四)与烹制和分食圣物有关的礼器 261
(五)与祭祀歌舞有关的礼器 262
(六)服饰类礼器 263
(七)旗帜类礼器 264
(八)其他的礼器 265
(九)时令历法的产生及其礼制功能 265
第八章 对《诗经》的例举性释读 267
第一节 相关例证 267
第二节 《诗经》释读 270
《硕鼠》(魏风) 270
《相鼠》(鄘风) 272
《缁衣》(郑风) 273
《无衣》(唐风) 274
《无衣》(秦风) 275
《宛丘》(陈风) 277
《还》(齐风) 279
《丰》(郑风) 280
《大车》(王风) 281
《子衿》(郑风) 282
《羔裘》(郑风) 284
《羔裘》(桧风) 285
《二子乘舟》(邶风) 286
《柏舟》(鄘风) 287
《萚兮》(郑风) 287
第三节 释读质量的判别尺度 288
第九章 进一步研究的条件与途径 296
第一节 几种类型的事实材料 296
第二节 认识的条件与途径 301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