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1
1.1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2
1.2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8
2 中国经济创造的理论研究 15
2.1 研究方法论 16
2.2 经济创造论 20
3 中国国家层面的经济创造 37
3.1 历史背景 38
3.2 经济跃进 39
3.3 经济创造 41
3.4 实质分析 46
4 中国区域层面的经济创造 49
4.1 区域发展理论 50
4.2 区域经济系统 55
4.3 区域经济模式 62
4.4 区域模式的不足 69
4.5 区域经济创造——北京石景山区实证研究 73
5 中国产业层面的经济创造 83
5.1 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84
5.2 产业经济的制造业 90
5.3 产业经济创造案例——四川省机械制造业 96
6 中国企业层面的经济创造 107
6.1 企业发展类型 108
6.2 私营企业发展 112
6.3 中小民营企业的作用 119
6.4 外资企业的贡献 125
6.5 “走出去”战略 132
7 中国经济创造的文化基础 145
7.1 文化力的概念 146
7.2 中国文化的特性 150
7.3 培育创造文化 155
8 中国经济创造的人才基础 161
8.1 创新人才概述 162
8.2 人才培育模式 170
8.3 调整培育模式 174
9 中国经济创造的技术基础 181
9.1 技术创新概述 182
9.2 技术创新体系 191
9.3 技术创新能力 195
9.4 技术创新案例——广州德威公司 203
10 中国经济创造的金融基础 211
10.1 金融市场概述 212
10.2 金融渐进创造 220
10.3 资本运营模式——企业融资案例 225
11 欧盟经济创造的战略管理 237
11.1 欧盟框架计划 238
11.2 中小企业政策 243
11.3 人力资源政策 245
11.4 知识产权政策 248
11.5 欧盟创新政策评价 251
12 中国经济创造的战略管理 257
12.1 基本状况 258
12.2 理论分析 270
12.3 战略定位 284
12.4 战略管理 287
13 中国绿色经济的创造战略 303
13.1 绿色经济概述 304
13.2 绿色经济分析 327
13.3 绿色经济行动 333
13.4 绿色经济措施 341
13.5 绿色经济路径 354
14 中国低碳经济的创造战略 357
14.1 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 358
14.2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361
14.3 低碳经济分析方法 370
14.4 低碳经济中国经验——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经济分析 384
14.5 低碳经济国际经验 388
14.6 低碳经济的主要政策 394
15 中国循环经济的创造战略 399
15.1 循环经济概述 400
15.2 循环经济模式 407
15.3 循环经济措施 412
结束语 419
参考文献 426
后记 464
图2-1 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一般模式 22
图2-2 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24
图2-3 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 25
图2-4 广义的经济再生产体系 25
图2-5 人通过劳动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示意图 28
图2-6 经济体内部及各经济体之间分工协作、互竞互补关系示意图 29
图2-7 外部性问题及解决途径示意图 30
图2-8 物质流动关系 31
图2-9 大卫·皮尔斯(David W.Pearce)的循环经济模型 32
图2-10 广义经济再生产体系基本竞争模型示意图 33
图4-1 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均衡程度 51
图4-2 经济发展钟型模式 52
图4-3 长三角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7
图4-4 珠三角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8
图4-5 东北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59
图4-6 环渤海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60
图4-7 西南地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61
图4-8 北京市及石景山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78
图5-1 技术创新阶段 87
图5-2 可持续发展概念与方法 88
图5-3 2001~2005年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91
图5-4 1995~2003年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 93
图5-5 1994~2004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对国家整体商品出口总额的贡献 93
图5-6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主要国家对比 95
图5-7 2004~2008年四川省专利受理及批准量 101
图6-1 中国2002~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额 136
图8-1 大学、专门学院按类型统计 175
图8-2 1998~2006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178
图8-3 1998~2006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178
图9-1 1990~2008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比重 188
图9-2 2004年一季度中国三大经济圈高级技工求人倍率 190
图9-3 广州德威客户健康检查7D表 206
图9-4 Lite环保型皮革的标志 207
图9-5 广州德威单位耗水指标与中国皮革协会及国际指标对比图 209
图9-6 广州德威单位能耗指标与中国皮革协会及国际指标对比图 209
图10-1 交易前交易主体股权结构图 229
图10-2 股权交易结构图 230
图10-3 奥德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图 233
图11-1 2003~2007年欧盟创新综合指数与美国创新综合指数差距 252
图11-2 2003~2007年欧盟创新综合指数与日本创新综合指数差距 253
图12-1 创造实力指标 282
图12-2 创造潜力指标 282
图12-3 创造环境指标 283
图12-4 创造态势指标 283
图1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穿越高山” 307
图13-2 和谐社会与环境保护的概念模型 325
图13-3 1978~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328
图13-4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三种情景 330
图13-5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关系的三个阶段 331
图13-6 1992~2007年一次能源消费量的脱钩指数 331
图13-7 1992~2007年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脱钩指数 332
图13-8 1992~2007年化学需氧量与二氧化硫排放量脱钩指数 332
图13-9 “中国绿色公司”标杆企业选择流程 334
图13-10 “中国绿色公司”2007年标杆企业得分情况 335
图14-1 部分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1850~2000) 363
图14-2 部分国家人均二氧化碳累积排放(1850~2005) 364
图14-3 1980~2008年中国、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率 367
图14-4 中国、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预测 367
图14-5 技术革命减少CO2排放(2005~2050) 368
图14-6 情景分析采取的模型工具关联示意 371
图14-7 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变化(2005~2050) 377
图14-8 不同情景下的中国能源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比较(2005~2050) 378
图14-9 各部门对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度 379
图14-10 各类途径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度比较 381
图14-11 未来中国能源工业投资需求(2005~2050) 382
图14-12 实现低碳情景的额外投资(2010~2050) 382
图15-1 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产业体系 408
图15-2 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维度和支撑体系 409
图15-3 绿色标志 413
表2-1 同一经济体内各经济体之间分工合作、互竞互补关系对比 29
表2-2 经济学基本竞争模型扩展方向 32
表4-1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分布情况 66
表4-2 2008年1~9月北京市及石景山区第三产业各部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78
表5-1 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的比例 91
表5-2 中国工业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及其排名变化 92
表5-3 2003年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制造行业首位企业比较 94
表5-4 2001~2004年四川省机械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98
表5-5 2004年四川省机械制造规模以上企业的产业结构 99
表5-6 2004年四川省机械制造规模以上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99
表5-7 四川省机械制造产业主要制造企业的成套能力 100
表5-8 2001~2004年中国机械制造产业工业总产值 103
表6-1 2008年各类型企业中工业企业主要指标所占比重 109
表6-2 2006年浙江国民经济各产业增加值的所有制构成 111
表6-3 2007年安嶶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及其对全省经济的贡献 112
表6-4 1979~2005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情况 126
表6-5 2002~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统计数据表 135
表6-6 2006年末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 136
表7-1 中国新一代企业领导人的文化行为 152
表8-1 普通高校专业设置情况统计 176
表8-2 普通高校生师比统计 179
表9-1 1996~2000年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 189
表9-2 各类型大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基本情况 202
表9-3 近年广州德威获客户赞誉 204
表11-1 欧盟与美国、日本创新指标比较 251
表13-1 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环保投资概况 320
表13-2 经合组织危机应对战略及成果概况 321
表13-3 影响未来资源环境走势的驱动因素变化 354
表14-1 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之后的各类稳定情景的特征 372
表14-2 2050年可持续发展情景的主要参数与特征 373
表14-3 中国2050年经济社会发展情景目标与日本、美国当前水平对照 376
表14-4 本研究遴选的重大低碳技术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