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税制业务全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传纶,王平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4912352
  • 页数:1198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卷税收基础 1

第一章市场经济中的税收:理论与政策 1

第一节政府征税的动因 1

一、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划分 1

二、公共部门发展的合理性 3

三、政府职能与财政收支 6

第二节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 8

一、社会资金运动中的税收 8

二、税收制度的设计原则 9

三、税收支出和税收中性化 13

第三节税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6

一、市场经济中税收的职能 16

二、税收对经济行为的激励效应 18

三、税收负担问题 20

四、税收政策的运用 21

第二章税制要素和税制结构 24

第一节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24

一、纳税义务人 24

二、课税对象 26

三、税目 27

四、税率 28

五、纳税环节 31

六、纳税期限 31

七、税额的计算 31

八、税负调整措施 31

一、个人所得税课征范围的确定 34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 34

第一节个人所得税的一般理论 34

九、纳税办法 34

第二节税收分类 35

一、税收分类的历史和意义 35

二、税种的分类 36

一、税制模式的分类 45

二、建立复合税制需考虑的问题 45

第三节税制结构模式 45

三、决定税制结构的因素 46

第四节税制结构的影响 48

一、课税对象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分布 49

二、税制结构要考虑税收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分布 50

三、合理设置税制结构的基本要求 50

一、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税制结构的变迁 52

第五节 税制结构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52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税制特点 54

三、我国税制结构的发展和趋势 55

第三章税收原则 59

第一节税收原则的创立与发展 59

一、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 59

二、攸士第的税收原则 59

三、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 60

四、萨伊的税收原则 60

五、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61

七、供给学派的税收原则 62

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理查·马斯格雷夫提出的税收原则 62

六、凯思斯学派的税收原则 62

一、税收公平的意义 63

二、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63

第二节税收的公平原则 63

第三节税收的效率原则 65

一、税收的经济效益原则 65

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 66

第四节税收原则的发展趋向 67

一、西方税收原则的发展趋向 67

二、我国税收原则的发展趋向 69

一、税收负担的概念 72

二、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因素 72

第四章税收负担 72

第一节税收负担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72

三、税收负担水平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73

四、考核税收负担的经济指标 73

一、税收成本和损益 73

第二节微观税收负担 73

二、相对价格理论 74

三、中国税收负担的确定原则 75

第三节宏观税收负担的国际比较 76

一、宏观税负的衡量标准和影响因素 76

二、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 77

三、宏观税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79

四、中国的宏观税负问题 80

第五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83

第一节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83

一、关于税收转嫁与归宿含义的解释 83

二、税收转嫁的形式 84

二、供求弹性是决定税收转嫁状况的关键 85

第二节局部均衡分析 85

一、什么是局部均衡分析 85

三、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89

四、生产要素收入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92

第三节一般均衡分析 95

一、什么是一般均衡分析 95

二、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 95

三、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 97

四、商品课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98

五、生产要素收入课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99

一、税收转嫁与供求弹性的关系 99

第四节税收转嫁的一般规律 99

二、税收转嫁与课税范围的关系 100

三、税收转嫁与计税方法的关系 100

四、税收转嫁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100

六、税收转嫁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100

五、税收转嫁与课税商品性质的关系 100

第五节社会主义市经济条件下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101

一、问题的提出 10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税负转嫁的客观必然性 102

四、税负转嫁归宿的效应分析 10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 103

第六章税收政策 105

第一节税收政策的理论与发展 105

一、凯恩斯宏观税收理论 105

二、新古典综合派宏观税收理论 107

三、现代新古典学派宏观税收理论 108

第二节税收政策目标体系 111

一、经济稳定目标 111

二、经济发展目标 113

三、公平分配目标 114

四、税收政策目标间的非中性 115

五、税收政策工具 115

一、自决的税收政策 116

第三节宏观税收政策的分类 116

二、非自决的税收政策 117

第四节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118

一、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118

二、二次大战以来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发展 118

第七章税收激励效应 124

第一节税收对工作努力的影响 124

一、所得税 124

二、营业税 126

第二节税收对储蓄的影响 126

三、结论 126

一、私人储蓄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确定 127

二、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比较 127

三、税收对企业储蓄的影响 128

四、税收对政府储蓄的影响 128

第三节税收对投资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128

二、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29

三、税收对投资水平的影响 129

一、税收对企业和个人投资承受风险的影响 129

第四节税收对公平分配的影响 130

一、税收对分配的影响在于通过税收对财富进行再分配以保证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合理 130

二、由于征税使个人收入减少和使价格发生变化,必然对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 131

第五节税收与经济稳定 131

三、税收政策与价格稳定 132

二、税收对价格的影响 132

一、税收对就业的影响 132

第二卷中国新税收制度 135

第一节中国税收改革的历程 135

一、两步利改税改革的内容 135

第一章 中国新税收制度建立的时代背景 135

二、对两步利改税的评价 141

三、有关税收改革其他内容 143

第二节新的形势迫切要求尽快改革税收制度 14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 147

二、中国正在走向开放型经济 148

三、其他经济领域体制改革的先行 149

四、1993年前的中国税制改革成就 149

五、1993年前税收制度中仍存在的问题 153

第三节世界性税收改革潮流对中国的启示 154

一、80年代以来世界性税收改革的原因和理论基础 155

二、80年代以来税收改革的世界性潮流 157

三、世界性税收改革趋势评价 160

四、世界性税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162

第二章中国新税收制度概述 164

第一节中国新税制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164

一、中国新税制的设计原则 165

二、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68

三、财税改革后利益关系的调整 170

第二节中国新税制的框架设计 171

一、新税制的设计框架 171

二、分税制设计 176

三、实行分税制的有关配套措施 179

四、税收立法 182

第三章增值税 183

第一节增值税的产生及发展 183

一、增值税的产生及发展 183

二、中国增值税的推行及发展 184

第二节增值税一般 185

一、增值税的概念 185

二、增值税的类型 186

三、增值税的特点 187

第三节新增值税对税制基本要素的规定 189

一、增值税的纳税人 189

二、增值税的课税对象 190

三、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90

四、增值税的税率 191

五、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192

六、增值税的纳税环节及纳税地点 194

七、增值税的纳税时间 194

第四节新增值税若干问题的规定 195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 195

二、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 196

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规定 197

四、关于新老税法衔接的若干问题 199

一、一般纳税人适用的计算公式 203

第五节增值税的计算 203

二、特殊情况的计算公式 204

第六节增值税的征收实例 205

一、对一般纳税人征收增值税的方法 205

二、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款征收实例 207

三、进口货物增值税的征收实例 207

四、对委托加工货物的增值税征收 207

第七节增值税的减免 208

一、增值税应尽量避免使用减免税 208

二、增值税的免税规定 209

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209

第八节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与商品定价 209

二、增值税的实施与商品定价 219

第九节新老增值税的比较 220

一、老增值税的缺陷 220

二、新老增值税的区别 221

第十节增值税的国际比较 222

一、各国实行增值税中存在的共同点 223

二、我国增值税在实施过程的一些作法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作法的不同 224

第十一节增值税疑难问题解答 225

一、增值税纳税人应如何办理纳税登记 225

二、小规模纳税人如何确定,对其采用的简易征收办法如何操作 226

三、什么是税款抵扣制,什么是凭发票注明税款抵扣制 226

四、如何确认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 226

七、增值税的纳税人如何申请购领发票 227

六、为什么增值税要使用专用发票 227

五、新的增值税有什么特点 227

八、销售免税货物的纳税人还需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吗 228

十、如何计算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 228

九、小规模纳税人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时,无法提供增值专用发票怎么办 228

十一、为什么增值税的税负是随着税款抵扣而向前推移,直到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229

十二、为什么说出口环节适用零税率是彻底的出口退税 229

十三、为什么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可以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230

十四、如何理解凭发票注明税款抵扣制与增值税的自我控制功能 230

十五、增值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231

十六、在计算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时企业的实际采购成本是什么,如何确定 231

十七、企业兼营如何计算增值税存货的实际采购成本 231

十八、如何理解增值税为价外税 232

十九、三资企业由于税制改革后,税负增加了怎么办 232

二十、实行“价外税”后企业如何合理定价 232

第一节消费税概述 235

一、消费税的概念 235

二、消费税的范围 235

第四章消费税 235

四、消费税的作用 236

三、消费税的特点 236

二、我国消费税的主要特征 237

一、消费税的立法精神 237

第二节 我国消费税的立法精神和主要特征 237

三、消费税的意义和目的 238

第三节消费税的主要内容 239

一、消费税的纳税人 239

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 240

三、消费税的课税对象 246

四、消费税的税目税率 248

第四节消费税的计税方法和征收管理 249

一、消费税的计税方法 249

二、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251

第五节 消费税的会计处理和纳税实例 252

一、消费税的会计处理 252

二、消费税的纳税实例 255

一、消费税的课征范围 257

第六节消费税的国际比较 257

三、消费税的税率和计税方法 258

二、消费税的基本特征 258

四、消费税的负担政策 260

第七节消费税疑难问题解答 260

一、为什么要开征消费税 260

二、消费税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税收负担及造成物价上涨吗 261

三、消费税同原产品税有何异同 261

四、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有哪些 262

五、消费税的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262

十、消费税的纳税人采取什么办法申报纳税 263

第一节营业税的概念及特点 263

一、营业税的概念 263

第五章营业税 263

七、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怎样规定的 263

八、哪些应税消费品可以免征消费税 263

六、消费税的纳税地点是怎样规定 263

九、消费税的纳税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263

二、营业税的特点 264

一、营业税的纳税人 265

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265

第二节营业税对税制基本要素的规定 265

三、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267

四、营业税的税目和税率 267

第三节营业税的计算、征收与减免 268

一、营业税的计算 268

二、营业税的征收 268

三、营业税的减税与免税项目 269

第四节新老营业税的比较 270

一、营业税修改的原因 270

二、营业税修改的主要内容 270

一、营业税的会计处理 271

第五节营业税的会计处理与纳税事项 271

二、在新营业税下应税项目的纳税事项 272

一、新的营业税作了哪些改革 273

第六节营业税疑难问题解答 273

二、如何确定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274

三、营业税对混合销售及兼营如何征税 275

四、哪些单位和个人要缴纳营业税 275

五、营业税的税额如何计算 275

六、为什么营业税要规定起征点 275

七、如何掌握核定营业税的纳税期限 276

八、营业税的纳税地点是怎样规定的 276

九、营业税的征收方法是怎样规定的 276

十、哪些单位确定为营业税的代征人 276

十一、营业税的扣缴人是怎样规定的 277

十二、营业税有哪些减免税优惠 277

第六章企业所得税 278

一、企业(公司)所得税的合理性问题 278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的一般理论 278

三、企业(公司)所得税课税对象的确定 279

二、企业(公司)所得税课征范围的确定 279

四、企业(公司)所得税适用税率的选择 279

五、企业(公司)所得税的有关政策问题 280

第二节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演变 281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企业所得税制的建立(1950—1958年) 281

三、社会主义新时期企业所得税制的进一步发展(1978—1992年) 282

二、开始全面建设以后企业所得税制的发展(1958—1978年) 282

第三节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改革 283

一、1994年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原因 283

二、改革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84

三、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86

第四节企业所得税对税制基本要素的规定 286

一、纳税人 286

二、税率 287

三、计税依据 288

第五节企业所得税计征规则 288

一、计征规则概述 288

二、有关资金筹集的规定 289

三、资产的税务处理 290

四、收入的确定 291

五、成本和费用的确定 292

六、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294

七、企业所得税的税额扣除 294

二、企业收入总额的计算 295

三、企业利润总额的计算 295

一、关于纳税人的确认问题 295

第六节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实例 295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296

五、应纳所得税的计算 296

六、关于清算企业的清算所得纳税计算问题 297

第七节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与减免 297

一、征收管理 297

二、所得税会计的有关规定 298

三、税收减免优惠 299

第八节企业所得税疑难问题解答 299

一、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和原则是什么 299

二、企业所得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00

三、为什么要实行33%的比例税率 301

四、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有哪些 302

七、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哪些项目 303

六、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收入总额包括哪些项目 303

五、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什么 303

十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应如何处理 304

八、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交际应酬费,在什么限度内可以作为费用列支 304

十、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按规定提取的坏帐准备金和呆帐准备金应如何处理 304

九、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所发生的开发费用及购置费应如何扣除 304

十二、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支付给总机构的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管理费应如何扣除 305

十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发生的汇兑损益应如何处理 305

十四、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哪些项目不允许扣除 305

第七章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306

第一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意义 306

一、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及其立法背景 306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立法原则 307

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意义 307

第二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制基本要素 308

一、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308

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适用税率 310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 310

第三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311

一、计算原则 311

二、各类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312

三、各类收入的确定 313

四、成本、费用和损失列支的限定 314

第四节各项资产的税务处理 317

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317

二、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税务处理 319

三、存货的税务处理 319

第五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及实例 320

一、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 321

二、年度汇算清缴税额的计算 321

三、帐面利润与课税所得额差异的调整 321

四、再投资退税的计算 322

五、境内合并申报缴纳所得税的计算 323

六、境外税收抵免计算 323

第六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325

七、按历史汇率计算退税 325

一、特定地区和产业项目的税收减免 325

二、特定行业、项目的定期减税、免税 327

第七节预提所得税 330

三、地方所得税的税收减免 330

一、预提所得税的概念和意义 330

二、预提所得税的具体征收范围和计算征收 330

三、预提所得税的减征和免征 331

一、关联企业的认定 332

第八节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的税务调整 332

二、关联企业业务往来的计价原则 333

三、关联企业业务往来价格、费用的调整 333

四、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有关价格、费用的举证 334

第九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与原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比较 335

一、相同点 335

二、不同点 335

第十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疑难问题解答 336

一、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 336

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哪些 336

三、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是否应当纳税 336

八、从事信贷、租赁等业务的企业,其坏帐准备、坏帐损失如何计算 337

七、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交际应酬费,在什么限度内可以作为费用列支 337

六、企业的预提费用或准备金在计算所得税时如何列支 337

五、税法中所说的“纳税年度”如何计算 337

四、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受聘于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服务所收取的管理费是否应当纳税 337

九、外国企业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是否准予列支 338

十、外商将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的一部分转包给其他外商如何纳税 338

十一、外商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代为采购或制造的机器设备和建筑材料价款如何扣除计税 338

十二、外商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服务有哪些项目可以扣除计税 338

十三、外国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可否汇总纳税 339

十四、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有哪些收入应当缴纳所得税 339

十五、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收取的佣金如何缴纳所得税 339

十六、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退税额如何计算 339

十七、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如何计算 340

十八、合并申报纳税的外国企业如何计算缴纳所得税 340

二、关于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的一般理论 342

四、个人所得税课征方法的选择 343

三、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的选择 343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背景 344

第二节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概述 344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意义 346

第三节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 346

一、纳税义务人 346

二、课税对象 347

三、税率和税负 348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350

第四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与征收实例 352

一、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计算公式 352

二、速算扣除数计算 354

三、个人所得税税率换算 360

四、个人所得税各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361

五、个人所得税的各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实例 363

一、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365

第五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与减免 365

二、个人所得税的减免 366

第六节新老个人所得税制的比较 367

一、新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特点 367

二、新旧个人所得税法的税负比较 367

三、新旧个人所得税法的其它比较 368

第七节个人所得税疑难问题解答 368

一、为什么要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368

二、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有什么特点 369

三、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怎样规定的 369

四、个人所得税如何缴纳 369

五、对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如何征税 370

六、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如何征税 370

七、对劳务报酬所得如何征税 370

十、对稿酬所得如何征税 371

十一、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如何征税 371

八、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如何加成征收 371

九、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所得,如何征税 371

十二、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如何征税 372

十三、对财产租赁所得如何计算征税 372

十四、对财产转让所得如何征税 372

十五、对偶然所得如何征税 373

十六、对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的所得如何征税 373

十七、个人从境外取得的所得如何征税 373

十八、哪些纳税义务人可以执行附加减除费用 373

二十一、个人取得多项应税收入如何征税 374

二十二、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代付个人所得税如何征税 374

十九、个人所得税有哪些减免税规定 374

二十、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如何扣除 374

二十三、对个人取得外币所得如何计算征税 375

第九章土地增值税 375

第一节土地增值税的一般理论 375

一、财产税性质的土地税 375

二、所得税性质的土地税 376

一、我国开征土地增值税的原因 377

第二节我国开征土地增值税的原因及意义 377

第三节土地增值税的基本内容 378

二、我国开征土地增值税的意义 378

一、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379

二、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379

三、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379

四、计算增值额的扣除项目 379

六、土地增值税的免税范围 380

七、土地增值税纳税方法与程序 380

五、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80

八、土地增值税的其它规定 381

第四节土地增值税的计算征收实例 382

一、土地增值税的一般计算方法 382

二、土地增值税的速算法 383

第五节土地增值税疑难问题解答 383

一、开征土地增值税的基本背景是什么 383

二、开征土地增值税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384

三、设置土地增值税的原则是什么 384

八、土地增值税有哪些减免税规定 385

七、土地增值税的应纳税额如何计算 385

九、土地增值税纳税人哪些情况需按房地产评估价格计算征税 385

四、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怎样规定的 385

五、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385

六、土地增值税的扣除项目是怎样规定的 385

十、土地增值税的纳税方法和纳税地点是怎样规定的 386

第十章资源税 386

第一节资源税概述 386

一、立法原则 386

二、开征资源税的目的和意义 386

三、我国资源税的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388

四、资源税的特征 388

第二节资源税主要内容 389

一、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389

二、资源税的纳税人 390

三、资源税的税目和税额 390

二、资源税的减税免税规定 392

三、资源税的纳税地点 392

第三节资源税的计算和征收管理 392

一、资源税的计算方法 392

四、资源税的扣缴义务人 393

五、资源税的纳税环节 393

六、资源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和纳税期限 393

第四节资源税疑难问题解答 394

一、什么是资源税 394

二、资源税做了哪些改革 394

八、关于盐的资源税征收的几个政策问题 394

七、纳税人具体适用的单位税额的定期调整 394

三、资源税的扣缴人有哪些 395

四、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395

五、资源税的课税数量有什么规定 396

六、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计税方法及税额是怎样规定的 396

七、盐的计税方法及税额是怎样规定的 397

八、资源税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397

九、资源税的缴纳和纳税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397

十、资源税的纳税地点是怎样规定的 397

一、取消和下放一些税种 398

第一节其他工商各税改革概述 398

十一、资源税的减税、免税有哪些规定 398

第十一章其他工商各税 398

二、改进一些税种 401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401

一、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概述 401

二、投资方向税的基本内容 402

第三节印花税 403

一、印花税概述 403

二、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404

三、印花税的税目、税率、计税依据和税额的计算 404

四、印花税的免税和征收 405

第四节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其改革设想 405

一、土地使用税概述 405

二、域镇土地使用税的主要内容 406

三、改革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必要性 406

四、改革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主要设想 407

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主要内容 408

三、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必要性 408

第五节城市维护建设税及其改革设想 408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概述 408

四、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的主要设想 409

第六节车船使用税及其改革设想 410

一、车船使用税概述 410

二、车船使用税的主要内容 411

三、改革车船使用税制的必要性 411

第七节房产税及其改革设想 412

一、房产税概述 412

四、改革车船使用税制的基本设想 412

二、房产税的主要内容 413

三、改革房产税的必要性 413

四、房产税的改革设想 414

第十二章关税 415

第一节关税概述 415

一、关税的概念 415

二、关税的特点 415

三、关税的分类 416

四、关税的作用 418

一、关税制度的改革 419

第二节我国关税制度的主要内容 419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简介 42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主要内容 420

四、关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 421

五、进口关税税率 421

六、出口货物的征税项目和税率 422

第三节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 422

一、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422

四、关税完税价格的审定 423

第四节关税的减税、免税及审批 423

三、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423

二、其他关于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有关规定 423

一、《海关法》和《关税条例》中列为免征关税的 424

二、《海关法》和《关税条例》中列为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的 424

三、《进出口税则》列为免征关税的 424

四、审批程序 424

一、对个人进口物品的征税 425

第六节个人进口物品税和船舶吨税 425

三、处罚规定 425

二、申诉程序 425

一、关税税款的缴纳、退补 425

第五节关税的征收管理 425

二、船舶吨税 426

第十三章农业税制度 427

第一节农业税 427

一、农业税及其沿革 427

二、农业税的特点 428

三、农业税的作用 429

四、农业税的主要内容 430

五、农业税减免税的有关规定 432

六、农业税的计算与征收 433

第二节农业特产税 434

一、农业特产税概念 434

二、农业特产税的纳税人 434

三、农业特产税的征收范围 434

五、农业特产税的计算与征收 435

四、农业特产税税率 435

七、农业特产税的其他有关规定 436

第三节牧业税 436

一、牧业税的概念 436

六、农业特产税的减税、免税 436

五、牧业税的计税依据 437

一、耕地占用税的意义 437

第四节耕地占用税 437

六、牧业税的计算征收 437

四、牧业税的税率 437

三、牧业税的征收对象及征收范围 437

二、牧业税的纳税人 437

二、耕地占用税的特点 438

三、耕地占用税的征收制度 438

第五节契税 439

一、契税的起源和沿革 439

五、契税的免税规定 440

四、契税的税率 440

三、契税的纳税人 440

二、契税的课税对象 440

六、契税的征收管理 441

第十四章税制改革酝酿中的新税种 442

第一节社会保险税(工薪税) 442

一、社会保险税的沿革 442

二、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工薪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42

三、社会保险税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445

四、国外的作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446

第二节证券交易税 450

一、开征证券交易税的必要性 450

二、设立证券交易税的基本设想 451

第三节遗产与赠与税 452

一、课征遗产税的理论依据 452

二、遗产税的主要模式 453

三、遗产税建立原则及主要设想 453

第一节税收管理的概念 455

一、什么是税收管理 455

第一章税收管理概论 455

第三卷税收管理 455

二、税收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456

三、税收管理的范围 456

四、税收管理的意义 456

五、税收管理的作用 457

第二节税收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458

一、税收管理的任务 458

二、税收管理的目标 458

三、税收管理的原则 459

第三节税收管理的物质形式和手段 461

一、税收管理的物质形式 461

二、税收管理的手段 461

第四节税收管理机构 462

一、税务机构的设置与隶属关系的改革 462

二、我国现行税务机构设置 464

第五节税收管理的部门协作 467

一、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如何支持税收工作 467

三、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如何支持配合税收工作 468

二、工商行政管理、金融部门如何支持配合税收工作 468

四、铁路、交通、民航、邮电等部门如何支持配合税收工作 470

五、监察、审计部门如何支持配合税收工作 471

六、新闻、宣传部门和群众组织如何支持配合税收工作 472

第二章税收管理体制 472

第一节税收管理体制的涵义和建立原则 472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涵义 472

二、税收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 474

一、1950年—1957年实行高度集中的税收管理体制 476

第二节税收管理体制的沿革 476

二、1958年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 477

三、1961年中央适当收回税收管理权限 477

四、1970年再次下放税收管理权限 477

五、1977年适当集中税收管理权限 477

第三节分税制后的税收管理体制 480

一、我国实行分税制的客观必然性 480

二、世界主要国家的分税制实践 48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485

一、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内容 489

第一节税收征管的概念 489

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制度概述 489

二、现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特点 490

三、实施税收征管法的意义 491

第二节税收征管制度中的征纳双方权利 493

一、税收行政执法权限 493

二、税收征管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 496

第三节税收征管基础 497

一、税收征管法的立法目的 497

二、税收征管法的调整对象 498

三、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499

四、税收管理权限及其它规定 499

五、税收开征、停征和税收优惠、退税、补税的办理 500

六、税务机关 502

第四章税务管理 503

第一节税务登记 503

一、什么是税务登记 503

二、税务登记的意义 504

三、税务登记的申请和办理 505

一、实行帐簿、凭证管理的意义 510

第二节帐簿凭证管理 510

二、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处理方法的管理 511

三、关于发票的管理 515

四、完税凭证的管理 515

五、帐簿、凭证管理的其他问题 516

一、纳税申报的概念和意义 518

二、纳税申报制度的有关基本范畴 518

第三节纳税申报 518

三、纳税申报的方法 519

四、纳税申报的内容 520

五、延期申报的处理 521

第五章发票管理 523

第一节发票管理的意义 523

一、发票管理的概念 523

二、发票管理的意义 523

三、发票印制与供应的管理 524

二、发票监制章的管理 524

第二节发票管理的方法 524

一、发票管理的内容 524

四、发票使用的管理 525

第三节发票管理程序 525

一、发票印制环节的管理 526

二、发票的保管与发放管理程序 529

三、发票使用环节的管理 534

四、发票缴(注)销环节的管理 538

二、发票检查的基本要求 540

第四节发票检查 540

一、发票检查的意义 540

三、发票检查的基本内容 541

四、发票检查的组织形式 544

五、发票检查的步骤 546

六、发票检查的基本方法 548

第五节发票违章处理 551

一、发票违章处理的一般概念 551

三、发票违章处罚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552

二、发票违章处理适用原则 552

四、处理发票违章案件的要求、程序与权限 554

第六章税款征收 556

第一节税款征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556

一、税款征收的内涵 556

二、税款征收的重要性 557

第二节税款征收方法和程序 557

一、税款征收的方式 557

二、税款征收的程序和手续 560

三、核定应纳税额的几种情况和方式 562

第三节对关联企业之间经济往来的税款征收措施 564

一、关联企业的认定 564

二、对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的税收监督 565

三、对关联企业计税依据的调整和应纳税额的核定 565

四、调整转让定价结果的处理 567

第四节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 567

一、纳税担保 567

二、税收保全措施 568

三、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570

一、税款征收的时间限定 572

第五节其他有关规定 572

二、税款征收的多退少补 573

三、减税免税 574

第七章税务检查 575

第一节税务检查的概念 575

一、税务检查的涵义 575

二、税务检查的意义 577

三、税务检查的要求 577

一、税务检查权 578

第二节税务检查中的征纳双方权利 578

二、税务检查中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584

第三节税务检查的其他规定 585

一、税务案件调查的取证手段 585

二、税务检查证件和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587

第四节税务检查的方法 587

一、查帐的技术方法 588

二、调查方法 589

四、盘存法 590

三、分析方法 590

第五节税务检查的形式 591

一、企业检查 591

二、专业检查 591

第六节税务检查的步骤 592

一、检查的准备阶段 592

二、检查的进行阶段 593

三、检查的总结阶段 594

一、会计报表的审查 595

第七节会计报表、帐簿、凭证的审查 595

二、会计帐簿的审查 597

三、会计凭证的审查 599

第八章税收征管中的法律责任 600

第一节什么是法律责任 600

一、法律责任一般概念 600

二、税收征管中的法律责任概念 600

第二节对税务执法人员违法行为的处理 601

一、有关部门对税务人员的要求 602

二、对税务人员违法的处罚 602

一、违反税务管理的法律责任 604

第三节纳税人的法律责任 604

二、违反税款征收的法律责任 605

三、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法律责任的规定,与过去的规定的区别 609

第四节其他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609

一、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609

二、税务代理人的法律责任 610

三、其他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611

四、关于刑事法律责任 612

二、文书送达的范围 613

一、文书送达概述 613

第五节文书送达 613

三、文书送达的签收 614

四、文书送达的方式 615

五、文书送达的确认 615

第九章税收征管模式及其改革 616

第一节税收征管的国际比较 616

一、世界各国税收征管的类型 616

二、税收征管组织结构的比较 617

三、税收征管程序的比较 619

四、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比较 621

第二节 中国税收征管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623

一、我国税收征收管理的历史回顾 624

二、1988年以来的税收征管改革 626

三、1994年后的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628

第三节税务代理 631

一、税务代理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631

二、日本税理士制度 631

三、我国建立税务代理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633

四、税务代理的原则 634

五、税务代理人 634

六、税务代理人工作机构 635

七、税务代理业务范围 635

八、税务代理关系的确立和终止 635

九、税务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 636

十、税务代理人在委托代理活动中的法律责任 636

三、税收计划的内容 637

二、税收计划的作用 637

第一节税收计划的作用和内容 637

一、税收计划的概念 637

第十章税收计划 637

第二节经济税源调查 638

一、经济税源调查的概念 638

二、经济税源调查的任务 639

三、经济税源调查的内容 639

四、经济税源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640

二、编制税收计划的准备工作 642

一、税收计划编报程序 642

第三节税收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642

三、税收量的预测 643

四、税收计划的执行 644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计划管理 649

一、税收计划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存在 64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计划管理具有新的特点 650

三、1994年前税收计划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 651

四、1994年前税收计划管理体系功能评价 651

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税收计划管理体系 652

第十一章税收会计 654

第一节税收会计的基本概念 654

一、税收会计的概念 654

二、税收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655

三、税收会计的对象 658

第二节税收会计的职能、特点和工作组织 661

一、税收会计的职能与地位 661

二、税收会计的任务 664

三、税收会计的特点 665

四、税收会计的工作组织 667

第三节税收会计科目与记帐方法 671

一、税收会计科目 671

二、税收会计帐户 675

三、税收会计记帐方法 677

第四节税收会计凭证、帐簿和核算形式及会计报表 681

一、税收会计凭证 681

二、税收会计帐簿 681

三、税收会计核算形式 682

四、税收会计报表 683

一、应征税金的会计核算分录 684

第五节税金运动过程的会计核算分录 684

二、解缴税金的会计核算分录 686

三、提退税金和损失税金的会计核算分录 689

第六节 税收会计分析与检查 690

一、税收会计分析 690

二、税收会计检查 693

第一节税收统计的概念与特点 696

一、税收统计的概念 696

第十二章税收统计 696

二、税收统计的特点 697

第二节税收统计的任务与作用 698

一、税收统计的任务 698

二、税收统计的作用 698

第三节税收统计工作的要求、方法与步骤 699

一、税收统计工作的要求 699

二、税收统计工作的方法 699

三、税收统计工作的步骤 700

二、税收统计调查的分类 701

第四节税收统计调查的要求与分类 701

一、税收统计调查的要求 701

第五节税收统计报表的编制与审核 702

一、税收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 702

二、税收统计报表的特点与作用 703

三、税收统计报表的种类 704

四、税收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 705

五、税收统计报表的审核方法与步骤 705

一、税源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706

第六节税源统计 706

二、税源统计的特点 707

三、税源统计核算 707

第七节税收统计分析 711

一、税收统计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711

二、税收统计分析的种类 712

三、税收统计分析的方法 714

四、税收统计分析报告 717

第一节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概念、意义及主要内容 719

一、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概念 719

第十三章税收管理现代化及计算机在税收征管中的应用 719

二、税收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720

三、税收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721

第二节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723

一、信息与信息系统 723

二、管理活动中应用的信息系统 724

三、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 725

第三节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成功范例 727

一、《税收快报与分析图表微机处理软件》在开发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727

二、新加坡税务电脑化情况简介 729

三、邯郸税收管理信息系统 733

四、意大利的纳税人编码制度 745

第十四章税务审计 747

第一节税务审计的概念和作用 747

一、税务审计的概念 747

二、税务审计的作用 747

四、税务审计机构 748

三、税务审计的任务 748

第二节税务审计的范围与内容 750

一、税务审计范围 750

二、税务审计内容 750

第三节税务审计的形式与基本程序 751

一、税务审计的形式 751

二、税务审计的基本程序 752

三、税务审计结论 753

二、世界各国税务审计的做法 754

一、进行国际比较的意义 754

第四节税务审计的国际比较 754

第十五章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 756

第一节税务行政复议 756

一、税务行政复议概述 756

二、税务行政复议的原则 759

三、税务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760

四、税务行政复议的形式 760

五、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 761

六、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762

七、税务行政复议的审理与决定 763

第二节税务行政诉讼 765

一、税务行政诉讼概述 765

二、税务行政诉讼的提起与受理 765

三、税务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及其举证责任 766

四、法庭调查与辩论 769

五、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 771

六、税务行政诉讼的执行 773

一、国际税收关系的形成 775

第一节国际税收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775

第一章国际税收问题 775

第四卷国际税收 775

二、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 778

第二节国际税收的概念 779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779

二、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涉外税收的联系与区别 779

第三节国际税收问题的内容和范围 780

一、国际税收问题 780

二、国际税收问题的范围 780

一、所得的概念 781

第二章所得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 781

第一节所得课税制度的基本内容 781

二、所得税制分类 782

三、所得税对经济的影响 783

第二节所得课税的国际性协调 783

一、所得课税的国际性协调问题的产生 783

二、所得课税的国际性协调的目的 784

三、所得课税的国际性协调的主要方式 784

一、国际税收涉及的所得课税的纳税人 785

第三节所得课税的国际性协调涉及的纳税人与征税对象 785

二、国际税收涉及的所得课税的征税对象 787

第三章税收管辖权与国际重复征税 788

第一节税收管辖权 788

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和理论原则 788

二、税收管辖权的类型 789

三、各国实行的税收管辖权 789

第二节国际重复征税 790

一、国际重复征税的含义 790

二、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791

第三节约束税收管辖权的国际规范 793

一、约束居民(公民)管辖权的国际规范 793

三、国际重复征税对经济的影响 793

二、约束地域管辖权的国际规范 798

第四章国际重复征税的避免与消除 803

第一节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式与方法 803

一、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式 803

二、免除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方法 804

一、直接抵免法 806

第二节直接抵免法与间接抵免法 806

二、间接抵免法 811

三、实行税收抵免的限定条件 814

四、税收饶让抵免 815

第五章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 816

第一节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问题的产生 816

一、跨国自然人的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问题 816

二、有国际所得的跨国法人同国际联属企业之间国际收入和费用的分配问题 817

一、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意义 819

第二节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意义和原则 819

二、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原则 820

第三节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标准 825

一、市场标准 825

二、比照市场标准 826

三、组成市场标准 827

四、成本标准 829

第一节商品课税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830

一、商品课税的分类 830

第六章商品课税的国际税收问题 830

二、商品课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831

第二节商品课税国际协调活动的产生及发展 832

一、商品课税国际协调活动的产生 832

二、商品课税国际协调活动的发展 833

三、商品课税国际协调活动的新时期 834

第三节关税制度的世界性国际协调 836

一、关税税率的世界性协调 836

二、完税价格审定方法的世界性协调 838

一、国内商品课税管辖权原则 839

第四节 国内商品课税管辖权原则的世界性协调 839

二、避免商品国际重复课税的方法 840

第五节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商品课税的国际协调 842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 842

二、商品课税的国际协调在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 843

三、经济一体化中的关税协调 844

四、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内商品课税协调 847

第一节 国际税收协定的定义及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的产生 854

一、国际税收协定的定义及其分类 854

第七章国际税收协定 854

二、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的产生 855

第二节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的内容 857

一、协定范围 858

二、定义 858

三、对所得的课税 859

四、对财产的课税 862

五、避免双重征税的方法 862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863

第三节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 863

七、最后规定 863

六、特别规定 863

二、联合国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873

三、经合组织税收协定范本的新发展 885

第四节税收协定范本比较 887

一、对常设机构的理解问题 887

二、对营业利润的征税问题 887

七、对独立个人劳务所得的征税规定 888

六、对特许权使用费的征税规定 888

五、对利息的征税规定 888

四、对股息的征税规定 888

三、关于对船运和空远收入的征税问题 888

八、对退休金和社会保险金的征税规定 889

九、有关情报交换的规定 889

第五节税收协定的滥用问题 889

一、税收协定滥用的含义 889

二、反税收协定滥用的措施 891

二、我国对外谈签税收协定所遵循的原则 892

一、我国对外缔结税收协定的发展过程 892

第一节我国对外缔结税收协定概况 892

第八章我国对外税收协定概述 892

第二节我国对外协定的基本内容 895

一、对营业利润征税的限定 895

二、对投资所得的征免税限定 898

三、对个人劳务报酬和薪金所得的征免税限定 903

四、减免税视同已全额征税抵扣 905

五、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程序制度 911

六、税收无差别待遇 914

一、执行税收协定应注意的有关法律问题 915

七、建立相互协商程序和情报交换 915

第三节对外税收协定的管理 915

二、协定的适用范围问题 917

三、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申请问题 918

第五卷税收法规与相关法规 921

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 9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9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9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933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 935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937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94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9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9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94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96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96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9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968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 969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9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使用税暂行条例 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9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 9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 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1007

国务院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 1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契税暂行条例 1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1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1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1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10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1030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1035

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 1040

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 1040

增值税部分货物征税范围注释 104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明年实行增值税的企业期初存货已征税款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1046

增值税企业1994年期初存货已征税款计算办法 1046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已征税款计算汇总表 1047

电力产品征收增值税的具体规定 1048

发肉、禽、蛋、水产品和蔬菜的业务如何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 1048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商业企业批 1048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企业明年期初存货已征税款处理问题的通知 1048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的通知 1049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 1050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 1051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印模式样) 1051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1052

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旧税制计算申报货物或应税劳务税额的规定》的通知 1053

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旧税制计算申报货物或应税劳务税额的规定 1053

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的补充规定 1053

“流转税原税额计算表”填表说明 1054

流转税新旧税制应交税额汇总表文件名、参数 1055

流转税新旧税制应交税额汇总表 1055

流转税原税额计算表 1057

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试行) 1059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问题的通知 1061

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联次问题 106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由税务所为小规模企业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通知 1063

关于开展增值税专用发票检查工作的通知 1063

消费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 1064

国家计划内卷烟生产企业名单 1066

关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 1068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消费税征收范围注释》的通知 1069

消费税征收范围注释 1069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使用出口货物消费税 1074

专用缴款书管理办法的通知 1074

关于营业税会计处理的规定 107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 1075

营业税税目注释 1076

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1080

关于外贸企业出口库存货物有关退税问题的通知 1080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 1080

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1080

关于进口货物征收增值税、消费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1081

关于印发适用涉外税收征管需要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申报表式样的通知 108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流转税新老税制衔接的几个问题的通知 1083

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式样的通知 1084

资源税若干问题的规定 1085

国家税务局关于贯彻执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若干业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1086

财政部关于调整对外轮、外航运载客货运输收入计算征收所得税的通知 1086

国家税务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收入和所得为外国的货币的如何缴纳税款问题的通知 1089

国家税务局、财政部关于委托代征外国航空公司运输收入税款提取手续费问题的通知 1089

国家税务局关于国际航空运输业务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 1090

关于外国或港澳台非航空运输企业以包机从事国际运输业务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 1091

国家税务局关于租用外国集装箱用于国际运输所支付的租金暂免征收所得税的通知 109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清算所得适用定期减免税问题的通知 109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再投资退税若干问题的通知 1092

国家税务局关于更新改造项目中住宅投资征收投资方向调节税的通知 1093

国家税务局关于批发市场交易合同征收印花税问题的通知 1093

国家税务局、国家计委关于下发投资方向调节税旅游类税目注释的通知 1094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旅游类税目注释 1094

国家税务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固 1095

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治理污染、保护 1095

环境和节能项目等三个税目注释通知 1095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治理污染、保护 1095

环境和节能项目等三个税目注释 1095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科学类税目注释 1096

国家税务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科学类税目注释的通知 1096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教学、卫生、体育类税目税率注释 1097

国家税务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教学、卫生、体育类税目注释的通知 1097

国家税务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商业、物资供销类税目注释的通知 1098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商业、物资供销类税目注释 1098

国家税务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下发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文化、新闻、出版类税目注释的通知 1099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文化、新闻、出版类税目税率注释 1099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资源综合利用、仓储设施税目税率注释 110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 1101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实施办法 1102

国家税务局关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1102

国家税务总局、监察部关于严肃查处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通知 110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实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 110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实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问题的规定 1104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适用税收法律问题的通知 1106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