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1
第一篇 大事记 7
第二篇 地理 43
一、地理位置 43
二、建置沿革 44
三、行政区划 46
四、人口、民族 58
五、地质 61
六、地貌 63
七、气候 68
八、物候 71
九、河流 74
十、土壤 76
十一、植被 81
十二、野生动物 82
十三、自然灾害 83
第三篇 城镇乡村 93
一、县城 94
二、镇 95
三、乡 97
四、村 107
第四篇 农业 139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39
二、农技农艺 146
三、农业机械 156
四、经营管理 163
第五篇 林业 167
一、树木品种 167
二、植树造林 171
三、科学造林 172
四、病虫害防治 173
五、管理体制 174
第六篇 畜牧 177
一、畜牧资源 177
二、畜禽饲养 178
三、疫病防治 181
四、畜种改良 182
五、科技推广 184
六、畜牧管理 185
第七篇 水利 189
一、水资源 191
二、水渠 192
三、水库 199
四、塘池井窖 200
五、机电排灌站 201
六、地下水开采 202
八、水电站 204
七、水土保持 204
九、水利管理 206
附:水产 208
第八篇 煤炭 213
一、勘测 214
二、开采 218
三、洗煤 237
四、运销 238
五、管理 241
六、矿工 249
第九篇 工业 255
一、陶瓷 256
二、建材 257
三、采矿 258
四、化工 258
五、电力 260
六、冶炼 262
七、机械 263
八、造纸印刷 264
九、针织服装 264
十、其它 264
十一、驻井厂矿 265
十二、工业管理 267
第十篇 乡镇企业 271
一、行业 272
二、布局 280
三、重点企业 281
四、专业户 282
五、管理 284
第十一篇 商业 287
一、个体商业 287
二、集体商业 289
三、供销合作商业 290
四、国营商业 294
五、对外贸易 299
六、物资供应 301
七、商业管理 302
第十二篇 工商管理 307
一、管理机构 307
二、对私改造 309
三、市场管理 311
四、工商企业管理 314
五、商标与广告管理 317
第十三篇 粮食 319
一、粮食购销 319
二、粮食储运 322
三、粮食加工 323
四、粮食机构 324
一、财政收入 327
第十四篇 财税 327
二、财政支出 340
三、财政管理 345
第十五篇 金融 349
一、货币 349
二、信贷 355
三、储蓄 359
四、保险 361
五、管理 363
第十六篇 交通 369
一、公路 369
二、铁路 374
三、桥梁隧道 377
四、交通运输 382
五、交通管理 384
一、驿站 387
第十七篇 邮电 387
二、邮政 388
三、电话 389
四、电报 391
五、机构 391
第十八篇 城乡建设 393
一、乡村建设 393
二、城镇建设 394
三、房产管理 396
四、环境保护 397
五、建筑施工 398
第十九篇 党政群团 399
一、中国共产党 399
二、国民党 414
三、人民代表大会 416
四、行政机构 419
六、群众团体 430
五、政治协商会议 430
第二十篇 政法 433
一、建国前 433
二、建国后 438
第二十一篇 民政 443
一、优抚 443
二、救济 446
三、社会福利 449
四、劳动就业 450
五、信访 451
第二十二篇 军事 453
一、武装机构 453
二、武装组织 455
三、兵役兵制 457
四、民兵 461
五、战事 465
六、驻防 473
七、革命斗争 475
第二十三篇 文化 481
一、文化设施 481
二、民间艺术 484
三、戏剧 486
四、文学艺术 488
五、新闻宣传 491
第二十四篇 教育 495
一、教育机构 495
二、科举教育 496
三、幼儿教育 497
四、小学教育 497
五、中学教育 500
六、专业教育 501
七、业余教育 503
八、教师队伍 505
九、人才输送 508
十、教育经费 509
第二十五篇 科技 511
一、科技队伍 511
二、科技成果 512
三、科技引进 518
四、科学普及 519
五、科技管理 519
第二十六篇 卫生 523
一、医疗 523
二、方药 529
三、医政 530
四、防疫灭病 533
五、爱国卫生 536
一、体育设备 537
第二十七篇 体育 537
二、体育运动 538
三、历届运动会 540
第二十八篇 文物 541
一、古代遗址 541
二、古代墓葬 545
三、古代建筑 548
四、石窟寺石刻 555
五、革命文物 558
第二十九篇 苍岩山 563
一、古刹由来 563
二、古代建筑 566
三、壁画彩塑 568
四、苍岩胜景 569
五、碑石文存 573
六、古今题咏 577
第三十篇 人民生活 583
一、元、明、清时期 584
二、民国时期 585
三、建国以后 586
附:职工生活 592
第三十一篇 计划生育 595
一、节育 595
二、晚婚 598
三、管理 598
第三十二篇 风俗 605
一、服饰 606
二、饮食 610
三、居住 612
四、行路 613
五、婚嫁 614
六、丧葬 617
七、节日 618
八、礼貌 621
九、产俗 622
十、其它 623
十一、新风 624
第三十三篇 方言 627
一、语音 627
二、词汇 637
第三十四篇 谣谚 651
一、民谣 652
二、儿歌 673
三、谚语 683
四、歇后语 692
第三十五篇 民间传说 697
一、穆王狩猎 697
三、乏驴岭 698
二、掩驾沟 698
四、虎皮庄 699
五、下寺塔 700
六、刘秀洞 701
七、陉山石鼓 701
八、庄子头打井 701
九、玉峰山 702
十一、石人山 703
十、硃砂洞 703
十二、柿树沟 704
十三、庄严寺 705
十四、洞宾山 705
十五、东家桥 707
十六、大寨瑙 708
十七、韩信分井 708
十八、辒辌过井 708
二十、三关洞 709
十九、曼曼鞋 709
二十一、高大力 710
二十二、窦王墓 710
二十三、二郎担山 711
二十四、驯虎洞 711
二十五、苍岩山 712
第三十六篇 人物 715
一、人物传 715
二、人物表 750
第三十七篇 烈士英名录 755
第三十八篇 杂志 769
一、宗教 769
二、会道门 770
三、侨务 772
四、事故 772
五、附录 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