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1
概述 1
目次 1
序二 3
序三 4
凡例 5
大事记 7
第一篇 建置 区划 35
第一章 县域 沿革 35
第一节 县域位置 35
第二节 历史沿革 35
第二章 区划 36
第一节 行政区划 36
第二节 县治变迁 45
第一节 民族 47
第二节 姓氏 47
第一章 民族 姓氏 47
第二篇 人口 47
第二章 户口 48
第一节 户口变化 48
第二节 人口构成 50
第三章 计划生育 51
第一节 概况 51
第二节 晚婚 53
第三节 节育 53
第四节 管理 54
第三篇 山川地况 57
第一章 地质 57
第一节 地层 57
第二节 岩浆岩 59
第三节 地质构造与地质发展史 59
第一节 地貌概述 61
第二章 地貌 61
第二节 主要山岭 64
第三章 水文 67
第一节 水系 67
第二节 河流水文特征 67
第三节 主要河湖 68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74
第一节 土壤分类及命名 74
第二节 自然土壤 76
第三节 农业土壤 77
第四节 植被 78
第四篇 气候 物候 81
第一章 气候 81
第一节 气候特征 81
第二节 光照 81
第三节 温度 82
第四节 降水与蒸发 84
第二章 物候 86
第一节 植物候 86
第二节 动物候 89
第三节 其它物候 90
第五篇 自然资源 93
第一章 土地资源 93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特点 93
第二节 可养水面与洲滩 94
第二章 水资源 96
第一节 地表水 96
第二节 地下水 97
第三章 生物资源 98
第一节 植物资源 98
第二节 动物资源 100
第四章 矿物资源 101
第一节 金属矿藏 101
第二节 非金属矿藏 102
第五章 旅游资源 103
第一节 自然风光 103
第二节 文化古迹 104
第六篇 自然灾害 105
第一章 主要气象灾害 105
第一节 暴雨、洪涝、干旱 105
第二节 寒风、冰雹、霜冻 105
第二章 历年灾害史 106
第一节 水灾 106
第二节 旱灾 112
第三节 风灾 114
第四节 虫灾 115
第五节 冰、雹灾 116
第六节 地震 117
第一节 优势 119
第一章 经济优势和差距 119
第七篇 宏观经济综述 119
第二节 差距 120
第二章 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121
第一节 主要经济指标 121
第二节 主要比例关系 125
第三章 国民经济管理 129
第一节 计划、物资管理 129
第二节 统计、审计管理 131
第三节 物价、计量管理 133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137
第四章 生产关系变革 139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39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142
第三节 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改造 144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46
第一节 农村 147
第五章 经济体制改革 147
第二节 城镇 149
第六章 人民生活 150
第一节 经济收入 150
第二节 生活消费 153
第三节 文化生活水平 153
第八篇 农业 155
第一章 耕地与作物 155
第一节 耕地面积 155
第二节 作物种类与分布 157
第三节 作物面积与产量 158
第二章 农技农艺 164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64
第二节 品种改良 165
第三节 农技推广 167
第四节 土壤改造 168
第五节 作物施肥 169
第六节 植物保护 170
第三章 农业机械 171
第一节 农具改良与农机推广 172
第二节 农机人员培训 173
第四章 农垦 178
第一节 农垦简况 178
第二节 管理机构 179
第三节 国营垦殖场 179
第一节 育苗 181
第九篇 林业 181
第一章 植树造林 181
第二节 造林 182
第三节 种类与分布 183
第四节 果树种植 184
第二章 森林管理 187
第一节 护林防火 187
第四节 森林经营 188
第三节 林业“三定” 188
第二节 防治病虫害 188
第十篇 水利 191
第一章 水利设施 191
第一节 圩堤工程 192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95
第三节 引水工程 198
第四节 排灌工程 200
第五节 河道治理 203
第二章 水土保持 203
第一节 水土流失 203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203
第三章 工程管理 204
第一节 圩堤管理 204
第二节 水库管理 204
第三节 机电站管理 205
第一节 饲养 207
第十一篇 畜牧水产 207
第一章 畜牧 207
第二节 防疫 212
第三节 饲料 213
第二章 水产 214
第一节 资源 214
第二节 孵化 216
第三节 养殖 216
第四节 捕捞 218
第五节 育珠 219
第十二篇 工业 222
第一章 企业性质 222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 222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工业 223
第二章 企业设置 225
第一节 机械 225
第二节 轻化 227
第三节 建材 230
第四节 食品 231
第三章 工业管理 232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32
第二节 生产效益 234
第三节 职工队伍 239
第十三篇 乡镇企业 241
第一章 规模和结构 241
第一节 规模 241
第二节 结构 242
第二章 主要企业 244
第一节 农业企业 244
第二节 工业企业 246
第三节 交通运输企业 252
第五节 商业、服务、企业 253
第四节 建筑企业 253
第三章 企业管理 254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54
第二节 经营管理 255
第十四篇 交通 邮电 257
第一章 交通 257
第一节 古道 257
第三节 公路 258
第二节 铁路 258
第四节 桥梁 260
第五节 航道 262
第六节 运输 263
第二章 邮电 265
第一节 机构 265
第二节 邮政 268
第三节 电信 271
第一章 结构 278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78
第十五篇 商业 278
第二节 集体商业 279
第三节 公私合营商业 281
第四节 私营商业 281
第二章 网点 285
第一节 零售网点 285
第二节 集市 288
第三章 购销 289
第一节 流通渠道 289
第二节 贸易总值 290
第四章 管理 295
第一节 行政管理 295
第二节 经营管理 295
第十六篇 粮油 297
第一章 购销 297
第一节 自由贸易 297
第二节 粮食征收 298
第三节 粮食统购统销 299
第四节 油脂统购统销 302
第五节 粮油议购议销 303
第二章 储运 306
第一节 粮食仓库 306
第二节 粮油储存 307
第三节 粮油调拨 309
第三章 加工 310
第一节 大米加工 310
第二节 油脂加工 311
第三节 饲料加工 311
第四章 管理 312
第一节 机构 312
第二节 核算 313
第三节 票券 314
第一节 机构体制 315
第一章 财政 315
第十七篇 财税金融 315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16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21
第二章 税务 327
第一节 机构 327
第二节 农业税 327
第三节 工商税 329
第四节 纳税检查 331
第三章 金融 331
第一节 机构 331
第二节 货币 333
第三节 存款 335
第四节 信贷 337
第五节 公债 343
第六节 保险 344
第七节 结算 345
第八节 农村会计辅导 346
第十八篇 城建环保 347
第一章 城乡建设 347
第一节 县城 347
第二节 主要乡镇 350
第三节 村庄 352
第四节 城建队伍 352
第二章 环境保护 353
第一节 环境污染 353
第二节 自然生态的破坏 355
第三节 治理实施 355
第十九篇 科学技术 357
第一章 科技组织 357
第一节 科学技术委员会 357
第二节 基层科研组织 357
第三节 县农业科学技术网 358
第二节 兴办科技展览 360
第三节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360
第二章 科普活动 360
第一节 编印资料和刊物 360
第四节 推广典型经验 361
第五节 科技咨询 362
第六节 人员培训 362
第三章 队伍与成果 363
第一节 科技队伍 363
第二节 科研成果 364
第二十篇 政党 36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新建县地方组织 367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67
第二节 党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372
第三节 党员教育 373
第四节 统战工作 374
第五节 党的纪律检查 375
第一节 组织概况 379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新建县地方组织 379
第二节 党务活动 381
第三章 其他民主党派新建县地方组织 382
第一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支部 382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支部 382
第二十一篇 群众团体 383
第一章 工人组织 383
第一节 机构 383
第二节 工人代表大会 383
第二章 农民组织 385
第一节 农民协会和农会 385
第二节 贫农、下中农协会 386
第三章 青年组织 387
第一节 机构 387
第二节 团代表大会 387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389
第一节 妇女指导处 389
第四章 妇女组织 389
第五章 工商业组织 391
第一节 同业公会与商会 391
第二节 工商联合会 391
第六章 文艺、科技组织 392
第一节 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392
第二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 392
第二十二篇 行政 议政 393
第一章 权力机关 39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93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394
第二章 行政机关 399
第一节 县衙 县署 399
第二节 县政府 405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407
第一节 参议会 414
第三章 议政机关 414
第二节 人民政协 415
第二十三篇 公安 司法 417
第一章 机构设置 417
第一节 治安 417
第二节 检察 418
第三节 法院 418
第一节 禁赌 禁毒 419
第二章 社会治安 419
第二节 改造娼妓 420
第三节 调处纠纷械斗 420
第四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421
第五节 剿匪 镇反 421
第六节 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422
第七节 户籍管理 422
第八节 消防工作 423
第九节 交通安全 423
第一节 案件办理 424
第三章 检察监督 424
第二节 法律监督 425
第四章 审判工作 426
第一节 刑事审判 426
第二节 民事审判 427
第三节 经济审判 427
第四节 纠正冤假错案 427
第二节 公证业务 429
第三节 民事调解 429
第一节 法律顾问 429
第五章 司法行政 429
第四节 法制宣传 430
第二十四篇 民政 431
第一章 选举 431
第一节 基层选举 431
第二节 县级选举 432
第二节 优抚工作 433
第二章 拥军优属 433
第一节 支援前线 433
第三节 烈士褒扬 434
第四节 退伍安置 434
第三章 社会救济 437
第一节 救孤济困 437
第二节 救灾 437
第四章 社会福利 438
第一节 开办敬老院 438
第二节 安排老弱病残 438
第五章 其他工作 439
第一节 土地征用 439
第二节 婚姻登记 439
第二十五篇 劳动人事 441
第一章 劳动 441
第一节 劳动就业 441
第三节 劳保福利 443
第二节 精减、下放 443
第二章 人事 444
第一节 干部任用 444
第二节 人员编制 445
第三节 干部培训 447
第四节 干部考核 448
第三节 就业安置 449
第二节 经济扶助 449
第一节 上山下乡 449
第三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449
第四章 劳动工资 450
第一节 工资制度 450
第二节 调整工资 451
第五章 离休退休 451
第一节 干部离休、退休 451
第二节 工人退休 452
第一节 募兵征兵 455
第一章 兵役制度 455
第二十六篇 军事 455
第二节 志愿兵义务兵 456
第二章 地方武装 456
第一节 组织 456
第二节 编制 457
第三节 训练 459
第三章 民兵 460
第一节 组织建设 460
第二节 训练与活动 461
第三节 武器装备管理 462
第四章 军事设施与驻军 462
第一节 军事设施 462
第二节 驻军 462
第五章 军事记略 463
第一节 岳飞与马进之战 463
第五节 太平军在新建之战 464
第四节 金声桓、王得仁起兵抗清 464
第三节 朱宸濠与伍文定之战 464
第二节 朱元璋与陈友谅之战 464
第六节 北伐军在新建之战 465
第七节 抗击日军 466
第二十七篇 教育 469
第一章 书院 社学 私塾 469
第一节 书院 469
第二节 社学 471
第三节 私塾 471
第二章 学前与初等教育 473
第一节 幼儿园 473
第二节 小学 473
第三章 中等教育 480
第一节 普通中学 480
第二节 农业中学 486
第三节 师范学校 486
第五节 职业学校 487
第四节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新建分校 487
第四章 业余教育 488
第一节 扫盲 488
第二节 工农业余学校 491
第五章 教师队伍 491
第一节 任用 491
第二节 待遇 492
第三节 培训 493
第六章 教育管理 494
第一节 教育宗旨与方针 494
第二节 管理机构 495
第三节 教育经费 496
第四节 勤工俭学 498
第二十八篇 文化 体育 501
第一章 文化艺术 501
第一节 群众文艺 501
第二节 文艺创作 502
第三节 专业剧团 508
第四节 电影 515
第二章 图书 517
第一节 藏书 517
第二节 借阅 517
第三节 发行 518
第三章 新闻事业 519
第一节 广播 519
第二节 报刊 通讯 520
第三节 电视 520
第四章 文物古迹 521
第一节 古遗址 521
第二节 古城址 521
第三节 墓葬 522
第四节 古代建筑 524
第五节 石刻 石雕 526
第六节 流散文物 527
第七节 革命文物 528
第八节 馆藏文物 529
第五章 体育 530
第一节 群众体育 530
第二节 学校体育 532
第三节 体育设施 532
第四节 人才输送 533
第二十九篇 卫生 医疗 535
第一章 卫生 535
第一节 环境卫生 535
第二节 服务行业卫生 537
第三节 食品卫生 537
第二章 保健 540
第一节 妇女保健 540
第二节 幼儿保健 542
第三节 学生保健 542
第四节 职工保健 543
第三章 防治 544
第一节 血吸虫病防治 544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547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550
第四章 医疗 55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51
第二节 中医 555
第三节 西医 556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557
第五章 医药管理 558
第一节 医疗制度 558
第二节 队伍建设 558
第三节 医药团体 560
第三十篇 宗教 习俗 561
第一章 宗教 561
第一节 道教 561
第四节 天主教 基督教 562
第二节 佛教 562
第三节 伊斯兰教 562
第二章 习俗 563
第一节 生产 563
第二节 时节 564
第三节 婚嫁 566
第四节 生日 568
第五节 丧葬 568
第六节 忌讳 569
第七节 礼貌 570
第八节 流弊 571
第九节 新风 572
第三章 生活习惯 573
第一节 衣着 573
第二节 饮食 575
第三节 住宅 575
第五节 用具 576
第四节 行涉 576
第三十一篇 方言 579
第一章 上、下新建话 579
第一节 新建话总特点 579
第二节 两种话的划分及其依据 579
第二章 语音系统 581
第一节 声调 581
第二节 声母 584
第三节 韵母 587
第四节 望城常用字同音字汇 591
第三章 词汇语法 604
第一节 词汇 604
第二节 语法 610
第三十二篇 故事 歌谣 613
第一章 故事 613
第一节 人物传说 613
第二节 神话故事 618
第二章 歌谣 626
第一节 民谚 626
第二节 民谣 628
第三十三篇 人物 633
第一章 传 633
第一节 革命烈士 633
第二节 军政人员 635
第三节 科技人员 638
第四节 文艺工作者 643
第二章 录 647
第一节 烈士英名 647
第二节 历史名流 650
第三章 表 652
历代修志始末 657
编后记 661
修志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