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篇 1
第一章 头针的起源与发展 1
第二章 颅脑解剖知识 3
第一节 颅顶软组织 3
第二节 颅骨 6
第三节 脑 6
第四节 脑的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7
第一节 《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22
第三章 各头针学派治疗部位 22
第二节 焦氏头针 27
第三节 方氏头针 30
第四节 朱氏头针治疗带 36
第五节 汤氏头针 39
第六节 林氏头针 44
第七节 头针新治疗区 48
第四章 头针与头部经络和腧穴的关系 54
第一节 头部经络 54
第二节 头针治疗线与头部经络的关系 58
第三节 头部腧穴 59
第五章 头针治疗原理 65
第一节 经络系统原理 65
第二节 神经系统原理 68
第六章 头针治疗技术 70
第一节 进针法 70
第二节 针刺手法 71
第三节 多针刺法 72
第四节 留针与出针 74
第五节 头针取穴原则 75
第七章 头针的辅助疗法 77
第一节 体针 77
第二节 按摩 78
第三节 气功 87
下篇 治疗篇 92
第八章 内科病证 92
一、感冒 92
二、咳嗽 93
三、哮喘 94
四、肺痨 95
五、失音 96
六、呕吐 97
七、呃逆 98
八、胃痛 99
九、腹痛 100
十一、泄泻 101
十、噎膈 101
十二、痢疾 102
十三、便秘 104
十四、淋证 105
十五、癃闭 106
十六、遗精 107
十七、心悸 108
十八、不寐 109
十九、胸痹 110
二十、癫狂 112
二十一、痫证 114
二十二、梅核气 116
二十三、中风 117
二十四、半身不遂 121
二十五、眩晕 124
二十六、胁痛 126
二十七、黄疸 127
二十八、面瘫 128
二十九、郁证 129
三十、脏躁 130
三十一、水肿 131
三十二、消渴 132
三十三、痹证 132
三十四、痿证 136
三十五、头痛 140
三十六、落枕 143
三十七、腰痛 144
三十八、颈部伤筋 146
三十九、肩部伤筋 147
四十一、腕部伤筋 148
四十、肘部伤筋 148
四十二、腰部伤筋 149
四十三、髋部伤筋 150
四十四、膝部伤筋 151
四十五、踝部伤筋 152
四十六、脱肛 152
四十七、疝气 153
一、月经先期 155
第九章 妇科病证 155
二、月经后期 156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57
四、月经过多 157
五、月经过少 158
六、经期延长 159
七、月经不调 160
八、痛经 161
九、闭经 162
十、崩漏 163
十一、经行乳房胀痛 164
十二、经行头痛 165
十三、经行身痛 166
十四、经行泄泻 167
十五、经行浮肿 167
十六、经行情志异常 168
十七、妊娠恶阻 169
十九、滞产 170
十八、子痫 170
二十、胞衣不下 171
二十一、乳少 172
二十二、阴痒 173
二十三、产后腹痛 174
第十章 儿科病证 175
一、痄腮 175
二、麻疹 176
三、小儿风疹 177
四、烂喉痧 178
五、顿咳 179
六、小儿腹痛 180
七、小儿泄泻 181
[附]小儿细菌性痢疾 182
八、小儿呕吐 183
九、积滞 184
十、疳积 185
十二、慢惊风 186
十一、急惊风 186
十三、佝偻病 187
十四、婴儿手足搐搦症 188
十五、五迟证 189
七六、五软证 190
十七、滞颐 190
十八、解颅 191
十九、小儿遗尿 192
二十、小儿夜啼 195
二十一、小儿多汗症 196
[附1]脊髓灰质炎 197
[附2]流行性乙型脑炎 198
[附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99
第十一章 五官科病证 201
一、麦粒肿 201
二、目赤肿痛 201
三、眼睑下垂 202
五、耳鸣、耳聋 204
四、眼睑咽动 204
六、近视 205
七、远视 208
八、青风内障 208
九、目翳 209
十、视歧 210
十一、鼻衄 211
十二、鼻渊 212
十三、咽喉肿痛 213
十四、牙痛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