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药物治疗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亚美等主编(首都医科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6721627
  • 页数:980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各期儿童的生理特点与用药的关系 3

第一节 孕妇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3

一、胎儿药物动力学特点 3

二、药物与致畸 5

三、药物对胎儿的毒性 6

第二节 哺乳期妇女用药对乳儿的影响 8

一、影响药物向乳汁转运的因素 8

二、各类药物对乳儿的影响 9

第三节 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 12

一、新生儿用药的特点 12

二、早产儿、新生儿的药物疗法 16

三、几种新生儿常见疾病与用药的关系 19

四、药物对新生儿的毒性及防治原则 21

五、婴幼儿生理特点和用药的关系 22

第四节 儿童期用药 23

二、氧化酶缺陷 25

一、乙酰化酶异常 25

第一节 遗传因素对药动学的影响 25

第二章 遗传药理学与用药的关系 25

三、血浆胆碱酯酶异常 26

四、过氧化氢酶缺乏 26

第二节 遗传因素对药效学的影响 26

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26

四、眼晴对糖皮质激素反应的遗传变异 27

五、恶性高热 27

三、华法林耐受变异 27

二、血红蛋白异常 27

六、苯硫脲味盲 28

七、血卟啉症 28

第三章 免疫药理学与疾病的关系 29

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29+++一、免疫识别 29

二、免疫反应 29

三、免疫记忆 29

一、非特异性免疫 30

第三节 免疫的分类 30

三、免疫监视功能 30

一、防御功能 30

第二节 免疫的功能 30

二、自我稳定功能 30

二、特异性免疫 31

第四节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生物学作用 32

一、体液免疫 32

二、细胞免疫 32

三、免疫细胞 33

一、变态反应的概念 34

第五节 变态反应 34

二、变态反应的分型 35

第四章 药物作用的原理 39

第一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39

一、药物作用的部位 39

二、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40

三、受体的分类 41

四、受体效应的变化 45

五、受体病 45

六、作用于酶的药物 46

七、影响主动转运的药物 47

第二节 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47

一、药物的剂量 47

二、量效关系 48

三、治疗指数 49

四、小儿给药剂量的计算 49

第五章 小儿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矗本概念 52

第一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原理 52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 52

二、房室模型 53

三、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56

四、给药剂量公式(一室模型) 60

五、稳态血药浓度 60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62

一、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62

二、药物的解离常数(pKa)对药代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66

第六章 器官功能损害与用药的关系 68

第一节 肝功能减退时给药方案的调整 68

一、利用消除速率常数进行调整 70

第二节 肾功能减退时给药方案的调整 70

二、利用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调整 73

第三节 心功能衰竭与休克时给药方案的调整 76

第七章 小儿治疗药物监测 77

第一节 小儿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与TDM的关系 77

第二节 药物监测的对象 78

一、需要监测的人群 78

二、需要监测的药物 78

第三节 采血时间 79

一、求所用药物的药动学参数 80

第四节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的概念 80

第五节 给药方案的调整 80

二、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 81

第六节 TDM常用的仪器设备和方法 81

第八章 药物相互作用 83

第一节 药物在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作用 83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 83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 84

三、影响药物的代谢 85

四、影响药物的排泄 88

第二节 药物在药物效应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90

一、药物相互作用使药效或毒性增强 90

二、药物在受体部位竞争性拮抗 90

三、药物对介质的不同作用而产生的相互影响 90

四、药物增敏作用 91

第三节 药物在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91

一、物理化学性相互作用 91

第四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 95

二、生物利用度改变 95

第九章 药物不良反应 100

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100

一、药物副作用 100

二、药物毒性反应 100

三、药物过敏反应及类过敏反应 100

四、药物继发性反应 101

五、药物依赖性 101

六、药物致突变、致癌与致畸作用 101

七、个体差异引起的不良反应 102

八、药品质量和使用方法不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103

九、药物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03

第二节 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措施 104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107

一、高血压危象 107

二、严重低血压反应 107

三、心律失常 107

五、呼吸麻痹 108

四、出血 108

六、低血糖反应 109

七、骨髓抑制 109

八、听力反应 109

九、血管栓塞 109

第四节 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 110

一、病人方面的因素 110

二、给药方面的因素 111

第二节 杜绝滥用药物 112

二、首选强有力的治疗药物 112

一、明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 112

第一节 合理选择适应证 112

第十章 合理使用药物 112

一、滥用抗生素 113

二、滥用糖皮质激素 113

三、滥用营养药 114

四、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114

第三节 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 114

第五节 正确掌握给药时间及间隔 115

第四节 掌握好用药的量效关系 115

第六节 小儿用药的依从性 116

下篇 各论 119

第一章 抗感染药物 119

第一节 概论 119

第二节 抗感染药物的作用机制 119

一、竞争细菌代谢酶的底物 119

二、抑制核糖体和干扰DNA功能 120

三、抑制细胞壁合成及使胞浆膜渗透性增加 120

一、细菌耐药性的来源 121

二、产生耐药的方式 121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121

第四节 抗菌药物与病原微生物及宿主的关系 122

一、药物与细菌的关系 123

二、宿主与细菌的关系 123

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24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 124

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126

三、防止滥用抗生素 126

一、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128

第六节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128

二、可能有效的联合用药 129

三、联合用药的效果 130

四、联合用药方法 131

五、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132

第七节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132

一、毒性反应 133

二、过敏反应 137

一、β-内酰胺类 141

第八节 抗生素类药物 141

三、二重感染 141

二、氨基苷类 178

三、四环素类 192

四、酰胺醇类 198

五、大环内酯类 203

六、林可霉素类 211

七、多肽类 214

八、其他抗生素 217

一、磺胺类 221

第九节 合成抗菌药物 221

二、抗感染药物增效剂 229

三、硝基呋喃类 232

四、吡酮酸类 233

五、硝咪唑类 239

六、其他 241

第十节 植物抗菌药 241

第十一节 抗真菌药物 244

一、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244

三、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245

二、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 245

四、药物相互作用 246

五、抗真菌药物 246

六、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259

七、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260

第十二节 抗病毒药物 260

一、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264

二、抗疱疹病毒药物 266

三、抗流感及呼吸系统病毒感染药物 270

四、抗肝炎病毒药物 272

第十三节 抗厌氧菌药物 275

一、厌氧菌的分类 275

二、与厌氧菌有关的感染 276

三、抗厌氧菌药物 277

四、抗厌氧菌药物的选择 281

第十四节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示例 281

一、小儿脑膜炎临床用药选择 281

二、抗感染药物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287

一、影响抗结核药物抗菌作用的主要因素 298

第二章 抗结核及抗麻风药物 298

第一节 抗结核药物 298

二、抗结核药物种类及分类方法 299

三、儿科常用抗结核药物 300

四、结核病的治疗原则 305

五、小儿结核病的一般治疗方案 306

六、短程化学治疗 306

第二节 抗麻风药物 307

第三章 驱虫药 312

第一节 驱肠虫药 313

第二节 抗丝虫病药及抗黑热病药 319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 321

第四节 抗阿米巴病药 325

第五节 抗滴虫药 331

第六节 抗疟药 332

一、疟原虫生活史与抗疟药物作用环节 332

二、常用抗疟药物 333

一、吸人麻醉药药理 337

第一节 小儿麻醉的药理学 337

第四章 小儿麻醉用药 337

二、吸人麻醉的分期 342

三、镇静、催眠及静脉麻醉药药理 345

四、局部麻醉药药理 347

第二节 常用麻醉药 351

一、常用吸人麻醉药 351

二、常用静脉麻醉药 355

三、常用局部麻醉药 360

一、概论 362

第三节 骨骼肌松弛剂 362

二、骨骼肌松弛药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363

三、骨骼肌松弛药的临床应用 364

四、影响肌松药效应的因素 369

五、神经肌肉功能监测 370

第五章 镇痛药 372

第一节 概论 372

第三节 常用镇痛药 373

一、阿片生物碱类 373

第二节 镇痛药药理 373

二、半合成阿片生物碱类 376

三、合成镇痛药 377

四、中药 384

第六章 镇静催眠药 385

第一节 概论 385

第二节 常用镇静催眠药 386

一、巴比妥类 386

二、苯二氮草类 390

四、哌啶二酮类 394

三、丙二醇类 394

五、醛类 395

第三节 镇静催眠药的合理应用 395

第七章 抗精神障碍药 398

第一节 概论 398

第二节 抗精神障碍药的临床应用 399

一、抗精神病药 399

二、抗抑郁药 408

三、抗焦虑药 413

四、抗躁狂药 414

五、精神兴奋药 416

六、促智药 417

第三节 治疗小儿多动症用药 420

第四节 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药 422

第八章 抗癫痫药 424

第一节 概述 424

一、临床发作类型 424

第二节 抗癫痫药的治疗原则 425

二、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425

第三节 常用抗癫痫药物的合理应用 427

一、常用抗癫痫药物 427

二、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 432

第九章 中枢兴奋药 435

一、常用中枢兴奋药 435

二、中枢兴奋药应用中的问题 438

第十章 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及抗震颤麻痹药 440

第一节 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 440

一、拟多巴胺类 442

第一节 抗震颤麻痹药 442

二、中枢抗胆碱类 444

三、其他抗震颤麻痹药 445

第十一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447

第一节 概述 447

一、解热作用 447

二、镇痛作用 447

三、消炎抗风湿作用 447

第二节 水杨酸类 448

四、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448

第三节 乙酰苯胺类 450

第四节 吡唑酮类 452

第五节 邻氯苯甲酸类 452

第六节 吲哚类和有机酸类 452

第七节 芳香基丙酸类 454

第八节 非甾类抗炎药在小儿风湿病中的应用 455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456

第一节 祛痰药 456

一、局部吸人祛痰药 456

二、口服祛痰药 458

一、中枢性镇咳药 460

第二节 镇咳药 460

二、外周性镇咳药 462

第三节 平喘药 462

一、β肾上腺受体激动剂 463

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468

三、过敏介质阻释剂 470

四、M胆碱受体拮抗剂 473

五、糖皮质激素类 474

第四节 呼吸兴奋剂 476

一、简史 478

二、分类及常用药物 478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478

第一节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 478

第二节 助消化药 483

第三节 促进肠道菌群恢复的药物 485

第四节 泻药 488

第五节 止泻药 491

第六节 止吐药 493

一、小儿肝脏的解剖生理特点 498

第十四章 肝脏疾病用药 498

第一节 概述 498

二、药物在肝内的生物转化 499

三、小儿肝脏疾病的类型 499

第二节 小儿肝脏疾病药物治疗原则 499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500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500

三、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500

八、肝脓肿的治疗原则 501

一、抗肝炎病毒药 501

第三节 小儿肝疾病常用药物 501

五、肝性昏迷的治疗原则 501

七、中毒性肝损害的治疗原则 501

六、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原则 501

四、淤胆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501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 504

三、免疫调节剂 505

四、抗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药 506

五、防治肝性脑病药 507

七、白蛋白 511

八、防治出血药 511

六、脱水药 511

九、改善微循环药 512

十、肝病辅助用药 512

十一、治疗肝炎中成药 514

十二、其他 514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 515

一、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 515

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515

二、心力衰竭的分类 516

三、心力衰竭的病因 516

四、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516

五、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治疗 533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533

一、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生理基础 534

二、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 536

三、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551

五、常见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选择 555

四、抗缓慢心律失常的药物 555

一、概述 557

第三节 小儿抗高血压药 557

二、常用降压药 558

三、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568

四、抗高血压药物在小儿肾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实例 569

第十六章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用药 571

第一节 小儿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571

一、综合治疗用药的理论基础 571

第二节 抗感染治疗 572

一、抗感染药物的选择方法 572

二、抢救治疗休克原则 572

三、抓住重点突出预防性治疗 572

二、使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573

三、常用抗感染药物 573

第三节 抗休克治疗 576

一、抗休克的液体疗法 576

二、增强心脏功能的治疗 581

三、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585

第四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治疗 588

一、肝素及氨基己酸的应用 588

二、鱼精蛋白的应用 589

三、盐酸川芎嗪的应用 589

四、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589

五、休克的代谢性治疗 590

第五节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并发症 591

一、脑水肿 591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595

第十七章 小儿液体疗法及其用药 598

第一节 液体疗法在儿科中的重要性 598

第二节 补液的原则 598

一、累积损失及其补充 598

二、继续丢失及其补充 599

三、生理消耗及其补充 599

第三节 补液的步骤及疗程 599

一、新生儿的液体疗法 600

第四节 几种儿科常见情况的液体疗法 600

二、婴幼儿肺炎的液体疗法 601

三、肾功能衰竭的液体疗法 601

四、水中毒或低钠血症的液体疗法 601

第五节 水盐代谢药物 601

一、非电解质液 602

二、各种含钠、钾溶液 603

三、调节酸碱平衡药 606

四、钙、镁制剂 608

第二节 贫血概述 610

第三节 小细胞性贫血的治疗药物 610

第十八章 抗贫血药物与促进白细胞增生药物 610

第一节 概述 610

一、铁制剂 611

二、维生素B6及维生素B6效应性贫血的治疗 615

第四节 大细胞性贫血的治疗药物 616

第五节 正细胞性贫血的治疗药物 619

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619

三、肾性贫血 620

四、常用药物 620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620

第六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物 625

一、粒细胞减少的机制 625

二、常用升白细胞药物 626

第十九章 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630

第一节 促凝血药 630

一、促进凝血因子活性止血药 630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 634

三、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 637

四、凝血因子制剂 638

五、局部促凝血药 639

六、中药促凝血药 641

第二节 抗凝血药 642

一、阻止纤维蛋白形成的药物 643

二、与血凝有关的溶栓药物 646

第二节 利尿药及脱水药 651

一、利尿药 651

第一节 小儿肾功能的特点 651

第二十章 治疗水肿药物 651

二、脱水药 656

第二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用药 658

第一节 作用于下丘脑-垂体释放激素的药物 658

一、生长撒累 658

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 660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 667

四、性激素类药 675

五、尿崩症用药 680

第二节 降血糖药 682

一、胰岛素的应用 683

二、口服降糖药的应用 685

第二十二章 抗肿瘤药物 690

第一节 概述 690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690

一、按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690

二、按细胞增殖周期作用特点分类 691

三、按药物的性质和来源分类 692

第三节 抗肿瘤化疗方案设计原则 692

三、联合化疗 693

二、序贯治疗 693

一、单一药物的最适用方案 693

第四节 抗肿瘤化疗的设计方案 693

第五节 常用抗肿瘤药物 694

一、烷化剂 694

二、抗代谢药物 698

三、抗生素类药物 701

四、植物药 705

五、铂类药 708

六、其他抗肿瘤药 709

第六节 小儿白血病的化学治疗 710

一、概述 710

二、白血病的分类 711

三、白血病的治疗 712

第二十三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 717

第一节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分类 717

第二节 抗变态反应药物 718

一、抗组胺药 718

二、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 724

三、钙剂 725

第一节 免疫抑制剂 727

一、分类 727

二、作用机制 727

第二十四章 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 727

三、临床应用 728

四、不良反应 728

五、免疫抑制药 729

第二节 免疫增强剂 732

一、分类 743

二、常用药物 743

第一节 酶类制剂 743

第二十五章 酶类制剂及其他生化制剂 743

第二节 其他生化制剂 750

第二十六章 生物制剂 753

第一节 血液制品 753

第二节 疫苗 755

第三节 菌苗 759

第四节 类毒素 761

第五节 免疫血清及噬菌体 762

第六节 诊断用生物制品 764

第一节 蛋白质类 766

第二十七章 小儿营养剂的临床应用 766

一、小儿用氨基酸 767

二、肝病用氨基酸 768

三、肾用氨基酸 769

四、其他氨基酸 771

第二节 脂肪类 773

第三节 糖类 775

一、宏量元素 776

第四节 矿物盐及微量元素 776

二、微量元素 784

第五节 维生素 788

一、概述 788

二、脂溶性维生素 788

三、水溶性维生素 796

第二十八章 小儿减肥药的临床应用 808

第一节 概述 808

第二节 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药物 808

第二十九章 消毒防腐药 811

第三十章 解毒药 816

第一节 一般性解毒药 816

一、催吐药 816

二、洗胃药 817

三、导泻药 817

第二节 特异性解毒药 818

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解毒药 818

二、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 819

三、有机磷中毒的解毒药 820

四、有机氟中毒的解毒药 822

五、金属与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 823

六、某些药物中毒的拮抗药 825

第三十一章 诊断用药及药用放射性核素 828

第一节 X线诊断用药 828

一、钡剂 828

二、无机碘化物 829

三、主要经肾排泄的有机碘化物 829

四、通过肝排泄的造影剂 833

二、改变胃肠道状态的药物 834

一、清洁肠腔用药 834

五、油脂类含碘造影剂 834

第二节 X线检查辅助用药 834

三、低张力胃肠造影用药 835

四、缩短胃肠造影检查时间用药 835

五、胆道系统造影辅助用药 835

第三节 顺磁性造影剂 835

第四节 器官功能检查用药 836

一、心功能检查药 836

二、肝功能检查药 837

四、胃酸分泌功能检查药 838

三、肾功能检查药 838

第五节 药用放射性核素 839

第三十二章 口腔科用药 843

第一节 小儿口腔解剖及生理特点 843

第二节 小儿口腔科用药的特点 843

第三节 小儿口腔科常用药物 843

一、内用药 843

二、外用药 844

二、药物的性质 854

一、角膜的结构及功能 854

第三十三章 小儿眼科用药 854

第二节 局部用药角膜的通透性 854

第一节 药物在眼内的通透性 854

第三节 全身用药进入眼内的通透性 855

第四节 眼科常用给药途径 855

一、局部外用 855

二、局部注射 855

第五节 眼科常用药物 856

一、抗菌药 856

二、抗病毒药 857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 857

四、降眼压药 858

五、扩瞳药 859

六、其他 859

第三十四章 耳鼻喉局部常用药物 862

第一节 概述 862

第二节 鼻部常用药物 863

第三节 耳部用药 865

第四节 咽喉部局部用药 866

第三十五章 小儿皮科用药 868

第一节 药物经皮吸收的机制 868

第二节 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868

第三节 皮科用药的选择 869

一、剂型的选择 869

第四节 局部用药的不良反应 870

第五节 皮科常用药物 870

三、其他情况 870

二、药物的选择 870

第六节 常用皮肤科药物制剂 875

一、清洁剂 875

二、保护剂 875

三、收敛剂 876

四、止痒剂 876

五、抗菌消炎药 877

六、抗真菌剂 877

七、皮质激素类及抗过敏剂 878

十一、消毒防腐剂 879

十、角质剥脱药 879

八、杀虫剂 879

九、促角化药 879

十二、腐蚀剂 880

十三、防光晒药 880

十四、其他 880

第七节 常用皮科药物的使用方法 881

附录 885

一、常用抗生素理论效价与纯度 885

二、关于药品的有效期 885

三、小儿用药极量 889

四、药物对妊娠危害性等级分类 891

五、皮试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894

六、儿科常用注射用药的稀释浓度及其稳定性 897

七、小儿常用中成药 924

中文索引 947

英文索引 964

主要参考文献 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