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对祖国医学的贡献 1
傅青主男科卷上 3
伤寒门 3
初病说 3
伤风 3
伤寒 4
外感 5
伤食 6
疟疾 6
伤暑 7
大满 8
寒热真假辨 9
发汗 9
乍寒乍热辨 11
真热证 12
真寒证 12
假热证 13
假寒证 14
真热假寒 15
真寒假热 16
上热下寒 17
循衣撮空 18
阴虚双蛾 18
结胸 19
扶正散邪汤 20
泻火汤总方 21
火证 21
火证门 21
火越 22
燥证 23
治火丹神方 24
消食病 24
痿证 25
痿症 26
郁结门 26
开郁 26
关格 27
痨证虚损辨 29
虚痨门 29
内伤发热 30
未成痨而将成痨 30
阳虚下陷 31
阴虚下陷 32
阴亏火动,夜热昼寒 33
阴寒无火 34
过劳 35
日重夜轻 35
夜重日轻 36
阴邪兼阳邪 37
气血两虚 38
气虚胃虚 39
气虚饮食不消 40
血虚面色黄瘦 41
肺脾双亏 42
肝肾两虚 43
心肾不交 44
精滑梦遗 46
夜梦遗精 47
遗精健忘 48
倒饱中满 49
久虚缓补 49
补气 51
补血 51
出汗 52
痨证 53
痰嗽门 54
初病之痰 54
已病之痰 55
久病之痰 56
滞痰 57
湿痰 58
寒痰 59
热痰 59
老痰 60
顽痰 61
水泛为痰 61
中气又中痰 63
湿嗽 64
久嗽 64
肺嗽兼补肾 65
喘证门 66
气治法 66
气喘 68
实喘 70
虚喘 70
气短似喘 71
抬肩大喘 72
肾寒气喘 73
肾火扶肝上冲 74
假热气喘吐痰 75
喘嗽 76
贞元饮 77
吐血门 77
阳证吐血 77
大怒吐血 78
吐血 79
吐白血 81
血不归经 82
三黑神奇散 83
呕吐门 84
脾胃证辨 84
反胃大吐 85
寒邪犯肾大吐 86
火吐 87
呕吐 87
寒吐 88
胃吐 89
反胃 90
胃寒 91
肾寒吐泻,心寒胃弱 91
臌证门 93
水臌 93
气臌 94
虫臌 95
血臌 96
水肿 97
水证门 97
呃逆 98
水结膀胱 98
湿证门 99
黄证 99
瘅证 100
伤湿 101
脚气 101
傅青主男科卷下 103
泄泻门 103
泻甚 103
火泻 104
水泻 104
水泻 105
泄泻吞酸 106
痢疾门 107
火邪内伤辨 107
痢疾 108
血痢 109
寒痢 110
大小便门 111
大便不通 111
实证大便不通 112
虚证大便不通 113
小便不通 114
大小便不通 115
厥证门 116
寒厥 116
热厥 117
尸厥 118
厥证 119
气虚猝倒 119
阴虚猝倒 120
阳虚猝倒 121
肾虚猝倒 122
大怒猝倒 123
中风不语 124
口眼歪邪 126
半身不遂 127
半身不遂,口眼歪邪 129
痫证 129
癫狂门 130
癫狂 130
发狂见鬼 131
发狂不见鬼 132
狂证 132
寒狂 134
怔忡惊悸门 135
怔忡不寐 135
心惊不安,夜卧不睡 136
恐怕 137
神气不宁 138
腰腿肩臂手足疼痛门 139
满身皆痛 139
腰痛 140
腰痛 141
腰痛 141
腰腿筋骨痛 142
腰痛足亦痛 142
腿痛 143
两臂肩膊痛 144
手足痛 145
背骨痛 146
胸背、手足、颈项、腰膝痛 146
腰痛兼头痛 147
心腹痛门 148
心痛辨 148
热痛 149
寒痛 149
久病心痛 149
久病心痛 150
腹痛 151
腹痛 152
冷气心腹痛 152
胃气痛 153
手麻木 154
麻木门 154
手麻 155
手足麻木 155
木 156
腿麻木 156
两手麻木,困倦嗜卧 157
浑身麻木 157
麻木痛 158
足弱 159
筋缩 159
胁痛门 161
两胁有块 161
左胁痛 161
左右胁俱痛 162
右胁痛 162
两胁走注 163
胁痛身热 163
胁痛 164
胁痛咳嗽 164
浊淋门 165
二浊五淋辨 165
淋证 166
浊证 166
肾病门 167
阳强不倒 167
阳痿不举 168
疝气 169
尿血又便血 169
肾子痛方 170
偏坠 171
杂方门 171
病在上而求诸下 171
病在下而求诸上 172
疮毒 174
头面上疮 174
身上手足之疮疽 175
统治诸疮 175
黄水疮 176
手汗 176
补肾 177
饮砒毒 177
嚏喷法 178
破伤风 178
疯狗咬伤 179
小儿科 180
色 180
脉 181
三关 181
不食乳 182
脐不干 183
山根 183
发热 185
惊风 186
感冒风寒 186
惊风 187
痢疾 188
泄泻 189
寒泻 189
吐 190
咳嗽 190
疳证 191
口疳流水口烂神方 191
疳证泻痢眼障神方 192
疟疾 193
便虫 193
痘证回毒或疔肿方 194
积虫 194
痘疮坏证已黑 195
急慢风 196
治火丹神方 197
傅青主女科卷上 201
带下 201
白带下(完滞汤) 201
青带下(加味逍遥散) 203
黄带下(易黄汤) 206
黑带下(利火汤) 208
赤带下(清肝止淋汤) 210
血崩昏暗(固本止崩汤) 213
血崩 213
年老血崩(加减当归补血汤) 215
少妇血崩(固气汤) 217
交感血出(引精止血汤) 218
郁结血崩(平肝开郁止血汤) 220
闪跌血崩(逐瘀止血汤) 222
血海太热血崩(清海丸) 223
调经 226
经水先期(水火太旺清经散 火旺水亏两地汤) 226
经水后期(温经摄血汤) 229
经水先后无定期(定经汤) 230
经水数月一行(助仙丹) 232
年老经水复行(安老汤) 233
经水忽来忽断时痛时止(加味四物汤) 235
经水未来腹先疼(宣郁通经汤) 237
行经后少腹疼痛(调肝汤) 238
经前腹疼吐血(顺经汤) 240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温脐化湿汤) 242
经水过多(加减四物汤) 244
经前泄水(健固汤) 246
经前大便下血(顺经两安汤) 247
年未老经水断(益经汤) 250
不孕 253
身瘦不孕(养精种玉汤) 253
胸满不思食不孕(并提汤) 255
下部冰冷不孕(温胞饮) 257
胸满少食不孕(温土毓鳞汤) 259
少腹急迫不孕(宽带汤) 261
嫉妒不孕(开郁种玉汤) 263
肥胖不孕(加味补中益气汤) 265
骨蒸夜热不孕(清骨滋肾汤) 268
腰酸腹胀不孕(升带汤) 270
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化水种子汤) 272
傅青主女科卷下 275
妊娠 275
恶阻(顺肝益气汤) 275
浮肿(加减补中益气汤) 277
少腹疼(安奠补中益气汤) 280
口干咽疼(润燥安胎汤) 282
吐泻腹疼(援土固胎汤) 283
子悬肋疼(解郁汤) 286
跌损(救损安胎汤) 288
胎漏(助气补漏汤) 289
子鸣(扶气止蹄汤) 291
子狂(息焚安胎汤) 293
多怒堕胎(利气泄火汤) 295
小产 297
行房(圆气填精汤) 297
跌闪(理气散瘀汤) 299
大便干结(加减四物汤) 301
畏寒腹疼(黄芪补气汤) 304
大怒(引气归血汤) 305
血虚(送子丹) 307
难产 307
交骨不开(降子汤) 309
脚手先下(转天汤) 312
气逆(舒气散) 314
子死产门(救母丹) 316
子死腹中(疗儿散) 318
正产 320
胞衣不下(送胞汤补中益气汤) 320
气虚血晕(补气解晕汤) 324
血晕不语(刺眉心穴法独参汤 当归补血汤) 326
败血攻心晕狂(安心汤) 328
肠下(补气升肠饮 萆麻仁提法) 330
少腹疼(血瘀散结定疼汤血虚肠宁汤) 332
产后 332
气喘(救脱活母汤) 335
恶寒身颤(十全十补汤) 338
恶心呕吐(温肾止呕汤) 339
血崩(救败求生汤) 341
手伤胞胎淋漓不止(完胞饮) 343
四肢浮肿(转气汤) 345
肝痿(收膜汤) 347
气血两虚乳汁不下(通乳丹) 349
郁结乳汁不通(通肝生乳汤) 351
傅青主产后编卷上 355
产后总论 355
正产 359
伤产 360
调产 360
催生 361
冻产 361
热产 362
横产 362
盘肠产 363
难产 364
死产 364
下胞 365
断脐 366
治产秘验良方 366
新产治法 367
产后用药十误 368
产后寒热 368
胎前患伤寒疫症疟疾堕胎等症 369
产后诸症治法 373
血块 373
血晕 376
厥症 380
血崩 382
气短似喘 385
妄言妄见 387
伤食 390
忿怒 391
类疟 393
类伤寒二阳症 395
类伤寒三阴症 397
类中风 400
类痉 402
出汗 403
盗汗 405
口渴兼小便不利 406
遗尿 407
傅青主产后编卷下 409
误破尿胞 409
患淋 410
便数 411
泻 412
完谷不化 415
痢 416
霍乱 419
呕逆不食 421
咳嗽 423
水肿 424
流注 426
膨胀 428
怔忡惊悸 431
骨蒸 432
心痛 434
腹痛 435
小腹痛 436
虚劳 437
遍身疼痛 437
腰痛 438
肋痛 440
阴痛 441
恶露 442
乳痈 444
风甚 447
不语 447
补编 449
大便不通 449
鸡爪风 449
浮肿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