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基因改变对青光眼眼结构和功能的影响&Ernst R.Tamm 1
1.1 介绍 1
1.2 发育紊乱性青光眼 1
1.2.1 眼前段中胚叶的发育 2
1.2.2 Axenfeld-Rieger综合征,Peters异常和眼前段发育不全 3
1.2.3 无虹膜 7
1.2.4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8
1.2.5 指甲髌骨综合征 10
1.3 基因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0
1.3.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基因位点 10
1.3.2 肌球蛋白样蛋白 11
1.3.3 Optineurin 15
1.4 基因及色素性青光眼 16
参考文献 16
第2章 青光眼的神经保护&Leonard A.Levin 23
2.1 前言 23
2.1.1 基础 23
2.1.2 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原理 23
2.1.3 神经保护的必需步骤 24
2.2 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在临床前期的证实 25
2.2.1 NMPA感受器拮抗剂 25
2.2.2 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25
2.2.3 β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26
2.2.4 硝酸氧化酶拮抗剂 26
2.2.5 易反应氧气种类净化剂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剂 26
2.2.6 神经营养因子 26
2.2.7 疫苗 27
2.3 临床实验的实质 27
2.4 目前临床实践和推荐 28
参考文献 29
第3章 青光眼筛查&Eve J.Higginbotham 31
3.1 介绍 31
3.2 为什么对青光眼进行筛查 32
3.2.1 未被治疗疾病的重负 32
3.2.2 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32
3.2.3 公众对青光眼认识的贫乏 33
3.3 当前的筛查实践及经验 33
3.4 特殊筛查程序 34
3.4.1 危险因素问卷的必要性 34
3.4.2 倍频技术 34
3.4.3 激光扫描偏振光检查SLP 35
3.5 远程眼科传输技术的前景 36
3.6 青光眼筛查成本的效用 36
参考文献 39
第4章 半自动动态视野计用来评价进展期青光眼的视野丢失&Ulrich Schiefer,K.Nowomiejska,J.Paetzold 39
4.1 前言 41
4.2 使用原理 42
4.3 评估动态阈值 44
4.4 患者个体对于反应时间的重要性 45
4.5 适合的视标移动速率的选择 47
4.6 统一年龄标准的意义 47
4.7 对比传统的手动视野计与GOLDMANN仪器的检查结果 47
4.8 评价视功能 48
4.9 训练、教育和学习 48
4.10 展望 48
参考文献 49
第5章 视神经成像:目前的进展&Linda M.Zangwill,Felipe A.Medeiros,Christopher Bowd,Robert N.Weinreb 49
5.1 前言 51
5.1.1 背景 51
5.1.2 图像质量 53
5.1.3 可重复性 53
5.1.4 青光眼检测 53
5.1.5 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 53
5.1.6 检测随时间的改变 54
5.2 共聚焦扫描激光眼底镜 54
5.2.1 背景 54
5.2.2 图像质量 57
5.2.3 可重复性 57
5.2.4 检测早中期青光眼 57
5.2.5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57
5.2.6 检测随时间的改变 59
5.2.7 能力和局限性 60
5.3 扫描激光偏振光计 60
5.3.1 背景 60
5.3.2 图像质量 61
5.3.3 可重复性 62
5.3.4 检测早中期青光眼 62
5.3.5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2
5.3.6 检测随时间的改变 63
5.3.7 能力和局限性 63
5.4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64
5.4.1 背景 64
5.4.2 图像质量 66
5.4.3 可重复性 66
5.4.4 检测早中期青光眼 66
5.4.5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67
5.4.6 检测纵向随时间改变 67
5.4.7 能力和局限性 68
5.5 扫描视网膜厚度分析仪 69
5.5.1 背景 69
5.5.2 图像质量 69
5.5.3 可重复性 70
5.5.4 鉴别健康眼和早中期青光眼 70
5.5.5 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70
5.5.6 检测随时间的改变 70
5.5.7 能力和局限性 70
5.6 结论 70
参考文献 71
第6章 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新概念:超声生物显微镜的作用&Celso Tello.Jeffrey M.Liebmann,Robert Ritch 71
6.1 前言 75
6.2 超声生物显微镜术 75
6.3 正常眼 76
6.4 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分类 76
6.4.1 瞳孔阻滞 76
6.4.2 高褶虹膜 80
6.4.3 假性虹膜高褶 81
6.5 晶状体相关的房角关闭 81
6.6 恶性青光眼 82
6.7 结论 83
参考文献 84
第7章 儿童青光眼和弱视&Karim F.Tomey 85
7.1 前言 85
7.2 患者评估 86
7.2.1 临床特点 86
7.2.2 镇静下进行检查 86
7.2.3 麻醉下检查(EUA) 87
7.2.4 特殊诊断试验 88
7.3 药物治疗 88
7.3.1 适应证 88
7.3.2 效果和安全性 88
7.4 手术治疗 89
7.4.1 房角切开术 89
7.4.2 小梁切开术 90
7.4.3 小梁切除术 92
7.4.4 房角切开、小梁切开、小梁切除和其他手术的比较 93
7.4.5 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 95
7.4.6 睫状体破坏性手术 96
7.5 术后处理 96
7.5.1 定期复查 96
7.5.2 处理弱视 97
7.5.3 遗传咨询 98
7.6 结论 98
参考文献 99
第8章 我们从主要青光眼临床试验得出了什么结论&J.D.Brandt,M.R.Wilson 99
8.1 介绍 101
8.2 青光眼高级干预试验AGIS 102
8.3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合作研究CNTGS 105
8.4 青光眼早期治疗合作研究CIGTS 105
8.5 高眼压症治疗研究OHTS 106
8.6 青光眼早期表征处理研究EMGT 109
8.7 结论 110
参考文献 110
第9章 青光眼不同时期靶眼压的概念&C.Migdal 113
9.1 前言 113
9.2 眼压和视野损害进展危险性的关系 114
9.3 青光眼治疗中的靶眼压 114
9.4 靶眼压 114
9.5 靶眼压与随机对照研究 116
参考文献 118
第10章 处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实用方法&R.A.Hitchings 119
10.1 前言 119
10.1.1 背景 119
10.1.2 鉴别诊断 121
10.1.3 调查 122
10.1.4 为治疗的目的进行调查 123
10.1.5 治疗 124
参考文献 126
第11章 假性剥脱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Ursula Schl?tzer-Schrehardt,Gottfried O.H.Naumann 126
11.1 背景 129
11.2 假性剥脱综合征的病理学 130
11.2.1 发病原因 130
11.2.2 发病因素 130
11.2.3 发病机理的概念 132
11.2.4 病因 132
11.3 临床诊断 133
11.3.1 显性假性剥脱综合征 133
11.3.2 隐性假性剥脱综合征 134
11.3.3 早期假性剥脱综合征 135
11.3.4 非对称性受累 135
11.3.5 鉴别诊断 135
11.4 假性剥脱综合征相关的开角型青光眼 136
11.4.1 流行病学 136
11.4.2 临床特点 136
11.4.3 青光眼发展的病理机制 137
11.5 假性剥脱综合征相关的闭角型青光眼 140
11.6 治疗 141
11.6.1 药物治疗 141
11.6.2 激光小梁成形术 141
11.6.3 滤过手术 141
11.7 总结 142
参考文献 143
第12章 色素播散综合征——2003年的进展&Robert Ritch 147
12.1 引言 147
12.2 临床表现 147
12.2.1 眼前节 147
12.2.2 眼后节 149
12.3 病理生理学 149
12.4 色素播散综合征存在的发育异常 151
12.4.1 瞬目 151
12.4.2 调节 152
12.4.3 运动 152
12.5 临床相关的问题 152
12.5.1 遗传 152
12.5.2 性别 152
12.5.3 种族 153
12.5.4 屈光误差 153
12.5.5 双眼非对称性受累 153
12.6 自然病程 153
12.6.1 活动期 153
12.6.2 缓解期 153
12.6.3 转化成青光眼 154
12.6.4 鉴别诊断 154
12.6.5 治疗 154
参考文献 156
第13章 青光眼手术的伤口调节&Holger Mietz 161
13.1 前言 161
13.1.1 基础 161
13.1.2 小梁切除术后的伤口愈合 161
13.1.3 治疗的选择 162
13.2 上述药物的临床使用经验 164
13.2.1 皮质类固醇 164
13.2.2 5-氟脲嘧啶 165
13.2.3 丝裂霉素 166
13.2.4 转化生长因子-β 170
13.2.5 苏拉明 171
13.2.6 其他药物 172
13.3 目前临床应用的方法/推荐 172
13.4 术后密切监护 172
参考文献 172
第14章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非穿透与穿透性手术&Stefano A.Gandolfi,Luca Cimino 172
14.1 前言 175
14.1.1 基础 175
14.2 非穿透与穿透性手术的临床评价 176
14.2.1 有效性 176
14.2.2 安全性 177
14.2.3 承受能力 178
14.3 结论 178
参考文献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