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宽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202008157
  • 页数:482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编 建置 43

第一章 位置 区划 43

第一节 区域位置 43

第二节 行政区划 43

第二章 区域隶属沿革 50

第三章 县城古今 53

第四章 乡镇概况 55

第二编 自然环境 65

第一章 地质 65

第一节 地层 65

第二节 地质构造 66

第三节 火成岩 67

第二章 地貌 68

第一节 地貌类型 68

第二节 主要山峰 68

第一节 四季特征 70

第二节 辐射、日照 70

第三章 气候 70

第三节 温度 71

第四节 降水、蒸发、湿度 72

第五节 风 73

第六节 霜 73

第七节 物候 74

第八节 灾害性天气 75

第九节 气候区划 76

第一节 河流 78

第四章 水文 78

第二节 地下水 80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81

第一节 土壤 81

第二节 植被 82

第六章 自然资源 83

第一节 土地资源 83

第二节 水资源 83

第三节 生物资源 84

第四节 矿藏资源 86

第一节 水灾 88

第七章 自然灾害 88

第二节 旱灾 90

第三节 风灾 91

第四节 雹灾 92

第五节 虫灾 93

第六节 地震 94

第三编 政治 9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99

第一节 组织机构 99

第二节 党员状况 102

第三节 历届代表大会和委员会议 104

第四节 县委历任领导人 108

第五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110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112

第一节 选举制度 112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和会议 112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及领导人 114

第四节 提案处理 115

第六节 调查视察 116

第五节 代表联系制度 116

第三章 人民政府 11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17

第二节 历任领导人 121

第四章 政治协商会议 12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24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124

第三节 历任领导人 126

第四节 委员工作组 127

第一节 工会组织 128

第五章 群众团体 128

第二节 农民组织 130

第三节 妇女组织 131

第四节 青年组织 133

第五节 少年组织 134

第六节 工商组织 135

第七节 文化科技组织 135

第六章 公安 司法 137

第一节 人民公安 138

第二节 人民检察 140

第三节 人民法院 142

第四节 司法行政 144

第十章 民政 147

第一节 拥军优抚 147

第二节 社会救济 153

第三节 社会福利 156

第四节 殡葬改革 157

第五节 民政机构 157

第一节 统一战线 159

第八章 统战 侨务 信访 159

第二节 侨务 160

第三节 信访 160

第九章 人事 162

第一节 干部队伍 162

第二节 干部管理 162

第三节 退休、离休制度 163

第四节 管理机构 163

第三节 人民地方武装 167

第二节 伪满州国地方武装 167

第一节 清朝、民国地方武装 167

第四编 军事 167

第一章 地方武装 167

第二章 驻军 169

第一节 明朝驻军 169

第二节 清朝驻军 169

第三节 人民军队 169

第三章 兵役 171

第一节 兵役制度 171

第二节 预备役 172

第一节 民兵组织 173

第四章 民兵 173

第二节 民兵装备 174

第三节 民兵活动 174

第五章 战事 175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战事 175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战事 176

第五编 经济 183

第一章 农业 183

第一节 所有制、生产体制变革 183

第二节 农作物 186

第三节 耕作、栽培 189

第四节 种子改良 190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 191

第六节 农具农机 193

第七节 农业机构 197

第二章 林业 198

第一节 木材林 198

第二节 果树 202

第三节 林业机构 204

第三章 桑蚕 渔业 206

第一节 桑蚕 206

第二节 渔业 207

第四章 畜牧 209

第一节 畜禽品种 209

第二节 畜禽改良 210

第三节 饲养管理 211

第四节 疫病防治 214

第五节 畜牧机构 215

第一节 水利工程 216

第五章 水利 216

第二节 水利灌溉 222

第三节 水土保持 222

第四节 水利机构 223

第六章 工业 224

第一节 经济成份 224

第二节 工业行业 228

第三节 企业选介 236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38

第一节 电力设施 240

第七章 电业 240

第二节 电力供应 242

第三节 电业管理 243

第四节 电力机构 244

第八章 交通 245

第一节 古道 245

第二节 公路 246

第三节 桥梁、隧道 248

第四节 公路管理 249

第五节 交通运输 251

第六节 交通监理 253

第七节 交通机构 254

第九章 邮电 256

第一节 邮电机构 256

第二节 邮政 256

第三节 电信 257

第十章 商业 260

第一节 经济成份 260

第二节 商业网点 262

第三节 商品购销 266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72

第十一章 粮油管理 274

第一节 粮油购销 274

第二节 粮油加工 279

第三节 粮油储运 279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80

第十二章 财政 282

第一节 财政体制 282

第二节 财政收支 282

第三节 乡镇财政 284

第四节 财务管理与监督 286

第五节 财政机构 287

第十三章 税务 288

第一节 建国前税收 288

第二节 建国后税收 289

第十四章 金融 296

第一节 货币 296

第二节 贷款 298

第三节 结算 301

第四节 储蓄 301

第六节 保险 303

第五节 债券 303

第七节 金融机构 304

第十五章 计划 统计 306

第一节 计划管理 306

第二节 统计管理 307

第十六章 劳动管理 310

第一节 劳动就业 310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311

第三节 工资、福利 311

第四节 管理机构 313

第十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314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14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314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315

第四节 商标管理 315

第五节 广告管理 316

第六节 管理机构 317

第十八章 物价计量管理 318

第一节 物价 318

第二节 计量 319

第十九章 城乡建设 322

第一节 县城建设 322

第二节 农村建设 324

第三节 建筑施工队伍 324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325

第五节 环境污染与保护 327

第六节 管理机构 329

第二十章 人民经济生活 330

第一节 农民经济生活 330

第二节 职工经济生活 332

第一章 教育 337

第一节 私塾 337

第六编 文化 337

第二节 学前教育 338

第三节 小学教育 339

第四节 中学教育 341

第五节 专业教育 342

第六节 业余教育 343

第七节 考试制度 344

第九节 教师队伍 346

第八节 教学研究 346

第十节 教育经费 348

第十一节 勤工俭学 349

第十二节 学校设备 350

第十三节 教育机构 350

第二章 科学技术 351

第一节 科普科研 351

第二节 获奖成果 351

第四节 科研单位 353

第三节 科技队伍 353

第五节 管理机构 354

第三章 文学艺术 355

第一节 文学创作 355

第二节 歌谣 356

第三节 民间传说 358

第四节 电影 360

第五节 皮影 361

第六节 戏剧 362

第七节 音乐、曲艺 363

第八节 舞蹈 364

第九节 书画、剪纸 366

第十节 群众文化 366

第十一节 文化管理机构 367

第四章 广播 电视 368

第一节 广播 368

第二节 电视 369

第三节 管理机构 370

第一节 图书 371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371

第二节 档案事业 372

第六章 文物 373

第一节 古遗址 373

第二节 古建筑 373

第三节 古墓葬 375

第四节 馆藏文物 375

第五节 革命纪念文物 376

第六节 文物保管机构 376

第一节 医疗单位 377

第七章 医疗卫生 377

第二节 医疗 380

第三节 医疗制度 381

第四节 防疫保健 383

第五节 药政管理 387

第六节 公共卫生 388

第七节 管理机构 388

第八章 体育 389

第一节 学校体育 389

第二节 群众体育 392

第三节 体育场地 393

第四节 体育机构 394

第七编 社会 397

第一章 人口 397

第一节 人口发展 397

第二节 人口分布 399

第三节 人口构成 400

第四节 人口迁移 401

第五节 计划生育 402

第六节 户籍管理 405

第二章 民族 406

第一节 民族构成 406

第二节 民族分布 406

第三节 民族来源 408

第四节 民族政策 408

第五节 民族关系 411

第六节 民族习俗 411

第七节 民族语言 411

第八节 民族机构 412

第一节 婚姻 413

第三章 婚姻 家庭 413

第二节 家庭 414

第四章 宗教 416

第一节 道教 416

第二节 佛教 416

第三节 伊斯兰教 417

第四节 天主教 417

第五章 风俗习惯 418

第一节 生活习俗 418

第二节 节令习俗 420

第三节 礼仪习俗 422

第四节 庙会 424

第五节 陋习 426

第六章 方言 俗语 429

第一节 语音 429

第二节 词汇 431

第三节 歇后语 435

第四节 谚语 437

人物 441

附录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