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理论创新》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余力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1620607
  • 页数:278 页
图书介绍:陕西财经学院专著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本书论述了形形色色的货币、货币需求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模型、、货币供给的机制与调控、货币的均衡与失衡、通货膨胀及其治理等内容。

目录 1

第一章 天圆地方的困惑 1

一、什么是货币 1

(一)货币的法律定义 2

(二)货币的职能定义 2

(三)货币的宏观管理定义 3

(四)马克思对货币的定义 3

二、货币的本质是生产关系 4

三、货币代表什么生产关系 6

四、货币有无阶级性 8

五、货币的本质是可变的,还是不变的 10

六、在货币本质上画蛇添足的原因 11

七、马列主义的货币理论在实践与认识上的发展 12

(一)从空想到科学 12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见 15

(三)列宁、斯大林的实践 18

(四)中国的实践 29

(五)几点启示 33

第二章 形形色色的货币 37

一、货币形式多元化是信用经济发展的产物 37

(一)货币的类型与形态 40

二、货币的类型与层次 40

(二)货币层次 42

三、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供应量 44

第三章 货币需求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模型 49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49

二、货币需求的理论模型 49

(一)货币需求量 49

(二)分析货币需求量的理论模型 50

三、货币需求的计量模型 60

(一)西方学者的探索 61

(二)我国学者的探索 62

四、我国学者对货币需求模型的重新构造 65

(一)货币的交易需求 66

(二)货币的预防需求 66

(三)货币的投资需求 66

第四章 货币供给的机制与调控 69

一、货币的范围及层次 69

(一)货币范围的扩展 69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70

(一)二级银行体制下货币的供给与调控 74

二、货币供给机制 74

(二)我国的货币供给机制与调控 78

三、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84

(一)信贷收支与货币供应量 86

(二)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 87

(三)黄金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 89

第五章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91

一、货币均衡的含义 91

二、货币均衡的标志 97

三、货币均衡的条件 99

(二)货币供给量过多的表现 101

四、货币失衡的表现 101

(一)货币供给量不足的表现 101

五、货币失衡的原因 102

(一)国民收入超额分配 102

(二)分配结构失调 103

(三)利率水平偏低 104

六、货币均衡的恢复 104

(一) 货币均衡的自动恢复 104

(二)货币均衡的人为调节 105

一、什么是通货膨胀 107

第六章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107

二、通货膨胀不是货币符号流通的必然规律 108

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110

四、通货膨胀的原因 111

五、通货膨胀的类型 114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115

(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115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116

(四)体制型通货膨胀 117

(一)通货膨胀促进社会再生产发展的观点 118

六、通货膨胀与社会再生产 118

(二)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发展有促退作用的观点 119

(三)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破坏性 120

七、反通货膨胀对策 121

(一)控制需求 122

(二)改善供给 123

第七章 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 125

一、什么是通货紧缩 125

(一)一般解释 125

二、通货紧缩的标志 126

(二)几种不同说法 126

(一)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 127

(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127

(三)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 128

三、通货紧缩有好坏之分 129

四、通货紧缩的危害 133

(一)导致和加速经济衰退 133

(二)引发银行危机 133

(三)负财富效应 133

(二)资产泡沫破灭 134

(一)货币紧缩 134

五、通货紧缩的原因 134

(三)多种结构因素 135

(四)流动性陷阱 137

六、对付通货紧缩的对策 138

(一)凯恩斯主义的主张 138

(二)货币主义的建议 139

七、我国是否存在通货紧缩 140

(一)物价持续走低 140

(二)货币供应量增幅下降,货币流通速度趋缓 141

(五)经济增长乏力 142

(三)居民收入增长下降,消费需求不振 142

(四)传统产业生产能力过剩 142

第八章 货币调控的机制与实施 145

一、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 145

(一)货币供给由谁决定——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145

(二)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 148

(三)货币容纳量弹性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152

二、货币多、资金紧及其治理 155

(一)经济涵义 156

(二)症结所在 157

(三)综合治理 160

三、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理论研究中的误区 162

(一)派生存款辨析 162

(二)货币乘数不是存款货币的周转速度 165

(三)原始存款与基础货币的异同 167

四、货币层次及其乘数的实证分析 170

(一)货币供应量层次及其乘数 171

(二)实证分析 176

(三)几点结论 177

五、利用票据和证券推进金融市场化 179

(一)票据与证券的区别 180

(二)票据与证券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81

(三)利用票据与证券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化 182

第九章 货币政策的调整与取向 185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185

(一)宏观经济政策是一个体系 185

(二)哪些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导 185

(三)两大政策谁重要 186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千秋 187

(五)两大政策组合模式及其效应 190

(一)经济大势——总量适度、结构失调 192

二、总量适度、结构失调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192

(二)事倍功半——宏观政策未能及时调整的原因 195

(三)适度扩张——中性货币政策与扩张型财政政策结合 198

三、纸币流通下的利率与物价 200

(一)理论是非 201

(二)实践经验 202

(三)改革措施 205

四、发展西部经济的金融战略 207

(一)树立大金融观念,全方位筹措资金 208

(二)银行要按生产能力供应货币 210

(三)开展金融创新,相对扩大货币供应量 211

(四)利用商业货币和银行货币扩大融资规模 212

(五)发展金融机构,吸引更多资金 213

第十章 金融危机 215

一、亚洲金融危机及其教训 215

(一)什么是金融危机 215

(二)亚洲为什么会出现金融危机 217

(三)我国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220

(一)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223

二、我国的金融风险及其化解 223

(二)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 225

(三)我国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227

(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 229

附录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33

一、理沦误区:派生存款与货币乘数 233

二、我国商业银行有无信用创造能力 242

三、我国现阶段基础货币的构成与货币乘数 249

四、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262

五、完善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270

参考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