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
第三编 克伦威尔护国主制时期 2
第十七章 护国主制时期的对内政策(亚·谢·萨莫伊洛) 2
确立护国主制之前的对内政策 2
克伦威尔和军队势力的增强 2
国内对长期议会不满情绪的高涨和对改革的要求 2
克伦威尔和军队上层分子准备政变 4
1653年4月20日长期议会被驱散 6
小议会的召开及其活动 7
小议会的立法 9
小议会的解散和护国主制的确立 11
护国主制度 12
《施政文件》——护国主制时期的宪法 12
护国主制时期的第一届议会 14
1654年议会中反对护国主制的力量和这届议会的解散 15
护国主制的阶级性 17
财政问题 18
少将 同保王党人的斗争 人民运动的被镇压 19
护国主制时期的第二届议会 国内政治局势的尖锐化 19
《最恭顺的请愿书和建议》——提议克伦威尔接受国王称号 21
1657年的宪法 上院的恢复 23
克伦威尔解散第二届议会 国内矛盾再度加深 24
克伦威尔的宗教政策 25
护国主制时期的内部危机 27
第十八章 护国主制时期的对外政策(谢·伊·阿尔汉格尔斯基) 29
对外政策的总方针 29
一系列和平条约的签订 29
英国与新教国家 30
天主教势力在同英国斗争中的联合 31
英国竭力巩固在地中海和西印度群岛的地位 32
英法两国在结盟前的关系 33
英法同西班牙的战争 33
英国同西班牙的关系 34
英国同法国签订条约。同西班牙作战的外交准备 36
同西班牙战争的战事进程 37
在弗兰德尔的军事行动。法国企图同西班牙媾和 38
1657年的英法条约 39
1657年 39
的军事行动 39
英国天主教徒的处境和英国同法国的关系 40
1658年条约 41
英国人和西班牙人的谈判 42
围困敦刻尔克 42
争夺敦刻尔克的战役 43
夺取敦刻尔克及其转归英国的意义 43
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 44
克伦威尔之死和法国的外交 44
东北欧的国际关系与英国的外交政策 45
英国与东北欧的事件 45
英国同瑞典的关系 46
英国同丹麦的关系 47
1656年英国给瑞典的援助 48
1657年英国外交活动的加强 48
克伦威尔企图使瑞典国王当选为皇帝 50
松德海峡对英国的重要意义 51
英法两国和联合省签订关于松德海峡和贝尔特海峡的条约 52
护国主制时期英国外交政策的总结和意义 53
国际反动派和反革命派的活动 53
克伦威尔对外政策的性质及其意义 54
执政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外交家 55
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英荷谈判 58
英荷关系中的殖民地问题 58
第十九章 护国主制时期的殖民政策(亚·谢·萨莫伊洛) 58
谈判的中断 59
议会的宣言和英国人在北美洲对荷兰人的侵略 60
1653—1654年和谈中的殖民地问题 61
1654年和约对殖民地问题的解决 62
英、法、西关系中的殖民地问题 63
英国在同西班牙谈判中的殖民地要求 63
护国主国务委员会有关掠夺新殖民地的辩论 64
英国殖民扩张方针的最终决择 65
英国人在美洲的掠夺 66
克伦威尔远征西印度群岛 67
远征西印度群岛的准备 68
远征的开始 70
英国人在牙买加岛登陆 对西班牙宣战 71
远征军到达埃斯帕尼尤拉(海地岛)以及军事行动的开始 71
牙买加岛上的状况和远征军中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74
英军统帅部在牙买加岛上的殖民主义措施“白奴” 74
大种植场经济的建立和牙买加的彻底征服 75
利用国家资财开发牙买加岛 77
1658年至1659年的牙买加问题 78
美洲殖民地管理机构的改组方案 79
西印度群岛远征的社会和政治实质及其结果 80
英葡关系中的殖民地问题 81
1641年葡萄牙和联合省签订的条约 81
1642年的英葡条约 82
1654年条约中的殖民地问题 82
护国主制时期宗主国同殖民地的相互关系 84
护国主制时期国家制度中的殖民地事务 84
殖民地是宗主国原料供应地 85
某些投机商集团利用政府的殖民措施 86
革命时期英国殖民政策的后果 87
第四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欧洲 90
第二十章 英国革命与和它同时代的法国(鲍·费·波尔什涅夫) 90
法国政府和法国社会舆论对英国革命的态度 90
法国社会各界对英国革命的态度 90
法国外交使团奉派去英国 92
贝利耶夫尔外交代表团的任务和马扎然的外交 94
英国事变的进程和法国力图订立和约 96
马扎然对英国的计划 98
法国外交的失败 100
威斯特法利亚和约和英国事务 101
英国革命在法国报刊上的反映 103
法国对英国事件的关注 103
投石党时期有关英国革命的抨击性书籍 104
呼吁干涉英国 109
法国专制政体从企图干涉英吉利共和国转为同它进行交易 109
关于英国的政治消息 109
投石党和英吉利共和国的相互关系 110
平等派和法国民主运动 111
克伦威尔和马扎然之间的交易 115
英国革命对欧洲的影响问题和研究它的任务 117
第二十一章 十七世纪的英国与俄国(И.И.柳比缅科) 118
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叶的英国与俄国 118
至十七世纪初英国莫斯科公司在俄国市场上的地位 118
英国商人在俄国市场上的竞争 119
英国人在波兰和瑞典干涉时期的阴谋 120
1612年的英国干涉方案 121
约翰·梅里克和威廉·罗素的使命 123
英国在俄瑞谈判中的调停作用 124
英国与1617年的斯托尔博沃和约 125
同英国的贷款谈判及其结果 126
改组莫斯科公司的尝试 128
英国人在俄国殖民计划的失败 128
俄波关系与俄英同盟问题 129
英俄关系和斯摩棱斯克战争 13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俄关系(五十年代末以前) 132
俄国得知的关于英国革命的最初消息 格拉西姆·多赫图洛夫的出使 132
议会接见多赫图罗夫和给沙皇的一封信 133
俄国政府对英国商人的态度 134
英国内战期间俄 135
国政府对查理一世及其代表们的态度 135
英国阶级斗争的加剧和莫斯科货栈英国人之间的冲突 135
对在俄国的英国商业的新限制 136
国王被处决后俄国政府对保王党人的态度 138
英国与1654年至1655年间东欧的政治局势 138
1655年威廉·普里多出使莫斯科 139
1656年前东欧的政治局势和英俄关系 143
1657年理查德·布雷德肖出使莫斯科 144
英国和五十年代末东北欧的局势 146
复辟时期和1688年政变时期的英俄关系 147
彼得·普罗佐罗夫斯基和伊万·热利亚布日斯基出使英国 147
卡莱尔伯爵的英国使团回访莫斯科及其结果 147
十七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的俄英关系 148
十七世纪英俄经济关系概述 150
第五编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156
第二十二章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维·费·谢苗诺夫) 156
复辟的前提和阶级实质 156
复辟前夕英国的局势 158
理查德·克伦威尔的护国主任期 158
恢复“残余的”长期议会 160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宣布查理二世为国王 162
六十年代初反动的来临 164
布勒达宣言遭破坏。宗教方面的反动 165
政治的全面反动和反革命恐怖 166
复辟政府的土地政策 168
工商业政策 170
克拉伦登政府的反动政策(1660—1667年) 171
英荷战争(1665—1667年) 172
反动的加剧。“卡巴尔”政府(1667—1674年) 174
1670年的多佛尔条约。查理二世对英国民族利益的叛卖 175
1672—1674年的英荷战争 176
国内政治斗争的尖锐化和议会反对派的发动 177
议会反对派 177
丹比政府 178
“绿带俱乐部” 180
“天主教的阴谋”和议会的解散 181
政治斗争的尖锐化。《人身保护法》 183
辉格党与托利党 186
无议会的统治。击溃反对派 187
第二十三章 1688年政变(维·费·谢苗诺夫) 191
詹姆斯二世时期封建专制主义的反动 191
詹姆斯二世统治的开始及1685年的议会 191
苏格兰的辉格摩尔起义 192
蒙默思起义 194
反动的强化。恢复天 196
主教的计划 196
无议会的统治 197
《宽容异教宣言》 198
致奥伦治的威廉的呼吁书 200
政变的准备和经过 201
1688年底以前的国际形势 201
奥伦治的威廉入侵英国 202
西南各郡的贵族转向威廉一边 203
詹姆斯二世逃跑和临时政府建立 204
威廉进入伦敦 205
宣布奥伦治的威廉为英国国王 206
威廉时期的《权利法案》和其他立法 208
资产阶级的历史著作对1688年政变的评价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1688年政变 211
1688年政变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历史上的意义 212
第六编 革命时期的思想斗争 216
第二十四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的社会政治思想(尤·米·萨普雷金) (米尔顿一节是叶·利·拉布金写的) 216
革命最高涨年份的思想斗争 217
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英国政治文献中关于财产和政权的问题 219
掘土派的思想杰拉德·温斯坦莱 225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思想家面临的问题 235
平等派的社会政治思想 236
托马斯·霍布斯 240
独立派思想家亨利·艾尔顿的观点 246
约翰·米尔顿 248
马奇蒙特·尼达姆 260
詹姆斯·哈林顿 262
罗伯特·菲尔默 273
亨利·内维尔 275
阿尔杰农·西德尼 275
约翰·洛克 277
第七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 286
研究状况概述和结束语 286
第二十五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著述的主要派别(叶·阿·科斯明斯基) 286
十七——十九世纪西方贵族资产阶级的历史著述 286
詹姆斯·哈林顿(1611—1677年) 287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年) 288
理查德·巴克斯特(1615—1691年) 288
爱德华·海德(克拉伦敦)(1609—1674年) 288
克(1632—1704年) 289
约翰·洛 289
戴维·休谟(1711—1 776年) 290
埃德蒙·伯克(1728—1797年) 291
亨利·哈勒姆(1777—1859年) 291
托马斯·巴宾顿·麦考莱(1800—1859年) 292
弗朗索瓦·基佐(1787—1874年) 293
威廉·戈德温(1756—1836年) 294
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年) 295
塞缪尔·加德纳(1829—1902年) 296
乔治·麦考莱·特里维廉(生于1876年) 298
革命前的俄国对英国革命史的研究 299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观点 299
亚·尼·拉季谢夫(1749—1802年) 299
亚·伊·赫尔岑(1812—1870年) 300
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年) 302
维·格·别林斯基(1811—1848年) 302
俄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 303
马·马·柯瓦列夫斯基(1851—1916年) 304
亚·尼·萨温(1873—1923年) 304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对英国革命看法的根本转变 305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论十七世纪英国革命 305
弗·伊·列宁和约·维·斯大林论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 307
修正主义 309
修正主义者和当代反动的历史学家 309
当代英美的反动史学 310
苏联和当代国外进步史学对英国革命史的研究 313
苏联历史学家 313
当代英国进步史学 317
结束语(叶·阿·科斯明斯基) 320
简明大事年表(Г.И.特赖琳娜) 331
人名索引(С.М.德拉布金娜) 368
地名索引(Е.Г.古拉里)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