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后之世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W.C. Langsam著;谢元范,翁之达译
  •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1936
  • ISBN:
  • 页数:73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国际场面 1

第一章 走进死谷 1

世界大战的基本原因 1

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 14

最后通牒 16

第二章 世界大战 22

燎原之势(一九一四—一九一七年) 22

美国参战 31

(甲)思想与行为上的中立 31

(乙)国际法等 32

(丙)五个月:从和平到战争 42

关于「琉西退尼亚」事件 46

第三章 战神的祭坛 48

『全国应战』 48

军事行动(一九一四—一九一五年) 51

军事行动(一九一六年) 57

军事行动(一九一七年) 62

海军作战 68

空中战争 72

毒瓦斯 74

宣传 76

和平运动与战争目的 79

结局(一九一八年) 84

战争的代价 91

新世界 92

第四章 媾和 97

和会中的人物 97

和会之组织 103

和会所遇到的一般问题 107

草约 111

签约 121

第五章 五种著名的条约 125

凡尔赛 125

圣泽曼 134

湼宜 137

特喇侬 138

色佛尔 139

关于少数民族的条约 141

第六章 国际联合会 143

设立国际联合会的早期计划 143

国际联合会的机构 147

国际联合会与和平的维持 155

各种争端的和平解决 157

土地的管理 163

委任统治地和少数民族 167

国际联合会的价值 170

第七章 赔偿 171

起初四年(一九一九—一九二三年) 171

专家(道威斯)计划(一九二四—一九二九年) 177

杨格计划(一九二九—一九三一年) 181

延期付款之期限(一九三一—一九三二年) 188

洛桑会议(一九三二年) 196

第八章 两种需要:安全保障与裁军 198

法国的新霸权 198

俄国的预防策 203

意大利的条约 205

日内瓦——洛迦诺——巴黎 208

裁军的进行 215

第九章 非洲和亚洲的不安 227

觉悟的非洲 227

挽近非洲的各种发展 231

西方与亚洲 233

亚洲与大战 235

第二篇 列国场面 239

第十章 大不列颠 239

战争与和平 239

包尔温与麦唐纳 243

保守党执政之五年 249

第二次之工党政府 256

全国联合政府 261

英格兰与各自治领 266

第十一章 不列颠帝国的几个问题 270

爱尔兰自由邦 270

(甲)『英国的窘困就是爱尔兰的机会』 270

(乙)自由邦与共和党 274

(丙)科斯格累甫的统治 277

(丁)伐勒拉总统 280

『独立的』埃及 283

印度 289

(甲)印度与世界大战 289

(乙)『圣雄』甘地 293

(丙)继续的奋斗 295

巴力斯坦 302

第十二章 胜利的法兰西 308

法兰西的政治 308

佛郎和它牠的救星 311

困苦的三个年头(一九二九—一九三二年) 315

法国与罗马教廷 319

亚尔塞斯——洛林问题 320

同化叙利亚的工作 324

法国的实力 326

第十三章 法西斯蒂的意大利 329

战胜的报酬 329

墨梭里尼 334

『向罗马前进!』 336

使意大利法西斯蒂化 339

建立合作一体的国家 345

法西斯党在国内之功业 350

阿尔托——阿地基(前南提罗尔)问题 354

政教妥协 357

国家主义与人口 363

法西斯党的外交 365

意大利与阿尔巴尼亚 368

第十四章 西班牙 371

历史的要因 371

西班牙与世界大战 374

国内的不安和殖民地的战败(一九一七—一九二三年) 375

独裁政治(一九二三—一九三○年) 379

西班牙共和国 384

第十五章 德意志 391

从帝制到共和政体 391

韦玛议会的工作 398

共和政体的维护 405

败政的面面观 408

失望与希望 412

政党与政治(一九二四—一九三二年) 417

希特勒主义 423

经济的复兴与衰落 430

外交 438

第十六章 海布斯堡皇朝的两个继承者 444

奥地利共和国 444

(甲)崩溃(一九一八—一九一九年) 444

(乙)国民议会 447

(丙)狂风暴雨(一九二一—一九二七年) 450

(丁)国防冲锋队与保护同盟 453

(戊)对外问题(一九二七—一九三二年) 455

(己)合并运动 458

匈牙利王国 461

(甲)自由主义的失败 461

(乙)赤色与白色的狄克推多制 464

(丙)财政与经济 469

(丁)复辟与疆界之改正 471

第十七章 两个斯拉夫民族的共和国 477

捷克斯拉夫 477

(甲)独立之胜利 477

(乙)宪法与改革 480

(丙)少数民族问题 484

(丁)经济与外交 487

波兰 490

(甲)背景 491

(乙)毕尔苏资基 492

(丙)国内的政务(一九一九—一九三二年) 495

(丁)财政与经济的改革 499

(戊)少数民族 502

(己)但泽与波兰回廊 506

(庚)维尔那:另一个疆界争执 508

(辛)外交 510

第十八章 苏俄 512

帝制时代 512

一九一七年的两次革命 518

列宁与托洛茨基 524

外战与内战之终止 526

苏联的政治组织 533

共产党 539

纯粹共产主义之试行(一九一七—一九二一年) 542

新经济政策(一九二一—一九二八年) 546

党内的政见与冲突(一九二二—一九三二年) 550

五年计划 556

教育与宗教 564

国际事务中之苏俄 568

(甲)共产国际 568

(乙)冲突与休战(一九一八—一九二四年) 571

(丙)曲线的外交政策(一九二五—一九三二年) 575

第十九章 东南欧罗巴 580

欧洲的「魔釜」 580

罗马尼亚 581

保加利亚 588

希腊 595

南斯拉夫 602

第二十章 土耳其人的土耳其 609

从色佛尔到洛桑 609

土耳其人希腊人古的斯坦人 616

独裁者——凯末尔 618

宗教的改革 620

妇女的地位 622

法律的改革和教育的进步 624

『土耳其的有为的土耳其人民』 626

土耳其的国际关系 628

第二十一章 中国与日本 632

中国革命的经过 632

二十一条 636

中国与世界大战 637

华盛顿会议 639

现代中国的教育 643

国民党的胜利和种种问题 645

东三省的经济利害关系 647

日本的经济问题 649

中日冲突(一九三一—一九三二年) 651

第二十二章 美国 658

多难的时期 658

『回到常态』 663

『安全和稳健的』政策 669

外交(一九二三—一九二九年) 672

一九二八年的选举运动 679

胡佛的统治 681

广泛的兴趣 688

第三篇 最近的局面 691

第二十三章 歧路 691

最近的发展述要 697

附录 715

一九三三年十月以来世界局势的演进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