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 1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 1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 3
一、泡沫细胞的形成 3
二、脂质栓的形成 3
三、平滑肌细胞增生与纤维帽的形成 4
四、免疫机制在斑块形成中的作用 4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和消退问题 5
第二章 冠心病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 7
第一节 重组蛋白治疗 7
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 8
二、重组蛋白工程的进一步应用 11
第二节 合理设计和开发药理学拮抗剂 12
一、αⅡbβ3血小板特异整合素 13
二、αⅡbβ3抑制 14
第三节 人类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模型 15
一、转基因技术 16
二、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 17
第四节 心血管疾病的基因定位 19
一、人类基因组 20
二、基因定位 20
三、基因特征化 21
四、肥胖糖尿病综合征 21
第五节 基因治疗 22
一、基因治疗的技术 23
二、载体开发 23
三、特殊问题的探讨 24
第三章 运动负荷试验 28
第一节 运动负荷试验概述 28
一、运动生理 28
二、心肺运动试验 30
第二节 运动形式及运动方案 32
一、运动形式 32
三、心肌缺血反应的病理学意义 32
二、运动方案 34
三、6分钟步行试验 35
第三节 心电图记录 35
一、导联系统 35
二、ST段偏移的类型 36
三、ST段的测量 36
四、T波改变 37
五、ST段偏移的机制 37
第四节 运动试验的指征 37
一、指征 37
二、技术要求 38
第五节 运动试验的诊断价值 39
一、心电图缺血的严重性 40
二、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 40
三、多变量分析 41
四、运动试验中提示预后不良及多支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 43
五、血压 44
六、最大作功能力 45
七、次极量运动 45
八、心率反应 45
九、心率血压乘积 46
十、胸部不适 46
第六节 运动试验评价预后 46
一、无症状人群 46
二、有症状病人 48
三、无症状心肌缺血 49
四、不稳定性心绞痛 49
五、心肌梗死 49
第七节 心律失常和传导异常 50
一、室性心律失常 51
二、室上性心律失常 51
三、心房颤动 51
六、左束支阻滞 52
七、右束支阻滞 52
五、房室阻滞 52
四、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2
八、预激综合征 53
第八节 运动试验特殊的临床应用 53
一、女性 53
二、高血压 53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 54
五、冠状动脉血流重建 55
四、药物 55
六、心脏移植 56
七、瓣膜病 57
八、心脏起搏器 57
九、老年病人 57
第九节 运动试验的终止 58
一、终止试验指征 58
二、根据Borg Scale对病人感知的疲倦程度进行分级 58
三、运动试验报告 59
一、运动试验的安全性 60
第十节 运动试验的安全性和危险性 60
二、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61
第四章 冠状动脉造影 62
第一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62
一、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62
二、冠状动脉造影的禁忌证 65
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前病人的准备 65
第三节 冠状动脉造影技术 66
一、冠状动脉造影器械 66
二、冠状动脉的心导管检查 68
三、冠状动脉造影期间药物应用 69
四、心血管造影影像系统 71
五、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72
第四节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解剖 72
一、冠状动脉造影 72
二、冠状动脉优势型 74
三、左冠状动脉插管技术和左冠状动脉解剖 74
四、右冠状动脉插管技术和右冠状动脉解剖 77
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造影 79
第五节 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 82
第六节 冠状动脉循环异常 83
一、引起心肌缺血的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 83
二、不引起心肌缺血的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 84
三、心肌血流的造影评价 85
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86
五、冠状动脉痉挛 87
一、病变形态 89
第七节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评价 89
二、冠状动脉血栓 90
三、冠状动脉夹层 90
四、完全闭塞 91
五、假病变 91
第八节 血管造影结果与临床预后之间关系 92
一、冠状动脉病变形态与临床表现之间关系 92
二、血管狭窄程度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 94
一、氧需增加 96
第五章 稳定性心绞痛 96
第一节 病理生理 96
二、短暂的氧供减少 97
三、心绞痛阈值减低 97
四、混合型心绞痛 97
五、稳定性心绞痛的分级 98
六、病史特征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间的关系 98
第二节 临床表现特点 99
第三节 辅助检查 101
一、无创伤性检查 101
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04
第四节 治疗 105
一、治疗伴发病 105
二、纠正冠状动脉危险因素 105
三、生活方式的改变 106
四、药物治疗 107
一、定义 113
第一节 定义和分型 113
第六章 不稳定性心绞痛 113
二、分型 114
三、严重程度 115
四、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的临床背景 115
第二节 病理生物学 116
一、血小板聚集 117
二、血栓形成 118
三、冠状动脉舒缩作用 118
二、体格检查 119
第三节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19
一、症状 119
三、心电图 120
四、持续心电监护 120
五、其他实验室检查 121
第四节 冠状动脉解剖 121
一、冠状动脉造影所见 121
四、心室功能 123
三、冠状动脉血管镜检查 123
二、尸检研究 123
第五节 自然病史 124
二、运动试验 125
第六节 治疗 125
一、药物治疗 125
二、介入性检查和治疗 129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32
一、治疗结果的改善 134
第一节 概述 134
第七章 急性心肌梗死 134
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135
第二节 病理改变 135
一、急性冠状动脉斑块变化的作用 136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大体改变 138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 139
一、左室功能 139
三、心室重构 141
二、循环调节 141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143
一、触发因素 143
二、临床症状 144
三、体格检查 147
四、实验室诊断 151
第五节 治疗 159
一、院前治疗 159
二、急诊室的治疗 161
三、一般处理方法 162
四、限制梗死面积 166
五、再灌注治疗 168
六、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169
七、冠状动脉球囊成形 184
八、外科再灌注治疗 187
九、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188
十、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190
十二、关于溶栓治疗的建议 191
十一、新的抗栓因子 191
十三、抗血小板治疗 192
十四、住院期的治疗 194
十五、药物治疗 198
第六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 206
一、心室功能障碍 206
二、血流动力学评价 207
三、低血容量 208
四、心源性休克 209
五、左室梗死 211
第八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 212
第一节 室性心律失常 215
一、室性期前收缩 215
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216
三、室性心动过速 217
四、心室颤动 219
第二节 窦性心动过缓 222
一、Ⅰ度房室阻滞 224
第三节 房室阻滞和室内阻滞 224
二、Ⅱ度房室阻滞 225
三、完全性(Ⅲ度)房室阻滞 227
四、室内阻滞 228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 230
一、临时起搏 230
二、永久起搏 232
一、窦性心动过速 233
三、心脏停搏 233
第五节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233
二、房性期前收缩 234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34
四、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235
第九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其他并发症 238
第一节 再发性心肌缺血和梗死 238
二、心包炎 241
第二节 心包积液和心包炎 241
一、心包积液 241
三、Dressler综合征 242
第三节 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243
第四节 左室室壁瘤 243
第五节 左室腔附壁血栓和动脉栓塞 245
第十章 心肌梗死后恢复期、出院及康复 247
第一节 一般管理 247
一、卧床和活动 247
二、出院时间 248
三、出院指导 248
第二节 危险度分层 249
一、发病初期 249
二、住院阶段 250
三、出院评估 252
四、左室功能的评估 253
五、心肌缺血的评估 254
六、心电稳定性的评估 255
七、出院前管理的推荐 257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 258
一、改变生活方式 259
二、调整血脂水平 259
三、抗血小板药物 260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61
五、β阻滞剂 261
六、硝酸酯类药物 262
七、抗凝剂 263
八、钙拮抗剂 264
九、抗心律失常 264
十、激素替代疗法 265
第十一章 冠心病介入性导管技术 267
第一节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历史 267
第二节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PTCA) 268
一、血管成形的设备 268
二、技术操作 269
三、病理生理学 270
第三节 PTCA的结果和并发症 271
一、PTCA的结果 271
二、PTCA的并发症 272
第四节 PTCA的长期随访结果 276
第五节 PTCA后再狭窄 278
第六节 冠状动脉成形的比较性研究 281
第七节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82
第八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PTCA 283
第九节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的新技术 284
第十二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300
第一节 手术技术 300
第二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适应证 303
第三节 手术结果 307
第四节 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预后 312
第五节 特殊病人的外科治疗 317
第六节 PTCA和CABG的比较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