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编者 1
欢迎词 何芳川 1
在第三届高级研讨班上的讲课插话 费孝通 1
关于文化交流(在第三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的评议) 费孝通 10
中国早期现代化:社会学思想与方法的导入 李培林 15
社会学方法论研究--社会学的多重解释与预测问题 林彬 43
从一个到全体--社会科学中质的研究结果的推论问题 陈向明 54
社会主义现代化:困境与冲突--从韦伯“两种理性”的观点看1956-1976年间的中国社会变迁 谢立中 74
所有制结构更新需要价值上的整合 蔡禾 104
关于中国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方式 李路路 李汉林 111
征地农民问题与现实社会的复杂性相关--以浦东新区一个开发区域为案例的分析 李友梅 140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一个温州农村社区的考察 周晓虹 171
潘光旦谈位育 潘乃谷 199
中国教育发展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龙山 219
关注职业教育 钱民辉 262
中国贫困农村卫生的发展与现状--贵州省雷山县的案例 韩嘉玲 286
从中国传统文化谈现代性及社会科学理论 王爱和 302
“后结构主义”及其它 刘新 318
符号与交流 王娟 335
罪与孽:试论中国的“法治”与“德治” 马戎 357
“生”与“熟”:关于一组民俗分类范畴的思考 周星 376
保守性与进取性--日本民族性探索之一 何星亮 405
文化现象的解释 王晓丽 427
“文化自觉”随想 王处辉 445
市场化、世俗化及传统与自由之关系--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考 陶东风 452
因特网在文化帝国主义中将扮演何种角色? 关世杰 476
北京当代流行语初探 赵杰 497
现代中国农村共同体意识形态的基石:宗族倾向性和村落倾向性 金光亿 512
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石奕龙 535
祖先祭祀及其空间“场”:以闽北樟湖镇及周围村落的田野调查为中心 麻国庆 554
村史:追溯与建构--崮子村民俗调查与研究之一 叶涛 579
从人生意义的设计看家族文化的复兴 高丙中 598
近代华北农村的村民结合--以搭套习惯为中心 张思 618
危亡与超生--1896年中国东南沿海的超度仪式 王铭铭 638
行为的控制与规范:景德镇陶工们约定俗成的行业法规 方李莉 681
华南族群的互动与认同 徐杰舜 704
略论夏河族群与族群关系 周大鸣 721
呼和浩特市蒙汉关系的新定位 纳日碧力戈 748
元江县白族社区的聚落组织--云南省元江县白族社区调查 刘援朝 766
从新旧谱牒的比较看鄂西土家族地区宗族组织的变迁 孙秋云 钟年 790
吐鲁番的维吾尔人--一个生态人类学角度的观察 杨圣敏 805
新疆的“民考汉”与哈萨克斯坦的“民考俄” 奥迈尔·地木拉提 825
马头琴的传说与象征--与藤井麻湖对话 陈岗龙 837
世变方激,赶紧补课(在第三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闭幕式上的讲话) 费孝通 855
研讨班研讨活动工作总结 周星 863
附录 868
第三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简介 868
第三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研讨发言题目 871
第三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参加者及工作人员名单 874
本书作者简介 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