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河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赵景春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1309736
  • 页数:956 页
图书介绍:

卷一 概述 1

卷二 大事记 7

卷三 建置 55

第一章 地理位置 56

第二章 建置沿革 56

第三章 行政区划 58

第四章 县城 61

第五章 乡镇概况 63

第六章 村庄 78

卷四 自然环境 111

第一章 地质 112

第一节 地质构造 112

第二节 地层岩性 112

第二章 地貌 114

第三章 气候 114

第三节 地质演变 114

第一节 气候特征 115

第二节 日照 116

第三节 温度 117

第四节 降水 120

第五节 风 120

附:物候 120

第四章 水文 122

第一节 地表水 122

第二节 地下水 124

第五章 土壤植被 125

第一节 土壤 125

第二节 植被 127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27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27

第二节 水资源 127

第三节 生物资源 128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29

第一节 水灾 129

第四节 矿物资源 129

第二节 旱灾 130

第三节 风灾 130

第四节 雹灾 130

第五节 虫灾 131

第六节 震灾 131

附:河间县历年自然灾害实录 131

卷五 人口 141

第一章 人口发展 142

第一节 历代人口 142

第二节 人口密度 142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43

第一节 自然构成 143

第三节 职业构成 149

第二节 文化构成 149

第三章 人口变动 152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52

第二节 机械变动 155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55

第一节 政策措施 155

第二节 节育办法 156

第三节 机构设置 157

卷六 农业 159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161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61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62

第三节 农业生产合作化 163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64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65

第一节 劳动力 166

第二章 生产力状况 166

第二节 耕地 167

第三节 肥料 168

第四节 排灌 168

第五节 畜力 169

第六节 农作机具 169

第三章 农业区划 173

第四章 种植业 174

第一节 农作物 174

第二节 农技农艺 177

第五章 经营管理 185

第一节 劳动管理 185

第二节 收益分配 186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86

第六章 林业 187

第四节 管理机构 187

第一节 林木品种 188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89

第三节 果树 果园 191

第四节 防治病虫害 193

第五节 林政管理 194

第七章 养殖业 194

第一节 畜禽种类 194

附:蜂的养殖 196

第二节 饲养 197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97

第四节 水产 199

第八章 乡镇企业 200

第一节 生产门类 201

附:河间火硝 205

第二节 重点企业简介 206

第三节 企业管理 210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11

卷七 工业 213

第一章 经营体制 215

第一节 私营工业 215

第二节 个体手工业 215

第三节 集体工业 216

第四节 国营工业 216

第二章 行业结构 217

第一节 石油工业 217

第二节 化学工业 218

第三节 机械工业 218

第四节 建材工业 218

第五节 电子工业 219

第六节 农产品加工业 219

第七节 食品工业 220

第八节 纺织工业 220

第十节 木器加工业 221

第九节 工艺美术业 221

第十一节 印刷工业 222

第十二节 制鞋、服装业 222

第十三节 重点企业简介 222

第三章 经营管理 232

第一节 企业管理 232

第二节 管理机构 233

卷八 基础设施建设 235

第一节 洪涝治理 236

第一章 水利 236

第二节 灌溉设施 240

附:县外水利工程施工 248

第三节 提水工具 250

第四节 工程管理 250

第五节 水利经费 253

第六节 管理机构 254

第二章 交通 254

第二节 公路 255

第一节 古道 255

第三节 桥梁 259

第四节 公路管理 268

第五节 交通监理 271

第三章 运输业 272

第一节 运输工具 272

第二节 运输 274

附:管道运输 278

第三节 运输管理 279

第四章 电力 279

第一节 发电 279

第二节 网电建设 280

第三节 电力供应 284

第四节 电力管理 287

第五章 邮电 28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89

第二节 邮政 290

第三节 电信 292

第四节 经营管理 295

第六章 城乡建设 295

第一节 县城建设 296

第二节 乡村建设 301

第三节 公产房建筑和管理 304

第四节 土地管理 306

第五节 建筑设计施工 307

第六节 环境保护 308

第七节 管理机构 310

卷九 商业 311

第一章 经营体制 312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312

第二节 集体商业 313

第三节 国营商业 314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系统 318

第二章 企业经营管理 318

第二节 国营商业系统 319

第三章 商品购销 320

第一节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320

附:废旧物资收购 322

第二节 生产资料购销 323

第三节 生活资料购销 329

第四章 饮食服务 334

第一节 饮食业 334

第二节 旅店业 336

第三节 服务业 337

第五章 对外贸易 338

第一节 农副产品、水产品贸易 338

第二节 工业品贸易 339

第六章 粮油经营 340

第一节 购销 340

第二节 储运 347

第七章 自由贸易 349

第一节 集市设置 349

第二节 集市贸易 349

第三节 庙会 352

卷十 税务 财政 金融 353

第一章 税务 354

第一节 农业税 354

第二节 工商税 355

第三节 稽征管理 360

第四节 税收减免 361

第五节 税收机构 362

第二章 财政 363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63

第二节 财政收支 364

第三节 债券 368

第四节 财政管理 369

第三章 金融 371

第一节 货币 纸币 371

第五节 财政机构 371

第二节 金融机构 373

第三节 储蓄 375

第四节 信贷 378

第五节 资金管理 385

第六节 保险 388

卷十一 经济综合管理 391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92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92

第二节 计划制定与实施 393

第三节 机构设置 395

第二章 统计 39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95

第三节 城镇经济调查 396

第二节 农村经济调查 396

第四节 人口和工业普查 397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39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97

第二节 市场管理 398

第三节 工商企业管理 399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399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400

第四章 物价管理 4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3

第二节 物价调整 404

第三节 物价检查 404

第五章 计量标准管理 41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10

第二节 计量制度 410

第四节 产品质量检定 411

第三节 计量器具检定 411

第六章 财政审计 412

第七章 劳动管理 413

第一节 安置就业 413

第二节 劳动工资 413

第三节 劳动保护 416

第四节 福利待遇 417

卷十二 政党 团体 41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河间县地方组织 420

第一节 组织沿革 420

第二节 机构设置 437

第三节 党员 438

第四节 党代表大会 442

第五节 党务 444

第六节 主要活动 451

第一节 组织沿革 466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河间县地方组织 466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68

附:复兴社、三民主义青年团河间县组织 470

第三章 社会团体 472

第一节 工人组织 472

第二节 农民组织 474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476

第四节 妇女组织 479

第五节 工商组织 480

第六节 科技组织 481

第七节 其它组织 483

第八节 旧时团体 483

附:伪新民会、伪商会 484

卷十三 政权 485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486

第一节 代表选举 486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87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488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 490

第五节 人大常委会工作 492

第二章 人民政府 49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93

第二节 机构设置 497

第三节 基层政权机构 498

附:冀中八专区驻河间机构 500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 50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01

第二节 历界委员会会议 502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04

第四节 历届领导人 505

附:河间县参议会 507

第四章 人事 507

第一节 干部队伍 507

第二节 干部管理 512

第三节 干部待遇 513

第四节 编制管理 519

第五节 管理机构 521

第五章 民政 521

第一节 社会救济 521

第二节 社会福利 523

第三节 拥军优属 524

第四节 复退军人安置 526

第五节 婚姻登记 527

第六节 丧葬管理 527

第七节 收容遣送 528

第八节 民政机构 528

第六章 事务工作 530

第一节 信访工作 530

第二节 侨务 533

第三节 外事活动 533

附:驻河间县郡、路、府、州政权机构 534

第一节 封建政权 534

第七章 旧政权 534

第二节 民国政权 538

附:河间县伪县政府 539

卷十四 公安 司法 541

第一章 社会治安 54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42

第二节 锄奸反特 542

第三节 镇反肃反 544

第四节 取缔反动会道门 546

第五节 监督改造五类分子 547

第六节 打击刑事犯罪 548

第七节 治安管理 549

第八节 户籍管理 550

第九节 看守劳改 551

第十节 消防管理 551

附:河间县伪警务局 553

第二章 检察 55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5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55

第三节 法纪检察 556

第四节 经济检察 556

第五节 监所检察 556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556

第三章 审判 55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59

第二节 审判制度 560

第三节 案件审判 560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6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62

第二节 律师事务 562

第三节 公证业务 563

第四节 民事调处 564

第五节 法制宣传 565

卷十五 军事 567

第一章 地方武装 568

第一节 地主武装 568

第二节 农民武装 568

第三节 杂色武装 569

第四节 抗日武装 570

第五节 其它武装 572

第二章 驻军 572

第一节 历代驻军 572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575

附:日伪武装 576

第三节 人民军队 580

第三章 兵事 581

第一节 历代战事 581

第二节 主要战斗 583

第三节 主要惨案 588

第四章 民兵 59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591

第二节 民兵组织 593

第三节 民兵训练 594

第四节 民兵活动 595

第五章 兵役 597

第一节 募兵制 597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598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598

第四节 预备役 598

卷十六 教育 科学技术 601

第一章 教育宗旨及方针 602

第一节 封建教育 602

第二节 民国教育 602

第三节 新中国教育 603

第一节 科举教育 604

第二章 各类教育 604

第二节 学前教育 605

第三节 小学教育 607

第四节 中学教育 609

第五节 专业教育 614

第六节 职业教育 615

第七节 业余教育 616

第八节 特殊教育 619

第三章 教师 619

第一节 教师队伍 619

第二节 教师待遇 621

第四章 教学研究 623

第一节 教研机构 623

第二节 教学改革 623

第五章 教育经费与设施 624

第一节 经费来源 624

第三节 教研教改主要成果 624

第二节 经费开支和设施 625

第三节 勤工俭学 625

第六章 教育机构 626

第一节 县级机构 626

第一节 科技管理机构 627

第二节 科技群众团体机构 627

第七章 科技组织 627

第二节 基层机构 627

第三节 专业科技机构 628

第四节 基层科技组织 628

第八章 科技管理 629

第一节 科技队伍管理 629

第二节 科研管理 631

第九章 科技研究与成果 635

第一节 农业研究 635

第二节 工业研究 637

第三节 医学研究 638

第五节 地震测报 639

第四节 气象、水文测报 639

第六节 能源开发 641

第七节 农村能源综合建设试点研究 641

第十章 科技普及 643

第一节 宣传 643

第二节 培训 644

卷十七 卫生 体育 645

第一章 医疗机构 646

第二章 医疗队伍 652

第一节 队伍培训 653

第二节 进修学习 654

第三章 医疗技术 654

第一节 西医 654

第三节 护理技术 656

第二节 中医 656

第四章 卫生防疫 658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659

第二节 计划免疫 659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660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660

第五节 饮食卫生监测 661

第五章 妇幼保健 6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61

第二节 妇女保健 662

第三节 儿童保健 664

第六章 爱国卫生 666

第一节 除四害 666

第二节 改善环境卫生 666

第七章 医疗制度 667

第一节 卫生经费 667

第三节 改善饮水卫生 667

第二节 公费医疗 669

第八章 卫生行政 67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70

第二节 医政管理 670

第三节 药政管理 671

第九章 群众体育 672

第一节 学生体育 672

第二节 职工体育 672

第三节 农民体育 673

第四节 老年人体育 674

第五节 武术 675

第十章 体育人才培养 676

第十一章 体育竞赛 676

第一节 全国比赛 676

第三节 地、县级比赛 677

第二节 省级比赛 677

第十二章 体育机构 682

第一节 机构设置 682

第二节 设施与经费 683

卷十八 文化 685

第一章 文化艺术 686

第一节 文化机构 686

第二节 文艺团体 687

第三节 演出场所 689

第四节 戏剧 曲艺 690

第五节 文学创作 691

第六节 书画 篆刻 摄影 694

第七节 音乐 舞蹈 695

第八节 民间文艺 695

第九节 民间文学 697

第二章 广播 电影 电视 706

第一节 广播 706

第三节 电视 录像 707

第二节 电影 707

第三章 图书 报刊 通讯 709

第一节 图书 709

第二节 报刊 710

第三节 通讯报道 712

第四章 档案 712

第一节 档案馆、室 712

第一节 古遗址 713

第五章 文物古迹 713

第二节 档案收藏与利用 713

第二节 古建筑 714

第三节 墓葬 718

第四节 烈士墓祠 720

第五节 革命纪念地 720

第六节 馆藏文物 720

卷十九 社会民情 723

第一节 农民生活 724

第一章 人民生活 724

第二节 职工生活 732

第二章 婚姻家庭 737

第一节 婚姻 737

第二节 家庭结构 739

第三节 社会关系 739

第四节 姓氏 739

第三章 民族 宗教 741

第一节 民族 741

第二节 宗教 741

第四章 风尚习俗 742

第一节 生活习俗 742

第二节 节令习俗 745

第三节 礼仪习俗 747

第四节 优良风尚 750

第五节 陋俗 752

第五章 地方语言 753

第一节 音标符号 754

第二节 语音分析 756

第三节 语音比较 760

第四节 分类词表 764

第五节 语法 778

卷二十 人物 783

第一章 烈士英名录 784

第二章 人物传 869

第三章 人物表 899

第一节 文武职官表 899

第二节 学者名人表 905

卷二十一 附录 917

中毒 918

触电 918

爆炸 918

火灾 918

雷击 918

一、重大事故选例 918

工伤 919

交通事故 919

二、轶文辑存 919

旧诗选 919

旧志序选 926

历代碑文选 932

历代名人题词选 942

三、轶事辑存 943

朱总司令在河间 943

白求恩大夫在河间 945

台湾詹氏宗亲团来河间寻根问祖 951

康熙、乾隆帝出巡过河间考 951

编后记 953

河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顾问名单 955

《河间县志》主审委员及《河间县志》编修人员名单 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