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论 1
1.1 中国能源现状和特点 1
1.2 未来世界能源形势 8
1.3 中国能源资源 11
1.3.1 煤炭 11
1.3.1.1 中国煤炭资源 11
1.3.1.2 中国煤炭长期供应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12
1.3.2 石油和天然气 14
1.3.4.1 生物质能 15
1.3.4 可再生能源 15
1.3.3 水能 15
1.3.4.2 风能 17
1.3.4.3 太阳能 19
1.4 中国能源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 19
1.4.1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19
1.4.2 改进能源环境 20
1.4.2.1 能源环境状况 20
1.4.2.2 改善能源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22
1.4.3 发展替代运输燃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6
1.4.4 优化能源结构 30
参考文献 31
第2章 能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32
2.1 影响能源消费的基本因素 32
2.1.1 人口和城市化 32
2.1.2 经济的增长 33
2.1.3 产业结构 35
2.1.3.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36
2.1.3.2 产业结构的长期发展趋势 38
2.1.3.3 中国产业结构的特点 39
2.2 能源利用与社会经济活动 40
2.2.1 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 43
2.2.2 居民能源消费 45
2.2.2.1 采暖和制冷 47
2.2.2.2 炊事和热水 49
2.2.2.3 照明与家用电器 49
2.2.3 交通运输的能源消费 50
2.2.3.1 货物运输 51
2.2.3.2 客运 54
2.2.3.3 交通运输能耗强度 57
参考文献 59
3.1 构想方案方法和基本假设 60
3.1.1 构想方案方法 60
第3章 未来中国能源需求构想方案 60
3.1.2 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基本假设 62
3.1.2.1 人口 62
3.1.2.2 经济增长 63
3.1.2.3 产业结构 64
3.2 工业和农业的能源需求构想方案 65
3.2.1 工业能源需求 65
3.2.2 农业能源需求 68
3.3 交通运输能源需求构想方案 68
3.3.1.1 交通运输量 69
3.3.1 货物运输能源需求 69
3.3.1.2 货运方式的构成和能耗水平 70
3.3.1.3 货运终端能源需求 72
3.3.2 旅客交通运输能源需求 72
3.3.2.1 小轿车的能源需求 72
3.3.2.2 其他旅客交通运输能源需求 74
3.4 居民和服务业能源需求构想方案 77
3.4.1 城市居民能源需求 77
3.4.2 农村居民能源需求 82
3.4.3 服务业能源需求 84
3.5 全国终端能源总需求 85
参考文献 89
4.1 多联产合成燃料技术 90
第4章 高效洁净能源新技术 90
4.1.1 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气 91
4.1.2 合成液体燃料 96
4.1.3 以煤为原料大规模制氢 99
4.2 清洁煤发电技术 101
4.2.1 超超临界蒸汽参数的常规蒸汽发电 102
4.2.2 加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发电 103
4.2.3 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 103
4.2.4 加压粉煤燃烧联合循环发电(PPCC) 104
4.3.1 核能的潜力 107
4.3 核能 107
4.3.2 环境影响的比较 109
4.3.3 资源供应的安全保障 112
4.3.4 核电与其他发电技术经济性比较 113
4.3.4.1 国际上的比较 113
4.3.4.2 国内在建的核电建设项目的经济性评述 115
4.3.4.3 核电与煤电经济性比较 115
4.3.5 核能利用面临的问题 116
4.3.5.1 核能安全性 116
4.3.5.2 核废物的最终处置 118
4.4.1 风能发电 120
4.4 可再生能源技术 120
4.4.2 太阳能的利用 122
4.4.2.1 太阳能热水器 123
4.4.2.2 节能型太阳建筑 126
4.4.2.3 太阳能光伏发电 127
4.4.3 生物质能利用及其工艺技术 129
4.4.3.1 生物质气化技术 130
4.4.3.2 厌氧发酵处理有机废弃物技术 131
4.5 电动汽车--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 133
4.5.1 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 134
4.5.2 混合动力汽车 135
4.5.3 氢能汽车和燃料电池 138
参考资料 143
第5章 能源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144
5.1 温室气体排放 144
5.1.1 温室气体排放与相关的活动 144
5.1.1.1 能源活动 144
5.1.1.2 工业生产过程 147
5.1.1.3 农业 147
5.1.1.4 土地使用变化和森林活动 149
5.1.2 温室气体排放的宏观评价指标 150
5.1.1.5 废物处理活动 150
5.1.3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其特点 151
5.2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构想和排放权分配 154
5.2.1 碳的历史排放 154
5.2.2 未来全球碳排放的构想方案 156
5.2.2.1 IS92构想方案(无干预的构想方案) 156
5.2.2.2 有干预的稳定浓度构想方案 160
5.2.3 碳排放限额的分配 162
5.2.3.1 碳排放限额分配的原则 162
5.3.1 减排对策 163
5.3 减排对策和评估 163
5.3.1.1 节能和能源效率的改进 164
5.3.1.2 能源替代 165
5.3.1.3 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165
5.3.1.4 CO2的收集和贮存 166
5.3.1.5 植树造林 166
5.3.2 减排构想和减排项目 167
5.3.2.1 减排构想 167
5.3.2.2 减排项目和减排技术 168
5.3.2.3 减排项目基准线的确定 169
5.3.2.4 减排项目案例分析 170
5.3.3.1 成本-效益经济分析 174
5.3.3 减排对策的评价方法 174
5.3.3.3 多目标分析方法 175
5.3.3.2 成本有效性分析 175
5.3.3.4 减排成本曲线 176
5.4 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及评价 177
5.4.1 发电领域 177
5.4.1.1 发电减排技术 177
5.4.1.2 基准线参考发电技术 178
5.4.1.3 减排增量成本 178
5.4.2 工业锅炉 180
5.4.2.1 主要减排技术 180
5.4.3 工业电动机 182
5.4.2.2 基准线技术 182
5.4.2.3 减排增量成本 182
5.4.4 可再生能源 184
5.4.4.1 生物质能 184
5.4.4.2 太阳能 186
5.4.4.3 风力发电 187
5.4.5 煤层气利用 188
5.4.6 交通运输 190
5.4.7 小结 192
5.5.1 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 193
5.5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机制 193
5.5.2 京都议定书中的三种机制 196
参考文献 199
第6章 以煤为主多元化的清洁能源战略 200
6.1 未来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考虑 200
6.2 应用MARKAL模型研究未来能源战略 203
6.2.1 MARKAL模型简介 203
6.2.2 中国MARKAL模型的建立 205
6.3 未来能源需求的基准方案及评价 208
6.3.1 终端能源需求 208
6.3.2 一次能源需求及构成 212
6.3.3 电力构成 215
6.3.4 SO2,CO2排放及有关宏观指标分析 218
6.4 SO2,CO2排放控制方案 220
6.4.1 SO2排放控制方案 220
6.4.2 CO2排放控制方案 222
6.4.3 SO2与CO2排放同时控制方案 226
6.5 限制油品进口方案 229
参考文献 230
附录 缩略词与化学名词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