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6
第一篇 建置政区 36
第一章 建置沿革 36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36
第二节 沿革 36
第三节 境域演变 37
第二章 行政区划 39
第一节 唐宋时期 39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 39
第三节 民国时期 40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45
第三章 县城 乡镇 55
第一节 县城 55
第二节 乡镇 58
第二篇 自然环境 75
第一章 地质 75
第一节 构造 75
第二节 形成 75
第二章 地貌 75
第一节 类型 76
第二节 主要山峰 77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82
第一节 太阳辐射 日照 82
第二节 气温 83
第三节 降雨 85
第四节 湿度 蒸发 87
第五节 风霜 87
第六节 物候 88
第四章 水文 89
第一节 地表水 89
第三节 水质 94
第二节 地下水 94
第五章 土壤 植被 97
第一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 97
第二节 土壤特性 104
第三节 植被 106
第六章 自然资源 107
第一节 动物 107
第二节 植物 109
第三节 矿产 111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13
第一节 涝灾 113
第二节 旱灾 114
第三节 冷冻害 115
第四节 风、雹灾 117
第五节 虫灾 117
第六节 地震 118
第三篇 人口 122
第一章 人口数量及分布 122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22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24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27
第一节 民族 姓氏 127
第二节 性别 年龄 128
第三节 婚姻状况 130
第四节 文化程度 130
第五节 职业构成 131
第六节 平均寿年 131
第三章 计划生育 132
第一节 宣传教育 133
第二节 晚婚晚育 134
第三节 优生优育 134
第四节 技术队伍 136
第五节 节制生育 137
第六节 特殊生育调节 138
第七节 奖惩 139
第四篇 政党 143
第一章 中共陆川县地方组织 143
第一节 建立和发展 143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 148
第三节 宣传教育 153
第四节 纪律检查 158
第五节 统一战线 160
第六节 整党 162
第一节 反对增设税厂 163
第二章 重大政事纪略 163
第七节 党史资料征集 163
第二节 反对征兵勒索 164
第三节 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64
第四节 抗美援朝 165
第五节 镇压反革命 165
第六节 土地改革 165
第七节 “三反”“五反” 166
第八节 肃清反革命 166
第九节 社会主义改造 167
第十一节 “大跃进”运动 168
第十节 整风反右 168
第十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69
第十三节 “文化大革命” 170
第三章 拔乱反正 落实政策 172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 172
第二节 平反冤假错案 173
第三节 地富分子摘帽 173
第四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173
第五节 处理“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 174
第四章 国民党陆川县地方组织 174
第一节 县党部 174
第三节 基层组织 175
第二节 党代会 175
第四节 党务活动 176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 178
第五篇 政权 政协 180
第一章 县署 县府 180
第一节 县署 180
第二节 县政府 180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189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89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191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196
第四节 代表选举 200
第三章 人民政府 203
第一节 县政府机构 203
第二节 区、乡政府机构 209
第三节 施政方法 210
第四章 人民政协 211
第一节 政协会议 211
第二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 213
第三节 政协活动 214
第一节 募兵制 218
第二节 征兵制 218
第一章 兵役 218
第六篇 军事 218
第三节 志愿兵制 219
第四节 义务兵制 219
第五节 预备役制 219
第二章 县地方武装 221
第一节 明、清时期 221
第二节 民国时期 222
第三节 解放人民武装 225
第一节 组织 229
第三章 民兵 229
第二节 教育 训练 232
第三节 武器装备 234
第四节 主要活动 235
第四章 主要兵事 236
第一节 清及清以前农民起义 236
第二节 民国初期 237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238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240
第五节 解放初剿匪斗争 242
第一节 人防 245
第五章 人防 联防 245
第二节 联防 246
第七篇 群众团体 248
第一章 工会 248
第一节 组织 248
第二节 代表大会 25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251
第二章 共青团 253
第一节 组织 253
第二节 历届团代会 25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257
附:少先队 258
第三章 妇联会 259
第一节 组织 259
第二节 历届妇代会 26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261
第四章 农会 264
第一节 县农会 264
第二节 劳农会 264
第三节 农民协会 265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 265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266
第五章 工商组织 266
第一节 商会 266
第六章 协会 267
第一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267
第二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268
第八篇 公安 司法 270
第一章 公安 270
第一节 剿匪镇反 271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271
第三节 治安管理 272
第五节 基层治保组织 274
第四节 交通管理 274
第六节 人民消防 275
第七节 看守 劳改 275
第二章 检察 276
第一节 刑事检察 276
第二节 经济检察 277
第三节 法纪检察 277
第四节 监所检察 277
第五节 检察委员会 278
第三章 审判 278
第一节 审判制度 279
第二节 刑事审判 280
第三节 民事审判 280
第四节 经济审判 281
第五节 申诉复查 281
第四章 司法 282
第一节 民事调解 282
第二节 律师业务 283
第三节 公证 283
第四节 纠纷调处 283
第五节 法制宣传 285
第一节 救灾 287
第九篇 民政 信访 287
第一章 救灾 救济 287
第二节 救济 289
第三节 扶贫扶优 291
第四节 收容遣送 292
第五节 社会福利 292
第二章 拥军优属 293
第一节 拥军 293
第二节 优属 294
第三节 抚恤 296
第四节 烈士褒扬 301
第三章 安置 303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 303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 305
第四章 婚姻登记 305
第五章 信访 305
第十篇 劳动人事 309
第一章 劳动管理 309
第一节 劳动就业 309
第二节 职工培训 310
第三节 工资 311
第四节 福利 313
第五节 劳动保护 314
第六节 劳务输出 315
第七节 职工奖惩 315
第二章 人事管理 315
第一节 干部来源 316
第二节 编制 316
第三节 任免 317
第四节 培训 319
第五节 退休 离休 退职 停薪保职 320
第一节 解放前的土地所有制 323
第二节 解放后体制及体制改革 323
第一章 所有制和体制改革 323
第十一篇 农业 323
第二章 农业生产 327
第一节 劳力资源 327
第二节 耕地面积 329
第三节 粮食作物 331
第四节 经济作物 332
第五节 水果作物 333
第六节 产量 334
第七节 产值 337
第八节 农用肥料 339
第三章 农艺农技 341
第一节 农业种植区划 341
第二节 农田建设 344
第三节 品种改良 345
第四节 栽培技术 346
第五节 耕作制度 347
第六节 植物保护 349
第七节 科学施肥 351
第八节 科技推广 353
第二节 农机推广使用 355
第一节 农具 355
第四章 农具农机 355
第三节 农机管理 359
第五章 农业管理机构 36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60
第二节 科技机构 360
第三节 农业技术咨询、宣传 361
第十二篇 国营农场 364
第一章 五星农场 364
第一节 农业生产 365
第二节 工业和运输业 366
第二章 红山农场 367
第三节 文教卫生事业 367
第一节 农业生产 368
第二节 工业和运输业 368
第三节 商业 369
第四节 文教卫生事业 369
第三章 马坡农场 370
第一节 农业生产 370
第二节 加工工业 371
第三节 教育卫生事业 372
第一节 蓄水工程 376
第一章 水利建设 376
第十三篇 水利 376
第二节 引水工程 381
第三节 提水工程 387
第四节 围堤工程 388
第二章 水利管理 3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89
第二节 规划设计 390
第三节 灌溉维修 390
第四节 水费征收 391
第五节 防汛抗旱 391
第二节 主要树种 395
第一节 面积 蓄积 395
第十四篇 林业 395
第一章 林业资源 395
第二章 林区划分 396
第三章 营林 397
第一节 采种 397
第二节 育苗 397
第三节 造林 398
第四节 抚育 402
第一节 护林防火 403
第二节 封山育林 403
第四章 森林保护 403
第三节 病虫防治 405
第五章 经营管理 405
第一节 机构 405
第二节 山林权属 406
第三节 木材管理 407
第四节 林副产品 407
第六章 林场 410
第一节 国营林场 410
第二节 集体林场 411
第一节 陆川猪 413
第一章 畜牧 413
第十五篇 畜牧水产 413
第二节 畜禽品种 416
第三节 畜禽饲养 417
第四节 畜禽繁殖 420
第五节 良种推广 420
第六节 饲草 饲料 421
第七节 疫病防治 421
第二章 水产 423
第一节 资源 424
第二节 繁殖 424
第三节 养殖 425
第四节 捕捞 426
第十六篇 工业 432
第一章 重工业 432
第一节 电力 432
第二节 建材 438
第三节 采选矿 441
第四节 化工 445
第五节 机械修造 448
第二章 轻工业 451
第一节 铸造 451
第二节 瓷器 454
第三节 纺织 456
第四节 制糖 457
第五节 造纸 457
第六节 印刷 458
第七节 食品 460
第八节 酿酒 矿泉 462
第九节 小五金 463
第十节 皮革 464
第十一节 服装 465
第十二节 塑料 光油 465
第十三节 其它 466
第三章 传统名优产品选介 467
第一节 铁锔 467
第二节 陶瓷 468
第三节 水泥 468
第四节 皮鼓 468
第五节 丰得利白砂糖 469
第六节 乌石酱油 469
第七节 儿童三变裙 469
第八节 滑石粉 469
第四章 企业管理 4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69
第三节 经营管理 470
第二节 领导体制 470
第四节 分配形式 471
第十七篇 乡镇企业 474
第一章 企业形式 474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474
第二节 村办企业 476
第三节 联办企业 478
第四节 个体企业 478
第二章 行业 478
第一节 种养业 478
第二节 工业企业 479
第三节 运输业 480
第四节 建筑业 480
第五节 商业服务及其它企业 481
第三章 主要品种 产品销售 482
第四章 经营管理 48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83
第二节 经营方式 483
第十八篇 交通 485
第一章 公路 485
第一节 线路建设 485
第二节 桥梁 涵洞 493
第三节 公路养护 512
第四节 客货运输 513
第二章 铁路 515
第三章 水运 516
第一节 航道 516
第二节 船舶 517
第三节 航运 517
第四章 民间运输 520
第一节 工具 520
第二节 运输 520
第二节 交通事故 523
第五章 安全管理 52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3
第十九篇 邮电 526
第一章 邮政 526
第一节 邮路 526
第二节 业务 527
第二章 电信 530
第一节 机械 530
第二节 线路 532
第三节 业务 534
第一节 街道 537
第二十篇 城乡建设 537
第一章 县城建设 537
第二节 给水 排水 538
第三节 照明 539
第四节 房屋 540
第五节 公共建筑 540
第六节 园林绿化 541
第七节 环境卫生 542
第二章 乡村建设 542
第一节 圩镇 543
第二节 村庄 544
第二节 私房管理 545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 545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545
第一节 公房地产管理 545
第四节 土地管理 546
第四章 建筑业 547
第一节 建筑队伍 548
第二节 设计 施工 管理 548
第五章 环境保护 549
第一节 污染 549
第一节 沼气建设 553
第二节 治理 553
第六章 能源建设 553
第二节 温泉开发 554
第二十一篇 商业 556
第一章 国营商业 55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56
第二节 国营商业的建立与发展 557
第三节 国营专业公司 561
第二章 集体商业 573
第一节 供销合作组织 573
第二节 扶持发展生产 574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 575
第四节 生产资料供应 580
第五节 日用杂品经营 580
第六节 工业品和副食品供应 585
第七节 代购代销 585
第三章 合作合营商业 590
第一节 合作商店 590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店 591
第四章 个体商业 592
第二节 贸易 594
第一节 集市 594
第五章 集市贸易 594
第六章 外贸 597
第一节 出口商品 598
第二节 出口购销 601
第三节 经营管理 601
第四节 进口物资与外资利用 604
第二十二篇 粮油 606
第一章 粮油征购 606
第一节 粮食征购 606
第二节 油料收购 608
第二节 市镇粮食定量供应 609
第二章 粮油销售 609
第一节 农村粮食统销 609
第三节 粮油议购议销 610
第四节 油脂销售 611
第三章 粮油价格 611
第一节 粮食价格 611
第二节 油脂、油料价格 612
第四章 粮油仓储 613
第五章 粮油调运 614
第七章 经济核算 615
第六章 粮油加工 615
第二十三篇 财税 621
第一章 财政 621
第一节 财政体制 621
第二节 财政收支 623
第三节 财政管理 监督 630
第二章 税务 631
第一节 机构 631
第二节 农业税 633
第三节 工商各税 637
第四节 征收管理 645
第五节 扶持生产 培植税源 646
第二十四篇 金融 648
第一章 机构 648
第一节 解放前金融组织 648
第二节 解放后金融机构 649
第二章 货币流通 650
第一节 货币 650
第二节 流通 651
第三节 现金管理 653
第三章 存款 653
第一节 工商贷款 656
第四章 贷款 656
第二节 农业贷款 657
第三节 预购定金贷款 660
第四节 基本建设拨款贷款 660
第五章 保险 代发债券 662
第一节 保险 662
第二节 代发债券 668
第一节 机构 671
第二节 计划制订与实施 671
第一章 计划管理 671
第二十五篇 经济管理 671
第三节 监督检查 675
第二章 物资管理 676
第一节 机构 676
第二节 分配 采购供应 676
第三章 物价管理 679
第一节 市场物价 679
第二节 商品差价 683
第三节 交换比价 684
第四节 管理监督 686
第四章 计量管理 686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686
第二节 检测鉴定 687
第五章 统计 审计 688
第一节 统计 688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质量监督 688
第二节 审计 689
第六章 工商管理 690
第一节 机构 690
第二节 市场管理 691
第三节 工商登记 692
第四节 合同签证 商标注册 693
第一节 私塾 696
第二节 义学 696
第一章 旧学 696
第二十六篇 教育 696
第三节 书院 697
第四节 县学 697
第二章 学前教育 698
第三章 小学教育 700
第一节 发展概况 700
第二节 小学选介 703
第四章 中学教育 70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706
第二节 中学选介 708
第一节 师范专业 711
第五章 中等专业教育 711
第二节 其它专业 712
第六章 业余教育 713
第一节 农民教育 713
第二节 职工教育 714
第三节 教师进修 715
第七章 教育经费 715
第八章 教师队伍 717
第一节 社会地位 717
第二节 经济待遇 718
第三节 文化素质 719
第九章 教育体制 720
第一节 学校管理 720
第二节 教师任免 720
第三节 课程设置 721
第四节 教学方法 722
第五节 考试制度 722
第六节 修业年限 723
第七节 招生制度 723
第十章 勤工俭学 724
第一章 科技组织 727
第一节 组织 727
第二十七篇 科技 727
第二节 队伍 728
第二章 科技普及 729
第一节 科普活动 729
第二节 地震测报 730
第三节 科技引进和推广 731
第三章 科学研究 732
第一节 科研单位 732
第二节 研究项目与经费 733
第三节 科研活动 733
第四节 科技成果 734
第五节 科技论文 736
第二十八篇 文化 740
第一章 文化机构与设施 740
第一节 文化与设施 740
第二节 文化经费 740
第二章 群众文化 741
第一节 经常性文化活动 741
第二节 节假日文化活动 741
第三节 会演 调演 741
第四节 展览 742
第三章 民间文艺 742
第三节 采茶 743
第一节 山歌 743
第二节 木鱼 743
第四节 粤剧 744
第五节 木偶 744
第六节 杂技魔术 744
第七节 舞龙 舞狮 744
第八节 舞竹马 舞麒麟 745
第九节 游春牛 745
第十节 唱八音 745
第四章 文艺创作 745
第一节 创作队伍 745
第三节 文艺作品 746
第二节 文艺刊物 746
第四节 诗词 歌谣 谚语 747
第五章 文艺团体 751
第一节 专业演出团体 751
第二节 业余演出团体 752
第三节 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752
第六章 图书 档案 753
第一节 图书发行 753
第二节 图书阅读 755
第三节 档案 757
第二节 电影宣传 758
第七章 电影发行与放映 758
第一节 放映队伍 758
第三节 器材设备 759
第四节 放映网点 759
第八章 广播 电视 录像 763
第一节 广播 764
第二节 电视 764
第三节 录像 764
第三节 文物保护 765
第二节 文物宣传 765
第一节 文物调查 765
第九章 文物 765
第二十九篇 体育 768
第一章 学校体育 768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 768
第二节 业余体校 769
第二章 群众体育 770
第三章 经费 设施 771
第一节 经费 771
第二节 设施 771
第一节 运动会 772
第四章 体育竞赛 772
第二节 竞赛成绩 773
第三十篇 卫生 787
第一章 中西医 787
第二章 卫生防疫 795
第一节 预防接种 795
第二节 常见病防治 798
第三节 皮肤病防治 801
第三章 爱国卫生 802
第一节 除害灭病 802
第三节 食品卫生监测 803
第二节 环境卫生监测 803
第四章 妇幼保健 804
第一节 普及新法接生 804
第二节 儿童保健 804
第三节 妇女劳动卫生保护 805
第四节 妇女病防治 805
第五章 医疗制度 806
第一节 公费医疗 806
第二节 合作医疗 807
第一节 药物生产 808
第六章 药物管理 808
第二节 药物经营 809
第三节 药政管理 810
第三十一篇 旅游 812
第一章 旅游点 812
第一节 谢鲁山庄 812
第二节 龙岩风景区 815
第三节 温泉浴日 817
第二章 旅游管理与设施 81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18
第四节 仙峰巍峨 818
第二节 旅游设施 819
第三节 接待旅游人数及收入 819
第三十二篇 社会 822
第一章 宗教 822
第一节 佛教 822
第二节 道教 822
第三节 基督教 822
第四节 天主教 823
第二章 华侨 港澳台胞 823
第一节 华侨 823
第二节 港澳台胞 824
第一节 农民生活 825
第三章 人民生活 825
第二节 职工生活 826
第四章 民俗 827
第一节 传统节日 827
第二节 婚嫁 829
第三节 丧葬 829
第四节 出生 830
第五节 礼仪 831
第六节 称谓 831
第七节 生活 831
第八节 生产 832
第一节 迷信 833
第五章 社会陋习 833
第二节 赌博 834
第三节 吸毒 834
第四节 娼妓 834
第五节 械斗 835
第六章 新风 835
第一节 敬老好媳妇 835
第二节 照顾无儿女老人 835
第三节 拾金不昧 836
第四节 友爱互助 836
第六节 救死扶生 837
第五节 捐资办学 837
第七章 方言 838
第一节 陆川客家方言 838
第二节 陆川粤方言 841
第三节 常用词对照 845
第三十三篇 人物 848
第一章 烈士 848
第一节 传略 848
第二节 英名录 851
第二章 名人 878
第一节 传略 878
第二节 名人录 887
附录 918
一、重要文告 918
二、碑文选录 922
三、民间传说 924
四、奇闻异事 926
五、民国时期留学生 927
六、名人过往 927
七、县志修纂 929
八、旧志序录 929
编后记 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