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与中国文化总论 3
(一) 小引 3
(二) 谋略,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5
1.思维方式 6
2.谋略文化的逻辑关系背景 13
3.谋略型文化家族及其文本样态 24
(三) 谋略与中国观念文化形态的逻辑发展线索 33
1.谋略的突破 34
2.谋略与中国后世文化发展的逻辑线索 38
(四) 谋略精神的文化扩散 40
第一编 谋略文化时代 45
一 三代之谋 45
(一) 释“谋” 45
(二) “驯”、“牧“之智与“古之谋人” 50
1.牧民 51
2.驯臣 55
3.“古之谋人” 58
(三) “谋天”:卜筮和夭命 63
1.卜筮 64
2.夭命 70
二 谋略的突破 77
(一) 现实因缘:谋策的现实期待与“士”阶层的出路 77
1.任用谋术 79
2.礼崩乐坏与士庶合流 83
3.仰禄而失道 89
(二) 要素内循环:谋略突破的逻辑背景与“道”、“势”、“谋”的逻辑转换 97
1.谋略突破的背景分析 98
2.道、势、谋的逻辑转换 107
(三) 文化之谋:各门类文化在谋略中的定位与文化作为被谋之物的理论结局 117
1.各门类文化在谋略中的定位 118
2.尚一统、息争鸣的理论结局 127
三 谋文化的定格 133
(一) 守治之谋与儒术的现实化 133
1.从夺到守的谋策转型 134
2.谋事不并仁义者后必败 136
3.儒术的现实化 143
(二) 神道一统化 146
1.一统化治道根据的确立 148
2.神道一统与帝王的迷信权谋术 154
第二编 各家之谋 167
四 兵家谋智 167
(一) 兵谋内智 168
1.心术:“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168
2.阴权与谋兵诡道 175
(二) 兵道、王道与谋兵总略 182
1.兵战与王道 183
2.谋兵七法 189
五 纵横家之说 191
1.以说为谋 193
2.揣情钓机 195
3.量权为谋及其他 201
六 黄老道术 207
(一) 王道心术:以心智王天下 209
1.修身与治国 210
2.得道:虚、静、一、守 212
3.心智至王 115
(二) 道用:祸福应对之智 217
1.王与民:从以下为上到以智为愚 218
2.君与臣:从道到术的裂变 223
3.处世:“慈”和“忍” 228
七 法家权谋 235
(一) 抱法、处势、守术及其逻辑背景 236
1.阳谋之“法” 236
2.处势和守术 239
3.法家之谋的逻辑背景 242
(二) 驭臣系统 246
1.御臣 246
2.禁奸与备内 256
八 儒学仁术 263
1.儒学的仁术系统 264
2.从道德神圣向仁术谋智的转化 272
第三编 谋略文化的影响和延伸 281
九 在谋智背景下的圣智和知智 281
(一) 名教与自然之争 281
1.灵性的觉醒 283
2.灵肉背景下的新智内涵 293
3.灵性向谋智的调和与化归 302
(二) 沙门、王道和补圣 318
1.沙门与王道 318
2.儒学补圣 331
(三) 谋略文化对科学的拒斥 339
1.谋略文化的现实关系结构对知智发展方向的排斥 340
2.道术现象:谋智之知 342
十 谋略与人心 348
(一) 处世哲学:在谋文化背景下的应世智慧和一般人生观 348
1.谋文化的智能结构与传统处世哲学的文化根源 350
2.谋智型处世哲学的基本内涵 353
(二) 谋略文化心态与谋文化的残断 359
1.谋略文化圈:从算计心态到心理面具 359
2.谋略文化的心态 362
结语 367